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宗明天下 >

第657章

宗明天下-第657章

小说: 宗明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峰赔笑一阵,又东拉西扯的与允说笑几句,随即说道:“官家,自从臣从大同返回京城得到官家接见已来,到今日已经快两个月了。虽然臣的妻子三月下旬病故,但至今也已经过了七七。”

    他又半开玩笑道:“莫非是官家体恤臣的父亲也已经年迈,要臣在家多陪陪父母?臣的父亲还以为臣贪图安逸不愿为官,拿起大扫把要打臣呢。”

    “你的意思朕也明白了,是想办差了。朕是想着你三年多不在京城,多休息几日,却不想老大人误会了朕的意思,这可就是朕的不是了。”允笑道。

    “官家体恤臣,臣也明白,但家父忙碌了一辈子闲不下来,现在都已经五十多了还非要在卫里找事情做,让卫指挥大伤脑筋,不得不给家父安排官职;也不能接受其他还能动弹的人闲着,整天嘀咕臣呢。”

    “并且臣自己忙碌了三年忽然闲下来,也觉得浑身不自在,好像身上长毛了似的。哪怕是安排臣当大头兵,臣也愿意,起码不至于长毛。”杨峰仍旧笑道。

    “哎,世上还有不愿意闲着的。朕倒是愿意每天都清净无事能在后宫消磨一天呢,可总也不成。”说过这句,允见杨峰面部表情有所变化,正色说道:“杨峰,朕也不是不想让你办差,只是朕还没有想好如何安排你。”

    “明年或者后年与撒马尔罕国必有一战,朕到那时必定要安排你一个参将的职位,统兵征战。对撒马尔罕之战出动的军队必然众多,会比攻打安南出动的卫所还多,若是任命你为副将,朕担心你压不住场面,所以只为参将。待这一战你立下功劳,以后朕就可以大用你了。”

    “但在与撒马尔罕一战前如何安排你朕还尚在踌躇。朕是想着让你在底下带兵,但京城左近带兵最高不过是指挥使,低了;派你到外地,到时候也不好将你调回来。”

    “若是任职五军都督府,你的资历为都督同知都略差点儿,当都督佥事却也锻炼不了什么。所以朕一直没有决定如何安排你。”

    允这话已经是十分推心置腹了,除了不打算任命他为副将的缘故外,其它的话都是大实话。允可是将杨峰当做朋友的,再说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也就没有隐瞒。

    而之所以不打算到时候任命他为副将,除了担心众将不服,更重要的是对他的军事指挥才能不是很确信。虽然杨峰之前在北边的大同、延绥镇为副将,也打过几仗表现不错,但规模都太小,难以作为凭据。指挥一万人与指挥十万人可完全不同。最典型的的例子莫非胡宗南了,后人评价,他也就是个当团长的水平,当师长也还成,再多就超出他的能力范围了;可却偏要让他指挥数十万大军,能指挥的好么。

    杨峰自然也感觉到了允说的是实话,心里颇为感动,说道:“官家,何须如此为臣考虑?若是想让臣带兵,派臣在卫所带兵就是;若是在五军都督府,指挥佥事也是一样的。”

    “这可不成。”允说道:“朕岂能这样轻易的将你打发了。”

    “官家,臣刚才所说虽然略带玩笑之意,但也都是臣的心里话。无论官家安排臣何等职位,只要是为朝廷效力,臣都会欣然接受官家的任命,绝无怨言。”杨峰站起来说道。

    “快坐下,站起来干什么。”允忙说道。若是旁人说这番话,他心里肯定毫无波动;但现在是杨峰在说,允就信了,还有些感动。

    等杨峰坐下,允说道:“既然如此,朕就任命你一个官职,你可不要嫌小。”

    “去岁朕任命了许多身边的通事舍人在征伐安南之战中为将,其中张辅立下的功劳最大,还有不少人也立下功劳,只是功劳不大所以名声不显,这且不去说它,只是因此朕身边的通事舍人少了许多。朕欲任命你为通事舍人,你可愿意?”

