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宗明天下 >

第499章

宗明天下-第499章

小说: 宗明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愕纳咳舜笤加腥氖蛉恕!

    “什么!皇爷爷还有这样的命令!”允熥叫道。

    在场的人都有些疑惑:不是正在商议出兵安南之事么,怎么说到了色目人的事情。但既然陛下提到了,陈性善答道:“陛下,确实如此,先帝曾经发布过这样的命令。《大明会典》卷一百四十一中有所记载。”

    允熥听到这话,脸色更加不好看。但当大家觉得他会对此说些什么的时候,他却说道:“此事容后再说,先说色目士兵出征安南之事。朕决定,征调所有可以征调到的色目士兵,出征安南。”

    “这样大约就有二十八九万蛮夷之兵了。剩余的,诏命加封到南洋的宋王、洛王、蒲王、苏王四王各出兵数千参与征伐安南之战。这样就可以凑足三十万之数。”

    “另外征调三十万卫所士兵之事,从四川、湖广、茳西、悊江、鍢建、广枺V西、雲南八省,以及直隶和貴州都司各征调卫所参战。”

    当年路谢之乱的时候允熥为了能够尽快出兵平定叛乱,所以只征调了江浙一带和叛乱附近的卫所参战,没有如同历史上朱允炆一样在全国大规模征召军队。

    但这次征伐安南不同。征伐安南又不着急,所以允熥决定动员南方所有的省份,让他们都感受到大明要打仗。

    “其中直隶征调上直卫中的金吾前卫、羽林左卫、虎贲左卫和府军右卫,京卫中的天策卫等六个卫,其余诸省也各有征调,具体为哪个卫所,五军都督府定下后上报给朕。”

    “是,陛下。”在场众人说道。

    允熥又和他们商议了一些事情,让他们退下。

    但之后允熥却并未去批答奏折,也没有继续宣召大臣商议征讨安南之事,而是返回书房,找出《大明会典》看了起来。

    一直到中午吃过午膳、睡了一觉后,允熥才又宣召几位大臣商议征伐安南之事。随后他将所有剩下的奏折批答完毕,酉时正返回后宫休息去了。

    ……

    ……

    之后几日,大明即将出兵征伐安南之事传遍了朝堂,引得众人议论纷纷。不过虽然有几个大臣上书劝谏不要出兵,但这在朝堂上并不是主流,大家一致觉得应该出兵惩戒安南,主持正义。

    大明的战争机器也正式开动起来。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最先开动起来的就是掌管全国粮草的户部,户部尚书齐泰绞尽脑汁的安排军队出发沿途的粮食供应。其中长江边、大海边的卫所好办,即使当地的粮草不够,也可以使用船只运送粮草保证供应;既不靠着江也不靠着海的卫所出发前往前线的粮食供应就很困难了,齐泰废了很大力气才制定出合理的计划。

    五军都督府也依照允熥的命令制定征调各省卫所的方案,经过几次修改才得到允熥准许。之后他们马上给各地传令,让要征调的卫所的武将做好出征准备。同时他们依照允熥的吩咐制定各种作战计划,都督们将制定计划的活计交给了同知,同知又将活计交给了佥事。佥事也想向下推,但发现他们下边的经历和知事都是文职武官,将事情推给他们也成,但将他们制定的计划呈报给都督恐怕会被臭骂一顿,所以最后佥事们只能自己制定计划,

    许典和白善等人掌管的生产武器的衙门也忙的四脚朝天。不仅是火器和钢盔需要尽快交给上直卫,其它诸卫的兵器若是有坏的也要更换,弓和弩所用的箭矢也要补充。所有造这些东西的工匠都被征召,全力制造这些武器。

    允熥也十分忙碌,每日都要和大臣们商议各种和征伐安南有关的事情。因为白天的时候差不多都在商议各种事情,所以批答奏折的时间只能够挪到晚上,晚上睡觉的时间也向后挪移,由原来的亥时初、亥时正退到了子时初。

