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宗明天下 >

第689章

宗明天下-第689章

小说: 宗明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走廊进攻明国。”沙哈鲁知道的事情,他比沙哈鲁知道的更早,怎么可能会做出从河西走廊进军的作战计划。

    “不走河西走廊?”沙哈鲁楞了一下,回想东方的情形,说道:“从蒙古草原进军?还是从青海草原进军?”

    “我的构想是,打下哈密后,在那里休整一段时间,就北上蒙古草原,收服当地的蒙古人,让他们与我军一起南下,进攻明国的开平卫,在夺取开平卫后攻破明国的长城,占领北平城。”

    “北平城一直以来都是契丹人国家在在北方的战略要地,一旦夺取了这里,一直到黄河他们都无险可守,而此时黄河却已经改道,南下夺取了另外一条名叫淮河的河流的出海口。”

    “我军会迅速占领河北与山东。这两个省在明国不算十分富饶的地方,但也足以让我军得到充分的休整。之后南下渡过黄河,夺取淮南,再南下渡过扬子江,攻陷了明国都城后此战就奠定了胜局。”帖木儿十分自信的说着。

    若是一位来自大明的文武官员听到帖木儿的话,一定会大声斥责他痴心妄想,大明绝不可能被他这样轻松打败;可在场的三个人都是坚信帖木儿带兵打仗水准世界第一的人,不会怀疑帖木儿能轻松取胜。

    不过还是有人提出了疑问。“大汗,以留在蒙古草原的蒙古人的实力,绝对不是大汗的对手,可茫茫草原,蒙古人那样少,又人人骑马,他们可以逃跑,我军则是由步兵、骑兵组成的混合军队,在草原上很可能找不到蒙古人。我军也不能在蒙古草原多耽搁,要不然等明军在他们建造的防备北方游牧民族的长城加强戒备后,想要南下夺取北平城的难度就会加大。”

    “大汗用兵打仗当然没有人能比得过,但再高明的厨师也没有办法在缺乏小麦的情况下做出大饼,明军毕竟是本土作战,补充士兵很容易,我军如果陷入绞肉机似的战争很难赢得最终的胜利。”耶斯布道。

    “所以我才要收服蒙古人,蒙古人是最好的炮灰。”

    耶斯布正要继续说‘可是怎么才能让蒙古人甘愿当炮灰’,就听帖木儿道:“耶斯布,我当然知道你的疑惑。如果说以前,我还没有把握让蒙古人自愿打仗,可现在,我已经有把握了。”

第1000章 撒马尔罕城的谋划——最大的问题() 
    皮尔马哈麻听了这话马上问道:“爷爷,到底怎么才能让蒙古人自愿当炮灰?”他虽然水平不高,但听了半天也听明白了他们的谋划,赶忙询问。

    “其一,当然是让蒙古人相信我军一定能够打败明国。蒙古人过去二十年被明国打的太惨了,自从扩廓帖木儿死后还从来没有在万人以上的战役中打败过明**队。”

    “但明国打的越狠,蒙古人心底对契丹人的恨意越重,何况他们本来都在契丹人的地方享受非常舒服的生活,却被赶到了草原上,恐怕日思夜想的就是击败明国,重新回去过舒服的生活。”

    “原本他们打不过明国,只能是在心里想想而已,可等到我带领军队来到蒙古草原,许诺他们打进长城以南后可以过上和当年一样的生活,他们肯定愿意跟随我军打仗。”帖木儿说道。

    沙哈鲁和耶斯布心里仍旧没有解开疑惑。虽然蒙古人肯定想打败契丹人重新进入华北地区,但他们也不傻,不会愿意做炮灰的。不过他们觉得帖木儿必有下文,所以没有说话。

    帖木儿果然还有下文。“其二,就是因为我得到了一个人。他就是元国前任大汗尼古埒苏克齐汗额勒伯克的儿子、特穆尔汗坤帖木儿的弟弟,本雅失里。”

