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宗明天下 >

第334章

宗明天下-第334章

小说: 宗明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且大量黄金入京的事情根本隐瞒不住,在京的番国使臣都知道,回去之后也必然会告诉本国的君主。

    其他番国也就罢了,扶桑和朝鲜在大明之东,也有实力派出船队北上,怎么可能放过这么一个露天的金矿。还有那些有些实力的‘海商’,恐怕也会去北方探索。

    允熥在二月初二日也让方鸣谦再次带着船队出发了。一是去探路,二是去运送黄金回来。

    根据方鸣谦的说法,这个金矿规模很大,虽然允熥这次派出了三个水师卫,但也不一定能够将那里的黄金全部运送回来,船队又不可能一直在那里守着,很有可能有一部分黄金会落入其他人手中。

    允熥要说不心疼是假的,可是他也没办法。苏藩国那里有四个卫,沿海的地方都要留水师守卫,三个卫已经是最大规模了。允熥手里的京卫倒是有水师左卫、水师右卫两个卫,但是允熥也只敢派出去一个卫,总要留一个卫作为机动兵力。

    不过要是这些黄金落入海商手里罢了,若是落入了朝鲜或者扶桑手里,未必是好事。

    通货膨胀并非只是会发生在纸币时代,历史上在1644年之前满清几次入关劫掠抢来了难以计数的金银珠宝,但是因为当时东北地区生产力非常落后,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在关内北方差不多一两银子一石的粮食在东北卖到二十两一石,很多普通旗人都不得不去干包衣的活。

    大明本身经济体量大,几十万两黄金进入市场影响还小一些,但是允熥仍然非常谨慎,生怕引起物价上涨,四十多万两黄金都在仓库里面放着呢。

    以朝鲜和扶桑的经济规模,黄金又不可能平均分给全体国民而是会被极少数人控制,很可能会引起物价疯涨,大量普通百姓甚至中下级官僚、武士生活困顿甚至破产。

    所以允熥有时候反而希望朝鲜或者扶桑某一国获得不少的黄金,验证一下他前世学过的经济学理论。

    至于探路和建立定居点,主要是为下一步发现美洲做准备。上次方鸣谦带领船队到达白令海峡时已是农历八月底九月初,已经很冷了。允熥这次打算让他在北半球最热的时候,也就是农历六月到达白令海峡一带探索一下,为下一步沿着大陆架前往美洲做准备。

    确实,即使不走大陆架航线,从京城出发之后在横滨补给之后向东直航一定可以到达美洲大陆。这个时候虽然还没有准确测量经度的手段,但是纬度可以精确测量,东西向航行不必担心走偏了。

    问题是允熥知道从横滨向东两万里地肯定有大陆,其他人不知道啊。士兵又不是NPC,你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北太平洋的岛屿又太少,无法作为中转站。允熥即使勉强让船队出海了,他们也绝对不会听从允熥的命令向东直航的。

    所以还是只能老老实实的走大陆架航线。

    允熥在正式下达了让方鸣谦带船队出海的命令以后,看着面前他根据记忆和去年方鸣谦探索之后绘制的北海以及更北地区的地图,轻声说道:“下一次,下一次就派出船队,发现美洲。”

    ……

    ……

    此时华亭县的大明水师驻地,人声鼎沸。三个卫所的官兵正在千户、百户的指挥下排队上船,各个卫的指挥使则和前来送行的浙茳都司的武将和右军都督府的武将们谈笑着。

    右军都督府左都督张翼对方鸣谦笑道:“方兄,这次又带兵去金宁,打算给陛下带回来多少黄金?”