    熙瑶对此当然很心疼。“夫君,何必让自己这么忙碌!夫君平日里事情较少事必躬亲还罢了,现在因为要征讨安南,如此忙碌何必还如此?许多事情交给下面的人来做就好。”乾清宫内,一边用着晚膳,熙瑶一边对允熥说道。允熥这几日因为忙着批答奏折,晚上也不去后宫了,熙瑶就每日晚上过来陪着他用膳,晚上和他一起在乾清宫歇息。

    “当年皇爷爷可是每日都像朕一样忙碌。”允熥笑着说道。

    “皇爷爷是皇爷爷,夫君是夫君,不一样。况且夫君这个样子,臣妾看着很心疼。”熙瑶说道。

    “也不过就这几日,时候不长,无碍的。”允熥笑道。

    “那好吧。不过夫君一定答应臣妾,午膳一定要按时用,不可因为和大臣们商议事情耽误了。”熙瑶道。

    “是,娘子。”允熥笑道。

第732章 征伐安南——选将之一() 
听到允熥的话,熙瑶笑道:“听夫君叫妾娘子感觉好奇怪。”

    “你叫我夫君,我叫你娘子不是正合适么?”允熥也笑着说道。

    “可是平日里夫君都是叫臣妾的名字。”

    “刚才的情景,夫君觉得叫娘子非常适合,就这样叫了。”

    熙瑶笑了笑,似乎想说什么,但最后还是没说。

    允熥又夹了一口菜,想到什么,对熙瑶说道:“熙瑶,这次对安南之战,朕也要动用水师,所以煕冉也会去打仗。不过水师其实比陆师要平安得多,煕冉又是千户,应该不会有什么事情。”每次他要调动后宫妃嫔的亲人去打仗,都会提前和她们交待一番。

    “嗯,夫君,妾知道。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吾家世受皇恩,陛下既然要调水师打仗,虽然妾担心兄长的安危,但不会劝阻夫君不调妾的兄长所在的卫所,也不会请求夫君将妾的兄长从卫所调出。”熙瑶说道。

    之后他们二人又说了几句话,这顿饭就吃完了。允熥去批答奏折,熙瑶则先返回坤宁宫照看几个孩子。

    ……

    ……

    这次要调动去打仗的后宫嫔妃的亲人可不止煕冉一个。早已经被允熥安排到北部湾一带为水师将领的李继迁就不必提了,不可能逃脱得了;妙锦和抱琴也如愿以偿的让自己的亲人去前线打仗了。

    允熥正式决定征伐安南的当天晚上休息在了抱琴的承乾宫,和她一起用膳时就提到了会征伐安南之事。

    抱琴马上说道:“夫君,可否让妾的父亲和兄长去打仗?”

    “你的父亲和兄长?”允熥听到这话,想起正月十五时她和父兄的交谈,试探着问道:“你若是觉得他们现在五军都督府吃闲饭不太妥当,朕将他们调到专管辎重的地方去,这次去安南掌管数十万大军的辎重。”

    “陛下,”抱琴正要说话,忽然顿了顿,拿起杯子喝了杯水才接着说道:“妾的父亲现在也已经年近五旬,虽然年轻时候打过仗,可现在重新捡起来也不容易,若是陛下恩典,让家父去掌管辎重,妾当然愿意。”

    “不过妾的长兄现在年不过三十,又从小和妾的父亲学习过军中搏杀之术,自当为大明效力。”

    “况且堂堂男子汉,又正当年纪,总是游手好闲的可不好。妾之前担心陛下不愿意让外戚多立战功,所以嘱咐他们在五军都督府为官;但这二年见到陛下对此并无限制,所以妾也想让妾的兄长不做大明的拖累。”

    抱琴这一番合情合理的话打消了允熥的疑虑。“既然如此,朕就将你的父亲叶子高调入掌管辎重的地方,为掌管这次数十万大军一名粮草官;至于叶宜伟,”允熥沉吟片刻,才接着说道:“这次也去掌管运送粮草的部队吧。大战在即,让他这样从未打过仗的人去一般的卫所,卫所可不敢要。等这一仗打完了,朕再让他去一般的卫所历练。”

