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宗明天下 >

第1114章

宗明天下-第1114章

小说: 宗明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蓝将军,苏王殿下,已经击破孟加拉国之兵东面大营,击溃孟加拉人两万余,因天色已黑,不知消灭孟加拉人多少,但至少有近两万人马。”几个传令兵来到蓝珍与朱高煦身前,大声奏报道。

    他们二人身旁的许多人都喜动颜色。孟加拉国之兵一共只有八万人,此战击溃至少五万,消灭近四万,再算上之前攻打麦杰迪城损失的人马,孟加拉国的军队可以说已经接近全军覆没。他们攻打孟加拉国其他城池再无阻碍,众人的军功也唾手可得了。

    “哈哈,他们肯定都在夸大战功。”朱高煦却忽然笑道:“沙阿南下一共只有六七万人马,这些日子攻打麦杰迪城又战死数千人,适才又逃走了至少上万人马,如何能够击溃、消灭这么多孟加拉国之兵?”

    “命令将士们收兵回营,明日一早再清扫战场。”蓝珍打断朱高煦的话,出言道。

    “是!”传令兵们收敛自己的情绪,答应一声,调转马头各自而去。蓝珍也带人返回军营中。

    “苏王,纵使将领们的功劳有夸大之处,但也不能当面说出。不论如何,是以首级计算功劳,他们夸大击溃的人马也无妨。”蓝珍又低声对朱高煦说道。

    “将军说的是。”朱高煦答应一声,但心里并不服气。他在自己的藩国为君,一向要求手下的将领奏报战功的时候要诚实,如果谁谎报战功必定有惩罚,对于蓝珍的说法并没有接受。但蓝珍是功臣宿将,他不愿得罪,只能这样说道。

    蓝珍见他的反应就知道他并不服气,但也没有再说什么,与他闲聊起来。

    “今日虽然大获全胜,但其实十分惊险。若是沙阿早动用火炮一会儿,麦杰迪城或许就会被攻破,城中的守兵或许就会全军覆没,张辅也或许会战死或自尽。幸好沙阿最后才下定决心动用火炮。”蓝珍说道。

    “确实如此。真是幸好沙阿最后才下定决心动用火炮。”朱高煦也心有余悸地说道。普通士兵多伤亡几个没什么,但若是张辅战死或自尽,他可没法向文垚交代。

    今日同孟加拉国之兵交战的策略,几乎完全是朱高煦一人想出来的。麦杰迪城被孟加拉人包围的消息传到诺阿卡利城同一日,文垚听闻又有后续兵马赶到南哈迪亚岛,急忙返回岛屿让他们尽快启程前去解麦杰迪城之围。

    当时赶到南哈迪亚岛的军队正是朱高煦统领的苏藩等五个藩国的军队。朱高煦听到文垚的话,马上带领着一万多人马又坐船来到诺阿卡利城,又亲自带领三千骑兵赶往麦杰迪城。

    当时沙阿已经指挥孟加拉国之兵开始攻城了,叶宜伟几次带领骑兵攻打孟加拉军大阵,试图干扰他们攻城,但一直没能成功。他听闻朱高煦又带领三千骑兵赶来,十分高兴,当即说道:“苏王殿下,合殿下与臣之兵共计六千人马,又都是骑兵,足以趁其不备击垮孟加拉人一处军营。孟加拉人在一处军营被击溃后定然更加注意防备,必定减少攻城,如此一来麦杰迪城多半就能守住。”

    但朱高煦思量了好一会儿,说道:“叶同知,虽然如此一来定然多半能够守住麦杰迪城,但也仅只如此了。”

    “下官敢问殿下之策?”叶宜伟问道。

    “依照孤的计策,不仅能解麦杰迪城之围,还能重创孟加拉国之兵,甚至一举将此时麦杰迪城外的人马全歼。”朱高煦先说了这么一句,之后说出了自己的计策。

    “之后三日,至少还能有三万人马赶来孟加拉。孤与你这数千骑兵攻打孟加拉人大阵固然不成,但绞杀孟加拉国军探马足以。从明日起派出骑兵绞杀四面的孟加拉军探马,荫蔽战场,再命援兵分批赶来,但均于三日后某一时辰赶到麦杰迪城南三十里之外,之后趁孟加拉人攻城之时忽然出动攻打孟加拉军后背,可一举重创其军。孟加拉国一共只有八万人马,此地至少有六万,若是能够将其击溃,则孟加拉国无兵可用,之后可乘胜夺取达卡城,灭亡其国。”

