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宗明天下 >

第587章

宗明天下-第587章

小说: 宗明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谩!

    “派谁辅佐他?副将、参将若是派了过去,打胜仗后,大家都不会相信是靖江王的功劳;可若是指挥使,也未必就比现在他手下的指挥使要强。”张温道。

    蓝珍皱起眉头。虽然朱赞仪打胜打败对他并没有什么影响,但都是大明的将士,总不好让他们白白牺牲。个人利益与军队利益高度一致的蓝珍很有思想觉悟,对此忧心忡忡。

    蓝珍想了几个,但都不合适;不是身份不合适,就是才能不够。他正想将此事放下,忽然想到一人,对张温说道:“张侯爷,我忽然想到一人,身份不高适合在靖江王手下,又足智多谋,足以胜任参谋之职。”

    “安南征讨军还有这样的人?哪个卫所的将士?千户还是百户?不会是蛮夷吧?”张温问道。

    蓝珍附在张温耳边轻声说了几句,张温恍然道:“原来是之前在攻打多邦城立下大功之人,确实合适,就派他到靖江王手下为参谋。”

    张温随即吩咐一名侍卫从屋外走进来,传令后让他退下。

    “靖江王在我身边这几个月来,我看殿下还有些打仗的本事,不是秀才一般的人物。只是,我担心,殿下性情急切,并且年纪尚轻容易冲动,恐怕会中安南人的诱敌之计。这样的事情刚才那人是劝说不得的,得寻找一名身份合适的人在他身边劝说才好。”张温又有些担心的说着。

    蓝珍深以为然。靖江王是比岷王还小三岁,又是第一次统领大军,操之急切的可能很大。他输几阵对大局影响不大,但对于安南人是否慑服于他干系很大,最好还是不要打败仗。

    但派何人在他身边劝说呢?岷王等身份够的因为之前的缘故不能跟随,至于身份不够的,朱赞仪性子上来也不会听。蓝珍和张温一时间都想不到合适的人选。

    他们二人正想着,忽然刚才一直站在蓝珍身后没有说话的常继宗说道:“张侯爷,蓝将军,我倒是有一个合适的人选。”

    常继宗的身份毕竟低,虽然最近因为立下功劳得以时常出入张温、蓝珍的大帐,但张温与诸位副将说话,只要不是让大家集思广益畅所欲言他一般不会插言;可刚才看到他们对这个人选抓耳挠腮想不到,不由得出言说道。

    “哦,你有人选?何人?”张温不以为杵地问道。

    “昨日来到多邦城,陛下派来的使者,通事舍人贺常。”张辅说道。

    “贺常?”张温顿时眼前一亮:“真是个好人选!他身为陛下身边的通事舍人,靖江王即使不在乎他本人,也要顾忌陛下。”

    之前允熥在雷州府巡视的时候得知他们进攻多邦城进展不利,于是派贺常传旨给他们,主要意思是让他们不要怕,只要攻陷多邦城,什么手段都可以用。

    可贺常来到白鹤的时候,多邦城已经被攻陷,甚至升龙城都已经占领,他的旨意失去了用处。张温虽然恭恭敬敬的接了圣旨,但贺常也无事可做,被张温安排在多邦城附近看一看,明日再去升龙城看一看,就带上张温详细描述攻克这两城经过和为有功之臣请功的奏折回去复命。

    所以,张温眼前一亮后又道:“可是他毕竟是陛下派来的人,我不好使唤。况且我已经决定让他过几日带着奏折去复命。”

    “侯爷,陛下的旨意并未规定贺常何时返回雷州府,而是允许他在安南多待一些时日,应该是想让他亲眼看看实情回去禀报。将他派到靖江王身边,也不算是违反了陛下的旨意。”

    “何况我看他本人对沙场征战眼热的很,必然同意,自己也会帮忙遮掩。”

    常继宗听了张温的话也有些疑虑,但蓝珍可不会。他作为允熥一直以来倚重的中生代将领,对于皇上没有像张温这样老一辈将领、常继宗这样年轻将领的谨慎,出言说道。

    他看张温仍然犹豫,眼珠一转说道:“侯爷不如与岷王殿下商量商量,以岷王殿下的名义让贺常留下。至于复命,侯爷另行让其它人回去复命也可。”这样张温本人的责任就没有了。

    张温马上接受了这一建议。既然自己不必担负责任,何乐而不为?

