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宗明天下 >

第234章

宗明天下-第234章

小说: 宗明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服丧三年的事情,到底是为了什么。

    早朝的时候倒是也没有太多事情,不一会儿就都说完了。这时允熥站了起来,说道:“初五日是太祖皇帝的忌日,你们也都知道,你们中的大多数人还跟着朕去拜祭了太祖皇帝。”

    “去年太祖皇帝过世的时候,朕十分伤心,虽然按照历朝历代的惯例皇帝可以以日易月,所以虽然朕是斩崔服,但是服丧二十七日即可。”

    “可是朕实在是太思念太祖皇帝了,所以决定按照古礼服丧二十七个月。”

    这个时候中书舍人、兼任礼科副科长、实际工作是主持重修的解缙说道:“陛下的孝行,感动天地,古之君子不能及。”拍了允熥一个马屁。

    不过虽然解缙是在拍马屁,但是说的倒是不错。自从汉代已来皇帝们都是一开始嘴上说要服丧二十七个月,但是在百官的劝说下最后都是以日易月,哪像允熥在百官的反复劝说下还是拒绝了以日易月,坚持服丧。并且这一年已来也没有听说宫里哪个嫔妃怀孕,看来允熥服丧还是很真诚的。所以百官虽然鄙视解缙的为人,但是大家到时承认允熥确实很孝顺。

    允熥微微笑了笑,继续说道:“但是朕初五日晚上在孝陵附近休息的时候,太祖皇帝托梦给朕,说道:‘你又何必坚持服丧二十七个月,孝不孝顺全在心中,与外边表现成了什么样毫无关系。’”

    “‘爷爷起于贫民,见过表面上十分孝顺,但是背地里在父母孝期内胡天海地丝毫不尊礼仪的人。可见孝不孝顺与表面上的表现毫无关系。爷爷想来,这家人的父母恐怕更愿意儿子只是服一年的丧,但是谨遵礼仪,也不愿意儿子服丧三年,但是只不过守礼几天。’”

    “‘所以你不必非要服丧三年,爷爷知道了你的孝心即可。你回去以后就除服吧,不必接着穿着素服、谨守孝里了。’”

    “朕听了太祖皇帝托梦中所说的话,觉得很有道理,所以今日决定除服,出孝。”

    百官们听了,也没什么表示。这跟百官也没什么关系,还有部分人觉得这是允熥不耐烦继续守孝一年多,所以故意编出来这么一个故事的。不过允熥已经守孝一年了,早超过了为皇帝规定的二十七日的守孝规定,所以大臣们也不会反对。

    但是允熥好不容易编出了这么一个故事,岂会只给自己出孝所用?

    允熥接着说道:“朕觉得太祖皇帝所说的孝不孝顺全在内心很对,并且当年孔圣人之所以提出三年孝的说法,是为了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当年的不易,给孩子三年时间还接受父母去世的消息,并非是一定要让孩子就必须为父母守丧三年。”

    “所以朕决定,以后皇族的斩崔服,服丧一年即可。若是还沉浸在对父亲去世的悲伤中而不可自拔,也不能虚耗光阴,空空渡过。卿等以为如何?”

    大臣们对于允熥的这句话有些意外,不过几个礼部和鸿路寺等衙门的官员在思量了一会儿之后还是没有觐见反对允熥的意见。

    一方面是允熥说的还是有道理的,另一方面是因为皇族本来就与其他家族不同,各地的藩王虽说服三年丧,但是其实在封地也一直在做事,根本没有像孔子当年所要求的服丧礼节一样在家悲伤什么也不干。所以礼部的官员觉得没必要阻止。

