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宗明天下 >

第743章

宗明天下-第743章

小说: 宗明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陛下,耶斯布所部有大炮,陛下万金之躯不可有丝毫损伤之处,还请陛下在其它卫所的护卫下观战。”徐晖祖道。

    “耶斯布所部即使有火炮,也都是一些小炮,射程最多不过二里,炮弹也小,威力也不大,不必担忧。”

    “何况他有炮,你手底下的炮更多,还怕他那几门炮不成?”允熥笑道。

    “可是,”徐晖祖还要再劝,就听允熥说道:“朕意已决,你不必再劝。”听见这话,徐晖祖只能收回已经到了嘴边的话,躬身答应。

    随即他指挥中军的卫所,向耶斯布所部缓缓压了过来;自从开战已来还没有动过的炮队的将士也将大炮装上马车,向前移动。

第1079章 最后的围歼战(二)() 
    耶斯布看着萨尔哈终于带兵撤退了,松了口气,说道:“总算能让大汗多保留一些精锐主力了。”

    “可是将军,刚才如果萨尔哈将军赶来救你,是能够将你救出去的。”他的护卫说道。

    “正如刚才所说的,我负责的防线出了问题,就应当承担起责任来。这条防线出了问题,使得这次东征大明失败,按照大汗定下的规则,我本来就应当以死谢罪,即使我被萨尔哈救出去了,之后也会在大汗面前自杀,不如就指挥你们在这里阻挡明军,为大汗指挥的大军脱离战场争取时间!”

    “并且,如果我能在这里多坚守一会儿,大汗率领的军队未必会溃败!有我带兵坚守在这里,我军还有大炮,明军一定会先将我军消灭,不会马上派出众多的将士围攻大汗率领的步兵,就有更多的士兵能够从战场上逃脱,逃回撒马尔罕城。之后陛下在国内的局面必然艰难,能多一个士兵也是好的。”耶斯布说道。

    “可是,将军你……”这护卫正要再说,忽然听到空中传来尖锐的呼啸声,耶斯布马上拉着他趴到一个土垒后面。

    随即传来重物落地的声音和人的惨叫声。待空中不再传来呼啸声后,耶斯布赶忙站起来,大声呼喊道:“明军要来攻打了,将领们和士兵们赶快最好准备。”

    士兵们马上在将领的指挥下开始准备作战,但所有人都没什么士气,积极性也不高。

    这也难怪,这些士兵都是久经战阵之辈,很清楚的意识到此时他们已经被包围,并且不会有军队来解救他们,就算抵抗的再激烈,打死的明军再多,坚持的时间再长,最后也是战死的命,怎么可能还有高昂的士气?甚至有些人偷偷议论着向明军投降的事情。他们打过来的时候也见到了明国对于国内色目人的态度,虽然很受歧视,也被迫干脏活累活,但总还能活着,还能娶妻生子,运气好了升为管理人员,也不比在撒马尔罕城的时候差多少。

    即使耶斯布再迟钝,也能看出他们的犹豫和低落的士气,何况他还是一个十分敏感的人。耶斯布站到高处向四周扫视一圈,见明军只是将他们完全围了起来,还在不紧不慢的准备,暂时只在炮击还没有正式开始进攻,大声呼喊道:“将领们与士兵们。”他身旁的护卫也和他一起呼喊。众人听到这话,顿时转过头来看向他。

    “大家也都知道,此时咱们已经被明军团团围住,也不会有援兵来救援,即使打死再多的明军士兵也无用,所以大家士气低落,有些人甚至还想着投向明军投降。”

    “我首先告诉所有想要向明军投降的人,如果投降,即使明军暂时接受了你们的投降,之后也不会让你们活着,一定会全部杀死!”