第1550章 印度之战——先消灭后治理() 
听到朱高煦的想法,叶宜伟呆了一呆。他万万没有想到孟加拉的野心竟然这么大。过了一会儿,他表情兴奋,但又带着点儿担忧问道:“若是能够全歼孟加拉国之兵自然十分好,之后夺取孟加拉国其他城池不必再费吹灰之力;但若是在其余援兵赶来之前孟加拉人就夺取了麦杰迪城如何是好?”

    “张辅将军我平素也知晓,英勇善战,绝不至三日内就丢了城池。”朱高煦说道。不过说完这话,他见叶宜伟仍然眉头紧锁,又道:“若是麦杰迪城十分危急,自然放弃全歼孟加拉国之兵的想法。”

    听到这话,叶宜伟皱紧的眉头舒展开来,答应了朱高煦的计划。之后就是今日在三万援兵集合完毕后,趁孟加拉人猛攻麦杰迪城时,朱高煦亲自带领一万多骑兵攻打孟加拉军西面后营,而且会同其他军队大败孟加拉军。

    此时蓝珍与朱高煦等人已经返回军营。这座军营也是草草搭建起来的,十分简陋,也因此值守的将士十分认真,生怕有人袭营,即使认出了蓝珍,仍然一丝不苟的检查了所有人。

    “蓝将军,张副将来了营中。”检查完毕后哨兵说道。

    “张辅来了?”蓝珍嘀咕一句,又问道:“他可受了伤?”

    “小的瞧着没受什么伤。”哨兵回答。

    “这就好。”蓝珍松了口气,侧头对朱高煦笑道:“苏王,小心他找殿下兴师问罪。”

    “他既然没有受伤,也没有丢失麦杰迪城,有何理由来找我兴师问罪?”听到张辅没有受伤,至少没有受重伤,朱高煦也语气轻松的说道。

    正如他所预料的,张辅果然没有兴师问罪。张辅对于他们竟然不和自己商量,而且还冒着麦杰迪城丢失的风险安排这样的计策并不满意,但他不敢得罪朱高煦,也不敢得罪蓝珍,只能略微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但另外一个相关当事人的反应比张辅要激烈得多。

    “不成!我一定要找苏王叔好好说道说道!万一援兵没能及时赶到麦杰迪城南,城池岂不是就被孟加拉人攻破了?一万多骑兵与近三万步兵可以几乎瞬间击破孟加拉军,六千骑兵可做不到。沙阿只要派人顶住一会儿就能攻破麦杰迪城,再回过头剿灭骑兵。朱高煦实在是太冒险了!”从诺阿卡利城来到麦杰迪城后听闻此事的文垚十分激动地说道。

    “叶同知,你怎么能听苏王的这个计策!你是孤麾下的将领,不是苏王麾下的将领!”文垚又语气很重的批评叶宜伟道。叶宜伟是他舅舅,他平时对叶宜伟很尊敬,但这次后怕之下也顾不得了。

    “臣一时孟浪了。”叶宜伟马上认错道。他当时被全歼孟加拉国之兵的前景迷惑了,战后入麦杰迪城见到守兵的惨状才意识到有多冒险,这时忙向文垚认错。

    文垚又训斥叶宜伟几句,张辅出言劝道:“殿下,叶同知身为指挥同知,苏王殿下是亲王,如何能够违抗苏王之命令?此事不宜苛责叶同知。”

    听到张辅劝说,文垚也不再训斥叶宜伟,说道:“我这就去见苏王叔与他说道说道!还要和蓝将军说,以后可不能再用这样冒险的计策。”

