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宗明天下 >

第642章

宗明天下-第642章

小说: 宗明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也不好跟在身边,所以现在就请求告退。

    “杨峰,曹行,既然天已经不早了,你们两个回家吧。曹行,记得过两日入宫来见朕,朕亲自安排你带兵之事。”允熥说道。

    曹行答应一声,与杨峰一道退下。

    允熥回过头,从马上下来,与昀芷一起走着,看繁华的街景。

    这里就是现在京城,甚至整个大明最为繁华的地方了。现在又将近酉时,正是热闹的时候,只见道路上摩肩接踵,一个个带着一张或沧桑、或风雅、或童稚、或世故脸庞的人行走着。

    不远处传来商贩颇具中华传统乐器穿透性的吆喝声,偶尔还有一声马嘶长鸣,不同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就好像一出交响乐一般使得人不禁沉浸在其中。

    允熥看到此情此景,也不禁露出高兴的神采。现在这个国家是自己的,看到治下的百姓生活富足安康,就是对他最好的褒奖。

    昀芷此时也已经从下午差点儿坠马的事情缓了过来,不时停下脚步拉着允熥走进一家店铺,买些东西。

    走着走着,他们路过一家客栈,昀芷就拉着允熥的手说道:“兄长,妹妹还没去过客栈呢,咱们进去瞧瞧吧。”

    “客栈也没什么好瞧的。”

    “妹妹也知道没什么好瞧的,但毕竟没见过,想进去看看。陪妹妹看看嘛,兄长。”昀芷撒娇道。

    允熥对于自己妹妹或女儿的撒娇没什么抵抗能力,听到她这样说也就答应道:“那就进去看看。”

    他们一行人随即走进客栈,找了一个靠边的位置坐下,允熥与昀芷和她的一个侍女,以及陈立杰、宋青书两个侍卫坐在一桌,另有四个侍卫坐在旁边的一张桌子。

    客栈的伙计那都是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的,一眼看出来他们定然是富贵人家出来的,又注意到昀芷转着溜溜的大眼睛十分好奇的看向四周,料定这是京城的大户人家的公子陪着妹妹出来逛街,待他们选定桌子坐下,马上凑过去恭敬地说道:“见过公子,小姐,几位客官。不知公子想吃什么?本店的大厨是从四川来的,善做一手川菜。几位客官都是京城的人吧,我们四川虽然比不得京城繁华,但菜品也别具一格。”

    “宋代的时候大诗人陆游在四川为官,对我们四川的菜品可是赞不绝口,还写了好几首诗来纪念呢。其中有一首《饭罢戏作》中写到:“东门买彘骨,醢酱点橙薤。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鳖。”可见我们四川的菜品绝对不差。”

    “你这伙计不错,还能记下来陆放翁的诗。”允熥笑道:“看你说的这么热闹,本公子也饿了,你说说你们的大厨善做哪些菜。”

    “公子,我们店里的招牌菜有插肉面、大燠面、大小抹肉淘、煎燠肉、杂煎事件、生熟烧饭,川饭分茶等十几样,都是被陆游大诗人在诗中写过的。”伙计说道。

    “你说的这十几样招牌菜每样都来一份。”允熥听着这些菜品与自己从前听说过的都不一样,与宫里大厨做的也不一样,不禁好奇起来,每样都要尝一尝。

    伙计马上满脸带笑说道:“好勒,客官稍等。”他随即走向柜台,与掌柜的说了几句话,又端着一碗汤过来,说道:“这是本店的特色开胃汤,请几位客官尝尝。”

    宋青书拿起碗倒了半碗汤一口喝下去,过了一会儿没什么事情,允熥与昀芷这才也盛了半碗喝起来。

    允熥一边喝汤,还一边听着周围的人说话。现在殿试刚刚结束,今日上午张贴了进士们的排名,再加上这家客栈的位置不错有许多举人入住,此时周围的人十个倒有八个正在谈论殿试。

    只听有人说道:“今年的这个殿试题目,在下回头又想了想,和几位同省的人也议论过,但始终琢磨不出陛下的另外一层意思,不知几位可有见教?”