    于是这一条就在朝堂之上通过了。

迟到的感谢() 
?@@?  感谢一个小小的法师、书友130829160434354、这尼玛竟然、小丁丁12138、延寿永昌等书友的打赏。

    感谢春羽、有米而已、大牛比较浪、超级撒旦、书友176****11、清书v虫v、这尼玛竟然、书友201****45、法国队的,飞得更高L、antoniano、大猫的渚薰、书友160813222948897、偷歌贼、鸟鲟鱼汤、markleu、终非雪、华起风雨、freemanoo7、无心之网、延寿永昌、把酒言心、皇家pk骑士、sujiaren、啊牛111、左左周、平凡241、ughingyao、静止的思绪、书友212****16等书友的月票,谢谢。

    感谢所有订阅本书以及投推荐票的书友,因为订阅本书的书友我也不清楚明细,所以就不一一列举了,谢谢。

    因为本应该在月初的时候就感谢以上书友,所以说成是,向以上书友表达歉意。

    还有刚刚更新的第335章我在发布之后又进行了一点点的修改,希望支持七帅、马上订阅的书友能再看一下,谢谢。@@

    小编正在拼命手打中,请稍等片刻,内容更新后,需要重新刷新页面,才能获取最新更新!

第336章 缩短孝期与浮现() 
但是允熥并没有要停止说话的意思。 他从一年以前就开始琢磨,直到今日才正式要最后宣布的事情,怎么可能只有这一个。

    允熥说道:“既然如此,那么看来群臣都觉得朕说的,孔圣人提出三年孝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抚育孩子的不易,而并非是一定要让孩子必须服丧三年这么一个外在的形式,是对的了?”

    大臣们此时已经有人猜出了允熥要说什么了,不过这样的人无一例外的在保持沉默。至于没有猜到允熥想要说什么的大臣更不敢说话了。

    允熥见如同预料的那样没有人说话,于是自己接着说道:“看来众位爱卿觉得朕的理解没有问题了。那么,其实天下的百姓只要心中有着对于父母的思念,那么其实也没有必要严守三年孝的丧仪,服丧一年表示哀悼即可,除服以后仍然可以在心中悼念过世的亲人。”

    “同理,众位爱卿也不必谨守三年孝期之说,是不是真的孝顺也不在于这些外在的表现。所以朕决定,”说道这里,允熥着重说道:“以后群臣百官,服斩崔服,不必丁忧三年,丁忧一年即可。”

    是的,允熥的目的就是要减少官员丁忧的时间。在他看来,为父母长期丁忧是非常浪费时间的行为,对于那些优秀人才尤其是浪费严重。而现在允熥信任重用的大臣大多数年纪都不太大,还都有父母高堂在世,如果不减少丁忧的时长,那么在家一休息加上来回的路程,就是三年的时间没了,允熥表示不能接受有才之人这么浪费时间。并且虽然还有夺情的说法,不过夺情这种事情也有严格的规章制度,频繁使用会惹人非议的。

    虽然直接下旨减少丁忧的时长也会惹人非议,但是允熥料定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比频繁下旨夺情非议还要小。

    因为减少丁忧时间是针对所有的官员的,没有个别区分;而大多数官员其实都是不喜欢丁忧的,所以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不会怎么说三道四,万一允熥因为风言风语收回了旨意就悲剧了。

    而夺情不同,夺情是针对每一个个人,而这个个人在朝中总会有不对付的人。被允许夺情的大臣的对手有可能因此散布一些流言攻击夺情是不是合理,一次两次好说,经常夺情的非议就不小了。

    所以允熥决定一次解决问题,而不是等着事到临头了下旨夺情。

    同时,允熥之所以只是将丁忧的时间由三年缩短为一年,而不是直接取消丁忧,也是在为子孙后代留退路。虽然允熥不认为自己现在很有政治手腕,但是自认还是可以掌控朝堂;但是万一子孙后代碰到某个无可奈何的大臣怎么办?这个时候就可以利用他必须去丁忧来迫使他暂时离开朝堂,获得一个调整的机会。

    不说允熥接下来的想法了,单说在场的大臣们的想法。因为朱元璋时期对于大臣们的频繁清洗,所以在场的官员年纪大的不多,像齐泰这样才三十多岁就当了二三品大员的文官也不会让大家太惊讶,朱元璋当年还任命过不到三十的尚书。

