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宗明天下 >

第272章

宗明天下-第272章

小说: 宗明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外,根据臣得到的消息,燕王殿下并未打起反旗,而是以平定成逆为名带领燕王三卫的兵南下。我们得到的消息是九月三十日从通州发出来的,估计现在已经到了静海,甚至已经到了沧州。”

    “沧州城池不小,若是大军围攻恐怕没有半个月打不下来。但是,如果燕王赚开了城门,那么就危险了。沧州到济南一路上只有德州是可以防守的重镇,可是现在德州已经被成逆占领。”

    “陛下,臣用兵,一向是做最坏的打算。所以臣与会宁侯等商议之后,觉得现在似乎是做好燕王与成逆大军汇合的准备。”

    “所以臣等商议之后,决定让曹兴率领周王三卫北上入大名府,进驻真定府,从西面包围他们。”

    “只要蓝珍进兵顺利,就算是没能打下济南,只要能围住济南,就能防止叛军全据菏北山,等到陛下所率领的大军赶到打下了济南,即使没有全歼成逆,也能让其元气大伤,余部与燕王所部汇合之后也只能被压回菏北。”

    “这样,就将叛军局限在菏北,防止荼毒甚广了。”之后就是在菏北与燕王大战了,不过这就没必要说了。

    允听了曹震的谋划,不是太满意。他希望最快的平定叛乱,尽量不要牵延日久。但是根据曹震的这个谋划,最多今年平定山位于大清河以南的地方,之后冬季的几个月难以大规模用兵,就算一切顺利,也最多明年夏秋平定叛乱。

    但是朱棣用兵也是大家,曹震、张温他们也不敢轻言胜败,战争很容易就拖延到建业三年。

    所以允听了曹震的话以后看着地图沉思,然后说道:“若是让山硒的卫所进攻北平如何?”

    张温说道:“陛下,山硒最大的大军就是晋王所辖之兵,可是……”

    剩下的话张温没说,但是允也明白了他的意思。让亲王出兵,若是最后晋王济也反了怎么办?他们可不敢承担这个责任。

    若是让山硒都司的都指挥使李新统兵出征,光是安抚晋王、整饬卫所就要花不短的时间。

    允犹豫了好一会儿,最后说道:“以晋王朱济为统帅,山硒都司的都指挥使李新为副帅,统领山硒之兵东进保定府。”

    历史上济就没有跟随朱棣造反,并且济与朱棣的关系也不怎么样,允还是选择信任济。

    “另外,”允接着说道:“前军就有七万之多,右军还有四万,再加上登莱二府的卫所兵,总有十二三万大军。就算是分兵把守各地,总还是有十万大军。等到右军攻破青州之后这么多的人围攻济南,还打不下来?成逆与燕王一共能调动的军队能有多少。还用得到中军的八万大军?”

    曹震说道:“陛下,万一右军进展不顺,或者在海上有了什么意外,那仅凭前军的几万人就有些不够了。”

    曹震与张温并非没有考虑到这种情况,但是他们现在年纪大了,用兵以无过为首,所以有风险的方案都不会使用。

    允脑袋一转也明白了他们的想法,所以允又思量了片刻之后说道:“不必担心意外,就以右军顺利击破青州为前提指定计划。”

    “中军不必进攻济南,沿黄河北上过河到大名府,进入河间府。燕王三卫南下必然以与成逆汇合为主,河间府城并不拦在从北平南下到山的必经之地,况且现在燕王也没有时间四下攻掠各县,必然能够控制河间府的西边。”

    “之后不管是东向还是北向,都可以了。”

    曹震马上明白了允的意思:“陛下是想利用燕王南下的时机,把他关在从沧州到德州的这一片地方,切开他与北平城的联系,尽快平定叛乱。”

    曹震与张温对视一眼,然后曹震说道:“那臣等就依据陛下的命令更改计划。”允的计划既然没有什么漏洞,只是有些风险那么他们不会违背允的意思。

    允接着说道:“把曹兴率领的军队与中军合二为一,全部交给徐祖统领。”

    然后允对徐祖说道:“朕把十几万大军都交给你来统领了,徐卿你可要好好指挥。”

    徐祖很是感动。他们徐家的身份特殊,又没有人曾经在允的藩第为太孙近臣,所以允把十几万大军交给他统领,真的可以说是十分的信任了。

    所以徐祖十分认真地行礼说道:“臣必然不辜负陛下的期望!”

    允其实也有些冒险了,徐祖的本事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是不是忠心允只有历史可以为依据,虽然允纳徐妙锦为妃,但是并不保险。

    但是允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就不会再反悔。允笑着说道:“徐卿也不必有太大的压力,只要进驻河间府就是达成了目的。”

    “是,陛下。”徐祖答应着。不过他在心中已经下定决心:“一定尽快平定叛乱。”

    允的部署已下,众人也无异议,剩下的就是把部署安排下去了,所以这次就不用接着开下去了。rw

第394章 燕军() 
这次的会议开完了,大帐内的气氛轻松了些。 曹震、张温等人出去吩咐事情去了,朱孟炯说道:“真想不到,兖州府的盛庸竟然真的能够在谢成手底下守住兖州城。他不会是大明又一代的守城名将吧。”因为允选择了信任朱济嬉,并且表现出了对于宗室一如既往的信任,所以这些宗室还可以相对轻松的聊天。

    听到了朱孟炯的话,其他人都忍俊不禁。朱孟炯口中的守城名将自然指的是耿炳文。名将这个词当然是很好的,但是前边加上守城两个字,就有些调侃的意思了。

    允说道:“朕却毫不意外兖州城能够守住。盛庸不仅是守城很厉害,以后指挥大军进攻一样可以,算得上是大明曹震、张温他们下一代的武将中的重要一员了。”

    在场的几个宗室面面相觑,他们没想到允会给与盛庸这样的评价。一个之前的履历乏善可陈的武将,就因为这一次守住了城池就可以得到这样的评价?