    “蒙古人十分重视血统,只有黄金家族的后裔才能当大汗,我这样只不过是黄金家族女婿的人即使自称为大汗也得不到他们的承认。”帖木儿笑道:“这在平时当然不是好事,但在那时就是好事。”

    “现在蒙古草原自称大汗的人乌鲁克特穆尔并非是黄金家族的人,虽然凭借自己部族的力量强行当了大汗,但所有的部族都不服,整个蒙古草原实际上处于分裂状态。”

    “而我手里的本雅失里是正统的黄金家族后裔,只要我带着本雅失里来到蒙古草原拥戴他为蒙古大汗,就会有许多蒙古人愿意投奔他。等我再消灭了乌鲁克特穆尔的部族后,对蒙古部族进行整合,就能让他们作为我军的炮灰。”

    实际上,帖木儿用兵打仗从来都是能有政治手段可用就一定会用,在正式开战前想方设法分裂敌人,从而以最小的代价击败他们,帖木儿能够战无不胜,与政治手段的广泛运用是分不开的。

    “父亲,可是如何保证本雅失里当了蒙古大汗后会同意父亲的做法?他会不会过河拆桥?即使到时候他过河拆桥,我们也不能杀了他,要不然蒙古人会马上和我们反目成仇。”皮尔马哈麻又道。

    “你说的不错。”虽然皮尔马哈麻一直在反驳他,但帖木儿还是很高兴的说道:“但我能保证本雅失里不会如此。因为他已经皈依了天方教,信奉起了真主!”

    “不仅是他一个人,他当初跑到撒马尔罕时所带来的几百个人都已经信奉了真主。若说本雅失里自己装作信奉真主,他属下的几百个人不可能是装的。”

    “这样本雅失里最信任的人都是真主的信徒,他们会不遗余力的在蒙古草原传播真主的信仰,并且鼓动所有蒙古人南下进攻契丹人的地方。”

    “本雅失里只能依赖这些人,他不可能马上就信任阿鲁台等人,所以不可能铲除他们,只能任由施为。在他们鼓动下,我军就能够得到足够的炮灰了。”

    其实一神教也并非铁板一块,对于信徒来说,异端是比异教徒更为可恶的存在,异教徒尚有可能活命,但异端一定不得好死。不过本雅失里属下的这些人当然和帖木儿信奉的是同一派系,自然会为效力。

    听了最后这段话,皮尔马哈麻等三人才完全知道了帖木儿的谋划,顿时觉得这个计划很靠谱,站起来躬身说道:“大汗/父亲/爷爷英明!”

    帖木儿笑了笑,又说了几句话,嘱咐皮尔马哈麻在留守撒马尔罕城时需要注意的地方,嘱托沙哈鲁在东征过程中既要谨慎也要会审时度势,又吩咐了耶斯布几件事情。

    待他吩咐完毕,皮尔马哈麻与沙哈鲁行礼退下,耶斯布也躬身行礼。

    帖木儿呼了口气,正要站起来活动一下,抬起头却见到耶斯布还没有离开,奇怪的问道:“耶斯布,你还有什么事情?”

    “大汗,”耶斯布急促的看了看四周确定除了他们两个没有其他人,随即声音略有些颤抖的说道:“你的计划当然是非常好的,但是大汗,你是否还有足够的精力来施行这个计划?”

第1001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 
    “大汗,您今年已经七十岁了,而东征明国,从现在算起绝非一两年能够成功的,若是您在计划还没有完成的时候就发生了大家都不愿发生的事情,该怎么办?”