    “臣领旨。”杨峰马上说道,丝毫没有迟疑。

    “好,那朕就任命你为通事舍人,明日起就来宫里上值。”允又想到什么,笑道:“也不知李波等当年曾经与你一起在朕身边为侍卫的人听了此事会如何反应?”

    “他们?”杨峰也笑了:“多半会瞠目结舌吧。臣从侍卫,到边关副将,现在又去宫里为通事舍人,像臣这般前后官职相差如此之大的可不多。”

    “岂止是不多,大明就你一人。朕先不告诉他们,待你明日入宫他们查问的时候,你再告诉他们,回头将他们一瞬间的表情告诉朕,让朕乐一乐。”

    “臣遵旨。”杨峰做出领旨的动作,惹得允又一阵大笑。

    笑完后,允让王喜拿来笔墨纸砚,亲自给他写了一份手诏,将此事定下来。

第953章 婚姻() 
    “快坐下,站起来干什么。”允熥忙说道。若是旁人说这番话,他心里肯定毫无波动;但现在是杨峰在说,允熥就信了,还有些感动。

    等杨峰坐下,允熥说道:“既然如此,朕就任命你一个官职,你可不要嫌小。”

    “去岁朕任命了许多身边的通事舍人在征伐安南之战中为将,其中张辅立下的功劳最大,还有不少人也立下功劳,只是功劳不大所以名声不显,这且不去说它,只是因此朕身边的通事舍人少了许多。朕欲任命你为通事舍人,你可愿意?”

    “臣领旨。”杨峰马上说道,丝毫没有迟疑。

    “好,那朕就任命你为通事舍人,明日起就来宫里上值。”允熥又想到什么,笑道:“也不知李波等当年曾经与你一起在朕身边为侍卫的人听了此事会如何反应?”

    “他们?”杨峰也笑了:“多半会瞠目结舌吧。臣从侍卫,到边关副将,现在又去宫里为通事舍人,像臣这般前后官职相差如此之大的可不多。”

    “岂止是不多,大明就你一人。朕先不告诉他们,待你明日入宫他们查问的时候,你再告诉他们,回头将他们一瞬间的表情告诉朕,让朕乐一乐。”

    “臣遵旨。”杨峰做出领旨的动作,惹得允熥又一阵大笑。

    笑完后,允熥让王喜拿来笔墨纸砚,亲自给他写了一份手诏,将此事定下来。

    将手诏递给他后,允熥说道:“杨峰,明天朕再给你正式的圣旨,明日你就凭借着这份手诏入宫。”

    旋即又笑道:“前两次颁给你的圣旨你可还都留着?等明日朕的这份圣旨发给你后,你可将他们放到桌子上,待克城年纪大几岁后指着这一堆圣旨对他说道:‘看,你爹的为官经历可是大明独一无二的。’”

    “官家,臣当初从一名普通侍卫调为殿下身边的侍卫时并无圣旨,只有一道当时侍卫统领的命令;不过后来官家任命臣为延绥镇副将时的圣旨臣自然留着。臣不仅留着这道圣旨,还装裱起来,挂在祖宗祠堂中。”杨峰马上说道。同时心里暗自奇怪:‘官家开的这个玩笑好像是故意提到克城一般,这是为何?’

    他旋即想到了两个月前允熥去金吾前卫将士家属所住的坊的事情。当时杨克城回去与他说起此事后,他也很快猜到是允熥赏赐给陈永华的玉佩。他不由得心中暗想:‘莫非是当时克城给了官家不浅的印象,所以官家就想起了他顺嘴提提?’