    方鸣谦也笑道:“张大人,这次的船可比上次多了不少,估计总可以带回来七八万斤的黄金。”

    徐增寿略微讽刺的说道:“上次带回来三万斤黄金,方大人就加封了侯爵,这次带更多的黄金回来,大概可以加封国公了吧。”

    徐增寿对于方鸣谦有些不屑,觉得他不过是运气好才得以加封侯爵,十分不服气。

    方鸣谦当然明白徐增寿的意思,他也同样知道整个五军都督府里面这样想的人不少,所以只是淡淡的笑着说道:“徐兄,我确实是运气不错,得蒙陛下隆恩加封侯爵。无功受禄,很是惭愧啊。”

    徐增寿正想接着说什么,被徐晖祖打断道:“行了,吉时已到,方兄,赶紧请城隍庙的主持过来,举行祭海仪式吧。”

    “我听说这些年江浙一带信封天妃娘娘的人越来越多了?上沪市舶司外面都立起了妈祖庙?也让妈祖庙的主持过来祭海,求个心安。”

    方鸣谦一看也确实到时候了,忙去招呼城隍过来祭海,并且准备出海。

    等大家散去了,徐晖祖对徐增寿说道:“刚才你讽刺方鸣谦做什么,给咱们徐家招惹仇人?”

    徐增寿马上说道:“大哥,我绝无此意。只是觉得他就发现了一个金矿就加封侯爵,心里不平衡。”

    “就算不平衡,也得忍着!方家虽然势力不大,但是也不能随意得罪。更何况刚才方鸣谦都已经自己调侃自己了,你还要不依不饶的?你这就不仅是得罪了方鸣谦,更是得罪了这次出海的三个卫上下所有官兵,也会让陛下心里不舒服。咱们徐家再厉害,也禁不住这样招惹仇人。”徐晖祖教训道。

    徐增寿知道徐晖祖说的有理,也不敢反驳,只是仍然嘀咕着。

    徐晖祖见他如此,说道:“我也知道你的心思,不就是自己一直没有封爵而心里不甘心嘛!”

    “你要真的想封爵,申请去东北的永藩国,或者蒲藩国当左相。大哥看着,陛下早晚会给那里的左相封爵。”

    徐增寿说道:“去就去。过两日回京了,我就申请去永藩国当左相。”

第488章 贡院() 
第二天二月初三,是讲武堂开学的日子。允熥虽然最近因为选谁当阅卷官的事情很烦,但是仍然参加了开学仪式。

    在讲武堂副校长金纯讲话的时候,允熥看着下面的一张张年轻的脸,不禁想起了自己刚刚成立讲武堂的时候那些熟悉的人。

    郭威、于晖、耿富、佟永、陈庭、秦松,这都是讲武堂的第一批学生,也都是自己最初在军中收拢的军中人才。可惜在征漠北之战中郭威、于晖他们为了保护自己战死了,耿富虽然活了下来,可是也丢了一条胳膊。

    允熥又联想到了大明历次征战残疾了的、那些自己或者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人。对于这些人来说,战死倒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反而残疾的话会成为家里极大的拖累。

    允熥于是决定:‘一定要给他们一条出路。’

    参加完开学仪式后允熥返回宫中。此时已是午时,四辅官已经用饭去了,允熥让夏原吉把四辅官批阅的奏折送过来批答,顺口问了问今日都有什么事情。

    夏原吉说道:“陛下,今日礼部的陈尚书本欲入宫,请陛下定下出题官与阅卷官的人选。臣告知其陛下今日不在宫中,陈尚书请臣告知陛下此事。”

    夏原吉本以为允熥会马上做出决断吩咐到底以谁为出题官和阅卷官,可是允熥却似乎没有听到他的话一般,说道:“拟旨,升上元县县令黄淮为应天府尹。”

    夏原吉满心不解的在一旁草拟圣旨,经允熥看过加盖大印之后送至通政司。

    之后允熥又思考了一会儿不知道什么事情,才说道:“你刚才说陈迪想知道阅卷官和出题官的人选是吧。”

    允熥又思考了一会儿说道:“解缙最近接任了冬辅官,又有编写之事,恐怕没有时间。”

    “出题官,就以礼部尚书陈迪、侍郎董伦二人为之,出经义题。”

    “阅卷官,”允熥说道这里,抬头对夏原吉笑道:“你可有心思去当阅卷官?”

