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宗明天下 >

第921章

宗明天下-第921章

小说: 宗明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论允熥还是唐伯鹤都没有注意到,他们的对话早就超过了一般贵公子与商人之间的对话,若是被人听去,即使言语间没有提到允熥的身份一直用‘公子’代称,但人们也会八九不离十猜出他的身份即使不是皇帝,至少也是位王爷或王世子。

    但张无忌注意到了,刚才他一直没有机会插言,此时见他们二人的谈话暂时告一段落,忙凑上来与允熥说了。允熥一惊,下意识向四周瞧了几眼,才放下心来。

    “公子可去小的的山东面馆吃饭?”唐伯鹤这时问道。虽然不能张扬,但他也希望皇帝能去自己家的面馆再吃一顿饭。

    “此时时候还早,不必了。”允熥回答。

    “公子可还有事情要吩咐小的,若是没有小的就告退了。”唐伯鹤忙说道。瞧这架势,又推绝了去他家吃饭,看来是还有其他事情,自己还是不要耽误皇上的宝贵时间了,惹得皇上不耐烦可不好。而且他自己也该回去了。

    “本公子还有最后一个问题问你。”允熥最后又问了一个问题“对这次宝钞兑换制定的新章程,你可还有其他觉得不妥之处?”

    “其他不妥之处,”唐伯鹤嘀咕几句,没想到,正要说话,忽然脑海中一闪而过一个场景,说道“小的冒昧,请问公子可是要在钱庄、当铺行当也实行窝本之制?”

    “你为何这样问?”

    “适才小的本要去宝钞兑换司衙门兑换金币,可那里人太多,于是转而去了一家寺庙开的钱庄。半路上正好路过一家普通商人开设的正通钱庄,就见到几名警察查验这家钱庄,以没有窝本为名不许他再经营,必须改为其他生意。”

    “公子,小的斗胆向公子进言,不要在钱庄、当铺行当实行窝本制。”凡是实行了窝本制的行业,商品的价格都很贵,以食盐为突出代表。即使允熥下过命令降低管盐的价格,但官盐仍然比私盐要贵,而且贵很多。钱庄、当铺行当若是也实行了窝本制,或许,不,是一定会收更贵的手续费,服务也会差很多。所以唐伯鹤当然不愿实行窝本制。

    “你放心,”允熥也明白他的想法,“钱庄、当铺行当不会实行窝本制;即使实行了,也与从前的窝本制不同。你不必担心。”

    “是,公子。”纵使有千般疑虑,唐伯鹤也只能答应。

    “过些日子,你就明白我说的话了。”

    。

第1318章 金融改革——勋贵们() 
“膺绪兄。”“九江兄。”李景隆与徐膺绪互相行礼道。

    他们二人打了几声招呼,李景隆问道:“今日陛下让咱们下了朝就去乾清宫觐见有要事吩咐,允恭怎么没来?”

    “我兄长因病辞去都督同知之职后,虽然这个月来身子好了许多,也能见客人了,但毕竟才大病初愈,医生嘱咐不要出门,所以今日没有入宫。”

    “况且,兄长已经因病回家休养,不再为官,而陛下宣召必定是有关朝堂之事,也不好参与,自然是我来。”徐膺绪回答。他与李景隆很熟悉,也就没用谦称。

    “允恭的病还没好?请的医生如何,可是好医生?要不要请太医?”李景隆十分关切的问道,好像非常关心在意徐晖祖一般,但他在心里却骂道:‘真是一个老狐狸!’他才不相信徐晖祖的身子还没好,其实他连徐晖祖前段时间生病都不信。至于徐晖祖不参与朝堂,他更不会相信。徐膺绪为人稳重,但心眼不多,徐家在徐晖祖辞官后这两个多月虽然动作不多,但也绝对不是徐膺绪的脑袋能想得出来的。

