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宗明天下 >

第459章

宗明天下-第459章

小说: 宗明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680章 三清() 
“陛下,往常陛下接见少林寺的高僧也没有对他们这么优待,今日怎么对这些喇嘛这么好?”王喜一边按摩,一边问道。

    “这些喇嘛可不能轻忽,他们比国内的僧人用处不小;并且虽然少林寺住持名声很大,但他其实管不了其它的寺庙,而这个甲曹杰却能管得着藏区其它的寺庙,朕为何不能礼遇。”允熥说道。

    王喜没有再说话,而是等着允熥缓过来以后问道:“是否宣武当山的李真人、泰山派的东灵真人等人觐见?”

    “宣,宗教上的事情今日就全部解决了。”允熥说道。随后他把刚才脱下来的鞋重新穿上,端坐到座位上。

    不一会儿李玄宗等人走了进来,对允熥行礼道:“贫道李玄宗见过陛下。”

    “诸位真人请起。”允熥笑道:“不必对朕这么多礼。”

    等他们都站直了身子,允熥问道:“朕前几个月托你们做的东西,做好了么?”

    “这,陛下,这实在是不合道教的传统啊。”李玄宗说道。

    “朕记得佛教是东汉从西域传进来,而道教是中华本土的宗教,但是早在南北朝时佛教就已经压过了道教,成为中华第一宗教。你们难道就没有想过为什么,并且改变这一情况么!”允熥说道。

    几人低头不语。他们当然希望道教十分辉煌,但他们虽然俗事缠身,也都是虔诚的道教徒,对于这样巨大的改革,虽然已经得到允熥通知有几个月了,但还是难以接受。

    允熥也没心思和他们墨迹了,从抽屉里拿出几张纸,让王喜分别递给这几个掌门,并且说道:“既然你们自己不提,那就朕来提。这就是朕大概拟定的改革办法,你们看一看。”

    李玄宗等人马上拿起面前的纸张看了起来。

    道教是中华本土的宗教,但是他还带有许多汉民族原始的信仰成分,历史上方很多西方传教士来到大明后都觉得道教算不上真正的宗教。因而它的传播能力很低,只适合化影响的朝鲜、安南,就连扶桑都进不去。

    允熥很害怕将来他划给道教的地盘被其它宗教渗透,所以他决定对道教进行改革。他和玉玑子之类没有什么节操的道教徒反复研究,研究出了一些改革措施。

    允熥的改革条目虽然只有一张纸,但是内容也不少,写了满满一张纸。其中的重点有两点。

    第一是改革神仙体系。一神教的宗教,比如系出同源闪米特三邪教,都是只有一个真正的神,所有人都信奉这个唯一的真神。

    允熥当然不能将道教也变成这样的邪教。这样的宗教虽然团结能力强,但排他性太强,也十分不利于文明的发展。近代十字教就发起过捣毁机器的行动。正是不列颠最早进行宗教改革改邪归正,才会成为第一个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所以允熥的打算是仿效佛教重造神仙体系。佛教虽然是多神教,但他的神佛有明确的等级,地位最高的是佛祖的三世,前世燃灯佛,今世释迦牟尼佛,未来弥勒佛,其它的佛和菩萨也各有等级。

    而道教的神仙原本完全没有任何等级关系,也没有上下级隶属关系,只是随着种种神话的传播人们觉得哪个神仙非常牛逼,哪个神仙怎么样,怎么样的。

    允熥决定以三清为道教神仙的首领,甚至提前编出了一部分的内容来传播,让大家以为三清是道教中最高级的神;并且给其它的神仙也各自分出了等级。

    第二个重点是传教方式。道家不讲轮回,允熥也觉得道教和佛教有所区分不是坏事,所以没有强行在道教中增加轮回的内容,传教则是以飞升成仙为吸引教徒的主要手段。

    根据玉玑子的建议,明确规定神是天生的,但仙是普通人可以修炼成为的,并且编写戏曲宣扬玉皇大帝飞升成仙的故事。

    还有其他林林总总的改革措施,不过都不太重要了。

    这几个大派的掌门看完了这张纸,李玄宗对允熥说道:“陛下,区分神仙倒也是理所应当,宣扬飞升也十分妥当;但将原本没有上下级之分的神仙分为上下,尤其是以神在上仙在下,贫道觉得,是不是还要多思量思量。”

