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宗明天下 >

第1109章

宗明天下-第1109章

小说: 宗明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我认为,必须取得对明军的一次胜利,歼灭或击溃一部明军,提升军中的士气,降低明军的士气。”曼苏尔最后说道。

    “这个道理我也懂,但怎么歼灭或击溃明军一部?”沙阿问道。

    “苏丹,现在正有一个这样的机会。”曼苏尔道:“明军虽然有八九万人,但其中大多数都并没有赶到孟加拉,现在所面对的明军只有两万人。马上派出主力军队南下攻打夺取诺阿卡利城的一万明军,争取将他们歼灭,至少歼灭大半!”

    “这!”沙阿听了他的话,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他从未想到过这一点。但他在脑海中想了一会儿,觉得曼苏尔的想法很有道理。现在明军大部尚未赶来,他在短时间内拥有军队的兵力优势。前几天明军都窝在南哈迪亚岛上,他有兵力优势也没什么用,但现在明军登陆了,他就能利用兵力优势重创明军,不仅能够打破士兵对于明军战斗力的神话,也能缴获一批明军的先进军械,有利于之后的战争。

    “好,就按照你说的做!”沙阿也不拖泥带水,马上吩咐道:“命驻扎在达卡、拉贾巴里、……等地的军队全部向诺阿卡利集结,我要集中七万军队,一举消灭一万明军,夺回诺阿卡利城!展现主的信徒的荣光!”

    “是,苏丹,我们将执行您的命令,真主也会保佑我们战胜异教徒!”在场的官员都说道。

第1543章 印度之战——包围() 
“朱标统!”“朱标统!”正守在麦杰迪北面城头上的将士纷纷行礼道。

    “嗯。”被叫做标统的人答应一声,又问道:“北面的孟加拉人可有异动?”

    “标统大人,”一个身穿百户军服的人说道:“自从他们在赶到当日见我军人少攻打过一次城池但失败后,再也没有任何动静。”

    “没有任何动静?”标统追问道:“连伐木都没有?”

    “没有,他们在将军营搭建好以后就再也没有其他动作,这几日一直是在军营中。”百户又道。

    “这有些奇怪。”标统轻声说了一句。就算他们发现自己的这一万多人攻不下麦杰迪,但也应该为后续要赶来的军队准备营寨与攻城器械伐木才对。“莫非孟加拉人已经不打算夺回麦杰迪?只是固守现下尚未丢失之地?”他又轻声说道。这是个合理的猜测,但他总觉得应该没这么简单。

    一边想着,标统已经将整个北面城墙巡视了一圈,得到的回答都是孟加拉人并未有任何动静。标统随即赶回城中一栋宅院,向此时麦杰迪的最高指挥官张辅汇报。

    “孟加拉没有任何动静?”张辅也十分奇怪:“他们真的放弃麦杰迪了?”

    “代珍,说说你的想法。”张辅又道。

    这个标统就是朱代珍。建业三年允熥整顿上直卫的时候从其他京卫选入羽林左卫,第二年参加安南之战,立下功劳被任命为百户,又过了一年被提升为副千户。建业十年依据功劳和资历任命为千户。虽然他在安南之战没能立下太大的功劳,但实际上很会打仗,张辅在担任羽林左卫标统的时候发现了这一点,记在心里,在建业十年空缺了一个千户的时候向大都督府总参谋部提了一下,他这才升为千户。去年允熥任命张辅为文垚的左相,他就将朱代珍要了来,而且直接任命为一标标统。标统是当年朱赞仪当了越王设立的军事单位,辖五个千户,每个千户辖五个百户,总兵力两千八百人。

    “左相,按理来讲,孟加拉人不应该会这么轻易放弃麦杰迪,怎么都要派出人马来使者夺回城池。他们这么反常,属下也不知道在打什么主意。”朱代珍道。

    听到朱代珍的话,张辅沉思片刻,猜测着说道:”会不会是他们觉得咱们的后继之兵这两日就能赶到孟加拉,所以害怕派到这里的人马太多被我军以多打少击溃?”

