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宗明天下 >

第597章

宗明天下-第597章

小说: 宗明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赞仪将这些都分派完毕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他中午也没怎么吃肚子很饿,让火头军将中午剩下的米饭热一热,就着腌肉和从附近农田采摘来的黄瓜吃了起来。他手下的参谋们听朱赞仪这么一吩咐,自己也饿了,让火头军也拿来一些米饭吃饭。

    吃饭的时候众人对朱赞仪自然又是一番称赞,朱赞仪因为他们的这些称赞有真凭实据,也不禁飘飘然起来。

    他正飘着,忽然有人走进来,对他说道:“殿下,阮希周抓到了!”

    “什么?抓到了阮希周?赶快将他送过来!”一听这话,朱赞仪马上激动地说道。

    不一会儿,士兵们将五花大绑的阮希周押进帐内,又把他强压下去跪在朱赞仪面前。阮希周挣扎了几下,后背挨了刀背,腿也被士兵死死压住,动弹不得。

    朱赞仪端坐在座位上,见到此情此景也不说话,等阮希周挣扎不动时才说道:“下面跪着的,可是安南国北江安抚使阮希周?”

    “既然已经将我押到此处,何必再问?”阮希周答道。

    朱赞仪顿时就不高兴了。他本来对阮希周就十分讨厌,很想下令抓到他后就当众处死,只不过用‘两国交兵各为其主’安慰自己,下令生擒他,看看能不能劝降,结果阮希周被俘虏了还这么猖狂。

    朱赞仪强压着自己的心情说道:“你已经被我俘虏,如今可愿归顺我大明?孤保证,归顺大明以后,你定然会得到重用。”

    “汝大明自诩上国,却无情无义,擅自征讨我安南,侵我大虞府县,如此不义之国,我安肯投降?只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阮希周声色俱厉的说道。

    “此言差矣。”朱赞仪马上辩驳道:“8谋朝篡位,欺师灭祖悖逆人伦,天下共讨之。我大明受陈朝遗臣请求,出兵安南匡扶正义,如何无情无义?”

    “既是匡扶正义,如何在我大虞国内如此暴虐,残害百姓?”阮希周又道。朱赞仪自然又有一番说辞。

    二人说了半天,阮希周只是不答应投降。朱赞仪有些迟疑,让士兵将阮希周带下去,问参谋们道:“孤愿暂且俘虏他,不时劝降,待或擒或杀了8父子后再做计较,是否可行?”

    大多数人都支持朱赞仪的观点,认为此乃仁义之举,十分妥当;只有林育容没有说话。朱赞仪于是问他道:“育容,你觉得如何?”

    “殿下,臣以为,应当马上传令处斩阮希周。”

    林育容说道:“殿下,对付这些安南将士,需要宽严相济,才能让他们不敢有异动。之前张参将、常同知生擒阮仁烈,在他不降的情形之下仍旧十分优待,表示了我大明对于安南将领的宽容。既然已经表示了宽容,之后就需表现大明的严厉了。”

    “正好阮希周带兵抗拒大明天兵,又给让天兵伤亡不小,应当立刻将其斩首,显示大明绝不纵容这种事情,让之后城池的安南守兵在同大军交战的时候在心里掂量掂量,不敢抗拒大军。”

    “何况此次攻打南定将士损伤甚重,大家都对守城将领非常愤恨,将其处斩能够缓解将士们的愤恨之情,鼓舞士气。”

    其实依照林育容的想法,在擒获阮希周的时候,只要他没有主动投降,就应该将他直接处死,而不是带到帐篷里面再辩论一番。不过既然朱赞仪想要劝降,他也不能阻拦;可现在阮希周不愿降,他认为就万万不能再行优待了,建议处斩。

    朱赞仪思量片刻,觉得林育容的话有道理:不能大家都唱白脸,一个黑脸都没有。于是说道:“明日一早,在南定城西门外公开处决阮希周和其它被大军生擒但不愿降的安南将领。”

