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宗明天下 >

第754章

宗明天下-第754章

小说: 宗明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返回营外的空地时,所有西虏都已经被打死了,许多人的尸首被分成了一块一块的,胯下处刺的稀烂。

    有些西虏的脸也被破坏,眼珠子被挖出来挂在木杆上;鼻子被割下来堆在一旁,形成了一座小山;甚至还有人的牙齿被一颗一颗的敲掉。

    “小林君回来了?快跟上,去运下一批西虏过来。”

    ……

    ……

    与此同时,在俘虏营,残酷的一幕也正在进行。明军将西虏以五十人为一队用绳子串起来,分别由五十个大明将士看管。

    蓝珍带领侍卫在营中走来走去,走到一处原本为西虏搭建的简陋的营房旁,心下有些不忍,但还是说道:“将他们推进营房里。”

    明军马上将他们向营房推。西虏好像意识到明军要做什么一般,大声喊道:“我们愿意投降,我们愿意改信佛教!不要!不要!”“求求你们,不要杀了我。”

    但他们的求饶并无用处。大多数西虏都不会说汉话,都用蒙古话或花拉子模语大声呼喊,普通明军将士根本听不懂,听了他们的话不仅不会饶过他们,反而因为听得烦躁动作更加粗暴,用刀背砸他们的脑袋,硬是把他们推进房内。

    领队的总旗将门拴好,命手下将士拿起油桶向上泼洒油料,待泼洒的差不多后举起火把点着干草。

    就在火把接触干草的那一瞬,刹那间燃起了冲天的大火,总旗的鼻子差点被火撩到,忙拿着火把远远的退开。很快,这大火将整座营房都烧了起来,冒起了滚滚浓烟。

    屋内又传来不知在说些什么的话语,间或夹杂着惨叫声。但上到蓝珍下到总旗对此都无动于衷。

    “蓝将军,此处西虏都是未被大明百姓指认出来曾经侮辱、虐待甚至虐杀大明百姓的,因此由将士们统一处死。”一人介绍道。

    “行了,我知道了。”蓝珍不耐烦的说道。他可不愿接这个活儿,但徐晖祖统领全局,宋晟主持安置解救出来的大明百姓,张辅带兵去追击西虏,吴杰刚刚被允熥训斥正闭门思过,耿璇负责处置尸首与提调军医所,只有他一人比较清闲,所以这个差事就委派给他了。

    他并非是害怕被文官弹劾才不愿意干。允熥继位这几年,他们已经将允熥做事的手段摸透了。为了维持皇帝的体面,允熥很少下达不符合明君要求的命令,让臣下背锅;但他从来不会因文官的弹劾将背锅的人抛弃。

    ‘虽然此事朕事前并不知晓,但他的所作所为也在朕给予他的权力之内,虽有错误但却也合法合理;况且此权力也是朕授予的,所以不应处置他。’允熥每次都表达类似于这样的意思,不处置背锅的大臣。

    他是真的不喜欢这个差事。作为一个没有亲人被西虏干掉、也缺乏国家民族观念的人,除非是天生的杀人恶魔,否则执行这样的杀戮命令总是不愿意的。

    ‘等做完此事我得好好休息几天。要不然恐怕得做噩梦。’蓝珍想着。即使他已经多次上过战场,但对于这样的杀戮还是有些难以接受。

    他正想着,忽然听见有人喊道:“大人,冤枉啊!大人冤枉啊!我们并非是西虏,也不是中原的色目人,我们信奉的宗教不是天方教,是以如同汉人一般被西虏所歧视,哪有可能去虐待汉人?冤枉啊!”

    “嗯?”蓝珍听到这话有些惊讶。这一群人汉话说得十分流利,还带着一点河南口音,又说自己不是天方教徒,让他有些好奇。

    “停下!”蓝珍下令,随即走到刚才说话的这些人身旁,问道:“你们是何身份?”

