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苍山残阳之东山再起 >

第65章

苍山残阳之东山再起-第65章

小说: 苍山残阳之东山再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霞也带着警卫连反清复明,不过她对金头没兴趣,只对肃王有兴趣,肃王是金玉辉的祖宗,她要把肃王的坟扒了,让金玉辉这个汉奸兼贱货嚎上十年。

    打听来打听去,终于有人给她指了一个坟,说那是第七代肃王的坟,金玉辉爷爷的坟。

    于霞立马带着警卫连去挖坟,而且亲自挥锄,卖力极了。

    远处走来了刘永义,满脸都是笑容,而且很远很远就开始笑,一直笑到于霞面前,他劝说于霞放弃肃王坟。

    “放弃肃王坟?理由呢?”

    “这个……肃王坟早被盗挖了,而且盗挖了好几次,里头没油水了。”

    “没油水也要挖,我挖坟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反清,我要把肃王从这里刨出来,扔到乱葬岗子上,扔到乞丐的风水上,让他们家世世代代做乞丐。”

    “不要这样,不要这样,金小姐还是有影响力的,我们应当争取她,对她手下留情。”

    “争取她?是娶她吧,我可听说了,在多伦的时候,你们卿卿我我,亲热极了,一对大玉儿与洪承畴。”

    旁边的人嘻嘻笑了起来。

    “谣言,绝对的谣言,金小姐没那么贱,我更没有,我们的确在争取金小姐,你挖了肃王坟,会坏大事的。”

    “不挖肃王坟才真的会坏大事,金玉辉这种贱货,收了进来,只会坏了反清复明,坏了抗日。”

    远处走来了王赤,他附到刘永义的耳朵旁,小声地耳语了一阵。

    “哦,哦,哦,好,好,于大侠,你挖吧,把肃王坟挖个底朝天,彻彻底底反清复明。”听了王赤的耳语后,刘永义又高兴了。

    “怎么突然之间这么绝情了,喂,你刚才说的什么?”于霞喝问道。

    “这座坟不是肃王坟,是平西王坟。”王赤说道。

    “平西王?吴三桂的坟?”

    “不是吴三桂的坟,另外一个平西王的坟,康熙太子的坟,康熙这个太子,老盼着父亲死掉他好接班,请了喇嘛在家里念咒语想念死康熙,康熙于是大怒,废了他的太子之位,封他做平西王,意思是这个太子跟吴三桂一样都是反骨仔。肃王的坟不在这里,在城北,离这里一百多里呢。”

    听说不是肃王的坟,于霞没了兴趣,扔下了锄头。

    连挖几座王爷坟后,刘永义注意到一点:王爷坟除了松树柏树,最多的就是白果树,松树柏树是坟地常种的树,白果树则很少有人种在坟地。

    刘永义于是问王赤:王爷坟为什么种那么多的白果树?

    “想当皇帝呀,王加白,正好是个皇,王爷们都想再进一步当上皇帝,于是个个在祖坟种上白果树。想当年老佛爷的时候,看哪家不顺眼,就派人把他们家祖坟的白果树砍了,让他们家做不成皇帝。”

    “哦,王加白,嘻嘻,王同学,你也来王加白吧,在你们家祖坟种上白果树。”

    “我有一个更简单的方法,王同学,改个名字好了,改成王白,立马就能成皇帝了。”于霞说道。

    “嘿!这个方法更好,更省钱,白果树都不用种了。”

    刘永义在昌平大挖王坟,北平城里的大小王爷于是哭声一片。

    一些王爷有钱,于是请来喇嘛做法:用稻草扎成草人,胸前贴上“刘永义”三个字,喇嘛一边念着咒语一边用木剑猛刺“刘永义”没钱的王爷只能自己做法,自己念着咒语自己用木剑扎着“刘永义”。

    王爷们集体来找何应钦,递交了一份要求严惩刘永义的请愿书,请求何应钦代交。

    “好好,一定代交,刘永义倒行逆施人神共愤,委员长绝对不会坐视,绝对会严惩的。”何应钦收下了请愿书。

    过了几天,的回复到了:立即通缉刘永义!

