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曹贼休走 >

第196章

曹贼休走-第196章

小说: 曹贼休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的能力有高低之分,身份却没有贵贱之别!”

    诸葛瑾默念了两遍,不由得连连点头,心悦诚服,他没想到,吕卓一介武夫,也会有这么高的见地。

    管亥被说的无话可说,嘟囔了几句,只好起身走了。

    是夜,徐庶三人换好了夜行人,悄然赶往焦和的刺史府,凭三人的身手,翻屋越墙,不算难事。

    先在周围的院墙上观察了一圈,见西北角院墙内侧有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极易藏身,徐庶冲史阿两人打了手势,史阿冲徐他一摆手,徐他忙几步来到墙下,双手撑墙,身子下蹲,拿自己的身体给同伴当做垫脚的人梯。

    史阿和徐庶一前一后,飞奔而来,提气纵身,顺势在徐他肩头一踩,翻身上了高墙。

    然后,徐他也加速一个助跑,跳起来后搭着徐庶的手也窜了上去,三人藏身在树梢上,屏气凝神,耐心的等了一会,确定四下无人,徐庶冲两人点点头,飘身跳进了刺史府,落地无声,然后迅速隐身在一旁的假山后。

    焦和的住处,来之前徐庶已经弄清楚了,在刺史府最中央的一处院子。

    三人悄无声息的摸到近前,见这里有不少守卫,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甚是森严,一个个穿甲戴盔,神情戒备,想要潜入,不太容易。

    自从焦和遇刺后(吕卓搞的),焦和就加了小心,对自身的安保,格外的重视,无论是白昼,还是黑夜,院里院外,都安排了不少彪健的宿卫。

    徐他和史阿不屑的笑了笑,两人一个在东,一个在西,同时出手,故意露出行踪,很快,就把宿卫们给惊动了。

    “有刺客,抓刺客!”

    徐他和史阿身手矫健,反应机敏,两人并不恋战,故意把宿卫引开。

    趁此机会,徐庶悄无声息的摸进了内院,凭着脑海中的记忆(吕卓给了他一张地图),徐庶毫不费力的找到了焦和。

    几个护卫刚一发现徐庶,徐庶一个箭步冲到近前,唰唰唰……青锋出鞘,寒光连闪了几下,几个护卫便相继倒在了地上,徐庶一脚把门踢开,焦和刚从塌上坐起身来,徐庶一声冷笑“大贤良师有令,让我送你去见阎王!”

    “不要…啊…。”

    焦和一句话没等说完,心口已经被锋利的宝剑刺穿了。

    杀完人之后,徐庶用手指沾着血迹,在白墙上写下了两句话“苍天当死,黄天当立!”

    当天夜里,整个刺史府就震动了,闻讯赶来的刘通,发现墙上徐庶写的两句话,气的咬牙切齿,愤声道“该死的黄巾匪寇,真是胆大包天,居然刺杀了主公,这可如何是好啊。”

    刺史府乱成一团,青州的百姓对此却很平静,也可以说,焦和是死是活,他们压根就不在乎。

    因为,焦和在任时,并没有对百姓有什么恩惠,焦和政绩平平,只知道与人清谈,虽然满腹经纶,却无实干之才。

    吕卓之后也来了,并当众撂下狠话,不灭黄巾,誓不回兵!

    刘通等人只得把希望寄托在吕卓的身上,至于今后谁来当青州的主人,不少人已经在心里投了吕卓一票。

    吕卓在青州打算年关之前,一鼓作气肃清黄巾残余,兖州的曹操,也吹响了大举反攻的号角,他和吕卓,好像竞相开放争奇斗艳的鲜花,较着劲的都跟黄巾展开了决战。

    这一仗,足足持续了将近半个多月,两人齐奏凯歌,吕卓收拢降兵共计15万,而曹操则是大获全胜,终于尝到了丰收的喜悦,得降兵25万。

    虽然吕卓得的降兵少,但是,之前去冀州助战,也收拢了不少降兵,加起来,也不下20万,实力也算提升了不少。

    打了胜仗,吕卓欢欢喜喜的回返徐州,但是,他却把太史慈和三万大军留在了青州。

    捷报送到邺城,袁绍吃了一惊“这……莫非吕卓他想鲸吞青州?”