    与此同时,徐晖祖也站在卫城城门附近,听一位指挥使说道:“徐将军,有一群人还是交由将军安排处置,属下不敢擅自做主。”

    “什么人?”

第1094章 侥幸逃脱的人() 
    “陛下,已有46779名俘虏被处死,其中1677人是西虏的精锐主力,35986人为帖木儿东征时征召的辅兵以及投靠帖木儿的中原色目人,其余的,是西虏过阿拉山口后主动投靠的当地的蒙古人与西番人中,经过审查为虎作伥之人。”徐晖祖站在允面前,躬身说道。

    “朕记得一共俘虏了三万八千多西虏主力与征召的辅兵及色目人,怎么剩了一千多人未处死?”允此时正坐在桌前批答从京城转来的重要但不紧急的奏折,听到徐晖祖的奏报,停下笔问道。

    之前徐晖祖已经向允奏报过对俘虏的当地人网开一面。当时他说道:“陛下,当地投靠帖木儿的蒙古人或西番人也并不受帖木儿重视,绝大多数也不曾侮辱或虐待过被俘的大明百姓;而且他们也并不信天方教,尚属可以挽回之人;再者之后秦王殿下也急需劳力,所以臣以为,当对本地的蒙古人与西番人网开一面。”

    “对他们进行甄别,让他们自己内部举报,让即将被杀的西虏举报,有过过错的处死,未有过过错的可网开一面。”允经过思量后说道。

    所以允此时对于为数不少被俘的当地蒙古人与西番人被杀的人不多并不意外,但对于有一千多被俘的西虏没有被杀死有些不解,提出等待徐晖祖的解释。

    “陛下,在攻打卫城时又俘虏了五百多西虏,是以总共有1935人并未被臣下令处死。”徐晖祖接着说道。

    允这次没有再说话,而是抬起头看了他一眼。意思很明白:赶快解释清楚,朕没心情多等。

    “陛下,臣这次下令暂且不处死之人中,有一千多人为从中原流放到西北的色目人,但这些色目人却并非是陛下下令流放的天方教徒与十字教徒,而是自称为一赐乐业人的人。他们信奉的是一赐乐业教,习俗也与天方教徒大为不同,是以臣下令暂且不处死。”徐晖祖赶快说道。

    “从中原当做色目人流放到西北的以色列人?”允惊讶。

    “以色列?”徐晖祖想了想才发觉‘以色列’与‘一赐乐业’的读音差不多,允说的应当就是一赐乐业人。

    他眼珠一转刚要说话,就听侍立在允身旁的王恭喊道:“以色列其名甚好,奴才读了几遍,发觉比从前的名字要好听得多,陛下赐的好名字!应当下发旨意正式宣布,从此以后禁止再称呼他们为一赐乐业人,统一称为以色列人。”

    “哈哈,好,朕下旨将他们的正式名称定为以色列人。他们信奉的宗教,就定名为犹太教。”允笑道。王恭这个马屁拍的很好。

    王恭答应一声,得到允许后出帐找人草拟圣旨去了。

    “既然他们是以色列人,赦免也就赦免了。”允知道,亚伯拉罕三教之间的矛盾很深,虽然由于犹太教势弱天方教很少会主动针对,但也受到歧视,应当没有迫害汉人的机会。

    何况,他隐隐约约觉得自己有利用这些以色列人的机会,虽然暂时还没有想明白,但也决定饶过他们。

    “不过也需细细查访一番,若是有曾虐待侮辱过大明百姓的,一律处死,不得宽恕。”他又补充道。

    “是,陛下。”徐晖祖赶忙答应。

    “另外那数百人是因何被你赦免?”允又问道。

    “陛下,这六百余人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是臣认为有特殊用处而留下的。”说到这里,他抬起头看向允:“陛下,可还记得之前夜袭营寨的猛兽?”

    “这些人是管着那些猛兽的人?”允惊讶。

    他随即又道:“那些猛兽到底是什么?现在还留存多少?可能繁衍?”