    龙虎山的张真人、泰山派的东灵真人也说了类似的话。

    允熥在他们说话的时候并未插话,等他们都说完以后问道:“你们可还有其它的话好说?”

    这几个人觉得允熥的脸色不对,没敢接着说话。

    见几人不答,允熥说道:“朕今日不是来和你们讨论的,而是来向你们下达命令的!朕已经和其它的几位真人反复修改过了,觉得这个没有问题,虽然可以有一些小修小补,比如某位神仙的地位,但大体上不必再修改。”

    “你们返回自家的门派后,就按照这个教导信徒。若是谁仍旧不听朕的话,朕就废了他的掌门之位;若是继任的掌门仍旧不听从朕的命令,就不要怪朕的手段了!”

    允熥对于他们讨论来讨论去也没个结果十分厌烦。这些道教徒的行动力远比不上佛教徒,允熥让少林寺等寺庙的高僧研究如何对西域更好的传教,他们可是很多教徒去西域身体力行的传教,随后给出许多十分管用的意见,提高所有僧人传播汉传佛教的效率。

    见到允熥如此坚定,他们几个神情一连。虽然他们仍旧觉得允熥这是邪道,但他们也不敢再违背允熥的命令:他们自己不怕死,但害怕本门断了传承。

    所以李玄宗说道:“贫道知道了,等贫道回到武当山后马上供奉起三清的雕像,位在真武大帝之上。”

    龙虎山张真人和东灵道人也纷纷说道:“贫道回到龙虎山后,一定供奉起三清的雕像,并且位列首位。”

    不过东灵道人还好,他们泰山本来就供奉三清,影响不大;龙虎山和武当山就悲催了,被迫加上三清。

    om

第681章 侄戚婶妹() 
允熥看他们都不再反对,也就不再说什么。他其实也不太懂道教的理论,一直将宗教作为维护统治的一种工具,现在觉得道教这个工具不太好用了,所以要让它好用些,仅此而已。

    这次的改革对国内的汉人影响不大,反正大多数人都是浅信,但可以增加允熥划拨给道教的‘教化’其他民族区域的传教成功率,稳固大明的统治,允熥的目的也就在于此。

    允熥又和他们说了几句话,商讨一些细节问题,眼看着太阳已经挂在了树梢上,让他们下去了。

    然后允熥吩咐王喜将暴昭等人票拟过得奏折拿过来,全部浏览一遍处理完毕后吩咐送到通政司下发,站起来伸伸懒腰,跺着步子前往坤宁宫。

    一边走着,允熥一边吩咐道:“王喜,你明日一早派人去宫外传宁王、秦王入宫觐见,还有中军都督府文宣司的司正罗贯中,也宣他一并入宫。”

    “是,陛下。”王喜说道。

    允熥又吩咐了几句,最后对王喜说道:“王喜,今年过年事情多一些,没法放你回家过年了。等这几日过去了,朕给你放个大假。”

    “服侍陛下是奴才的本分,况且宫里这么忙,即使陛下让奴才出宫休息,奴才也休息不住。”王喜说道。

    允熥笑了笑,刚想说话,忽然听到从右边传来小孩子的说话声,忙侧头看去。

    只见几个六七岁的小孩子正蹦蹦跳跳的从他的右手边走过来,有男有女。女童自然是宝庆、思齐和贤琴三个,男孩儿是朱允炆的长子朱文奎。四个小孩子聚在一起笑闹着,也不知他们怎么碰到一起的。

    几个小孩子本来正在热闹的说着什么,见到允熥,除了宝庆之外的三个小孩儿马上对他躬身行礼,宝庆也唱了个喏。

    允熥答了文奎的礼,然后对他说道:“文奎怎么今日还在宫中?二哥不是前日已经回京了么?怎么不回府和二哥团聚?”