    允接着说道:“并且这次守城,不仅是盛庸的功劳,也是山分巡兖州道的参政铁铉的功劳,他们二人密切配合,才能够守住兖州城。”

    有人更加不解:现在关于兖州守城的详细奏折还没有到,允怎么就敢这样断定一个参政也对守城成功有功劳?

    这时有些人想起了允在自己的书房之中的书架侧面粘贴的写着‘盛庸’、‘铁铉’两个名字的宣纸。‘难道是之前这两个人的表现被陛下看中了?’有人这样想着。

    不过没有人会就这样的事情向允求证就是了。

    然后他们又聊了几句之后各自散去。不过允虽然一路快马加鞭的从京城赶过来十分疲惫,却没有马上就去自己的大帐,而是在其他人都出去之后,叫住了最后边的朱高煦说道:“高煦,你等一下。”

    是的,即使在朱棣可能造反的情况下,允也没有让朱高煦留在京城,而是把他带到了徐州。另外,这一次允还让朱允也上了战场,只不过是跟随朱寿的右军打仗去了。

    朱高煦停住脚步,转过头来说道:“皇兄叫我何事?”

    允对他说道:“这几日你都沉默寡言的,可不像是你往常的表现。”

    “皇兄也知道,因为四叔的关系,你有些不太好意思。其实你大可不必如此。”

    “四叔是四叔,你是你,你自己不要将你们混为一谈,既然你没有跟随四叔一起,那么你就还是大明的郡王。”

    朱高煦没有什么表情变化,只是说道:“皇兄,臣弟只是请求皇兄让臣弟带兵杀贼。”

    允深深地看了朱高煦一眼,然后说道:“那好,皇兄让你跟随曹震的前军出发,到济南、泰安去杀贼。”

    之后他们又说了几句话,朱高煦回了自己的营帐,而允虽然也走向自己的营帐,但是在心中思索:‘朱高煦到底是什么想法呢?’

    不一会儿,允返回了自己的营帐,刚想要休息一会儿,这时一个随军的中书舍人对允行礼之后把几份奏报交给了允,并且说道:“陛下,京城的奏报。”

    允只能强撑着疲惫的身躯接过奏报,挥手示意他们安静,然后自己打开奏报仔细看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允笑道:“李仁干的不错嘛,粮草已经足够充足了;严震直干的也不错。”然后他对一旁的中书舍人说道:“拟旨,嘉奖户部尚书李仁、工部尚书严震直。”

    然后允继续看下一份奏折。这次的时候更短,允几乎是只看了几眼,就笑道:“太好了,这下子更有把握尽快平定叛逆了。朕要嘉奖他们。”

    侍卫李波问道:“陛下,到底是什么东西能够更加有把握尽快平定叛逆?”不仅是他,其它的几个侍卫也有些好奇。

    允却没有告诉他们,而是笑道:“过几天你们就知道了。”

    ======================================================

    同一日,菏北兴济县境内。

    朱棣带着燕王三卫的大军行进在燕赵大地之上,虽然现在天气已经有些转凉了,但是朱棣仍然满脸都是汗水。

    并且正在行军的燕王三卫的军队虽然阵型仍然整齐,但是仔细观察的话可以发现他们的步履已经有些蹒跚了,这证明他们已经很累了。

    这时统帅骑兵的朱能驾着马过来对朱棣说道:“殿下,让大军休息一会儿吧,大家都很累了。不仅是兵,就连那些拉着大车的牲口也太累了。”

    朱棣看了看行军的队伍,他当然也知道现在大家肯定都非常的累。

    但是朱棣却说道:“现在不能休息,等到走到前边的那个小山的地方再休息。”

    朱能无法,只能退下。

    又过了一段时间,太阳已经快要落山的时候,他们终于来到了刚才朱棣指的那个小山附近,朱棣这才同意大军安营扎寨休息。

    得到休息命令的士兵们放下手中的兵器之后就马上瘫倒在了地上,丝毫不顾地上可能有的石头,甚至有人被石头划伤了手臂也只是把手臂包扎一下换个地方放着就接着躺着。

    各级军官们虽然也很累了,不过都强撑着身子让士兵们起来安营扎寨。过了有一会儿,他们才成功的把大多数人都叫起来,然后扎营。

    最早扎起来的大帐自然是朱棣的大帐。等着大帐扎好以后,朱棣就叫上了自己的几个亲信来到大帐议事。

    他们虽然都有马骑,但是骑马也不是什么好受的事情,尤其是他们的还是连续急行军,所以大家也都有些疲惫。朱棣让人从车上卸下来几个躺椅,让他们都靠在椅子上休息,同时大家开始议事。

    还是朱能说道:“殿下,这样急行军,虽然明日可以赶到沧州,但是如果沧州城不开城门的话,也绝不可能马上就攻城,必须要修整几日才行。”

    朱棣苦笑着说道:“你所说的,我当然也知道,可是咱们现在没有时间好整以暇的南下了,必须朝夕必争的赶往山。”

    “陛下的办事速度太快了,咱们初二得到的消息,朝廷的大军已经有十几万人到了徐州。”

    “并且陛下肯定已经知道了咱们想要清君侧的事情,虽然还没有消息传来,但是陛下一定会加派大军,最少会将大军从二十万增加到三十万,看情况还可以再次增加军队。”

    “而咱们只有燕王三卫,就连北平周边归属本王指挥的卫所,除了通州卫以外本王也都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