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1617 >

第1318章

大明1617-第1318章

小说: 大明161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驰赶路告知大同巡抚和总兵,再知会张家口镇将周遇吉,还有宣府巡抚傅宗龙,各方约期一起动手,派几千精锐抓捕张瀚,边境上严加防范,新铸成的红夷大炮放在宣镇各镇的要紧关隘……

    当时的王汝槐智珠在握,可谓信心十足。

    结果到了晚间,一切都颠倒了过来,现在他不仅不敢擅自约定出兵,连出家门口一步都不敢了。

    自己的心腹内丁就这么被人杀掉了,砍了脑袋扔进院子里来。

    这含意太明显了,如果王汝槐敢如他的内丁这样胡说八道,乱说乱动,下场又能比这内丁强出多少?

    眼前的这些内丁已经普遍的在退缩和害怕了……

    “老爷。”王十二提着灯笼,眼前看的清楚,突然说道:“王七的嘴巴都被缝上了!”

    王汝槐一看,果真如此,王七的嘴巴被人用针线缝的结实,线是用粗线,上下嘴唇都被缝的很紧,看起来相当的明显……

    “这是告诫我等不要胡说八道啊。”

    “此后要小心说话了。”

    众内丁顾不得王汝槐还在场,互相间就已经告诫起来。

    这一次的事情,对王汝槐内丁的打击看来相当沉重,此前志骄志满,在城中横冲直撞的内丁们已经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这帮人,如果强势的话可以为暴徒,明军中杀良冒功之辈多半就由此类人构成。而一旦已方失势,拔腿先逃的也是这一类人。戚继光练兵,最讨厌这样的人,所以宁愿重选矿工为兵重新来练,也不要军中的这一类的老油子。他们打散了练还有可救之处,如果聚集在一起,负能量爆棚,可谓无药可医。

    王汝槐听的气闷,今天一天的事都如走马灯一样在眼前晃动起来,他这样的清流官员,讲究养生,养移体居移气,一天奔波行走,原本就很疲惫,加上精神受创极重,压力极大,这一回又是血淋淋的人头在眼前,加上为内丁所气,当下眼前一黑,竟是晕倒了过去。

    “老爷,老爷?”

    一群内丁没头苍蝇一般,开始围着王汝槐叫喊起来。

    ……

    赵立德在接命之后没有立赴陕北,而是先至阳和,亲眼看到杨秋混在一群军情司人员之中,假充小贩,将堂堂大明巡按吓的面如白纸。

    再下来是杨秋带人捕了王七,刑讯之后问明实情,当下令人一刀宰了,缝了嘴唇掷回巡按居所。

    这一下可谓解气之极,天明之后才传开消息,巡按居所昨晚遇警,乱了半晚上,后来巡按晕倒,府中大乱,内丁四出寻医,由于阳和卫城是重要城池,是总督驻地,城中衙门众多,官吏众多,所以夜晚均是宵禁,巡按府中出来犯禁,又是寻医,当然法令不禁,后来还是在和记医馆中寻得坐班值夜的医生,连夜赶去,施针而治,王汝槐悠悠醒转,并无大碍。然而知道是和记医生来救治自己,不免惭愧,兼复惶恐,当晚就封诊金二十两,礼送医者回到和记医馆。

    这事传扬甚广,加上杀王七之事诡秘难言,阳和城中一片混乱,已经是达成了杨秋所要的“内乱”的标准。

    赵立德至此方起程赶路,在此之前已经有军情司的情报人员先行,先是去替赵立德打前站,所以他的行程不算太过紧张,出得阳和卫城之后他还听了半天的消息,听到王汝槐尴尬事后,不觉莞尔一笑。