    “禀告叔叔,父亲说今日和明日还要在皇家学堂读书,从吴王府前来皇宫路途不近,每日花在路上的时间就不短,所以父亲让侄儿这两日仍旧在宫中居住,明日晚上放学以后回府。”朱文奎说道。

    “哦,”允熥说道:“其实已经将近年关,你又不能经常见到二哥,这两日不上学也是使得的。反正最后两日其实教书的几位先生也都看得出你们心不在焉,不会教什么有用的东西。”

    朱文奎虽然是朱允炆的儿子,但性格和朱允炆还是有所区别的,年纪小也不会隐藏自己的想法,听到允熥这样说,跨拉着脸嘀咕道:“我是知道,可我爹不让。”

    允熥被他逗笑了,心想若是在朱允炆面前朱文奎绝对不敢做出这么一副表情的,不由得说道:“没事,有叔叔在!叔叔派人去吴王府和二哥说,他一定不会怪罪你的。”

    朱文奎被允熥说的很是意动。他今年正月二十入京,先是被允熥正式加封为吴王世子,之后又入皇家学堂读书,已经将近一年没有见过亲爹亲娘了,对朱文奎夫妻十分想念,所以一听允熥这未必靠谱的主意就说道:“叔叔不骗人?”

    “叔叔是皇帝,岂会骗人?”允熥一本正经的说道。

    “那就请叔叔派出身边的侍卫护送侄儿回到吴王府和我爹解释。”朱文奎说道。

    “好,没问题。”允熥说道。并且马上叫黄福过来说了几句话,让他带着高高兴兴的朱文奎走了。

    ‘二哥看我求情,明日当然不会让你再去上学,但等黄福从吴王府离开返回了他定然会训斥你的,竟然还真的信了朕。’刚刚稍稍坑了侄子一把的允熥看着朱文奎的背影,好像听到了一个大笑话一般笑。

    “官家你在笑啥?”一个小姑娘的声音忽然响起。

    “没笑什么。”允熥又道:“官家?”

    “是啊,女子学校里面的先生说的,前宋称呼皇帝为官家,我觉得比称呼皇帝什么的要好,所以就叫你官家了。”敢这么和允熥说话的,自然是允熥的小姑宝庆了。

    “学校里面还教这个?”允熥问道。他并不知道女子学校的每门课都教什么,除了两门课以外。

    “舅舅,是书画课的先生讲宋代著名书画家蜀国公主驸马王冼的时候顺便提到的。”思齐说道。

    “原来如此。”允熥点点头。忽然想到了什么问道:“那你们的书画课先生如何评价王冼?”

    “先生说,王冼是有宋一代有名的书画家,不过因为宋代文化昌盛,所以比王冼更加厉害的有不少人以至于他未能在史书上留下太大的名气;若是放在其他朝代,当是一代书画名家。”贤琴说道。

    “王喜,记下来,等待会儿朕见到了皇后,让她将这个先生逐出学校。”允熥说道。王喜点头应诺。

    “皇兄,为什么忽然要将杜先生逐出学校?”贤琴问道。

    “这个王冼可不是什么好玩意儿,”允熥说道:“对普通人还罢了,对你们意义不同。”

    “王冼是宋代的公主驸马,但他却因为娶了公主从此不能在仕途上有所发展而郁郁寡欢,甚至迁怒公主和公主感情不好,导致宋蜀国公主英年早逝。”

    “这是前代的事情,若是平常人说一说也就罢了,但这个先生明知道你们几个是公主郡主还赞颂这么一个人,朕就十分不喜,所以决定逐她出学校。”

    思齐觉得允熥就因为这个将杜先生逐出女子学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