    但大多数人对徐晖祖生病和不管事,即使是装病和表面上的不管事都乐见其成,李景隆虽然很看不上眼,但也不敢拆台,关切的询问起来。

    “已经请过太医,太医说也无甚大碍,只是过去一直太过劳累,一闲下来身体就撑不住了。陈太医开了几个安神的方子,又嘱咐在家静养不要吹风,倒也没有旁的。”徐膺绪回答。

    “既然已经请太医看过,遵照医嘱便好。不过记得常请陈太医去看一看。要是一直不见好,去年秦藩不是送回来几个原来帖木儿的太医?听说那边的医学也有独到之处,没准能治好。”李景隆继续关切的说道。

    “我家兄长的病还没有那般严重,还不需请西域的医生。”徐膺绪推绝道。

    李景隆也只是随口一说,听他推绝也不在意,与他闲聊起来,二人一边闲谈一边向乾清门走去。

    “膺绪,你觉得,今日陛下叫咱们来是要做什么?可不只是咱们两家,你看,常升和蓝珍就走在前面,曹彻与张数也在,后面还有杨峰与耿璇,人可不少。”李景隆忽然指了指正走在他们前面不远处的几人,又看了看身后,问徐膺绪道。

    适才只顾着徐膺绪说话没注意,等回过神来,李景隆猛然发现去往乾清门的人还不少,而且都是勋贵。需要叫这许多勋贵一起说的事情,必定不会是小事。到底会是什么事?

    “陛下又有有关军事的改革要吩咐?”徐膺绪此时也注意到这么多人向乾清门走去,也有些惊讶,猜测着说道。

    “应当不会,制定新的武官评定之制也没多少时候,依照陛下的性子,应当不会才过去三个月就又进行改革。”

    “况且,”李景隆又认真的扫视一圈:“若是军事改革,怎会不宣陈复初(陈性善)入宫?”

    “要是与军事无关,那就多半与最近朝廷正推行之事有关了。”徐膺绪说起徐晖祖教给他的经验之谈。

    “与最近朝廷正推行之事有关?最近朝廷正推行的是宝钞兑换金币,与在钱庄、当铺行当实行窝本制之事。莫非陛下要准许咱们开办钱庄、当铺?”

    李景隆变得激动起来。金融业的高额利润不仅没头发的和尚看得明白,他们这些有头发的勋贵也明白。但此时大明的金融业还不够发达,或者说商业还没有发达到能诞生更为复杂的金融制度,利润比不上钢铁行业,而允熥对他们完全开放了钢铁行业,又重申了对他们做买卖的限制,使得他们暂时还不愿意冒着得罪皇上的风险进入金融业。

    但若是允熥允许他们开办钱庄、当铺,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他们也不会嫌自己家来钱的法子多一个。

    “这,”听到李景隆的话徐膺绪吃了一惊,但随即也在脑海中想象起他们家开设钱庄的情形。钱庄的利润比不上钢铁行业,但钱庄的成本很低,不比钢铁行业初始需要巨额投资,甚至可以说是无本买卖,对于他们这种因为投资设立新的钢铁厂暂时拿不出许多钱投入别的行当的勋贵人家来说正合适。

    徐膺绪甚至已经开始琢磨要与哪一家寺庙或道观‘合股’经营了。钱庄行业没什么成本,完全靠信用维持,他们勋贵的名声可比不上寺庙、道观,靠时间积累又太慢了,还是与某一家寺庙、道观‘合股’比较简单。

    怀着这样令人高兴的想法,他与李景隆一起来到了乾清宫,在侧殿等候允熥的召见。

    ……

    ……

    “陈卿,你以为朕的构想如何?”此时在前殿,允熥一边批答着手中的奏折,一边问站在面前的陈迪道。

    “陛下,”陈迪想了好一会儿,说道:“陛下将这个差事从户部分出来另设一衙门掌管,臣认为极为妥当。”

    “这样说来,爱卿仍然对朕的想法不以为然。”允熥没有抬头继续批答奏折,但这样说道。

    “陛下严重了。”陈迪忙说道。虽然他心里是这样想的,但绝对不能承认。

    “陛下,”他继续说道:“勋贵虽都是朝廷有功之臣,朝廷厚待其也是应当,可臣以为,将如此重要的差事交给他们十分不妥。何况这个差事也与军事毫不相干,而勋贵多是武将,掌管此事,臣以为不妥。”

    “爱卿在一段话中用了两个不妥,可见是十分不愿了。但朕适才所说的话你也听到了,爱卿以为有无道理?”