    “殿下!”张辅登时就要劝阻文垚去找朱高煦。所谓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既然朱高煦打赢了,麦杰迪城也没有被攻陷,朱高煦的计策就是好计策,文垚去找朱高煦并不合适。可张辅才说了几个字文垚已经走出房屋,张辅也不能去追,只能叹了口气,说道:“但愿殿下不要与苏王殿下闹得太僵。”

    ……

    ……

    同一时刻,蓝珍中军大帐。“辛格见过大明蓝将军。”辛格用生硬的汉话说道。

    “辛格先生不必多礼。坐。”蓝珍笑着回应。

    辛格并不会说汉话,刚才那一句还是死记硬背下来的,这时听了翻译,又按照婆罗门教徒传统礼仪对蓝珍行了一礼,就坐在了椅子上。

    蓝珍也坐下来,又对辛格说道:“我想辛格先生应该已经知道要如何抉择了。”

    “是的,尊敬的蓝将军,我已经决定,完全配合大明军队,完全听从您的所有命令。”辛格回答。

    从打败孟加拉军的第二日起,蓝珍就开始劝说辛格完全配合大明。允熥当初在与蓝珍等人商议如何治理孟加拉时,就提到要争取当地婆罗门教徒的支持,压制天方教徒。虽然对于允熥如此排斥天方教有些不解,但蓝珍也认为统治孟加拉要对当地原本的势力打一派拉一派,而孟加拉国的国君信奉天方教,所倚重的也是天方教徒,初来乍到的大明当然只能拉拢婆罗门教徒了。而婆罗门教徒中高种姓的人影响非常大,蓝珍只能竭力拉拢辛格。

    辛格经过三天的认真考虑,最终决定投靠大明,完全配合明军。经过清点首级,麦杰迪城之战孟加拉军先后战死近四万人,还有一万多人被击溃四散奔逃,沙阿想要将他们重新组织起来没有三五个月做不到,等于损兵五万以上。而孟加拉的总兵力不过八万人,就算紧急征兵,但新征来的兵如何能与老兵相提并论?孟加拉国的实力大减。更不必提因为此战败的这样惨,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在孟加拉国更加深入人心,恐怕许多士兵在战场上见到明军都会腿软,能发挥出一半的战斗力就不错了。而明军虽然也有所损失,但此战大胜,将士们士气高涨,沙阿的孟加拉国灭亡似乎已经不可避免。更不必提明军要打压天方教徒,这更和他的心思,所以辛格当然要投靠大明。

    “好。”听到辛格的回答,蓝珍露出笑容,对他说道:“既然你愿意投靠大明,本将军就任命你为麦县县令,掌管麦县政事。”

    “麦县县令?”听到翻译,辛格愣了一下。麦县是什么意思?县令听起来是个官,但到底是多大的官,干什么的?

    “大明此来印度,原本要为番国主持公道,因沙阿不听从大明的命令,所以出兵攻打其国。但既然大明已经出兵攻打孟加拉国,而且多半要灭亡这一国,自然也不会退走。本将军已经派人火速赶回京城请求加封一位藩王至孟加拉。陛下多半会答应在此处加封一位藩王。”

    “既然大明要加封一位藩王至此,那官制当然要依照大明的法令。县是大明的一级官府,其主官为县令,掌地方刑事、民事。现下本将军任命你暂代麦县,也就是麦杰迪城附近地区的县令。”蓝珍解释道。

    “多谢蓝将军。”辛格马上又行礼说道,而且语气十分高兴。他们家祖祖辈辈居住在麦杰迪城,过去在天方教还没有传播到孟加拉的时候麦杰迪城就是他家的地盘,为所欲为。但后来天方教传播过来,有些人贪图国家对于天方教徒的优待改信天方教,德里苏丹与孟加拉总督又派出信奉天方教的人掌管麦杰迪城,他家不仅不能一手遮天为所欲为,还处处受到压制。可现在大明又任命他为这地方的县令,在他看来就是将麦杰迪城附近都交给他,虽然肯定要向大明分封到这里的王爷缴纳赋税,可除此之外他家又能世世代代再城中为所欲为了,如何不高兴?至于暂代,除了他还能任命谁来做这个县令,他定然能够转正。

    辛格正要再称赞蓝珍几句,忽然见到守卫房屋的一名护卫走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