    “怎么,陛下下旨,卫所也敢不要么?”抱琴说道。

    “朕为何要下这样的旨意?宜伟在五军都督府是从七品,在军中至少要任命为从六品的试百户。所谓一将无能累死千军,即使只是一个百户也会连累一百多人,朕岂会不在意一百多将士的性命!”允熥有些郑重地说道。

    “臣妾妄言了,请陛下赎罪。”明白自己触犯到允熥忌讳的抱琴马上说道。

    “不知者无罪,不过下次可不能说这样的话了。”允熥说道。

    叶氏父子就这样定下了参加这次战争之事。

    至于徐景昌,就更加容易了。因为允熥要调动京卫去打仗,徐景昌所在的卫虽然并不在这次征调的卫所内,不过五军都督府当都督同知的徐膺绪一纸调令,就将他调到了在征调之列的卫。徐景昌本人还算有些本事,徐家又不好得罪,卫指挥也就接受了。

    妙锦还将徐晖祖的长子徐钦叫进宫和他说道:“你媳妇正怀着孕,还不知是男是女,这次就不让你去了;等你有了儿子,也让你去战场。你是徐家的长房长孙,又是讲武堂毕业的学生,岂能一直在京城混日子!”

    “是,四姑。”徐钦苦着一张脸说道,不过心里却松了口气。

    ……

    ……

    “是,陛下。”五军都督府的几位武将说道,随即行礼退出殿阁。

    允熥先吩咐王喜叫小宦官进来收拾一下,之后叫道:“啊,终于将这件事定下来了。”

    “陛下整日这么忙碌,平日里用膳休息的时候都不定,身体怎么得了。”王喜道。

    “这件事定下来后就好多了,户部、兵部、工部和五军都督府等衙门也没什么事情要向朕奏报了,接下来他们依照定下来的章程办事即可,没朕什么事了。”允熥笑道。

    “这可太好了,陛下,您可以多歇歇了。”王喜也笑着说道。

    允熥又笑了笑,对他吩咐道:“你让人宣赞仪入宫,朕中午有话要和他说;另外,马上叫张辅过来。”

    王喜领命而下。不一会儿,张辅走进来说道:“见过陛下。”

    “张爱卿不必多礼。”允熥道。

    张辅行过礼,拘谨的坐到允熥对面。允熥这些日子非常忙碌,但百忙之中竟然叫他过来,这到底是为什么?

    ‘我也没做过什么犯忌之事,不过是曾经使用夜晚通行的腰牌半夜吃过酒后在大街上骑马行走,根本不值得陛下这样叫过来专门说一说。至于其他的,我这个通事舍人根本没有捞钱的机会,也不曾收受过贿赂。莫非是有人污蔑我收受贿赂?总不会是突然要大用我吧。’张辅在心中想着。

    “张辅,朕记得你是朕洪武二十八年去北边巡视在北平府见到。朕慧眼识英才,让你入讲武堂读书。”

    “洪武三十年底你从讲武堂毕业,次年二月被任命为羽林右卫的副千户,次年又被升为千户。”

    “随即朕将你调到身边为通事舍人,之后到现在你一直在朕的身边,已经三年了吧。”允熥说道。

    “陛下,臣在陛下身边为通事舍人,确实已经三年了。”张辅说道。

    “三年,时间也够久了。张辅,朕这次征伐安南,决定任命你一个官职,统兵去打仗。”允熥道。

    “谢陛下恩典。”张辅高兴地站起来躬身说道。

    在皇帝身边固然是有受到信任之意,也没人会将他们真的看做一般的七品官员。但就好比六年两任的御史是资深御史,九年三任的御史就是十足十的官场扑街货一般,在允熥身边当上二三年的舍人是受到信任,当更长时间就是能力不足的意思了。张辅在他身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