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宗明天下 >

第402章

宗明天下-第402章

小说: 宗明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责令梁国公蓝珍整顿家风,但不得擅自对仆役过重处罚,待应天府将府内奴仆违法乱纪之事审问清楚后,梁国公府将涉及的仆役交由应天府治罪。”

    “待案犯都治罪后,梁国公府不许蓄养奴婢,全部发还身家改为签订契约的佣人。”

    蓝玉马上说道:“臣遵旨。”他感觉情况不妙,允熥的处置十分公正,忙答应下来。

    黄淮自然也没什么其它的话好说,躬身领旨。

    允熥又说道:“不仅是梁国公府,其余人家不论是勋贵还是在朝的高官,若是下人、子弟有不法之事,同样一律严惩。”

    黄淮再次领旨。

    然后允熥马上宣布退朝。他很怕有什么言官现场再进谏,直接退走。

    不出他所料有两名御史颇有想当场进谏的**,但只能望着允熥的背影突然叹息几声后回去写奏折了。

    ========================

    感谢书友菜园上的菜菜、这尼玛竟然的打赏。8)

第593章 两处思量() 
允熥下了朝来到乾清宫批答奏折。当日下午,就有十几名御史言官上折子弹劾蓝家;并且允熥接到锦衣卫的密报:有更多的官员想要进谏只是折子尚未拟好。

    当天晚上允熥吃饭时还在思考此事,显得有些心不在焉。熙瑶奇怪地问道:“陛下这是怎么了?朝堂之上发生了什么大事么?”

    “哎,黄淮提出严禁官宦人家蓄养奴婢,这也罢了,但他又提出惩治在京的权贵人家仆役或者子弟不法之事,指名弹劾蓝珍。并且弹劾蓝珍的第一项罪过就是以诽谤主上为名擅自处死三名奴婢。”允熥说道。

    “咣当”一声,允熥转过头看去,只见思齐手中的小碗掉到桌子上,将整张桌子都震得颤了颤,还有米粒从碗中跳出来。思齐马上又拿起饭碗,一旁服侍的宫女赶忙收拾一下。

    “擅自处死三名奴婢指得可是……”熙瑶对允熥说,允熥没等她话说完就点点头。

    “这,”熙瑶说道:“夫君也是知道的,并且那三人也应该处死。”

    “可此时朕并不能出面,也不能让官员知道那三个奴婢是因为思齐才被处死的。”允熥说道。

    现在事情摆到台面上来了,就必须按照规矩办。思齐只是非宗室的郡主,依照诽谤她罪不当死,所以为了将思齐摘出来,不能让大家知道此事与思齐有关;允熥身为皇帝,更加不能擅自干预。

    “至于其他事情,虽然他们犯下的罪过都不大,搁在民间不过是赔偿了事,但事情一多就显得问题严重了,况且也对朝廷在百姓中的印象不利。”允熥说道。

    “更不必提蓝明轩还涉及到了人命官司。”允熥将蓝明轩的事情和熙瑶说了说。

    熙瑶看了一眼思齐说道:“那些奴仆惩治了就惩治了,蓝明轩陛下打算怎么办?”

    “蓝明轩今年才十四岁,又不是亲手杀了人,依据可以免除流放,朕打算让蓝珍赔偿那家人一些钱,然后对蓝明轩禁足不许出府。”允熥说道。

    “妾马上派人告知娘家严惩违法乱纪的奴仆,绑送至应天府。”熙瑶说道。

    饭吃完后,允熥本想回寝殿歇息,但忽然听一个稚嫩地声音叫到:“舅舅。”

    “思齐?你怎么没和敏儿一起回去?”允熥说道。

    思齐不答,只是说道:“这次蓝家被弹劾处死的那三名奴婢,是因为思齐被处死的那三人吧?”

