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宗明天下 >

第15章

宗明天下-第15章

小说: 宗明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兴笑道:”这些日子工作忙,不得空,今天重阳节,才有闲工夫。”又对允熥,“允公子,他们这儿的山枺蚵泵媸钦信泼媸剑匆煌耄俊奔薀椎阃罚肿匪怠巴酰牛跣值芎脱钚值芤裁矗俊蓖跸菜档溃骸耙怖匆煌肷綎|打卤面。”杨峰也要了一碗。陈兴对店老板说道:“那就四碗山枺蚵泵妫偌铀牡〔耍环葜硗啡猓癖匾煤米觯贸鲎詈玫氖忠绽础6阅阌泻么Α!痹薀壮隼辞霸级ǔ坪羲使樱猿滦苏庋坪羲

    老板说:“既然陈公子这样说了,我亲自下厨,务必做到最好。”又面向允熥“公子这姓可是少有。”允熥点点头,没有说话。老板下去做面去了。

    接下来等面的时间,允熥听他俩讲一讲各地的趣事。陈兴和杨峰都是上十二卫金吾前卫的人,金吾前卫几年以前参加了征纳哈出的战争,二人都二十多岁,正好参加过那次战争,讲解征战中的事情,让王喜听得大呼过瘾,允熥也感觉涨了很多见识。

    杨峰正说着“纳哈出投降那天,我们金吾前卫就在大账外头守卫,忽然帐内传来喧哗声,我们都很紧张,赶紧拿起……”正说到这,陈兴拿手碰了碰杨峰的胳膊,杨峰不解,陈兴偷偷指向允熥,杨峰还是不解,不过陈兴肯定是有道理的,于是停下不说。

    又琢磨一下他才想过来:弄得帐内喧哗,与纳哈出发生争执的是蓝玉,允熥的舅姥爷;拿刀要砍纳哈出的是常茂,允熥的舅舅,这怎么好在允熥面前说。

    允熥一开始也没反应过来,见杨峰停了,想了一下,才想到,但不由心里失笑道:他怎么会拿这个怪罪别人,不过这话也没法说。

    但是王喜正听得高兴,见杨峰突然停了,追问:“怎么不说了?”一时场面上陷入了难堪的沉默。正尴尬时,老板端着面上来说道:“几位爷,面好了。”杨峰庆幸面这时好了,忙说:“先吃面,凉了就不好吃了。”陈兴也说:“这面趁热吃好,允公子尝尝。”就把刚才王喜的问话忽略过去了。

    允熥夹起面条吃了一口,嗯,是不错,不比宫里偶尔做的面条差,说道:“是不错,比家里的还好。”王喜也称是。陈兴松了一口气,说道:“那允公子可抬举他们了,外头的小店那能和公子家里的相提并论。”四人气氛又活跃起来,说说笑笑。

    柜台那里,店老板也在琢磨这‘允公子’到底是什么身份。陈兴家里可是世袭的千户,虽然父亲尚在未袭职,目前只在金吾左卫当个小兵,但是因为长相俊美,身体高大,武艺又好得以入直大内,寻常的指挥佥事都不放在眼里,上次陪一个已经袭职的指挥使来吃饭都没这么恭敬。

    而今天已经不是单纯的恭敬了,那允公子吃面前,他注意到陈兴的手指分明在微微颤抖,这允公子是哪家的公、侯?但大明的公侯有姓允的吗?

    正思索着,陈兴招呼他:“唐老板,结账。”唐老板忙上前,说道:“承蒙惠顾,一共一百八十八文,陈公子是熟客了,给一百八十文即可(注1)。”

    陈兴正在掏钱,允熥突然问道:“老板,你这店里收不收宝钞的?”

    唐老板说道:“客人要给,自然是不敢不收的,但是不愿意收,所以像陈公子这样的熟客都不给小店宝钞。”

    允熥又问:“为什么不愿收宝钞?”

