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宗明天下 >

第409章

宗明天下-第409章

小说: 宗明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丝梢宰龊M馍猓幌癖敝绷サ纳倘丝梢宰鼍┏堑纳猓俗荒芎兔晒抛錾猓晒疟缓蠼鹂刂坪缶秃秃蠼鹱錾狻

    允熥对于‘没有祖国的资本’当然不喜欢,所以他即使不得不鼓励商业发展,也不想让商业发展成西方那个样子,想要发明出有华夏特色的资本主义道路。可这也意味着他必须给商人找到赚钱的机会。虽然现在山陕的商人还不成气候,但也需要未雨绸缪。

    夏原吉是湖广湘阴人,当地的商业气氛并不浓厚,他对于允熥这一列鼓励商业的行为,虽然经过了允熥在杭州时的亲自解释也没有完全理解。不过他定然会认真执行允熥的命令,听允熥说完后道:“是,陛下。”

    允熥又对此事吩咐了几句,说道:“还有一件事需要你在三秦做。”8)

第604章 对西北卫所() 
允熥又对有关于丝绸之路的事情吩咐了几句后,说道:“还有一件事需要你在三秦做。”

    “帖木儿的撒马尔罕国野心很大,瓦剌和亦里巴力都说撒马尔罕国意图东侵大明,秦王在西北的调查也证实了他们的说法。”

    “河西走廊现在太贫瘠了,等到战争要开始时从当地征集粮食等物品一定不成;西域虽然原本很富饶,但蒙古人破灭西域时大肆杀戮,蒙古人自己又以放牧为生不耕种,想从亦里巴力征足够数十万大军的粮草物资也很难,所以必须从现在就开始准备。”

    “朕打算在西安、兰州、肃州设立中转的仓库,以供应未来的战争。”允熥指着地图上的这三个城市说道。他虽然知道历史上这一仗没打起来,但这一世他可不敢确定,所以还是要立足于打。即使帖木儿如同历史上一样死掉了,利用帖木儿帝国分裂之机向西扩张也用得上。

    “其中肃州的仓库可以交给肃王来筹备,西安和兰州都是归属于三秦布政使司管辖,由你负责。”允熥补充道。

    “陛下,臣这次只是去担任西安知府,并非是三秦布政使,恐怕无权在兰州做什么。”虽然夏原吉知道允熥接下来会说什么,他也必须这样说。

    “你暂且为西安知府,等过一两年将西安的事情捋顺之后朕就让你当三秦左布政使。”允熥说道。现在三秦左布政使是赵好德,已经五十八了,正好两年后六十退休让夏原吉接任。

    允熥得感谢现在大明的官场在官员的任用上还没有太多的规矩,一个刚刚从国子监毕业的人都可以直接被任命为按察使,允熥将一个知府提拔为布政使也没什么。反而朱元璋时代的武将升官更加严格,在战场上立下大功当然可以越级升迁,但若是没有大功只能一级一级的升。

    “是,陛下。”夏原吉毫不惊讶地答道。

    之后允熥又吩咐几句,说道:“你倒不必着急去西安赴任,尚烈今年也十八了,在皇家学堂的课程也都完成了,朕打算让他去西北辅助尚炳,你到时和他一起出发。”

    “并且,还有一人要和你们一起去西北。”

    夏原吉也不问,躬身应诺后退下。

    等他退下了,允熥吩咐了黄路几句,来到自己的寝殿睡午觉。未时初,允熥的生物钟让他准时醒来。他刚刚使用毛巾擦了把脸,黄路凑近跟前就说道:“陛下,魏国公到了。”

    “让他去侧殿等着。”允熥说道。

    但允熥也没有让徐晖祖久等,他以极快的速度穿好了外衣,擦了把脸就前往了侧殿。

    徐晖祖是现在大明的顶级勋贵中最为谨小慎微的人了,进了侧殿也一直站着,只是一直盯着看墙上挂着的大明地图。

    允熥没有让宦官通传,径自走进来见到徐晖祖在看地图,笑道:“晖祖,在看什么呢?”