    “还是北面同样信奉天方教的国家要对孟加拉国趁火打劫,使得沙阿腾不出手来?亦或是国内的婆罗门教徒听闻大明天兵要攻打孟加拉国后不安分?”

    “左相,没有任何新消息传来,根本判断不了。”朱代珍又道。

    “确实。”张辅道。孟加拉人的长相与东方人完全不同,想要从国内派出人手战时潜伏在孟加拉收集情报根本不可能,沙阿会监视所有留在国内的东方人的,即使长相与汉人略有区别、也为他服务的哈立德同样处于被监视中。又因为在伊吾之战后大明才开始派人在印度布局,所以现在收买的当地人都是最平常的人,也探听不到必要重要的情报。

    “命令四面城墙驻守的将士不得懈怠,而且每日都要察看对面孟加拉人的军营,看他们有无不同寻常的动静。”张辅又道。

    “是。”朱代珍答应一声,想了想又道:“张相,是否请殿下再派更多的将士来麦杰迪驻扎?”

    “怎么,你觉得沙阿在策划什么阴谋诡计?”张辅问。

    “属下只是对孟加拉国君主现下的举动十分不安,总觉得应当不是简简单单放弃了麦杰迪。”朱代珍回答。

    “你说的也有道理,但再调兵马前来绝对不成。”张辅道:“你也应该知晓殿下的安危十分要紧,殿下身旁的将士不能比这里少。”

    “既然如此,不如从麦杰迪撤退。当初之所以赶在大军抵达前攻打诺阿卡利城,是为了声东击西,但不论为何孟加拉人没有派太多人马前来,声东击西的目的都没有达到,不如早日撤兵。”朱代珍又道。

    听到朱代珍的话,张辅低下头,脸上露出一丝苦笑。当初夺取麦杰迪就不在他的计划里,他的计划只是进兵至麦杰迪下吓唬一下守军,假装打一下城池,之后马上退走;但夺取诺阿卡利城后是文垚带兵追击残兵败将,追击到麦杰迪下时见城内的守兵不多而且略有些慌乱,文垚就趁势夺取了这座城池。张辅得知后马上赶来麦杰迪劝说他撤兵,但文垚说道:“大明天兵岂能不战而退?”坚持要等到孟加拉国之兵打过来才能退却。张辅虽然是左相,也是这次出兵的前军副将,但也不愿与文垚意见相左,只能答应暂且不退,待孟加拉国之兵反攻后再退。但他好歹劝说文垚返回诺阿卡利城,由自己驻守麦杰迪。

    之后反攻的孟加拉国之兵倒是来了,但只有一万多人,比张辅手上的人马也多不了多少,他又有城池可守,觉得这时撤退会打击士气,影响自己的威望,于是决定守一守,等孟加拉国之兵增加到至少两万人再撤退。但令他没想到的是,试探性的攻了一次城后敌军竟然就没动静了,非常安静的待在军营里,好像他们是来睡觉的。这种情形下张辅更不能撤兵,只能继续耗着。

    “撤兵之事,你不必多管,只要督促将士们不要懈怠便好。”过了一会儿,张辅说道。

    “是,左相。”朱代珍答应一声。他虽然只会打仗,别的一概不掺和,但并不傻,听到张辅这样说就知道撤不撤兵不仅是军事方面的问题,也不再多说,答应一声就要退下。

    ‘派人再与殿下商议是否退兵,若是殿下仍然不答应,那就派人告诉蓝将军,让他下令撤兵。’张辅想着。

    可他正想着,忽然从外面传来急匆匆的脚步声,一个铺兵随即不顾礼仪走进来,对张辅说道:“将军,南边通往诺阿卡利城的道路出现孟加拉国之兵!”