    “是。”允熥觉得说谎也瞒不过去,就实话实说了。

    思齐情绪低落地说道:“是我连累了伯父。”

    允熥将她抱起来说道:“怎么是你连累了蓝珍?蓝家奴仆不法事这样多,就是没有这件事也会被弹劾。”

    “但至少不会成为出头鸟。”思齐说道。

    “那可未必,你想,蓝明轩的过失致人自尽,就是这件事也足以让黄淮首要弹劾蓝珍了,没有你这件事也一样。”允熥说道。

    思齐想了想,觉得允熥说的有道理,但情绪还有些低落。允熥连声安慰她才让她好一些。

    ……

    ……

    蓝珍下了早朝也不敢马上回家,这样的敏感时刻万事都需小心,来到五军都督府忙碌了一天后伴晚时分才回家。

    他一进家门就对管家说道:“把陈氏和明轩叫过来!”管家见他面色不渝,不敢耽搁马上去找陈氏了。

    陈氏有些纳闷的来到大厅,尚未说话就听蓝珍骂道:“你这个家是怎么当得!”

    “这又怎么了?”陈氏问道。

    “你还问怎么了?今日黄淮请陛下严惩权贵奴仆和子弟违法之事,指名弹劾咱们家,说咱们家奴仆违法之事最多。”蓝珍说道。

    正说着,蓝明轩走了进来。蓝珍马上对他说道:“跪下!”

    蓝明轩身子一颤,跪在地上。

    陈氏走过去扶着儿子,对蓝珍说道:“这么严厉的对儿子干什么。”

    “你还护着他,你知道他干了什么事么!腊月二十四日,带着奴仆强抢他人的古玩。”蓝珍说道。

    “这也算不得什么。”陈氏小声嘀咕道。

    蓝珍没听到她的嘀咕,接着说道:“结果被抢了古玩的人想不开,大年三十自尽了。”

    “今日早朝时此时被捅出来,我可是颜面尽失。”

    “这,”陈氏也有些惊慌:“不会让明轩去蹲大狱或者流放吧。”

    她也是勋贵家的人,父亲当年被朱元璋加封为伯。虽然后来被算作胡惟庸余党削去了爵位也没什么势力了,但她毕竟有过见识,知道这样的事情可大可小,全看陛下的意思和朝堂之上的舆论。若是舆论很不妙皇帝又不护着,处置起来怎么严厉都有可能。

    “思齐不是在宫里很得宠么,求求思齐在陛下面前为他哥哥说几句好话。”

    “这事用不到求思齐美言,陛下还是会保蓝明轩的,他又不是亲手伤了杀了人。”蓝珍说道。

    “可蓝明轩现在就能做出这样的事情,将来还不发展到敢当街杀人!那怎么得了!”蓝珍说道。

    陈氏听到蓝明轩不会有什么事情,略略宽心,又听到蓝珍的后一句话,说道:“老爷教训的是,我治家是有些疏漏,请老爷责罚。”

    “一定要教会奴仆们不要仗势欺人,必须遵守。这次等应天府的那些案子都了結后,府里剩余品行不好的下人也一律逐出府,并且削减府里奴仆的人数,在百人之内。”

    “还有明轩,你看你都将他教导成什么样了!”蓝珍越想越是生气:“不能让他在内宅厮混了,我要将他扔到卫所里面摔打摔打。”

    “老爷,明轩才十四岁。”陈氏说道。

    “当年先父十四岁跟随舅父就南征北战了。我意已决,不必多言。”蓝珍说道。

    陈氏不敢反驳,只能答应。

    蓝珍又马上吩咐将今日已经知道有违法之事的下人抓起来。他此时不敢打板子,下令每人抽十个嘴巴子,捆了扔到柴房准备移交给应天府。8)

第594章 风潮() 
黄淮早已将该调查的都调查清楚了,第二天就将所有有关蓝家的案卷汇总后交给允。

    允当即转交给了蓝珍,蓝珍也不迟疑,将案卷上涉及的下人全部抓起来移交应天府。

    蓝珍看到这份名单时还暗暗松了口气。因为这份名单上并无他的亲兵的名字。亲兵对于古代武将打仗非常重要,交出了一个就会人心涣散,绝对不行。

    ‘幸好没有。’蓝珍感叹道。

    同时无数进谏的奏折扑向允,都是弹劾京城中的权贵子弟违法乱纪之事的。以蓝家的最多,其他各家的也不少。允将这些奏折转交给应天府和刑部,让他们查证是否都是已经查到的案子,若是有御史弹劾的案子现在尚未查到的,依据线索去追查。