    允非常好奇这些看起来像是狮子但又肯定不是狮子的动物到底什么东西,同时心里也存了利用这种动物的想法。动物和人不一样,又不会有什么信仰,拿来就能用。

    “陛下,这种动物是一种狗,被他们自己称为高加索的狗。”

    “据俘虏的养犬人说,这种狗原产于名为高加索的地方,所以被称为高加索犬。”

    “长大后的高加索犬可高达三尺,即使矮一些的也能有二尺多,重量近二百斤,体格健壮,在其原产之地被牧民用作牧羊犬,十分厉害,一头高加索犬能够对付两头狼。同时鼻子又灵,很远就能闻到不一般的气味。”徐晖祖介绍道。

    允感觉自己好像听说过这种狗,但仔细一想又想不起来了。允挠挠头,继续问道:“他们手里还有多少狗?能繁衍多少?”

    “陛下,因前几日的袭营,他们手里的高加索犬也死伤不少,现在只有五十多头。其中有三十多头公狗,近二十头母狗。”

    “下令将所有高加索犬全部带回京城,朕要寻找最擅长养狗的人来养育这些它们。”这种狗训练好了,用来防止有人想要潜入暗杀可比侍卫好用。

    同时允一拍脑袋:‘我怎么忘了训练警犬了!警犬训练好了,无论抓捕犯人还是用来巡逻都比人要好用,开销也未必大。真是傻了。’

    ‘好在现在开始也不晚。过一会儿就下旨命全国各地搜寻所辖境内的大狗送一对到京城,蛮夷也要送狗,可以让他们用狗来冲抵应当缴纳的钱财。’允想着。

    “那些养育它们的人,你仔细查一查,有无虐待侮辱汉人之事。没有过这般行径的人只要愿意改信佛教,就赦免他们,一起送到京城。”允又吩咐道。

    “是,陛下。”徐晖祖躬身答应。

    吩咐过这句话,允又开始畅想狗的用处。‘说起来,帖木儿也挺有创意,还组建了猛犬队,这大概是全世界最早成规模的将动物用作军事的例子了吧。他既然能组建猛犬队,朕也可以。待将这些高加索犬训练好了,就组建猛犬队,配发到各卫所,尤其是山高林密之地,警戒范围能扩大不少。’

    ‘警用也很有用。以后监狱夜晚值守就让经过训练的警犬来做,犯人如果想越狱咬死拉倒!’

    ‘抓捕犯人也一样,狗跑的可比人快,地形月复杂越有优势,而且鼻子还灵远远的就能跟上犯人。不过抓捕犯人的警犬可得多训练训练,万一在闹市区追犯人一不小心将无辜路人咬伤了就不好了。’

    ‘还有守卫皇宫以及朕楚门在外时的行在。狗虽然也会疲劳,但他们通过气味就能感觉出是否有陌生人前来,与侍卫配合很有用。’

    ‘……’

    允一连想了很多狗的用处,过了一会儿才回过神来,重复吩咐道:“记得尽快将这些高加索犬与养育它们的人一道送至京城。朕会写信给皇后,让它将这些狗安置下来。”

    “是,陛下。”徐晖祖也只能重复答应。

    说过这件事,允就打算摆摆手让他退下。可没等徐晖祖自己说话,他忽然想起之前的那句话,又问道:“是了,徐爱卿你适才说一部分为这些养育高加索犬的人,那另外一部分被你暂时不处死的人是因何如此?”

    “陛下,这些臣并未下令处死的人,都是阿拉山口以西,撒马尔罕国的土地上被帖木儿征召为辅兵的牧民。”

    “臣仔细探查了一番,每个部族留下了一个并未侮辱虐待过汉人的人,其余全部处死,总共剩了三百多人。这些人全部愿意改信佛教。”

    “留着他们做什么?”允问道。他当然知道被俘的西虏中有很多都愿意通过改信佛教来活命,尤其是听闻方生雷劈不死的事情后。而且这些愿意改信佛教的人也确实有一部分没有欺负过汉人。

    但想要将这样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