    待将此事吩咐完毕后,他对蓝珍等人说道:“不论什么人选都为靖江王挑选好了,之后如何,只能看天意了。但愿天意在大明这边。”

    “侯爷放心,天意必然在大明这边。”

第848章 终于有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第二日腊月初四,沐晟与朱楩留守升龙城,朱赞仪带兵出征。由于是首次出征,朱赞仪一开始还比较稳妥,首先派出一万人马在黄江水师大营的对岸安营扎寨,以震慑对面的安南军不敢轻举妄动,之后亲自带兵攻打黄江北岸的诸多城池。

    这些小城守兵才一二千人,城池也十分低矮,如何是明军的对手?纷纷被攻克,还有几座小城远远看到大明的国旗后就打开城门投降了。

    当然,攻陷这么几座小城对朱赞仪来说算不得功劳,他自己也没当回事,各派了些兵马驻守,带领大军来到黄江北岸。

    当然,他并不是就想凭借这些陆师渡江攻克江南的水师大营。没有船只,他手下的士兵也不可能长翅膀自己飞过去,若是做一些舢板就贸然渡江,恐怕有多少人就得死多少人。

    他是在等着仍在富良江的水师前来。安南人钉在河里的木桩直至今日还有清理完毕,水师无法通过。

    又过了两日十二月初八,总算清理出了一条能够通行大船的河道,张温首先让他们将仍在河对岸的将士、大炮和各种物资全部运到多邦城,随后绕路于十三日开进黄江。

    十四日虎贲左卫——这个目前装备着大明陆师最多火炮的卫所来到黄江北岸,听从朱赞仪的指挥。

    朱赞仪马上进攻黄江水师大营。十五日,大明水师与安南水师大战于黄江上,大明水师诈败,将安南水师引入朱赞仪提前已经预备好的炮兵阵地附近。

    安南水师忽然受到无数大炮的轰击,损失惨重,大明水师又返回进攻,安南人大败,安南统帅胡元澄带领少数船只侥幸逃脱,撤到闷海口(南定附近)。

    朱赞仪秉承除恶务尽的道理,又马上命令水师南下进攻闷海口。大明水师趁夜偷袭安南水师营寨,大破敌军,胡元澄又带兵撤到大安海口。

    朱赞仪马上带领大军赶往闷海口驻扎,要继续进攻南定。南定位于红河沿岸,历来是从安南北部前往中部的咽喉要地,攻陷南定,就等于获得了红河平原的南大门,彻底控制了这一地区,意义重大。

    尤其是现在胡季犛仍旧在南定城内,没有南逃,若是能够一举俘虏胡季犛,则安南残余之兵必然军心动摇,此战说不得就结束了。虽然仍有7在乂安,但其影响远远比不了胡季犛。

    不过他被张温派来的参谋林育容劝阻了。“殿下,虽然从闷海口到南定城中间并无任何阻碍,但据探马来报南定城附近此时有兵七万,且并无开战后征召的民夫,全是久经训练之兵;而我军现在不过五万,自古以来没有三倍之兵打不下城池,纵使有水师相助,又有许多火炮,恐怕也打不下南定城。殿下三思啊!”

    郭铭也劝道:“殿下,胡季犛虽然现在南定城中,但他随时可以逃跑,殿下即使现在马上出兵进攻南定也难以俘虏胡季犛,何必着急?不如待大军全部到达闷海口后十几万大军水陆并进,四面包围南定城,到时候胡季犛是插翅也难飞,岂不稳妥?”