    朱赞仪之后又分派了一些事情,因为这一整天只睡了一个时辰,现在又已经攻克了南定城心情放松,马上就困了,躺下休息。

    又过了三天,朱赞仪当初允许的他们劫掠三日的命令已经过期,城内也基本恢复了秩序,朱赞仪将仪仗搬进城内,住在原南定府衙,并马上下达对南定城的改造任务。

    他以南定城的百姓敌视大明为由,将大部分从城内迁走,不许在城内居住,即使原本住在城四周种地的农民都不让在这附近种地了,土地都被没收。

    其中一部分百姓会被卖给随军商人,另外一部分会被大军带走,最后剩下的迁移到其他地方。经过此战,安南至少得损失人口数十万,不愁安置他们的地方。

    同时城墙也会进行改造。即使南定在安南已经算是大城,可与国内的大城相比仍旧差的很远。朱赞仪召集安南的工匠探查四周的地形地况,为扩建城池做准备。

    还有其他林林总总的事情,不一而足。

    这一日他正在操劳这些事情,忽然有人从屋外跑进来,附在他耳边轻声说了什么。

    朱赞仪听了这话呆了一呆,说道:“何荣沉寂许久后终于发威了。不过,两个好消息在过年前传到陛下那里,双喜临门,也是好事。”

第864章 在广州过年() 
日子很快就到了大年三十。

    只要是中华百姓,不论是居于塞北河套还是江南烟雨之地,不论是住在天府四川还是五岭之南,都会在万年历的腊月最后一天过年。

    所以这一日,广州城内到处都充盈着过年的氛围。一早开始,就有人家拿出长长的鞭炮,挂到门口的树上点了起来,噼里啪啦乱响,惹得小孩子高兴的叫唤着。

    城内的各色店铺大多已经歇业了,只有少数茶居还在开业,不过人也不多,大多是居于广州城的外地人在茶居聚一聚。

    随着太阳高升,街面上的人也多了起来。许多小孩子聚在一起,不知道在玩些什么;广州地方偏南,即使这样的日子天气也不是特别寒冷,许多上了年纪的老人家三五成群聚在门口闲聊,同时也看顾着自家的孩子。

    等到日头升得很高了,人口多的人家把买来的生猪捆起来绑在木板或者树上,家里胆大的手持西瓜刀一刀捅过去。若是手艺好有经验的人猪一刀就被砍死还不受什么罪,若是手艺不好没有经验的杀猪,往往几刀下去也不能让猪断气,受伤的猪发出巨大的咆哮声,吓得小孩忙躲了起来。

    平日的店铺都歇业了,可集市上却人声鼎沸、万人空巷。有的是夫妻两口,有的是父母带着小孩,有的是老人带着孙儿,他们行走在摩肩接踵的集市里,不时停下来,和一同出来的人商议几句,从小摊上买些年货回去。

    并且今年的集市比往年更加热闹。宝安开阜,只要愿意奔波的,广州城的大小商人少有不挣钱的,过年了市舶司也歇业,他们带着家人返回广州,要好好犒劳一下自己,也给家人多置办一些年货,让自己感觉过去一年的辛苦是值得的。

    当然,今年的集市与往年最大的不同,是有许多往年不会出现的人出现在了这里。那些刚刚来到集市的人家,基本都会在集市口不由自主的停下脚步,十分诧异的看一眼站立在集市两旁的警察,心道:‘他们怎么在这儿?’

