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宗明天下 >

第119章

宗明天下-第119章

小说: 宗明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升被他拽到了一个四面无人的地方,然后蓝珍说道:“陛下让我明日护送皇太孙殿下去凤阳祭祖。”

    常升顿时酒醒了,问道:“怎么这个时候出去祭祖?”

    蓝珍说道:“似乎是陛下做梦梦到了他们。你别管为什么了,陛下身体不好,你在京要应该没什么事情,但是还是小心些好。”

    常升说道:“你放心,我常家不是吃素的,无论谁想在京中搞事情,都不可能成功!”

    ==========================================================

    第二日清晨卯时,允熥悄悄地出宫来到承天门外。此时蓝珍带领两个百户的兵已经在这里预备好了。还有另外十八个百户在龙湾渡那里等着。

    允熥和蓝珍打了声招呼,因为着急快去快回,所以也没有多说话,纵马前往龙湾渡。

    在龙湾渡也是很快的上了船出了。这时允熥才有时间和蓝珍说说话。允熥说道:“这次又是你护送我,陛下还是就认准你了。”

    蓝珍说道:“那是陛下对我的信任。臣无以为报,只能是护送殿下一路平安。”

    允熥说道:“这一趟不过是去凤阳府,先不说直隶这地带百姓安康,没有盗贼;就算是有几个盗贼,咱们这两千多人也出不了事情。”

    蓝珍也是这么认为的,直隶是全国所有的行省中治安最好的地方了,而现在凤阳又是直隶治安最好的府之一,所以出不了事情。

    但是话不能这样说,蓝珍只能说道:“不管如何,臣都竭尽所能保护殿下安全。”

    这个话题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是他们又其他的话题。允熥又说道:“思齐在宫里面也会时常想念她伯父。等回去了我让思齐回府看看你。”

    蓝珍也十分在乎思齐,毕竟那是蓝琏唯一的骨血。但是他还是说道:“有太孙妃在宫里照顾,臣放心的很,不用专门让她出宫来。我去文华殿见见就好。”

    允熥明知道他在拍马屁,也觉得高兴,又和蓝珍聊了不少的话题。

    允熥感觉没过多久,已经到了长江北岸。允熥又骑上马,等着有大约三四百名兵丁和所有的侍卫都上了马,就先带着这些人继续出了。

    当晚允熥宿在了滁州。滁州是直属于直隶地区的州。滁州在文学上也挺有名的,欧阳修在这里当太守的时候写的中的一句“环滁皆山也”让不少人记住了滁州。

    要是平时允熥还有心情在这里多转一转,但是现在他哪有心情?待在自己的住所中拿出一本书来看,但是也不怎么看的进去,又觉得想自己继位以后的施政方略是在咒老朱快点死,所以也不敢想。

    这时他想起因为最近一直没有出宫,所以和侍卫杨峰很久没有说过话了,所以把杨峰叫进来说说话。

    说话的时候,允熥突然想起了陈兴,问道:“自从今年过年已来,你可去见过陈兴的父亲和儿子?”

    杨峰说道:“每次过节我都带着东西去见他们。昨日端午,因为殿下没有出宫,我和殿下您说了下午早走一会儿,我就去看望了他们。”

    允熥在自己的书房把要注意的事情都写了下来,所以每年过年都能想起让人给陈兴家人代些东西,不过自己没有去过了。

    允熥问道:“他们家,还好吗?”