    “我们也没有想明白这道题目。不过过一会儿,今科的状元,也是我大明又一位连中三元的周述周兄要来,问他必定可以知晓题目的另外一层意思。”另一人说道。

    “崇述兄也要前来?这可太好了。今年的会试与殿试策论题目都是陛下亲自出的,与他谈论一番,就能知晓陛下的意思,以后做官可要方便许多。”说着,他们开始谈论起允熥的想法来。

    听到这里,昀芷悄悄的碰了碰允熥的手臂,低声笑道:“兄长,那边的人正谈论如何揣摩兄长的意思呢。”

    “这也避免不了。自古以来,做官的哪有不想法儿琢磨上意的,就是如同包拯这样的清官,为了惩奸除恶,不也得……”允熥说到一半,忽然没了声音。

    “不也得什么?”昀芷问了一句,没听到回答,不由得抬起头来,见允熥看向三个刚刚从门口走进来的男子,也顺着他的目光看去。

    “这三个人好生奇怪。”昀芷马上看出了问题:“其中两人文质彬彬,多半是读书人,没准其中一人就是他们刚才提到的周述。这两个人的长相也像,多半是兄弟,但这也罢了。”

    “可另外那人就很奇怪。看他的样子,走路下盘坚实,步伐稳当,两肩宽阔,定然是习武之人;又带着一股气度像是做官的人,应该是武将,为何会与两个今科进士在一起?”

    昀芷说话的功夫,他们三人已经来到刚才那张桌子,只听原本坐在桌旁的几人都站起来,其中一人热情的说道:“崇述兄与孟简兄来了,坐。”寒暄几句,又看着剩下那人对周述说道:“不知这位仁兄如何称呼?是哪一省的人?”

    那人躬身说道:“在下曹徵,见过诸位。”

    b

第933章 科学的开端续() 
    并且允熥贸然召曹徵入宫觐见也存在问题。若他仅仅是一个普通百户也就罢了,大臣即使不解也不会在意;但他是曹兴之子,允熥毫无理由的召见很可能会引起大臣们的诸多猜测,引发政治斗争。即使曹徵回去后和旁人说皇上召见自己是为了聊天文,旁人也不会相信的。

    因此允熥本打算某天去巡视他所在的卫所,同时貌似无意地询问他有关天文学的事情,以确定他是否真的在研究天文学。

    可刚才允熥已经确定曹徵确实真的在研究天文学了。关心为何日月星辰不掉下来与研究它们的运动规律有哲学上的意义,但研究它们为何会如此运动就没有哲学上的意义了,凡是研究这一点的人绝对不是奔着哲学的目的来研究的。

    更何况,允熥还发现了另外一个也热衷于天文学的人。周伟既然能够与曹徵一见如故,说明周伟也不可能是奔着哲学的目的来研究天文。

    所以允熥一下子发现了两个可以成为天文学家,甚至往大了说能够成为中华近代科学的开创者的两个人,他如何不高兴?

    过了许久,侍立在允熥身旁的侍卫宋青书不得不俯下身子轻声说道:“陛下,即使陛下要处罚曹徵与周伟,也不必让他们如此久跪。”

    “啊!”沉浸在自己思绪中的允熥穆然被惊醒,反应过来说道:“你们二人起来吧。”

    曹徵与周伟惴惴不安的站了起来。刚才皇上让他们两个跪了这么长的时间,还不知会怎么处罚他们。‘莫非不仅是要罢了我的百户之职,还要下大狱?’曹徵想着。

    可允熥接下来的话出乎他们预料。“朕不会对你们二人有任何处罚。”

    曹徵与周伟不由得对视一眼。皇上为何对他们如此宽容?