    对蓝明轩的处置是最让允难办的。倒不是蓝明轩的事情不好处置,而是他害怕处置结果不让文官满意,导致他们继续进谏。

    但总不能因为这点儿事情就真的将蓝明轩流放,蓝珍是自己的亲信,不能不有所照顾。所以最后允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处置:退还古玩,赔偿十倍的钱,由应天府对蓝明轩处以杖刑,杖责二十大板。应天府的警察不敢放水,虽然没有伤到蓝明轩的筋骨但也打的不轻。

    允本来已经做好了迎接文官对判决不满意的奏折,可等来等去发现就此事进谏的奏折并不多,大多数是应天府的文官:他们对于任何在京的权贵都很厌恶。

    并且允发现,几乎所有在京的权贵都受到了弹劾,即使是那些家风不错的也是一样,御史言官总能抓住把柄弹劾一番。

    允将这段时日所有弹劾的奏折都拿出来分析了一番,最后发现一个事实:这他娘的是政治斗争啊!是文官整体对勋贵整体的斗争。

    在渡过了对于绝大多数文官来讲十分恐怖的洪武朝后,他们本以为会迎来一个以文官为主的建业朝,但实际情况却是武将的地位仍然与文官相等,甚至略高于文官,这引起了文官们的不满和反感;部分文官得到允重用并不能消除文官整体的不满。

    黄淮身为允的亲信,当初提出惩治勋贵家的仆人和子弟不法之事时不会是冲着政治斗争去的。但之后其它的文官显然是利用了黄淮掀起的这股风潮,对整个勋贵阶层进行打击。现在高品武将大多数都是勋贵家的人,压制住了他们武将也就被压服了。

    所以他们并没有追着蓝珍不放:不说这样的事情根本不能牵连到蓝珍,就算干掉了蓝珍勋贵阶层马上能推出一个人代替他,还不如趁着风潮还在打击更多的勋贵,降低他们在皇帝心中的形象。

    允马上将黄淮和蹇义叫进宫,和他们说道:“最近的舆论,你们也看出来不对劲了吧。”

    他们二人默然无语。他们都是聪明人,也已经发现了最近舆论不太对劲,已经从就事论事变成了政治斗争。

    沉默了有一会儿后黄淮说道:“陛下,最近的舆论确实有些问题,很多风评不错的勋贵也被鸡蛋里挑骨头拿出来弹劾。这样的奏折,臣是一概不理会的。”

    “可也确实有许多勋贵家的奴仆和子弟横行不法,这样的人也该惩治。”

    黄淮当然知道允想说什么,但他不能顺着允的思路去做。他终究是个文人,现在停止追究权贵家的不法事会让他的名声降低很多,或许会与李贯相提并论,这是他不能接受的。

    允虽然并不清楚缘故,但见他这样说话就明白他的意思了,心中有些不快,但强自压下说道:“可若是现在这样下去,朝政就要被荒废了,许多官员都无心任事。”

    “陛下可处置无心任事的官员,臣马上回去惩治应天府内与刑狱无关但荒废正事的人。”黄淮说道。

    允吸了口气说道:“暂且不必,应天府的几个人也无关大局,并且应天府的大多数官员都很恪尽职守。”

    “从明日起,黄淮你暂且装病吧,就宣称是太过于劳累导致病倒,将事情都交给府丞来处置。”

    “是,陛下。”这对于黄淮来说可能是最好的办法了。

    等他退下了,允又对蹇义说道:“都察院里的御史能让他们停下来么?”

    “陛下,臣恐怕力有不逮。”蹇义说道。都察院作为言官大本营,出于言路通畅的考虑,是上下级关系最松散的一个衙门,就算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