    “主公英明,如今,焦和也死了,吕卓又帮着青州平定了匪患,尽得民心,怕是这青州,非他莫属啊。”

    逢纪叹了口气,摇头苦笑道“主公,怕是吕卓的上表,也快到了。”

    “上表?元图,你觉得他还会承认刘虞这个皇帝吗?”忽然,莫名的觉得浑身一凉,袁绍忙紧了一下衣袍。

    自从曹操迎奉献帝后,袁绍的心情一直不好,谁都知道,献帝才是汉室正统,而刘虞和袁绍,声望日落,并不被百姓认可。

    此一时,彼一时,当日袁绍撺弄刘虞称帝之时,董卓还霸占着京师,他欺君罔上,无恶不作,相应来说,刘虞是不是正统,反对的呼声没那么强烈。

    可是现在却不然,献帝非但没死,反而被曹操接到了兖州,这也就意味着,袁绍和曹操的蜜月之旅,也要结束了,曹操日后必定要出兵讨伐袁绍,而且,打的还是顺天伐逆的旗号。

    “报…徐州长史张昭求见!”

    “主公,吕卓的上表到了。”

    逢纪捻髯一笑“吕卓还是跟以往一样,会坚定的站在主公这边!”

    张昭的来意,自然是为吕卓谋求青州,虽然地盘吕卓已经占下了,但也得跟袁绍知会一声,让刘虞下道任免的诏书。

第360章 ,吕卓吟诗?() 
回到徐州的吕卓,小别胜新婚,免不了跟糜夫人亲近一番,幸好总算是赶在年关前回了家。【。m】

    一日无话,转过天来,吕卓就去了诸葛瑾那里,见诸葛瑾兄妹几个还住在简陋的草屋里,吕卓感慨良多,心里既觉得过意不去,但也对诸葛亮兄妹更加钦佩。

    诸葛家原本是琅琊有名的世家望族,适逢曹操兴兵,突遭巨变,一夜之间,诸葛亮这些人全都从天堂掉进了地狱,换了别人,十之八九会绝望崩溃掉。

    可是,不论是诸葛瑾,还是诸葛亮,都没有自怨自艾的抱怨什么,他们很坦然的面对这一切,对未来,乐观以对,哪怕是最小的诸葛均,也没有哭闹。

    这一点,很难得,可见,他们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熏陶。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道“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想不到,小小年纪,他就有如此的心性和定力。

    触景生情,吕卓这个墨水不多的人,却想起了刘禹锡的《陋室铭》,不由得低声念了出来: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诸葛庐?在哪?”

    忽然,一身青衣穿戴整齐的诸葛亮从屋里跑了出来。

    “…………”

    吕卓顿时愣住了,脸色非常尴尬,这陋室铭里提到的诸葛庐,正是诸葛亮所住的茅庐。

    “没什么,就是寻常的草芦,是一个姓诸葛的人住的地方!”见诸葛亮好奇的看着自己,吕卓只好随口敷衍。

    “是吗?这词是何人所做,倒是很应景,词也高雅,入情入理,朗朗上口,一定出自名人之口,可是,为何我却从未听过!”

    虽然年纪小,可是,诸葛亮却博览群书,无有不通,他却脑海中没有印象,不由得着实纳闷。

    “啊…”

    本以为随口一说,就能瞒哄过去,可是,吕卓这才意识到,没那么容易。

    碰到诸葛亮这个神童,吕卓不仅尴尬,也无法应对。

    诸葛亮非要询问出处,吕卓说是从一处石碑上看到的,诸葛亮摇头反驳“绝不可能,这么好的文辞,怎能默默无名?你休要瞒我,该不会,是你所做的吧?”

