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宗明天下 >

第1089章

宗明天下-第1089章

小说: 宗明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刘二人七八岁上就因为天生力气大、长得高引得彭聚注意,收在身边,又派白莲教中武艺最高的人教导他们武功,长大后作为他的护卫。他们两个虽然只是彭聚的护卫,一开始收他们在身边也只是当做护卫培养,但慢慢的相处时间久了,也就有了感情,彭聚渐渐把他们当做了侄子、外甥来对待,还想着等他们年纪再大几岁就派到下面当香主,将来升为堂主。可今日遇到危难,需要他们做出牺牲才能逃脱,彭聚如何不伤心?

    可他也知晓此时不是伤心的时候,勉强将眼泪忍住,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拍了拍他们的肩膀,藏到远离搜林的明军的树林边缘处。但在心里,他对自己说道“若是这次能逃出生天,我一定不会亏待他们两个之子。”

    张刘二人也藏在林中距离两张破草席不远的地方。不一会儿搜林的明军走进树林,慢慢搜了起来。他们一开始还漫不经心,似乎不觉得树林中会藏有人;可当他们发觉林中有人留下的痕迹后顿时警惕起来,待走在最前的几个人发现两张破草席后更是竖起刀枪指向各个方向。

    就在此时,张刘二人忽然窜出。他们就藏在草席旁不远处的树洞里,身旁就有几个明军,猝不及防之下这几人登时被砍杀。其他明军大叫一声,冲上来围杀他们二人,可毕竟在树林中行动不便,武艺又不如刘张二人,一时间不仅没能杀了他们,反而又被杀了几个。

    树林外的锦衣卫校尉见到树林内打了起来,脸上先是露出了喜色,但随即变幻了脸色,大喊道“林中有白莲教匪,将士们快去铲除教匪!”说着催马来到树林旁,又下马走进树林,但并未靠近张刘二人。但他手下的将士纷纷冲进林中,将他们两个团团包围起来,要斩杀了他们。

    就在这时,彭聚从树林旁悄悄逃走了。因此时天色已经略有些昏暗,众人的注意力又都集中在张刘二人身上,没发现他,让他逃走了。

    又过了一会儿,张刘二人被斩杀。名叫赵德的锦衣卫校尉走过来伸手进其中一人的怀里,摸出一件东西来,笑道“他们果然是白莲教匪。”

    “大人,这是什么?”旁边从莱州卫调来的总旗吴海看了一眼这个雕刻着花纹的牌子,问道。其实总旗算作不入流的官员,普通锦衣卫校尉则不算官员,他不用称呼赵德为大人;可这次是将地方上的卫所临时交给锦衣卫指挥,最后计算功劳也是依据锦衣卫的报告,何况锦衣卫威名远播声名赫赫,他也就称呼赵德为大人。

    “吴总旗,你瞧这个牌子,正面的花纹像不像太阳,反面的花纹像不像月亮?”

    “太阳?月亮?”吴海认真看了几眼,说道“大人一说看起来有点像,如果不说是看不出来的。”

    “像吧。”赵德继续笑着说道“这面牌子正反的花纹分别代表太阳与月亮,‘明’字是由日月组成,说明这面牌子正是代表‘明’字。而明教又是白莲教原本的称呼,所以身上有这面牌子的人定然是白莲教徒。”

    “不仅如此。自从先帝下令禁绝白莲教以来,白莲教维持日益艰难,岂还有心思做雕刻牌子这样的无用之功?而你瞧这块牌子,雕刻的多么精致,并且看起来有些年头了,多半是当年白莲教正盛时雕刻的。所以身上带有这面牌子的,多半是白莲教中的要紧人物。这次可是立下大功了。”

    一边说着,赵德又伸手去另一人身上摸索,摸索了一会儿也掏出一块差不多的牌子,更加高兴,吩咐道“去旁边的村子接一辆车,将这二人放进车里运回滨州。只要能查明他们的身份,咱们的赏赐少不了!战死的弟兄,更会优抚。他们身上的东西,只要与白莲教无关的,你们尽可以拿走。”