第1544章 印度之战——决心() 
“通往诺阿卡利城的道路出现孟加拉国之兵!”听到铺兵的话,还没有离开这座帐篷的朱代珍马上惊讶的叫道。

    “朱标统,确实如此,而且至少有三千孟加拉国之兵,人数不少。”铺兵又道。

    张辅已经平静下来,正要再细问几句,忽然又有两名士兵气喘吁吁地跑进帐篷,喘了口气后马上说道:“将军,西城外发现孟加拉国之兵/东城外发现孟加拉国之兵!”

    “这,”朱代珍更加惊讶。但张辅却马上想明白了孟加拉人的想法,冷笑着说道:“原来沙阿的胃口这样大,想要一口吞下咱们这一万多人马!”

    “左相,您说孟加拉国君主的目的是消灭麦杰迪城内的一万多人!”朱代珍惊讶的叫了一声。张辅与文垚敢直呼沙阿的名字,但朱代珍不敢,即使他只是番国的君主也不敢,所以就称之为孟加拉国君主。

    “这不是明摆着么?”张辅继续冷笑:“南、东、西三面都发现孟加拉国之兵,北面本来就有孟加拉人的军营,整座城池四面被包围,如何还看不出来沙阿的目的。不过他也不怕吞不下这座城,反而崩坏了牙!”

    “左相,那现在到底应当如何做!立刻从麦杰迪城撤兵?”朱代珍略微有些惊慌的说道。他确实打过几仗,但每次都是在明军处于优势的情况下,没经历过这种情形,一时有些慌张。

    “慌什么!”张辅先大声说了一句,让朱代珍与同样有些惊慌的三名士兵镇定下来,之后吩咐道:“马上派出全部骑兵,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出动,前往诺阿卡利城传信,告诉殿下麦杰迪城已经被孟加拉国之兵围困,无法撤走。”

    “但一定要告诉殿下,绝对不能马上带兵赶来救援!沙阿既然觉得自己能够夺下麦杰迪,出兵必不会少,算上阻援之兵不会少于五万。城中四个标有坚城可守还有不败之机,可从诺阿卡利城赶来救援的四个标营寨尚未立好或许就会被孟加拉人攻打。若是沙阿在麦杰迪城四面留下少许兵马阻隔,主力围攻援兵,援兵必不能胜!为殿下计,为大明计,为上万将士计,殿下万万不可带兵救援!”

    “罢了,还是写一封书信给殿下,但你们去传令时一定要劝殿下在后续兵马赶来前不要派兵马救援!”张辅又道。

    “是,将军。”一名铺兵这时回过神来,答应一声转身离开房屋。

    之后张辅命令将除朱代珍之外的三个标统和四个管带也都叫来,开始安排防守城池。但第一个命令就让他们很惊讶。“命四面城墙暂且只留下一个千户,其余将士分出五个千户准备守城所需的器械,剩下的将士全部休息。”

    “左相,为何如此?敌军已经压境,为何不让将士们都开始准备迎敌?而且城头只有一个千户略少。”一个标统问道。他们的一个千户只有五个百户,五百多人,防守一面城墙确实有点少。

    “虽然麦杰迪已被四面包围,但孟加拉国之兵应当并未全部赶来,不然他们发现我军发觉,应当已经开始攻城。既然他们没有立刻攻城,那就足以证明沙阿调来攻城之兵尚未全到,他或他任命的统帅也未必到了城外。如此一来,我军暂且不必在城头安排太多将士,一个千户足以。”

    “二来,抓紧让将士休息,是因为若是他们现在不休息,之后几日就没有好好休息的时候了。”张辅说道。孟加拉人知道拖延不得,一旦开始攻城一定会竭尽全力,他手下的将士绝对不可能再有充足的时间休息的。

    见无人再出言提出异议,张辅继续吩咐道:“叫来城中的信奉婆罗门教之人中地位最高的那人,本相要再与他商谈,而且一定要让他愿意组织城内的婆罗门教徒协助我军抵抗孟加拉国之兵。”张辅已经见过本城里的唯一一个刹帝利了,虽然他们婆罗门教徒在孟加拉国备受欺压,但他还是不愿在局势未明时投靠大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