    因为一直在十三山和宽甸一带,已经是与和记中人朝夕相处,赵立德身上旧有的大明官僚和世家子的气息已经很淡,对王汝槐的遭遇,他毫无同情之意。

    赵立德换了一身行路人的穿戴,人已经似家居享乐太久而静极思动的士大夫。

    有两个小厮,两个长随伴当,几头骡驴和一匹好马,加上一柄手杖,这是晚明士大夫出游的标配。

    晚明民间富裕,特别是南方奢侈之风渐浓,士大夫好古董,器玩,书法,绘画,好种种享乐,也有人喜欢著书立说,想要名传百世。

    而出门游历,著书图画者也不在少数。

    著名的徐霞客就是此时的人,他也是士大夫中的一员,徐霞客游万里路,走遍大江南北可是没有后人想的那么辛苦,他是士人,不需路引,不惧税卡,不怕盘查,无须畏惧乱兵和城中喇唬,走到一地都会有士绅接待,甚至官府也会招待这样的士绅中的雅士名人,甚至派出兵丁护卫,动用驿站招待也不在话下。若是普通人,想在晚明这样的物质条件和治安情形下游历万里,那岂不是说笑。

    北方士人有闲情逸致的要少些,但也并非没有,到崇祯年间北方残败,那就想见也不可得了。

    在城门口小息片刻,喝了一杯茶,赵立德与随员骑马赶路,官道易行,阳和处于杀胡堡到新平堡的中间地带,这是一条战备大道,专门用来调集兵马支援诸堡所用,与张家口至京师的道路,和京师至通州,三屯营,永平府乃至山海关的道路情形类似,保养不错,相当易行。

    冬季时行人稀少,众人皆骑马赶路,出了阳和城郊范围就开始赶路,三日之后过杀胡堡,进入榆林镇的范围。

    虽然相隔只是几天的路程,沿途景致就大不相同。

    榆林城仍然为黄沙所掩,半个城池几若陷在沙土堆中,赵立德嗟叹一番,并没有进城,只是继续赶路。

    从榆林南下几十里过黄河,一路风景与晋北迥然不同,晋北此时也有不少荒山,然而草皮灌木什么的犹存,只是缺乏大木头。这在当时的北方相当常见,很多人自以为是,以为古代的自然环境定然很好,其实大大不然。在没有大规模用煤炭之前,人们在冬季只能伐木取暖,同时要砍伐树木建筑房屋和各种用具,包括开采铁矿石炼铁,都需木材。山西煤储极多,后来百姓取暖渐用炭火,但各处山脉几乎也已经砍伐一空了。

    而陕北情形尤其严重。其开发极早,人烟稠密,不要说树木被砍伐一空,就是植补也不得保存。

    赵立德京师人,后长期驻广宁,又常至草原,宽甸,所去之地都是人烟稀疏,自然环境保护的相当好的地方。

    及至陕北,放眼看去都是一片土黄色,绿意稀疏,几乎整日不得见。

    而农田以坡田为主,地势高矮不等,以山谷为主的地形,隔着条沟可以说话,但如果要到对面,最少都要攀爬行走半日光景,农民耕作殊为不易。

    8)

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诚意() 
    因为自然条件相当恶劣,农民也无法精耕细作,以赵立德的身份对屯田垦荒之事并不陌生,他一眼看去就知道农田是以抛洒为主,种子出苗相当稀疏,且水利灌溉不足……这种地方想努力精耕也很难办到,因为没有植被,无法储水,水土流失相当严重,河流水流不足,地下水枯竭,想打井也难办到。

    张瀚在晋北所行的打井灌溉积肥增产等诸多举措,在陕北是断然不可行的,完全不具备最基本的条件。

    这样的地理环境其实已经是没救了,就算几百年后科技发达,陕北的山沟里一样穷困,低于国家的平均水平,甚至缺水的地方,一遇旱季,需要赶着毛驴走几十里地去打水,困窘异常。

    赵立德在陕北行走数日,经行数个县城和几十个乡镇,所见无不是穷苦异常,百姓皆面有饥色,驻军亦是穷苦异常,甚至都是灰头土脸,因为缺水,很多人和蒙古人一样,经年不能洗浴……