    “不瞒您说,因为宝钞贬值太快了,您这样的贵公子自然不知道这小店的难处,宝钞好收不好花。我们店里的材料都是在城外的农民那里收购,那些农民都不要宝钞,都说大明开国时一贯钞还相当于一贯钱,还才二十年,现在就只值二百五十文,又不让用宝钞交税(农业税),怎么敢要。起了争执,我们是商,他们是农,士农工商,官府都偏向他们。”

    允熥点点头,陈兴付完了钱,说道:“做你的生意吧,说这些没用的干什么。”老板遂停住不说。

    允熥等人起身要走,允熥叫住老板:“店老板,不知尊姓大名?”

    老板回道:“回公子的话,小人叫做唐伯鹤。”

    允熥一怔,笑道:“那你可有一个叫做唐伯虎的兄弟。”

    老板一脸茫然“小人一根独苗,三代单传,并无兄弟。”

    允熥大笑起来,转身出门。其他人也不知道允熥在笑什么,同样一脸茫然的跟了出去。

    =========================================================

    注1:明初一文钱至少相当于现在的两元钱,可能还要更多。

第20章 重阳节——续逛京城() 
出了面馆的的大门,允熥还在笑个不停,弄得陈兴和杨峰很郁闷,偷偷问王喜这‘唐伯虎’是何人。

    王喜也不知道啊,他还想找个人问问呢。所以啥也没说。

    笑了一会儿允熥才止住,继续看街边的人生百态。陈兴和杨峰看他不犯病了,又开始介绍。这时他们已经走在城北,允熥发现即使是城内,也有很多空闲的地方,忙问陈兴,陈兴也赶忙回答。

    原来明代的南京城和后来的北亰城不一样。朱元璋建造南京城的时候,考虑到军事因素,把周围的山头全部扩展成为了城墙的一部分并修筑军事设施,使得南京城非常大,即使是现在常驻近百万人口,有些地方也显得空旷;而后来朱棣修建北亰城,主要是修整皇宫,没有对整个城池进行扩张;等到后来人口膨胀,想扩张城池的时候,国家财政已经不能支持重修一整圈城墙及设施了(注1),所以就只留下了南城。

    但是很快他就沉浸在自己的思绪当中了。刚才允熥问唐老板收不收宝钞,是想知道现在宝钞的流通情况如何。没想到在天子脚下,堂堂京城,宝钞已经不受欢迎了,可见宝钞已经在民间不受欢迎到什么程度了。他也是想发行纸币的,就算不叫宝钞,要是宝钞倒了,想发行新纸币的难度就会非常之大。必须现在就开始想办法挽救宝钞。允熥想着。

    接下来又逛了一会儿,允熥在想事情心不在焉,被王喜等三人很快发现了。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是王喜还是低声说道:“殿下,天色也不早了,要不回去吧。”

    允熥抬头看天,大概应该是下午5点左右,离天黑还早,明白是自己心不在焉被看出来了,于是也答应回去。一行人于是向东华门走去。

    快走到洪武街的时候,看到一辆低调奢华有内涵的马车从前边的路口经过。允熥很奇怪,因为这辆马车外表虽不华丽,但他一眼就看出一定是上用(指皇室)的马车,但车身上没有任何等级的皇室的标识,也没有任何公侯伯或者表示官位高低的标识,很奇怪啊!

    于是他问陈兴和杨峰:“前面那辆马车很奇怪,你们知道是谁的吗?”

    陈兴和杨峰当然也看到那辆马车了,陈兴听允熥问话,马上回道:“那应该是刘莫邪的马车,应该是大长公主殿下赐予她的马车。”

    允熥一听,刘莫邪?这是什么人?于是问道:“这刘莫邪是什么人?”