    徐晖祖听到允熥的声音赶忙行礼道:“见过陛下。”等允熥说过“免礼”后说道:“臣只是在看大明的疆域,京城在大明的何地。陛下这幅地图十分详尽,臣从未见过。”

    允熥笑了笑。虽然徐晖祖称赞了这幅地图,但允熥仍然觉得不够标准。允熥看过前世的华夏地图,知道这幅地图离精确差的很远。可现在大明制图就这个水平,他也没法强求。

    允熥说道:“朕也不和你拐弯抹角,朕既然让你入宫,当然是有目的的,你猜朕要把你派到哪里办差?”

    徐晖祖听了允熥的话,转过头看向地图,沉思了一会儿后道:“陛下,可是廣西?”

    “并非是廣西,再猜。”允熥笑道。

    “若不是廣西,定然是西北三秦故地。”徐晖祖肯定的说。

    “确实是三秦故地。朕也不问你是如何猜出来的了,朕有事情交给你。”允熥说。

    “秦王虽然占据了哈密,哈密也是富庶之地,但蒙古人不事生产,想要恢复哈密的耕作得花几年时间。但帖木儿东侵也不知会在何时,说不定就是明年或后年。”

    “所以他还需要朝廷的支持。朕询问了许多国家的使者,知道帖木儿这几年南征北战,战无不胜,不是一个好对付的人;蒙古人也远远比不上当年铁木真时那样悍勇了,指望不上,只能靠咱们自己。”

    “朕刚刚将夏原吉派到了西安为知府,将来他还会担任三秦布政使,你要和他精诚合作,整顿西北。你主要是整顿西北的军队,和青海、朵干都司的番民卫所打交道,为将来对撒马尔罕之战打造一个稳定的后方,以及将来对撒马尔罕之战中能将他们拉上去打仗。”

    “是,陛下。”徐晖祖先是答应,但马上说道:“陛下,西北有肃王,若是臣所做的事情与肃王有了冲突,到底是以臣为主,还是以肃王为主?”

    若是朱元璋还活着,就凭着这句话他就不可能得到重用了,但徐晖祖很清楚地知道允熥其实对于藩王是即利用又防备,所以有此一问。

    “除了肃王三护卫,其它都以你为主。”允熥说。

    徐晖祖心中有底了,躬身应诺。

    允熥又说了几句,正欲让他退下,徐晖祖忽然躬身说道:“陛下,臣有事请求陛下。”

    “何事?”允熥问道。

    “陛下,宸妃娘娘是臣的亲妹妹,臣与宸妃娘娘关系极好,现在宸妃娘娘正怀着身孕,三月底四月初就要生产了,臣想等着宸妃娘娘生产后再去西北赴任。”徐晖祖十分诚实地说到。

    “这,”允熥倒不是因为徐晖祖提出这样的请求而生气——他其实喜欢手底下的人有所牵挂,只要有所牵挂就会有所顾忌,用起来越放心——他是在考虑时间是不是容许。

    过了一会他才说道:“罢了,本打算让你和尚烈、夏原吉一起出发前往西北,既然你要等到妙锦生孩子,朕许你就是,到时你自己去西北赴任。”

    “谢陛下恩赏。”徐晖祖说道,声音中都透着高兴。8)

第605章 女子学校() 
暂且将西北之事吩咐下去了,允熥松了口气。他心中最担心的还是对帖木儿一战,能避免最好,但如此大事就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第二日是二月初一,本来不是什么重要的日子。但大年初一熙瑶生下了文垠,到今天已经一个月可以出月子了,今日又是文垠满月,所以允熥没到午时就赶来坤宁宫为文垠过满月兼庆贺熙瑶出月子。