    眼看成群结队的乞丐流民,赵立德只能摇头感慨:“所谓草木尽,人相食。”

    及至白水县境附近,赵立德由衷的道:“此地真是叫人难以想象的贫苦。若非朝廷养活,恐怕凭借地利,数百万人都要冻饿而死。”

    陕北能成为明末农民大起义的策源地并非由来无因,原本就是地理环境极差的地方,加上明末小冰期肆虐,天时不正,冬季酷寒,春夏干旱,百姓已经处于冻饿而死的边缘。

    一个情报员也道:“这里真的不能随意点火,这就是一个大柴堆啊。”

    赵立德摇头不语,军情司的任务是给九边几个镇添乱,一旦农民起事,瞬间就能啸聚数千人,可沿途所见,真的是处处饥荒,百姓俱是眼中有怒气,朝廷的辽饷确实未在陕北征收,也时有赈济,可是真的杯水车薪,人们忍耐的时间太久,饥饿太久,已经到了无可忍受的地步了……

    这样的地方,投之以火,真的能如军情司想象的那样只是小规模的叛乱,而不至于引发燎原大火?

    赵立德没有把握,身为大明锦衣卫世家出身,就算现在忠于和记,也知道大明根本不是对手,但眼看境内饥民如此,人人都愿起而造反,这样的情形,也是令人见而心酸哪。

    到白水县境,感觉饥荒更重,而村落集镇间也到处有人在燃烧艾草,后问当地土著得知,原来春季以来到处都有人感染疫病,死者众多……

    其情形也果然是如此,白水县内很多村落已经死了大半人,剩下的不敢在村中居住,四处逃散,赵立德等人经过几个荒村,村中伏尸遍地,尸体无人敢去收捡,时间久了发出恶臭,离近看了,几乎不类人间。

    赵立德等人中有随行军医,当下叫各人做好防备,口罩是一定要戴的,最好不与疫病人群打交道,然而这却是办不到的事,入白水县的第二天晚上,在一处山村之内,王二与种光道等人相约而至。

    王二等人却不是空身前来,各人身上都是鼓鼓囊囊,显是带了兵刃藏身,且人多势众,一下子来了二十多人,而赵立德等人不过寥寥数人。

    “刀取出来,扔在地上。”一个军情人员喝令道:“就王二和头领进来,别的人留在外面。”

    一群人都是当地的喇唬和杆子,面色凶狠狞厉,在军情人员的喝斥下众人面露迟疑之色。

    王二和身边几个头目对视一眼,见房舍四周只有三四个人影,众人稍稍放心,王二点了点头,各人将藏在身内的兵器取出丢下,王二身边一个汉子说道:“你们在外好生戒备。”

    众人会意,纷纷答应着,四处散开。

    这是一个荒弃的村落,军情司选的是村西头的一座孤单的院子,不必害怕疫病传染,四周枯草很高,树木和草从已经冒出绿意,但在晚间的星光下也看不出什么来,由于人多半流亡逃散,当然也不曾听到狗吠声,四野寂寂,了无人踪。

    王二向领路的军情人员一拱手,态度倒是不卑不亢。

    军情人员点一下头,态度既不冷漠也不亲热,只道:“跟上,赵大人在房间里等你。”

    王二道:“赵大人是杨大人派来的大官?”

    军情人员不答,只摆了摆手,王二等人无奈,只得跟着进来。

    “见过赵先生。”王二是三十来岁的壮实汉子,身材高壮,满脸的络腮胡须,两眼中时不时的显露凶光,其身量长大,行止彪悍,透露出一股普通农人没有的强悍气息。

    赵立德微微点头,怪不得军情司在白水县轻易就找到这颗暗子……听说还是张大人提供的人名,这件事又相当怪异,不过大家都是已经习惯了。

    “王二,种光道,大事可发动否?”

    “可!”王二对赵立德这样的大人物也只是拱手一礼,显示出强悍的自尊和自信。这样的人,很难屈居人下,也相当的难以驯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