    杨峰说道:“要说是生活,还不错,卫里没人欺负他们家,他们家的名额也没人敢动,等着小永华长大继承呢。但是,毕竟是陈兴死了,家里又没有个顶梁柱,平时没有几个人回去看他们。”

    允熥也知道这是人之常情,也怪不得谁,只能叹口气。然后也没有接着说话的心情了,让杨峰回去,自己也睡觉了。8

第180章 突发事件() 
五月初九,允熥赶到了凤阳祖陵附近。当天到达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允熥他们又都已经很累了,当天剩下的时间就是在休息了。

    第二天,正式开始祭祖。初十允熥先是沐浴更衣一日,然后十一到十三三天时间斋戒三日,十四日正式开始祭祖。

    祭祖之日也是非常繁琐的流程,允熥带着中都留守司的官员、皇陵的守灵官员、宦官和皇陵卫的兵丁,走过第一道城墙,走过漫长的神路,走过第二道城墙,走过服侍阴间的皇帝的诸多陪葬设施,走进最后的皇城。

    一进皇城,就是神道。神道两边有32对神像,比老朱给自己兴建的孝陵神像还多。允熥后世的时候还去过北平的十三陵,知道十三陵的神像也只有18对。

    过了神道,走过金水桥,迎面有两个石碑,一个无字碑,一个有字碑。东西还各有一口井,老朱赐名龙泉井。再向前走,就是享殿。

    允熥在享殿侧殿休息一下,随行的人马上去摆放祭祀所用的所有供奉的祭品。

    允熥稍事休息,又起来继续前行,不一会儿就到了祭坛。允熥亲手把一些祭品放到祭台之上,然后按照仪式开始祭奠。

    在伏在地上的时候,允熥在心中默念:如果你们真的在天有灵的话,保佑皇爷爷长命百岁吧。

    之后流程走完,允熥带着所有的附祭之人原路返回住所。然后允熥狼吞虎咽的吃了好些东西,这几天斋戒他真是饿坏了,又不敢偷着吃东西,早就饿的前胸贴后背了,大吃了一顿才好些。

    随行附祭的人也都得斋戒,而允熥为了示恩随行的两个千户的官儿和侍卫也全部参加了祭祀,所以他们也都斋戒,此时他们也都在狼吞虎咽的吃着东西。

    第二天允熥在凤阳又呆了一天,毕竟来一趟不容易,总得接见一下当地的百姓代表,也就是乡老啥的。允熥再心急,也不能不按照规矩来。

    所以十六日一早,允熥才出前往泗州祖陵。又过了四天,允熥到了泗州祖陵附近。

    当天允熥还是下榻在祖陵卫的地方。他本来和祖陵卫的卫指挥使、同知等人说几句话之后就打算休息的,但是就在寒暄完毕的时候,外边传来喧哗之声。

    允熥眉头一皱,一名指挥同知赶忙出去。过了片刻,他回来说道:“禀殿下,是本卫的兵丁抓到了几个伐木的百姓。”

    允熥疑惑地说道:“怎么回事?”

    指挥使插话说道:“禀殿下,自从两年以前另行选址兴建祖陵以来,祖陵卫的兵丁因为既要看顾原来的祖陵,毕竟坟冢还未迁移,又要看顾正在修建的祖陵,所以难以完全看顾陵附近,所以有时会有百姓进来采伐树木。”

    允熥心中当然生气,这是对于大明皇室的蔑视。他不动声色地说道:“那你们平时都是怎么处理?”

    指挥使陈久林说道:“平时我们都是抓到以后枷号三日,罚没其财若是多次抓到,则请泗州官府流放这个人。”

    允熥说道:“以后初犯者,按照你们的办法来处理,再犯者,一律斩示众!”

    在场的祖陵卫官员不敢有异议,说道:“是,殿下。”

    允熥又叮嘱道:“一定要对祖陵周围严加巡视。祖陵的兴建也要加快,有什么缺少的东西,随时可以给京城写折子孤会下令,皇陵卫、祖陵卫的折子直接递到通政司,不经五军都督府。”

    陈久林等人说道:“是,殿下。”

    允熥没有什么别的事情了,让他们下去了。

    然后从第二天开始又是这个完整的流程,允熥又开始为祭祖陵做准备了。

    五月二十二日,京城。

    老朱是一个非常勤勉的皇帝,之前有允熥代为打理一部分政事,所以他会显得闲一些。这些天允熥不在,老朱又不放心别人来处置奏折,于是又亲自来打理奏折。

    东宫的属官根本不敢做任何事情,允熥不在他们也不敢为老朱分担担子,所以送到通政司的折子源源不断的送到了乾清宫。

    这一天伴晚,老朱终于把今日的折子批改完了。他指着这堆折子对苏怀恩说道:“送到通政司。”苏怀恩应诺,上来收拾折子然后送到通政司。

    老朱扶着允炆,慢慢地站起来,说道:“扶我去御花园。”