    杨峰正在胡思乱想间,允熥又笑道:“若是每一份朕调任你的官职的圣旨都要挂在祖宗祠堂内,那将来你家的祖宗祠堂定然会被圣旨填满。”

    “这可是为臣的荣耀,想必臣的列祖列宗也是高兴的。”杨峰道。

    “说到克城,朕想起来两个月前曾经去过一次金吾前卫的坊里见过一次。杨峰你别和朕打马虎眼,你早就猜到当时赐给陈永华玉佩的人是朕了吧。”允熥对杨峰说了这么一句,杨峰表现的略有些尴尬的笑着。

    “永华今年已经十岁了,朕打听他虽然陈保国要让他为文职,但平日里也习练过武艺,算不得差,字与同龄的孩子相比也不错,朕将来是一定会给他安排一个合适的职位的。”

    “你们这些为朕流过血的人朕都不会忘记,即使本人死了,儿子朕也一定会安排妥当。”

    听到这话,杨峰又赶忙站起来说道:“忠孝为人立身之本,臣等为陛下效忠乃是应有之意,如何值得陛下这样挂念?”

    “你不必说,朕可不是无情无义之人,岂能忘记你们。”允熥说。杨峰自然又是与他一番推让,最后躬身感谢官家厚恩。

    待他站起来坐下后,允熥又道:“不过永华就是有一点,长得不太像陈兴;反而是你的儿子克城,虽然年纪还小,不过朕瞧着长得很像你。”

    “犬子确实长得像臣。”杨峰笑道。

    “克城今年是六岁了吧,建业元年出生,与文垣、文圻同岁。”

    “犬子今年确实已经六岁。”

    “六岁,也该上学了,平日里你都怎么教导他?”

    “臣之前三年在北边也无暇教导,都是臣的内子与父亲教导。去年三月份臣之父请了一位秀才来府里教导他读书,又亲自指导他练习武艺。”

    “即读书又习武,杨峰你对克城的将来是如何打算的?”

    “臣也并无明确的打算。读书可以明理,即使为武将也需读书,所以臣之父让他读书,臣也十分赞成。至于习武,则是臣之父与臣都看不惯身体瘦弱之人,即使将来为文官也不能像一些身体瘦弱的读书人一般。至于他以后是从文还是从武,还是得看他天分如何。”

    “若是克城从了文,你可就得另外找一个儿子继承家业了。”允熥笑道。

    “臣现在还只有克城这一子,如何就说到了另外一子继承家业之事。”杨峰也笑道。

    “老大人该催促你另娶妻子了吧,毕竟你现在只有克城一个儿子,虽然已经有人能够传宗接代,但还是多子多福的好。你看朕,现在都有七个儿子,三个女儿了。”允熥开玩笑道。

    允熥这句在21世纪初能够让他无论多有钱都会被罚的破产的话引起了杨峰的羡慕:“陛下真是让臣好生羡慕。”

    他又道:“臣之父确实一直在催促臣再娶妻,虽然这一年不好成婚,但也早早的定下来。”

    “况且这也不仅是因为独子不保险的缘故。臣的妻子过世后这两个月,臣就能感觉到家中不比往日有规矩了,下人不守职司、不干活,乃至于偷盗的事情都出来了,以前是从来没有的,臣又不擅长打理家里的事,可见家里不能没有女主人,这几个月都是家母管家。但家母虽然擅长打理家务事,但毕竟年纪不小了,如何能够让家母一把年纪还如此操劳。所以臣也想再娶一个妻子。”

    “那朕给你介绍一个妻子,如何?”

第954章 续婚姻() 
    “可已经有了合适的对象?”允笑着问道。

    “怎么会这样快就有了。”杨峰答道。

    “那朕指给你一个妻子,如何?”

    听到允这话,杨峰终于明白他扯了这么长时间的家事到底是为了什么:‘给自己安排一位妻子。’

    杨峰刚才虽然一直附和着说话,但心里也存了疑惑。若是偶然见到永华与克城,和自己说几句有关克城的事情也就罢了;但允却一直在聊他家的家务事,这就不正常了。一直到此处允终于露出了狐狸尾巴,才明白缘故。

    杨峰对于允指婚并没有什么意见。这个时候除了表亲外都是盲婚哑嫁,虽然双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