    “你们不是普通信奉天方教的人,你们是大汗麾下的精锐主力军队的士兵,拥有出色的战斗技巧和生存能力,也能够自发的组织起来,即使将你们以一百人为一队派出去干活,看守的明军也要时时刻刻防备你们暴动或试图逃走,投入的精力会远远超过看守其它囚犯,得不偿失。”

    “而且,你们这段日子一共杀死过多少明军,虐杀了多少俘虏的明国百姓,强干过多少俘虏的明国女子?会有多少明国人对你们恨之入骨?如果明国的皇帝想要留你们一条命,会有多少人向他请求杀掉你们?”

    所以对于明国来说,最好的处置方式就是将你们全部杀死,甚至将你们虐杀。如果有人愿意这样死去,就放下武器,高举双手走出阵线吧,我绝不阻拦。”

    耶斯布说到这里顿了顿,扫视全场。

    没有任何一个人动。耶斯布说的道理其实不复杂,只是人在绝境中找到一条生路后容易夸大活下去的可能,不愿意多想;此时被耶斯布将生路其实也是死路点出来,顿时丢掉了幻想。

    耶斯布于是继续说道:“并且,明国的契丹人都是异教徒,与异教徒作战,是受到真主赞赏的。虽然真主不会亲自降下法力来帮助我们,但在与异教徒的战斗中战死,死后的灵魂能够升入天堂,在天堂还有七十二个纯洁的女子、无数美味珍馐和想都想不到奢华享受在等待着,你们生前所没能实现的一切愿望也会在天堂实现。”

    “同时,你们都是大汗手下最精锐的士兵,东征西讨为大汗杀戮过无数敌人,中亚和西方的人听到你们的名头都会吓得瑟瑟发抖。”

    “可如果你们轻易的被明军打死,契丹人就会十分轻视你们,将你们编写入笑话集,世世代代笑话你们:这些西边来的人虽然想当强盗,却很软弱,被如同砍瓜切菜般干掉了。你们愿意在东方留下这样的名声么?”

    “诸位,你们都是天底下最勇武的勇士,即使死亡已经不可避免,也要让明军记住你们的勇武,想到今日的战斗会在半夜被噩梦惊醒,一辈子忘不了!”

    “所以,为了真主,为了死后升入天堂,为了我们死后的名声,奋力与契丹人打仗!杀死他们!”

    “杀死契丹人!”士兵的士气被他唤醒,也跟着大声喊道。

    “将领们与士兵们,准备消灭明军!”

    ……

    ……

    “西虏这是在喊什么?”一名永明左卫的将士一边向前行进,一边嘀咕道。

    “大约是在喊‘娘,孩儿来生再侍奉您吧’之类的话。”有人开玩笑道。

    “别说话!”常安不满的看了他们二人一眼,他们两个马上闭嘴。常安见他们不说话了,转过头继续看向前方。

    他此时很不耐烦。刚才他经过反复血战、几次险死还生才守住缺口,本以为就此可以休息了,没想到秦森又将他们都从地上轰起来攻打耶斯布所部。

    他当然很不愿意,但是也不敢违背秦森的话,况且这据说是皇帝陛下亲自下达的命令,违者斩首,只能拖着身躯带领自己手下的一百多号人来攻打耶斯布所部。

    ‘真是的,我们已经打了这么半天的仗,现在都已经是午后了,也只是刚才匆匆吃了点儿东西,却还不让休息,继续攻打西虏。’

    ‘西虏现在已经被包围了,又不可能长出翅膀飞走,何必这么着急。’他在心中不满的想着。

    他正想着,忽然听到有破空的声音,马上仿佛条件反射似的正了正头顶的头盔,抬起头看向正划着抛物线要落下的炮弹。

    他马上发现这些炮弹和他的距离很远,不可能落在他身旁,松了口气,但却减慢了速度。

    “常安,你还不带领将士们赶快跟上,落下这么一大段距离了。”赵兴说道。

    “我这是在配合其他被炮弹惊扰到的卫所前行的步伐。”常安一本正经的说道:“他们被炮弹所惊扰速度慢下来,我也就慢一点,以便与他们步伐一致。”