    朱赞仪虽然着急,好在没有失去理智,经过提醒也明白五万对七万,还是攻城战,赢不了,所以听了劝,暂且放下了攻打南定城的心思。

    并且允熥又有一道圣旨送到了升龙城,要充作向导的莫氏兄弟、阮勋等投诚的安南武将去升龙城领旨,朱赞仪也就只能留在闷海口,命令将士打造攻城器械,等待将陆陆续续赶来的各卫所、蛮兵。

    与此同时,他还有些好奇的和郭铭谈论道:“不知皇叔仅仅命令投诚的安南武将去升龙城,到底有什么旨意?”

    ……

    ……

    九日前,腊月初十。

    “诸位将领果然没有让朕失望,朕的旨意还未到就攻陷了多邦城。并且他们不仅攻陷多邦城,景昌还顺势以两千兵马打下升龙城,真是将才啊!”允熥一目十行,将张温的奏折扫了一遍,高兴的对面前的几人说道。

    他没法不高兴。之前传到他这里的消息都是坏消息,什么进攻受阻、大军溃败、僵持不下,他全部听了个遍;再加上他这些日子巡行在两广之地看到的宗族势力很大、地方官府难以管束,心情很不好。

    然后忽然这么大一个好消息传了过来,他当然十分高兴。要不是还有其他人在,他会表现的更加高兴。

    此时跟随他一起在两广巡行的仍旧是宋王朱橞、洛王朱模与江都公主夫妻,他们通过允熥一鳞半爪的话猜到是安南之战打了大胜仗,攻陷了十分重要的城池,马上恭贺起来。

    允熥随手将奏折递给他们看,一边说道:“这次张温与蓝珍、沐晟等人能够及时应对多邦城守兵之变,值得嘉奖。朕要下旨嘉赏他们。”

    “张辅在军心略有动摇之时能够稳住军心攻打多邦城,功劳甚大,朕要加封他世爵!徐景昌带兵两千攻陷升龙城,也是居功至伟,朕同样要加封他世爵,嗯,加封徐增寿世爵。”

    “聂毅、孙炳文、林育容、朱代珍等人也为攻克两城立下功劳,朕要一一封赏。”

    “……”

    “不过此时征伐安南之战尚未结束,朕依照惯例对立下大功之人升官,待此战结束后再行封赏。”

    “陈继拟旨:林育容、朱代珍等人从前不过是兵,想必现在已经为官,朕下旨嘉奖即可。”

    “徐景昌攻陷升龙城,加指挥使衔,升任指挥同知;聂毅随同徐景昌攻陷升龙城,升为指挥同知;孙炳文……,升任千户;……”允熥宣布了对许多人的任免。

    最后他说道:“陈继,你在圣旨的最后写几句激励诸将士奋勇杀敌、报效国家的句子。圣旨拟好后,拿来朕御览。”

第849章 伪军() 
最后他说道:“陈继,你在圣旨的最后写几句激励诸将士奋勇杀敌、报效国家的句子。圣旨拟好后,拿来朕御览。”

    陈继很快将圣旨拟好,送给允熥过目后盖上大印。

    将此事吩咐完毕,允熥长出了一口气,对朱橞等人笑道:“多邦城被攻破,红河平原已经向大明敞开了大门,对安南之战很快就可以结束了。”允熥十分乐观。

    不过其他人可不像他这样乐观。依据前几日传来的消息,何荣率领的左军仍旧漂在海上没有登陆,这意味着胡季犛随时能够南逃,即使7守不住乂安,他们也能撤到更南边的河静、广平、广治,甚至广南。至于原安南国最南端的领土、今年春天刚刚从占城割来的广义省,已经在暹罗、真腊、彭亨等国军队的辅佐下,由占城重新夺了回来。

    不过占城人的进展也就到此为止了。不论占城还是暹罗等国,军队战斗力都十分可疑,占城军队因为是收复失地总算有点儿士气,暹罗等国的军队完全就是应付差事,要不是还有大明派过去的将领在军中,他们恐怕能一直维持‘静坐战’。

    就连占城自己虽然军队还有士气,但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