    杨峰回答:“禀殿下,这刘莫邪是京城人,生于前元至正年间,据说从小就有才名,本朝甫立,愈发有才名,与大长公主等夫人交好。并且好像颇有身家,但无人知晓她身家从何而来,有人说是乱世是嫁了富商所以有钱,也不知真假;并且,据说,据说……”

    允熥看他吞吞吐吐地,说道:“有什么可以直说,必不怪罪。”

    杨峰才说到:“据说她曾蒙陛下召见,看她文采好,赐予女秀才之称。”

    允熥一听,就知道这肯定是谣言,吧。其实他也不能确定老朱是不是能干出这样的事情来。毕竟,老朱也是时有不同寻常之举的人。允熥没有在说什么,不过把刘莫邪这个人记住了。

    再往前走,就有大批的马车和骑马的人从北向南行进,原来此时今天早上去北边的山上登高的人已经回来了。允熥同样是出于怕麻烦,找了路边一家茶铺待会儿,打算等大队人马过去了再继续走。

    刚坐下,允熥就发现陈兴和杨峰看着一个方向嘀嘀咕咕的。允熥也看向那边,就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男性在喝茶啊,没什么特别的,难道这人有什么特别之处?于是问陈兴:“从进来起,你们二人就冲着那个人嘀嘀咕咕,那人是谁?值得你们这样注意?”

    陈兴回道:“殿下不认识铁大人?这些日子殿下也多次去城北的校场,没见过铁大人?”

    允熥迷糊:“什么铁大人?我为什么要认识他?”

    陈兴见状,意识到允熥真的不认识那个人,忙说道:“那人是铁铉铁大人,现任礼科给事中,陛下命其在都督府断事,掌刑名,也常去城北,我以为允公子认识他呢?因为铁大人掌刑名颇有威望,我们有些怕他。”

    原来他就是铁铉!允熥望着那并不特殊的侧影,感慨着,铁铉可是朱棣靖难成功后,除黄子澄等三人外,死的最惨的。也是一个大大的忠良啊!我一定会改变你的结局的。允熥想着。

    允熥想上去搭话认识认识,但又没有合适的理由怕出反效果,毕竟,像铁铉这样有原则的人(说不好听了就是榆木脑袋),可不好接触。这时登高回来的大队人马已过去,允熥考虑了一下,还是放弃了接触,走了。

    继续走,到东华门外的的大街上,允熥低头想事,王喜轻轻碰了碰允熥,说道:“殿下,前面是兵部的齐泰齐大人。”王喜曾跟去兵部,所以认识齐泰。

    允熥忙回过神来,齐泰也已经看到了允熥,上前行礼,并有些惴惴不安。允熥回礼,说道:“齐大人因何如此啊?”允熥的本意是问他为何不安,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要是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尽可以开口嘛!

    不料齐泰马上面色通红,说道:“臣今日因父亲和弟弟来京看臣,又逢重阳,才此时下班,并且已经与尚书大人告假,并非是私自早退回家。”

    允熥这才明白他不安的原因,不由得啼笑皆非,笑道:“齐大人不必如此,今日连皇爷爷都休假半日,齐大人既已请假,有什么不安的理由呢。”又拿出在街上买的糕点给齐泰一包。

    齐泰正尴尬,不自主地接过了糕点,允熥看他这样,也不好再与他说话,转身走了。

    齐泰回过神来的时候,允熥已经走远了。他望着手里的点心,虽然齐泰为人很朴实,但是他也知道现在追上去把东西还回去就彻底得罪了允熥,也就只能拿着东西回家了。

    到了东华门口,允熥换了衣服,与陈兴和杨峰告别,回到宫内。

    =======================================================

    注1:其实是当时的文官觉得劳民伤财不拨款,等到明末真的需要修城的时候真没钱了。

第21章 重阳节——宝钞之二() 
刚走没几步,一个小宦官,允熥在老朱身边见过的,窜过来对允熥行礼并说道:“三殿下,陛下要殿下去春和殿。”允熥不解,这个时间老朱找自己干什么?并且今天已经见过了。

    但是允熥相信皇宫里不可能有人敢假传圣旨,更没有人敢这样干掉自己,于是带着王喜,拎着点心,跟着小太监去了。

    老朱今天在重阳聚会散场的时候没有多想,但回去批奏折的时候总不时回想起当时允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