    但是令王爷们悲伤的是:这份通缉令虽然发表在中央日报上,却是用很小很小的字体印的,而且印在一个很不起眼的角落里,不用放大镜根本看不清,很显然,只是敷衍而已。

    有一些王爷在东北,他们于是向溥仪请愿,要求溥仪通缉刘永义,消灭刘永义。

    “当然,当然,我要宰了他,剥了他的皮,把他点天灯。”虽说刘永义掘的不是皇陵,溥仪一样咬牙切齿。

    溥仪立即发布了对刘永义的通缉令,而且出了重赏:十万元。

    光靠通缉令抓不到刘永义,溥仪给带兵前往昌平的田中隆吉打电话,请求田中隆吉快快进兵,消灭同盟军,活捉刘永义。

    “好的好的,一定消灭同盟军,一定活捉刘永义。”田中隆吉答应得非常爽快。

    后面的情况令溥仪非常伤心:到达昌平后,田中隆吉居然停了下来,只是用山炮不停轰击同盟军而已,根本没有进兵的打算。

    溥仪给田中隆吉打电话,催他赶紧进兵,田中隆吉每次都说“好好好”,可就是光说好不进兵,更令溥仪恼怒的是:田中隆吉居然派人联络刘永义,想招降刘永义。

    “招降这种人,岂有此理,太岂有此理了,这种王八蛋也配当满洲国的将军?”溥仪再次咬牙切齿。

    人靠不上了,溥仪只好靠自己,满洲**队虽然多达十余万,但是基本掌握在人手中,掌握在溥仪手中的只有一个“宫内府护卫队”,区区三百人,队长是长期在溥仪身边端茶递水的佟济煦。

    溥仪把佟济煦叫来,命令他率领护卫队赶往昌平,消灭同盟军,活捉刘永义。

    佟济煦被这个任务吓得不轻:同盟军可有一万人呀,刘永义也有二千人,区区三百人去打,这不鸡蛋碰石头吗?

    “不是三百人,是五百人,金玉辉的反汉复清队有二百人,你跟她联合起来,组成一支讨贼军,足以打败刘永义,我打听过了,刘永义的独立军虽然有二千人,可是成立不到一个月,根本是乌合之众而已,你们却是精锐,打败刘永义的乌合之众不在话下。”

    佟济煦只好答应,出来后心中暗想:皇帝一定是气昏头了,居然下这么一个命令,刘永义什么人呀?百战名将!打打人连战连胜,自己呢?除了端茶递水啥都不会,刘永义就算带着乌合之众也能轻松灭掉自己呀。

    ;

第079章 想借刀 日本人悄悄报信() 
溥仪虽然是个傀儡,但是一直想搞一支听命自己的部队,宫内府护卫队就是出于这个目的建立起来的,溥仪希望用这支部队做种子,逐步发展壮大,用这支部队向日本叫板,用这支部队摆脱日本。

    既然宫内府护卫队是种子,当然每个队员都精挑细选:溥仪的亲信,亲信的儿子,依然忠诚皇室的王公大臣的儿子。配备的武器远远超过了护卫要求:重机枪、迫击炮,甚至想装备山炮,平时只用少量时间保卫皇宫,大量时间用来学习、训练,溥仪下了圣旨:每个队员都要努力学习、训练,争取达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生的水平。

    日本人当然明白溥仪肚子里的小九九,所以一直憎恶这支部队,一直找机会解散甚至消灭这支部队。

    虽然认为打刘永义九死一生,但是皇帝的命令是不能违抗的,回到队部后,佟济煦召集手下开会,宣布溥仪的命令,要求用一天时间做好准备,明天出发去昌平。

    护卫队都是富家公子,养尊处优惯了,参加护卫队只是想谋个好前程而已,忽然听说要打仗,顿时个个面无人色:这是要丢命的呀。

    大家急忙反对,理由找了一大堆:训练不足,没有实战经验,兵力对比太悬殊,等等。

    “诸位说的理由,我都跟皇上说了,可是没用,皇上决心已定,大家不要在这个问题上争吵了,赶紧回去准备吧,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佟济煦说道。

    公子哥儿根本不想打仗,这个说自己病了上不了前线,那个说老爸病重需要照顾,一些人更绝,脱下军装一走了之,第二天溥仪在佟济煦陪同下来到护卫队,队员只剩区区二百人了。

    看着稀稀拉拉一脸惊恐的护卫队,溥仪心里非常恼火:这就是自己未来军队的骨干?