    随即,诸葛亮又摇头自语道“也不可能,你虽然打仗尚可,这诗文辞赋吗?怕是连我三弟也比不上。”

    “啊?我比不上诸葛均?”

    吕卓又气又笑,诸葛亮也太能损人了。

    “怎么?你不信。”

    说着,诸葛亮把诸葛均喊了出来“三弟,三弟,出来一下。”

    诸葛均的嘴里还吃着糖果就被叫了出来,见了吕卓,诸葛均先给吕卓行礼“见过州牧大人!”

    吕卓觉得很滑稽,这才五岁大的小屁孩,居然有板有眼,彬彬有礼,怎么看,怎么带着喜感,不过,吕卓知道,诸葛均不是在演戏,而是从小就懂得了待人接物的礼仪。

    世家子弟,从小就要学习六艺,六艺指的是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排名第一的就是礼,礼就是礼仪,别看诸葛均小,却知书懂礼,俨然一个小大人,待人接物,比后世那些十几岁的孩子一点也不差。

    诸葛亮随手指了指山下的松树“三弟,二哥考你一下,就以松树为题,赋诗一首。”

    “松树?”

    诸葛均不舍的猛舔了几下糖果,奶声奶气的把小手往后一背,在地上踱步走了两圈,皱着眉头想了一会,然后一张口,一手五言诗竟然脱口而出。

    落落青松子,三年已成林

    大可充栋梁,小亦可祈福

    “行啊,不错,说的好!”

    虽然吕卓不懂,但也觉得很上口,很有意境。

    诸葛亮笑道“敢问大人,你可否以此为题,也赋诗一首,跟我三弟,试比高下!”

    见诸葛亮眯着眼睛笑的很得意,明显对吕卓肚子里的墨水持怀疑态度,可是,吕卓也不愿被一个诸葛均给比下去,绞尽脑汁,好不容易想到了一首“那我也献丑了!”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你……这是你做的?”

    诸葛亮吃了一惊,两眼陡然瞪大,盯着吕卓,像是在看一个怪物。

    见他又惊讶,又置疑,吕卓甭提多尴尬了,既想承认这是自己做的,心里又非常不安。

    这是陈老总的大作,吕卓可没这种文采和气魄,他只好含含糊糊的反问道“难道,这诗词你听别人提及过?”

    “好,就凭你今日的这一诗一词,可做迎娶我二姐的聘礼,这门亲事,我诸葛亮答应了!”

    “啊?你说什么?”

    诸葛亮冷不丁的冒出这么一句话,把吕卓给弄的一头雾水。

    诸葛玲刚从集市上回来,听到这句话,也是羞的登时愣在了原地,又气又恼,恨不能把诸葛亮的耳朵给拧下来。

    “二姐,你回来的正好,你来点评一下,他的诗词如何?”

    见诸葛玲回来,诸葛亮忙笑着迎了过去,到了近前,拉着诸葛玲的手,一边往里拽,诸葛亮一边把吕卓刚才说的《陋室铭》和《青松》又说了一遍。

    此时,吕卓才发现,这诸葛亮只听了一遍,竟然全都记下了。

    神童就是神童,诸葛亮从小就博闻强识,过目不忘。

    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刘备在荆州之时,刘琦来找诸葛亮问计,曾拿出一本失传的兵书,结果,诸葛亮只看了一遍,便能一字不差的背诵出来。

    “二弟,你胡说些什么。”

    虽然诗词文采很好,可是,诸葛玲哪里有心思鉴赏,这诸葛亮刚才的一句话,直接让她羞的无地自容,匆匆跟吕卓打了声招呼,诸葛玲就进了草屋。

    “怎么?莫非大人无意娶我二姐?”

    诸葛亮眯着眼睛,依旧脸上挂着笑“大人是觉得我二姐配不上你?”

    吕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