    他这番话让在场的将士因同袍战死导致的忧伤缓和了一些,众人一边将同袍的尸首收敛起立,另有几个上前搜查张刘二人的尸体,还有人则又在树林中转起来,看看他们是否丢下了什么东西。

    赵德也在树林中慢慢的走起来。他这时心里是非常高兴的。据他所知,只有坛主彭聚的亲信和堂主身上才会有这样的牌子,不论这两个是堂主还是彭聚的亲信,杀了他们都是一件大功劳。‘凭这个功劳,至少得升为小旗吧,俸禄就能多些,总旗年纪也不小了,没准等他年老后可以接班做总旗。’

    ‘说起来,他们两个看起来还挺年轻的,应当不是堂主,那应当就是彭聚的亲信了。那他们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赵德正想着,忽然听到一声惊叫“树林内还有人!”

    “什么!还有人!”听到这话,赵德马上转过头来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却并未听到打斗声,又高声问道“人在哪里?”

    “赵大人,”一个卫所将士跑过来对他说道“赵大人,倒是没发现人影,可是林中的脚印却有不是这两个人留下的。”

    “不是他们留下的?”赵德好奇的问道。

    “是,赵大人。”将士带着赵德走到一处,指着地面上一个脚印说道“这个脚印的大小与那两个被杀的白莲教徒的鞋大小不一样,要大一些。”

    赵德接过两只左脚鞋,对比了一下,果然发现大小不一样。而且他认真的看了脚印几眼,发现不仅大小不一,而且花纹似乎也不完全一样。

    他又仔细打量了一下手里的鞋,发现这两双鞋虽然磨损严重,但看得出来是两双好鞋,在京城,这样一双鞋差不多得卖两贯钱,一个伙计一个月都未必有这么多月钱。

    刹那之间,他想明白了什么,高声叫道“快,查看树林四周是否有脚印!”

    “大人?”吴海正小心带领将士在树林里搜寻呢,忽然听到赵德的喊声,问道“大人觉得剩下那人已经跑了?”

    “多半已经跑了。”听到的吴海的话,又见将士们仍在树林中搜寻,叫道“也不能排除仍然潜藏在树林中的可能。一半将士继续搜寻树林,另一半查看树林四周。”

    吴海马上按照赵德的话分配将士。不多时,一个在树林四周搜寻的将士高喊道“这里有脚印!”

    赵德马上跑过去,认真看了几眼,喃喃说道“果然,果然。”

    “日他娘的,我算是明白了,这两个死了的冲出来找死就是为了让最后这人逃走。我说呢,当时他们怎么根本就不跑,就和咱们兄弟打,原来是打着这样的算盘。”吴海骂骂咧咧的说道。

    “快,循着脚印追上去!”赵德又连忙说道。

    “大人,”吴海虽然骂骂咧咧的,但看了一眼天空上已经显现出来的月亮,说道“现在已经不早了,不瞒大人,我手下的这帮兄弟有一半有雀眼,晚上看不清东西,抹黑追恐怕是不成!”

    “那就留下有夜盲症的,让晚上能看清的人追!”赵德又道。

    吴海一时没有说话。留下一半人可不成。这是追白莲教匪,追上是有功劳的,留下谁谁也不愿意。他又不是有野心的人,觉得做个总旗已经满足了,可不愿意因此闹得兄弟们不高兴。

    赵德又吩咐了一遍,可吴海仍然没动作。赵德见他这样表现,咬了咬牙说道”吴兄,你知道逃走这人是谁!他就是白莲教山东坛坛主彭聚!”