    耶斯布指出了这次东征最大的问题:帖木儿的年龄。他今年依照回历已经七十岁了,到底能再活几年不好说。要是尚未灭亡明国就病逝,那不仅对东征,对整个汗国都是灭顶之灾。

    帖木儿汗国是一个相当松散的国家,虽然一共有两千万人,但直接听命于汗王的只有三四百万,帖木儿手下的二十多万精兵就是从这三四百万人中选拔出来的。

    但因为没有有效的管理方式,即使手下的二十多万精兵也分别归属于不同将领和他的后代,也不是完全一体。

    现在整个汗国能够正常运转是因为帖木儿的巨大威望,没有部族敢不听他的话。一旦他忽然去世,继任者又没有足够的威望,整个汗国就会迅速分裂。这甚至还不如当年的铁木真初创时的蒙古帝国,起码铁木真死后政权实现了平稳过渡。

    这样的话耶斯布是绝对不敢公开说的,即使是私下里说他也犹豫了很久,最后才下定决心。‘为了汗国,即使大汗赐死我,我也必须说出来。’

    帖木儿从沙发上站起来,背着双手在屋内走了一会儿,对他说道:“现在,也只有你敢对我说这样的话了。”

    “我知道你是好意,但东征绝不可能停下!”

    帖木儿转过头来,盯着耶斯布的眼睛继续说:“这世上所有强大的国家都已经被我打败过了,无论是金帐汗国、奥斯曼、图德鲁克王朝、马木留克、伊利汗国,都曾败在我手中,只有明国,只有东方的明国,还没有被我击败。”

    “我并不是贪图明国的土地人口。我现在已经统治了与明国领土差不多的土地,虽然所辖的人口不如明国,但也是整个西方与大陆中央首屈一指的大国,无数曾经在整个大陆上纵横睥睨的人都对我低下了高昂的头颅。”

    “我也知道东征明国的难度。明国从他们的第一位名叫朱元璋的皇帝正式号称皇帝到现在只有三十七年(回历),并且这三十多年来也一直在与周围的国家交战,将领还会指挥、士兵还会打仗。”

    “但我仍然要出兵攻打明国。只有征服明国,至少要打败它占据它的几个省,我才能成为蒙古大汗,成为超越成吉思汗的全世界最伟大的征服者!”

    “你知道在大陆的西方,一千四百多年前有一个名叫盖乌斯尤里乌斯凯撒的人吗?这个人在征服埃及的时候曾经说过一句话:‘我来了,我看见,我征服。’既然我已经知道了东方的明国的存在,就一定要征服它!”

    “可是,……”耶斯布还要再说,却马上被帖木儿打断:“我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你不必再说!”

    “是,大汗。”耶斯布最后只能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行礼退下。

    在耶斯布退下后,他却忽然躬下身子咳嗽几声,随即又站直身子,叫阉者进来吩咐道:“传令下去,从今日起,撒马尔罕城内许进不许出,所有不是政府官员或军队将领和他们的属下的人都不许出城,即使是我统治下的部族的首领。若是有人想要硬闯,格杀勿论。”

    之后几日,整个撒马尔罕城陷入了短暂的经济繁荣之中。几乎所有售卖粮食的店铺的粮食都被买走,城内几乎所有的马车都被政府收购,工匠们也都忙碌起来,日夜不停的打制铁器。政府还购买了数万匹布,让全城的妇女将布匹做成衣服,限十日内完成,违者严惩不怠。所有这一切,都让城内的人知道:又要打仗了,并且这一战的规模非常大。

    不过他们却并不惶恐,即使是有家人在军队中服役的人也不例外。过往这些年帖木儿战无不胜的名头太响亮了,以至于撒马尔罕城的人对他产生了盲目的信任,觉得只要有大汗在,绝不可能打败仗。他们甚至已经开始议论:这次家人能够抢回来多少东西。

    这样的气氛同样在军队中蔓延。所有士兵和中低层将领都盲目乐观,摩拳擦掌要打败所有胆敢阻挡大军的人。

    只有了解明国内情的高级将领忧心忡忡。大汗的计划虽然巧妙,但事情到底会如何发展很难预料,最重要的是,明国看上去铁板一块,没有能够挑拨离间的空间。这次攻打明国又是劳师远征,即使能够夺取哈密,之后征服明国本土的战争获胜的可能,不好说。

    但这种情绪谁也不敢表露出来。就连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