    是的,今年广州城内的集市,有许多警察站岗。

    往年的时候,虽然上头总会命令城内的警察在城中巡视,以防范大小案子的发生,但不过是虚应故事而已,顶多是在也来采买年货的时候顺便注意着点儿,晃一晃拉到;反正上头的官儿们也不会出现在集市。

    可今年不一样,今年允熥留在广州过年。杨任作为允熥的亲信,可知道允熥在京城的时候时常在过年前后出宫,既是游玩也是私底下看看民情,若是见到了不满意的事情不会当场发作,但过后定然会发作出来。据说裁撤胥吏设立警察就是因为出宫的时候见到了欺负百姓的胥吏导致的。

    所以他丝毫不敢怠慢,不仅把广州知府与广州警察总署的掌印官都叫了过来,还把城内的五个分署主官也派人叫来,嘱咐他们务必在过年这几天把街面上盯好了,越是热闹的地方越要多派人,绝不能出事情。

    “若是发生了什么案子,本官唯你们是问!”杨任严厉地说道。

    众官员哪儿敢不照办?回去后就吩咐手底下的警察万万不可懈怠。“今年陛下可在广州城内过年,上头吩咐下来了,所有警察分作两班,一对一天的在城内巡视,绝不可怠慢!谁要是让我逮着该巡不巡,别怪我处置严厉!”

    警察们一个个在心中暗骂。他们不敢骂皇上,就骂城里的官员,可骂归骂,事情也不敢不干,将手底下的警察分为两批,轮换着巡查。

    允熥对此还算满意。“广州城的警察还算得力,这一路走过来,见到警察已经抓了十几个小毛贼,总算是尽心尽力了。”他与许多身穿锦衣华服、一看就不是一般人家的人在一起,在大街上慢慢的行走着。

    允熥第一次在京城之外的地方过年,还是广东这个极有特色又非常繁华的地方,十分好奇,今日忍不住伪装成护卫‘自己’南来的侍卫,与真正的侍卫一起在城内看看。

    众侍卫都应和着。虽然依照探查来的消息,往年的时候最多也就是大路上有几个警察巡视,小路,甚至十分热闹的集市都没有警察真的认真盯守,但这个时候岂能驳领导的面子?何况说出来还得罪了杨任等广州的官员,得不偿失,大家绝不会说。

    在还算宽阔的道路上转了转,允熥让几个侍卫去集市采买一些很有当地特色的东西,自己带着大多数侍卫返回行宫。集市上人太多,他去了难以保证安全,还是不去了。

第865章 在广州过年(二)() 
到了屋里,熙怡马上将身上的外衣脱掉,让侍女擦拭脖子上的汗水,抱怨道:“夫君,都是你,让妾穿的这么厚实,妾还以为广州多冷,原来也就是京城秋天的天气,让妾身上出了这么多汗。”

    “这不是你的身子才养好没多久,怕你被冻住生病么。”允熥笑道。

    “妾的身子哪有这么柔弱,虽然比不得李妹妹,可这样的天气还承受得了。”熙怡嗔到。

    允熥这次只是笑笑没有答话,而是问道:“今日前往三元宫,见到张三丰了么?”她们两个今日出宫,熙怡是去感谢张三丰的救命之恩,李莎儿则是去三元宫拜拜三元大帝,不过现在张三丰就住在三元宫,她们两个也就结伴而行。

    “见到了。三丰真人这几日也没有外出采药看病,躲在三元宫的后院研究着什么。妾到了三元宫,与三丰真人说了几句话,又将馈赠的礼物送给他,又到三元殿与鲍姑殿拜了拜,也就回来了。”

    熙怡叙述完今日都做了什么,又对允熥说道:“夫君,三丰真人可是得道真人,将来必是要去天上做神仙的。夫君虽然也是天上的星宿下凡,但对三丰真人还是客气一点好,将来返回天上也好有个善缘。”

    允熥苦笑。即使中华之民已经是最实用主义的人了,封建迷信也很有市场,相信神仙存在的人很多,即使是最穷凶极恶的江洋大盗也很少会对付僧道,向寺庙道观施舍钱财的人很多,不论有没有钱。熙怡从前还好点儿,自从今年的巫蛊大案后对此十分相信,成为了一个道教徒,这两个月不仅常去广州城内的道观,还施舍了上千两银子,拿出一件允熥之前赏赐给她的玉雕刻成鲍姑的样子,随身携带。

    允熥“嗯嗯啊啊”的将此事敷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