    “朕只所以不会因此对你们有所处罚,并不是对你们二人有所优待,”看出他们二人所想的允熥说道:“自古以来之所以历朝历代禁止民间之人研习天文,无非是以为能以占星天文判断福祸吉凶,知晓天下大势。可朕对此大谬不然。”

    “若是研习天文就可躲避灾祸,知晓福报,那蒙元如何会灭亡?他大可以通过钦天监夜观星象知晓何处即将有人造反,从而提前将那人杀死,不就没事了么?”

    “同理可知,若是夜观星象真能知晓天下大势,那宋代时在完颜阿骨打起兵后就应知晓其当为日后的心腹大患,就不会与其联合灭辽以至于国破家亡。”

    “由此可知,天文就是天文,星象就是星象,可以依照其来制定历法,知晓什么季节会有东南风什么季节会有西北风,但无法以此得知福祸吉凶与天下大势。”

    允熥必须破除不许民间研习天文的规定。天文学作为现代科学的起源,若是不能破除这一点,如何能够发展起来?若是天文学发展不起来,地质学、力学、几何学都不可能发展,大明的科学也就会永远落后下去,直到被外人打上门来。

    “青书记着,待朕回宫后,就拟旨宣布,从明日起废除大明律中先帝所定下的严禁修习天文星象之制。”允熥又对宋青书吩咐道。

    曹徵与周伟顿时激动起来。他们二人因为朱元璋严禁研习天文星象,还因此杀了不少人,所以只能偷偷摸摸的研究,但凡被家人发现就是一顿好打,现在皇上居然要废除禁止研习天文的规定,他们以后终于不用躲躲藏藏了。

    “臣(学生)谢陛下隆恩。”他们二人又跪下说道。

    “平身。”允熥说道。

    待他们站起来后,允熥让他们二人坐下,问道:“朕对于天文也有些兴趣,不知你们现在研习的如何了?或许可以与朕谈论一番。”

    “陛下,臣仔细研习天文星象,颇有不解之处。盖天说疏漏较多几可证伪,不去管它;可浑天说也有许多问题。”

    曹徵说道:“若日月皆附着于天球,那为何会有日食?日食是因月掩日,月能掩日说明月在日下。月在日下,则月必不能附着于天球,又与浑天说相反。”

    “可若是如同盖天说所云并无天球,日月星辰怎可整齐如一的东升西落呢?此乃臣第一不能解。”

    ‘嗯?中华现在的天文学还没有提出过多天层理论么?’允熥有些惊讶。他之前并未与他人交流过天文学,所以并不知晓这个时候的天文学理论发展的如何。

    允熥张嘴就要提点他多天层理论,但张了张嘴却又将话咽了回去。若是这个时候钦天监已经有了多天层理论,那他这样当做原创说出来就不好了。“若是此时有一个钦天监的官员就好了。”他低声嘀咕道。

    可就在此时,李波忽然附在允熥耳边轻声说道:“陛下,臣刚刚看到钦天监监副思澄堂在客栈外面的街道上正走着。”刚才李波正巧站在窗户旁边,眼睛一撇就看到思澄堂正在街上行走。正巧他又听见允熥轻声嘀咕,于是凑在耳边说了这句话,

    “思澄堂?”允熥大喜,这可真是瞌睡的时候送枕头:“快将他带上来。”

    李波领命而下。过不多时,他拉着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走上来,那人见到允熥马上跪下说道:“臣钦天监监副思澄堂见过陛下。”

    思澄堂有些忐忑不安的跪在地上。今年他有一个侄子考中了进士,虽然只是三甲进士,也让他们家高兴的不行,所以他今日提前下值回家庆贺,不成想在半路上被皇上发现。‘皇上不会是因为此事才将我叫上来吧。’他想着。

    允熥压根没有想到他此时出现在这里应当是没到时间就体现下值了。他都没搭理他,头也不转的对曹徵说道:“你将刚才那番话与思监副再说一遍。”

    曹徵马上重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