    “逃走的人是彭聚!”吴海大吃一惊,但马上又问道“赵大人怎么猜到他是彭聚的?”就凭一个鞋印子?吴海才不信一个鞋印子就能证明是彭聚。‘不会是赵德为何让我愿意带人追胡说吧?反正如果追上了,就算不是彭聚他也不会受罚。’他又想到。

    “吴兄!”赵德又急又快的说道“我刚才说了这两个被打死的人身上有代表‘明’字的腰牌,应该是白莲教中的要紧人物,不是彭聚的亲信就是堂主。可他们的年纪又轻,不大可能是堂主,那就是彭聚的亲信了。”

    “既然是彭聚的亲信,他们为何会出现在这里?吴兄再想,他们刚才冲出来后好像就没有逃走的想法,只是与将士们搏杀,再加上有人逃走,那一定是在掩护这人逃走。以他们彭聚亲信的身份,什么人值得他们掩护逃走?”

    “这。”吴海的心跳也加快起来。赵德分析的很有道理,除了彭聚,有谁值得两个在白莲教中地位不低的人掩护逃走?

    “赵大人,会不会是你猜错了?这两个人其实在白莲教中的地位不高,只是巧合才得到了这样的腰牌?”吴海又提出另外一种可能。

    “这,”赵德听到这话血压急剧上升,费劲力气才将骂人的话压下去。他想了想,又道“吴兄,你派人快马加鞭告诉冯百户与路千户,就说我说的,在青城县城以东十五里发现彭聚的踪迹。”随即他又从身上撕下一块布,咬破手指用血在上面写了四个字“发现彭聚。”随后将布递给一个将士,说道“还不快去传令!”

    “快去传令!”吴海也赶忙说道。赵德敢向上级禀报发现彭聚,而且还写了血书,可见对自己的猜测很有把握。他虽然不是很有野心,但生擒或杀死彭聚的功劳太大了,按照路千户说的,连胜三级,生擒彭聚的功劳足够他他升到副千户,也由不得他不动心。而且彭聚此时已经是孤家寡人,追击也不会有生命危险。

    “将士们,追!”

    。

第1521章 劝说() 
“呼!呼!”彭聚忍不住大声呼了几口气,但随即用左手捂住口鼻,同时慢慢趴在地上。他此时在一个小山坡上,这个小土坡大约五六丈高,方圆也只有三四丈,但好在在顶端还有几块二三尺高的石头可以作为遮挡。

    与前次从青城县城东面逃走时相比,彭聚脸色微微发青,身上的衣服也宽松了一些。但这些他都不在意,他只是铁青着一张脸,扫视一圈见到四面都有穿着红色衣服的明军将士,苦笑着说了一句:“莫非我彭聚今日就要死在此处不成?”

    自从他正月初十那一日凭借张刘两个护卫的牺牲从青城县城东面逃走以来,已经又过去了三日。当时他已经逃出数里外都看不见那片小树林了明军也没追上来,以为他们不会追击自己了,毕竟自己只是孤身一人,贸然追击还可能破坏了搜寻的部署,导致出现漏洞让更多的白莲教徒逃走。所以当晚他放心地潜入一个村子,躲在了一间破败的房屋里睡觉。

    但他没想到的是,第二天清晨天还没亮,他正要趁着村民大多还在床上睡觉的时候溜走,忽然村头就传来人喊马嘶的声响,谨慎之下他又躲回藏身的破旧房屋,透过一面还算完好的墙上的缝隙看着外面。

    随即令他更加震惊的事情发生了。一队明军将士从村中走过,而且一个身穿飞鱼服的人大声喊着:“快,将整个村子搜寻一遍!你们要搜的人是一个年纪在四旬上下,国字脸,薄嘴唇,不胖不瘦,身体结实一看就练过武艺,身量七尺上下的人。还有,这人这几天风餐露宿,面色多半泛焦黄。”

    “若是谁能够发现这人,官升三级,赏赐黄金一百两!”

    在场的将士听到最后一句话,纷纷面带喜色的应和一声,随即散开开始在村中搜寻。自然,村民们住的屋子也是要搜的,顿时又传来鸡飞狗跳的声音。还有将士骂骂咧咧的在说着什么。

    “老丈,多半是令村的百姓不愿被搜查。这本官也能理解,毕竟现在还早,又是冬天百姓大多尚未起床。但此事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