    “臣为阅卷官?”夏原吉一时有些不可置信,本想推辞,但是想起来允熥对身边亲近的人比较直接,多半不是调侃而是真的在问他愿不愿意去当阅卷官,所以把要脱口而出的话咽了回去,躬身说道:“臣想去。”

    他怎么可能不愿意,这可是科举考试的阅卷官,虽然不可能与之前的主考官、副主考官相提并论,但是作为阅卷之人,也算是半个座师。

    允熥当然明白他的心思,笑了笑,说道:“既然如此,就以你,苏友学、……十人为策论阅卷官。”

    “以翰林院鲁士元、……十人为经义阅卷官。”

    “以上所有人,得到消息之后马上搬去贡院,不得耽误。”

    允熥又转过头对夏原吉说道:“你和苏友学就不必了,不过也搬到皇城之中。”

    夏原吉躬身说道:“臣领旨。”顿了顿,又说道:“陛下,这策论题?”

    “由朕亲自出策论题。”允熥说道。

    然后允熥又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说道:“你把李波叫来。”

    夏原吉领命退下。

    他先是按照惯例,找来皇宫的侍卫,找了二十个皇宫侍卫,让他们每人去通知一名出题官或者阅卷官,然后对李波说道:“李侍卫,陛下要见你。”

    李波跟随夏原吉来到允熥所在的宫殿时,允熥正在批答奏折,李波和夏原吉就站在一旁等着。

    他们两个等了一会儿,允熥把手头的奏折批答完毕,抬头看了看刻漏,对夏原吉说道:“这些奏折送至通政司下发。再告诉四辅官,朕下午有些事情,不在乾清宫。”

    夏原吉领命上前接过奏折,转身前往通政司。就在他出殿阁的前一时刻,他听到允熥对李波说道:“下午朕要去贡院……”

    允熥没等夏原吉出去,就对李波说道:“下午朕要去贡院,看看举子们考试之地到底是什么样的。”他还没有去过贡院。

    李波答道:“是,陛下。”然后他正打算下去准备,就见到允熥已经站了起来吩咐黄路给他预备出宫的便服,说道:“陛下,现在就要出宫去贡院么?”他当然看了出来允熥还没有午休,所以问道。

    允熥说道:“马上就是未时了。现在就出发吧。”

    既然允熥已经决定,李波也就不再言语,急忙去准备了。允熥拿了一张写了字的宣纸也走了出去。

    不一会儿,一辆标有皇室标志、但是并不特别奢华的马车从西华门驶出,两旁有数十名侍卫护卫。

    允熥不喜欢太过排场,但是若太过简略他的生命安全又有问题,所以出宫的时候如果不需要在大街上逛,一般都是扮成某个宗室子弟,这样可以明正言顺的使用侍卫,排场还不太大。

    马车不一会儿就到了贡院。允熥从车中看过去,此时贡院门口倒是没有几个要参加会试的举子在,不过绕着贡院的围墙却经常有差役在巡逻。

    允熥问李波,李波说道:“陛下,这是防范有人意图提前将书本埋在贡院内,提防作弊呢。”

    “若是科考前几天没有下雪或者下雨,考官还会于考试开始前在贡院各处巡视,看看有没有新土。”

    允熥点点头,示意李波去叫开贡院的门。

    “当!当!当!”李波走到贡院的大门前,不停的敲击着。

    “吱呀”一声,门被打开,开门的差役见到是一个身着侍卫服色的陌生人,有些惊讶的说道:“你是何人?来贡院有何事?”

    李波说道:“我是吴王府的侍卫,陛下着吴王殿下前来视察贡院。”

    差役恭敬但是毫不退让的问道:“可有陛下的手诏?”

    这个时候,没有陛下的命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