    “快跟上吧,你再如此做派,我只能奏报给指挥使了。”赵兴知道常安不愿意打仗,他自己也不愿意,可军令就是军令。

    常安听到这话也只能带领所部将士快走几步,跟上前面的百户。

    不一会儿他们来到西虏的阵地前。常安从腰间取下水壶,举起来往自己脸上浇了不少,又拿出一块黑漆漆的也不知多久没洗过的手巾擦了把脸,然后就好像换了个人似的,十分严肃的对手下的士兵说道:“做好准备,听我的命令向前冲与西虏交战。”

    他手下的将士却都习以为常。常安不管对战斗多么不愿意,但是临战之前都会仿佛变了个人似的非常认真地准备打仗。据他自己说,这是他遗传自父亲,他父亲当年跟随常遇春南征北战的时候就是如此。

    这时西虏的弓箭声响起,顿时无数箭矢飞到天空中,越过顶点向明军的头顶落下;常安大喊一声:“举盾!”刹那间,他手下的所有将士都将小盾牌举起来护住头顶。

    只听“登登登”的声音,箭矢落在他们的盾牌上,又被弹开;少数箭矢钻过盾牌间的缝隙,射中将士们的身体;被射中的将士马上将箭矢折断。

    待箭雨过去后,听到指挥使的号令,常安放下盾牌站起来,大喊一声:“随我冲!”就一马当先冲了过去。他身后的将士也跟上他们很快冲到西虏阵前,首先扔了一轮手雷,炸死几个西虏后,冲进去与西虏搏杀起来。

第1080章 最后的围歼战(三)() 
    “西虏抵抗如此坚决,是否暂缓进攻,待他们断水以后再行围攻?”允熥看着前方正在激烈抵抗的西虏,有些犹豫的说道。在局面已定的情形下,他不愿意将士再有过大的损失。

    “陛下,不可。”宋晟说道:“现下西虏除去逃跑的骑兵,被包围的将士分为三股,分别为耶斯布所部、铁勒台所部与中军。”

    “此三部尚有十多万人,且战力不弱,所携带的饮水也足以支撑一日夜。现在已是午后,若是他们坚守到了晚上趁夜袭扰我军,即使也在其周围安营扎寨,若是我军坚守寨内不出则西虏可分兵逃回坚固的大营之内,到那时更加难以歼灭西虏;若是我军出营阻拦西虏,则损失未必会比现在要少。”

    “是以臣以为,应当继续围攻西虏,直至将他们全歼。”

    “陛下,臣以为,宋将军所言乃是遵从陛下往日教导之见。”徐晖祖说道:“陛下洪武二十八年带兵出征漠北之时就是如此,不给北虏留丝毫停歇之机,从而全歼其兵。”他感觉宋晟说话的语气略有些不恭敬,忙补充道。

    允熥当然也听出来了,但并不在意,笑了笑道:“既然二位爱卿都如此说,那就让他们继续猛攻。并且,派金吾后卫进攻耶斯布所部,派府军卫进攻铁勒台所部,一定要一举攻下他们!”

    “剩下的三个上直卫,等着过一会儿围攻西虏中军。”

    “是,陛下。”

    ……

    ……

    “要让咱们上了?太好了。”黎澄听到刘明诏的话,一拍大腿,眉开眼笑的说道。

    “你怎么这么喜欢打仗呢?”刘明诏见到他的表情,无奈的说道。

    “不喜欢打仗,我老老实实依照陛下的安排去种地就成了,何必还要为官?”黎澄也笑道:“适才曹行曹大人指挥府军左右卫打仗,已经足以证明对骑兵与骑马步兵的武器战术变革乃是对的,可适才上直卫的步兵也没打多少时候西虏就伪退,难以证明步兵变革是否正确。所以我要亲手指挥手下的将士证明变革之正确。”

    黎澄可是一个研究与使用火器的狂热分子,当初在安南的时候就疯狂研究火器,但限于安南的国力做得实验不少,但真正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