    允炆说道:“爷爷,今日风有些大,还是在乾清宫歇息吧。允熥临走之前下令采摘御花园中已经开放的花朵移栽到花盆中,全部摆放到了乾清宫的中庭。爷爷就在庭院中赏花吧。”

    老朱笑道:“那就在庭院中赏花,你扶我到庭院去。”允炆于是扶着老朱到了庭院。

    老朱坐下,沐浴着伴晚的阳光,和混合着花香的微风,对允炆说道:“你的长子文奎还好吧。”

    允炆说道:“挺健康的,也能吃。”

    老朱笑道:“能吃是福。你去让人把他带过来,我见见我的长曾孙。”允炆让随行的太监出宫去带文奎来。

    老朱又和允炆说道:“爷爷老了,不行了,等允熥这回回来了,我和他说,以后把你封到一个好地方为王。”

    “你为人宽仁,爷爷知道你以后必定不像是榑儿一样欺压百姓。但是百姓大多是畏威而不怀德之人,一味的宽纵是不行的,对于违反律法之人是一定要严惩的。”

    允炆当然是不赞同老朱和允熥在这几年6续修订的大明律的,但是他虽然迂腐,却更加孝顺,知道老朱多半是熬不过今年了,也不愿意说些老朱不爱听的话,所以并不说话。

    这时宝庆和敏儿两个小女孩来到乾清宫。宝庆一把扑到老朱身上,说道:“爹爹,宝庆来看你来了。”敏儿也扒着老朱的腿,似乎是想上去但是被宝庆抢了先,站着说道:“曾爷爷,敏儿也来看你了。”

    老朱抱起宝庆放到自己的右腿上,又把敏儿放到自己的左腿上,笑道:“你们怎么来了?”

    敏儿说道:“我们来看看曾爷爷。”

    老朱笑道:“怎么回来看望曾爷爷?”

    敏儿还未回答,宝庆说道:“允熥侄儿说的,让我们多来陪着爹爹。所以我们砸完了文华殿的玻璃以后就过来了。”

    老朱先是大笑,然后说道:“你们怎么总砸玻璃,那有什么好玩的?”

    宝庆说道:“就是好玩啊!把小石头扔出去,听到玻璃破碎的声音,很好玩。这些日子允熥不在,我们可以随时随地的砸玻璃了。”

    老朱又笑。又逗了会儿,文奎来了。老朱又和文奎说话。这样坐了一会儿,天就已经黑了,老朱也累了。

    允炆见状,说道:“爷爷,天已经黑了,用膳吧。”

    老朱说道:“好,”转过头对宝庆、敏儿、文奎说道:“你们也陪着我吃饭。”几个人参差不起的答道:“好!”

    老朱站起来想走到膳堂去,但是刚刚站起来,就感觉头晕,跌坐在了地上,转瞬又昏迷过去,直挺挺的要倒到地上。还是苏怀恩眼疾手快,一下子扶住了老朱要倒到地上的上半身。李进忠也扶住,然后对允炆说道:“殿下,块叫太医啊!”

    允炆突然见到这样的变故,有些蒙圈,听到李进忠的话,忙下令去叫太医。李进忠又招呼了几名宦官把老朱抬到步撵上然后抬进屋子。

    敏儿也在惊慌,然后突然想起父亲允熥临走之前对她说的:“要是曾爷爷有什么事情,一定要马上告知你母妃。”敏儿马上对身边的一名宫女说道:“你马上返回文华殿告诉母妃曾爷爷晕倒了。”这名宫女之前也是被嘱托过得,闻言马上出。此时乾清宫乱成一团,也没人注意她出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