    大家都知道允熥对于熙瑶这次坐月子非常重视,又是文垠满月,所以宫中如昀兰等人都过来了,宫外不便入宫的也都有礼物送上,允熥来到坤宁宫后就见到了他好多姑姑们的礼物。

    朱元璋一共有十六个女儿,还有两个侄女,现在太祖次女崇宁公主、九女寿春公主、十公主、十三公主、皇侄女福成公主已经先后故去,其余的大长公主,包括此时跟随驸马梅殷住在滁州的宁国公主都使人送了礼物过来。其中以福清公主的礼物最为贵重。

    宝庆送的礼物最简单,只是送了一些小孩儿的玩具给文垠。允熥和熙瑶一直把宝庆当女儿养,也不在意。

    不过看到宝庆和思齐,熙瑶又想起了一件事情,中午用膳过后和允熥说道:“夫君,宝庆和思齐今年已经七岁了,上学之事不能再推脱了,到底怎么办?”去年熙瑶就想到了此事,和允熥商量,可当时允熥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就说明年再说;现在明年已经到了,她们两个也已经七岁,不能再拖了。

    “夫君也记挂着此事,想来想去,最终觉得,现在宗室公主、郡主的教育方式必须进行改革才行。”

    “现在如同昀芷她们已经十几岁的就不变了;对于今年七到九岁的宗室女子,取消现在的‘皇家女子学堂’,设立京城女子学校,凡在京七品以上官员、世袭文武、爵爷之女,年岁相当的,一律可以选择入学。外地七品以上官员若是愿意将女儿送入学校,也可。”

    “宗室女子不必缴纳学费,其余女子缴纳一定的学费。”

    “学制设为九年,从七岁到十五岁,不得跳级。”

    “为让官员们放心,所有的先生均为宫内女官或宫外有学问的女子,并且严禁任何男子进入学校。包括朕在内。”

    允熥说了自己的构想,熙瑶一时之间愣住了。她知道允熥对于学校非常迷恋,先后设立了讲武堂和皇家学堂,可没想到他竟然会设立女子学校。

    允熥自己也觉得这一设想有些超越了时代,但他也有自己的目的,不会退让。实在不成,他就搞摊派,让勋贵家的适龄女子都入学。

    半晌,熙瑶说道:“夫君不会仅仅因为解决思齐学习之事而如此做,夫君到底是为了什么?”

    “首先当然是为了解决思齐学习之事。她身份尴尬,去年已经讨论过。”

    “其次,就是为皇家选择王妃,甚至为将来文垣选择皇后。”

    “朕很幸运,”允熥看着熙瑶说道:“遇到了瑶儿你这样的皇后,但咱们的孩子未必能够如同我这样幸运,仅仅凭借道听途说未必能够选到合适的皇后、王妃。”

    熙瑶让他这一番话说的脸都红了,别过头去,允熥笑了笑接着说道:“而一个合格的皇后、王妃非常重要,必须重视。所以朕为了能够更好的挑选后妃,决意设立女子学校。”

    “你或熙怡或其他的皇妃可以亲自去学校看,挑选中意、适合的女子;宝庆、思齐、敏儿等人在学校里与她们相处,一定能将那些品性不好的女子剔除出去:一个人想伪装几天容易,伪装数年,又是朝夕相处,一定会暴露真性情。”

    “并且他们同龄人之间也容易交流,文垣、文圻、文垠将来对自己的妻子有什么想法,多半会与敏儿她们说,敏儿她们也会依据他们的想法向咱们提建议的人选。这样就肯定可以挑选出合适的后妃。”

    熙瑶被允熥的想法惊呆了,前代倒是有皇帝在某个女子不到十岁时就选中为太子妃之事,但通过允熥这样的方式挑选后妃真是闻所未闻。

    可熙瑶回过神来后却首先问了一个与此无关的问题:“夫君,你没想过将思齐许配给文垣为妻之事么?”

    思齐从出生后不久就入宫,由熙瑶姐妹抚养,熙瑶对于思齐很了解,觉得她的性情很不错,至少现在看来适合为皇后,去年就动了这样的心思,所以有此一问。

    “思齐,”允熥沉吟着:“她比文垣大两岁多。”

    “不过是大两岁半,也算不得什么。”熙瑶说。

    “这将来要看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