    所以在场的官员很多都还有父母高堂在世,指不定哪一天就要去丁忧了。所以在场的官员为了自己以后,虽然不便于公开出来支持允熥,但是大家都沉默以对,算是默认了。

    礼部新任的科长似乎是想上前说些什么,但是侍郎董伦马上就拦住他了,然后以目示意不要说话。董伦与新任的礼科科长张云易关系不错,这个时候不管说什么都对自己没好处,所以董伦阻拦了一下他。

    张云易本来还想着进谏一下显示自己的风骨呢。但是被董伦阻拦了一下之后一愣,就没有出来说话。

    允熥本来看到张云易有些动作,眼睛已经眯起来了,但是最终张云易却又什么也没说就退下去了。至于其他人就更没有什么动作了。

    允熥一边感叹经过自己即位以来的这么多事情,官员们都已经学精了,不跟他玩‘显示风骨’这一套了,觉得有些寂寞;一边觉得就这样顺利的把事情搞定也挺好。

    允熥又扫视了在场的官员一遍,然后说道:“既然诸位爱卿都没有什么意见,那朕就拟旨下,京城从明日起,外地从旨到之日起,所有在册的官员不必再行三年斩崔服!”

    允熥随即在回到乾清宫之后就让中书舍人拟旨下。在京低级官员与外地的官员虽然之后有人为了显示自己的风骨上折子进谏,不过大家都是口嫌体正直的人,在之后的丁忧中没有人丁忧三年,都是丁忧一年就回来上班了。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允熥此时还不知道这些后话,在拟旨下之后虽然终于放下了一件大事,但是也马上就投入到了工作中。这几天也积累了不少的折子,可得快一点。

    允熥干净利落的批答了数十份折子,正打算一鼓作气搞定前几日所有积累的折子的时候,一个折子让他的度慢了下来。

    折子是吏部考功司郎中潘仁所上,原来是户部有官员出缺,所以负责选拔中低级官员的吏部上折子推荐,潘仁虽然不是文选司的郎中,但是考功司也是负责考察官员,也可以推荐官员。要是单单这样也就罢了,但是举荐的人中居然出现了江浙五府的人。

    洪武二十九年的时候,朱元璋处置朝廷中的贪腐官员,杀了一批人,其中江浙五府的官员最多。朱元璋从此决定户部不再任用江浙五府的人担任户部的官员。

    当时朱元璋就和允熥说了这样做的原因,允熥也觉得很有道理,所以在此之后就一直没有任用江浙五府的人为户部官员。这次这人上书举荐江浙五府的人为户部的官员,是何居心?

    并且经过锦衣卫的探查,潘仁这个人背后肯定是有一个由江浙一带的人组成的一个利益集团。虽然锦衣卫还没有探查到大人物,所以允熥并未轻举妄动,但是允熥仍然知道潘仁这个人是不可信任的。

    允熥犹豫片刻,为了不让他们现异样,大笔一挥,把这一整份名单都驳回了。

    允熥想着:“他的这个折子驳回去之后,就调换一下潘仁的位置吧,这半年以来也没现吏部的侍郎有他的同伙,估计是没有了。让他去别的衙门,看看能不能现其他同伙。”

    “还是要命令秦松加紧对于他们这个利益集团的调查,过一会儿就把秦松叫来嘱咐一下。一定要挖出他们这些硕鼠!”8

第337章 拜访魏国公府() 
也就是这一天,昨日与允熥一起从孝陵返回的朱棣与王妃徐妃前来魏国公府了。 |

    朱棣与徐晖祖的关系还行,不过他与徐增寿的关系更好,所以即便是徐晖祖要上朝不在家中,仅仅只有徐增寿请假在家朱棣也去魏国公府了。

    徐增寿把朱棣夫妻迎进府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