    但是也只能硬着头皮用了,溥仪给大家讲话,勉励大家勇敢战斗,为振兴大清作出贡献,这次出征昌平讨伐刘永义非常光荣,非常重要,非常伟大,关系着大清的未来。

    “勇敢战斗,消灭刘逆!”溥仪训完话后,护卫队在佟济煦的带领下齐声高呼。

    护卫队随后上了火车,火车向着昌平开去,10月3日,他们到达昌平,与金玉辉的“反汉复清队”汇合了,按照溥仪的旨意:两支部队合编成“保家讨贼队”,金玉辉为队长,佟济煦为副队长。

    金玉辉刚刚从关东军监狱出来,放走刘永义的事被田中隆吉知道了,田中隆吉大怒,把金玉辉五花大绑抓了起来,先给了两记大耳光,再枪毙金玉辉的两个手下,最后把金玉辉绑去关东军司令部,田中隆吉还打了报告,强烈要求枪毙金玉辉,但是关东军驳回了田中隆吉的要求:金玉辉是日满合作的榜样,这个榜样不能倒,放走刘永义只是小姑娘春心萌动下的一时之举,不必过分计较。

    金玉辉于是又回到军中,不过双方已经撕破脸皮,见面时都用仇恨眼光盯着对方。

    金玉辉的心变了,变得仇恨刘永义了,而且非常非常仇恨:这个王八蛋实在太坏了,所有汉人中最坏的,居然明目张胆盗掘王坟!抓住他,一定把他剁成一万段!然后扔去喂狗!

    金玉辉和佟济煦商量了一阵:仅靠“保家队”无论如何打不过刘永义,必须请日本军队帮忙。

    日本军队都在田中隆吉手里,可是金玉辉已经跟田中隆吉撕破脸皮,于是只能由佟济煦去找田中隆吉。

    接到菱刈隆的命令后,田中隆吉带上日军的一个步兵大队、一个骑兵大队、一个炮兵大队,再加上李守信的一个团,全军五千多人,浩浩荡荡向着昌平扑来,行军途中接到关东军电报:派出三个师,配合日本人进攻同盟军。

    “三个师?好卖力呀。”田中隆吉说道。

    突然,田中隆吉脑子里跳出一个好主意,乐得他下巴立马又歪了,根本来不及扶。

    田中隆吉给关东军发电报,建议成立“日满华联合讨伐军”,自己为司令,关麟征、李守信为副司令,共同讨伐盘踞冀东的同盟军。

    关东军回电:成立“日满华联合讨伐军”的建议甚好,马上去与中国方面交涉。但是蒋军里的庞炳勋、商震都是中将,由仅为满洲国少将的田中隆吉担任司令是不合适的,现决定以小矶国昭中将为“日满华联合讨伐军总司令”,庞炳勋、商震、关麟征、李伟信为副总司令,田中隆吉为参谋长,小矶国照中将公务繁忙一时脱不开身,讨伐军总司令一职暂由田中隆吉参谋长代理。

    没能当上总司令,田中隆吉非常不满,但也只能服从,他派出代表去见何应钦,建议成立“日满华联合讨伐军”,并送上了关东军的建议书。。

    何应钦不傻,看穿了日本人的用意,当即拒绝了这个建议,只是答应与日本军队协同作战。

    虽然被何应钦拒绝,但是日本人毫不在乎,日本及满洲的大小报纸依然用头版头条报导说:“日满华联合讨伐军”成立了,这表明日本国、满洲国、中国在消除敌意、共存共荣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

    来到昌平后,田中隆吉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