    “陛下所言自然有道理,但……”陈迪还要再说什么,但允熥似乎已经失去了同他继续解释此事的耐心,抬起头来说道:“陈卿,朕如此作为,也是为了朝廷着想。”

    “何况,”允熥又放低了语气,对他说道:“为文官,也未必不能封爵,爱卿之后,将来也未必不会成为勋贵,何必如此反对?”

    听到这话,本来神情有些激动的陈迪楞了一下,随即躬身行礼道:“臣遵旨。”

第1319章 金融改革——钱庄总行会与新窝本制() 
“臣常升/李景隆/……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乾清宫侧殿内,十多人跪下行礼道。

    “快起来。”允熥赶忙说道:“此时又不是上朝,爱卿不必如此多礼。卢义,赶快扶郑国公起来;你们几个,也赶快扶其它勋贵起来。”

    卢义赶忙带领小宦官上前去扶。诸位勋贵见允熥并不是随口一说而是真的让他们不必多礼,也就顺着小宦官的力道占了起来。他们都是勤练武艺之人,若是不愿起身,以这些十五六岁小宦官的力量是万万扶不起来的。

    同时众人还偷偷看了常升一眼。允熥特意吩咐自己身边亲近的宦官卢义扶他,让众人羡慕不已。不过羡慕也没用,谁让常升虽然只有一个姐妹,但这个姐妹嫁给了先太子,还是当今圣上的母亲呢?徐膺绪有三个姐妹嫁给朱元璋的儿子,但都是亲王,自然没有常升与皇帝亲近;而且他最小的妹妹还嫁给了皇帝为妃,亲近是亲近了,但辈分却低了一辈。

    等众人都站了起来,允熥又吩咐他们坐下不必拘礼,众人又行礼一番,随即坐在了小宦官搬过来的椅子上,认真倾听允熥的吩咐。

    “诸位爱卿,可知朕今日宣诸位进宫,有何事要吩咐?”允熥现在的心情不错,笑着问道。

    “臣不知。”耿璇马上说道,众人也纷纷附和。不论是否知道,都要说不知道。

    “那诸位爱卿猜一猜,朕要与你们说的是何事?”允熥又道。

    李景隆与徐膺绪对视了一眼。皇帝这样问话,显然什么都不说是不成的,但真的猜对了也未必是好事,没准陛下会想你是不是提前已经知道了。李景隆在一瞬间想到了自己要说什么,赶在其他人出言之前说道:“陛下,臣猜测,陛下又有有关军事之制之事吩咐。”

    “你这可猜的不对。”允熥笑道。

    随后许多人猜了不少事情,都与允熥要说的无关。允熥似乎也猜到了他们的想法,又道:“诸位爱卿不必担心,此事之前朕只与陈迪议论过,其他人都不知晓,陈迪也绝不会对别人说,诸位爱卿不必担心。”

    “陛下今日所吩咐之事,臣猜测,或许与宝钞兑换金币之事,和钱庄、当铺行当实行窝本制有关。”徐膺绪说道。

    “爱卿猜的不错。”允熥笑着说了一句,又道:“那爱卿以为,朕要与你们具体说何事?”

    “臣斗胆,以为陛下要允许臣等家中开设钱庄、当铺。”徐膺绪又道。

    听到这话,在场的许多勋贵眼睛都亮了起来,似乎看到了美好的钱景。可允熥却笑道:“爱卿这可猜错了。”

    “但朕要说的事情,却与膺绪你所言差别不大。”

    ‘嗯?’在场众人听到允熥的头一句话后都略有些失望,但听到他后一句话后却又重新集中注意力看向允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