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祚高门 >

第1088章

汉祚高门-第1088章

小说: 汉祚高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心不足啊!”

    尹仲有些惆怅的叹息一声,他们这些陇上土著门户限于实力,并不能控制住局面。至于未来的陇上究竟是张氏作主还是新来的王师作主,对他们这些晋民豪强而言其实都是一个算是不错的转机,背靠大树好乘凉,有这样强势一方震慑地域,他们多少也能享受一些安稳。

    可是现在两方过境强龙不睦,便让许多陇上势力蠢蠢欲动起来。眼下的三阳川,算起来还是诸多杂胡部落为多,譬如卢水胡的沮渠部,鲜卑的乞伏、秃发等各个部落,包括氐羌在内的诸多势力,这会儿也都悉数到场。

    在这些杂胡强族心目中,自然乐见这两强互攻,最好是两败俱伤,彼此都丧失掉在境域中称霸的实力,如此他们才能够坐收渔翁之利,得于逞虐陇上。

    众多势力各怀鬼胎,及后又陆续有人继续加入进来,整个三阳川渐渐人满为患。这也让李弇并尹仲这些乡豪们更加忧心忡忡,只恐一场大祸将要爆发。

    “打起来了,已经打起来了……”

    时间悄然流逝,夜幕将要降临时,突然上游北面传来哗噪声,那是某方势力派出的探马传递回了消息。

    听到这哗噪声,李弇、尹仲也都各派子弟上前仔细打听,很快详细的情报就传了回来。上游战斗已经在五莲城附近发生,只是实力对比有些悬殊,晋军参战的只有两千多徒众,而王擢所部却足足数万。据说大半五莲城都被王擢的人马所占据,晋军只是占据了略阳川一个小小的角落。

    “王师过于冒进轻敌了……”

    李弇得知这些情报后,忍不住叹息一声。从他内心而言,倒是比较乐见王师能够在陇上成功立足。因为他此前任事凉州州府,对于张氏虚实如何其实比较清楚,并不觉得张氏有长久占据陇上的实力。

    而且张氏得以立足河西,多靠凉地那些豪强的支持,这些豪强们是非常不愿与旁人分享权位的。李弇所以离开凉州,未尝没有遭到排斥的缘故。张氏就算一时占住陇上,内部也必会因此爆发纷争,未必能够接纳团结他们这些陇上豪强。

    旁侧的尹仲则说道“据说王师都是精勇悍徒,早前老羌姚氏便曾落败于陇道,同样是被以寡破众。王擢其人也未必就能获胜,王师未必无胜……”

    “即便得于惨胜,以区区寡弱之众,又怎么能够震慑得住此境诸多强人啊……”

    李弇环顾周遭,并无尹仲那么乐观。当北面交战的消息传来,几方杂胡部落已经隐隐有了串结并继续调集兵众的迹象,很明显将要按捺不住,打算收缴残利了。

    “司马得国,不爱苍生,祸生萧墙之内,强胡得窃权柄。纵有贤臣谋于复兴,久病之后又怎么能轻得康复啊……”

    讲到这里,李弇心情已经满是低落,暗觉得晋国今次攻略陇上大概就要折戟止步于此了,至于来年王命何时能够再临陇上,也实在让人不敢作乐观之想。

    所以他便转头吩咐家众早早休息,在这里歇息一夜后明早尽快返乡固守家门,以应对不久之后的变故。

    他虽然惋惜于晋国难进陇上,但本身既无实力也无勇气前往助战。而张氏即便今次能够将晋军拒在陇东,其实也暴露出其家真实的心迹,短期之内或能称豪于陇上,但身上这层晋祚良臣的大义虎皮也将无存,也必将因此自食苦果,骚乱难宁。

    后半夜时,三阳川上骚乱声越来越响,让人多有心悸。各方消息连续传来,比如早前入于陇道的羌胡姚氏也抵达三阳川,还有张瓘已经率军向东边冀县而去。另有众多胡部增军,大乱似是一触即发。

    临近天亮时,尹仲再来拜访李弇,并携带有一副血迹斑斑的精甲“河道上漂来浮尸,这副甲便是晋军死徒身上剥下……”

    李弇让人掌灯细览,看到那甲具的精良,以及上面触目惊心的劈凿痕迹,可以推想战斗之激烈,那位精甲的原主、晋军的死士是经历了怎样艰苦卓绝的战斗,却只落得一个身死远荒的下场,再次仰天长叹“可惜、可惜……”

    “是啊,实在可惜!”

    尹仲也顿足叹道,虽然河道上发现的晋军徒众还少,更多则是王擢的杂乱人马。可是现在三阳川周边已经聚集起了数万的晋胡强梁之众,就算晋军这一战能胜,久疲之下又怎么能战得过这些观望之众。

    “走吧,走吧……远离这一片是非!”

    李弇长身而起,面对那一副精甲长施一礼,待到站起身来时,眼眶隐隐有些湿润“平生大憾,人世多艰,此身终不能复以生入华夏……”

    北面传来的骚乱声越来越大,这也让三阳川上局势越发不稳,甚至已经有胡众向周边势力发起了进攻。

    李弇并尹仲听到那些越来越汹涌的骚乱声,也知此境杀戮将要兴起,不敢再久作逗留,于是连忙召集家众,趁着黎明前的黑暗掩护撤离三阳川。

    “此地别过,来年未必还能生见,世兄珍重!”

    待到渭水河滨,尹仲于马背上对李弇拱手作别,彼此神情都是低落,思及陇上后事只觉满怀绝望“苍天何以薄我陇民……”

    彼此分别还未行出太远,突然北面喧哗声大作,李弇湿热泪眼转望向北,神情因此更加忧恐。可是还来不及发出什么感慨,突然一股更加猛烈、如山洪爆发的叫嚷声自后方宣扬起来。

    这些叫嚷声全然不似厮杀声,这也让李弇心中多有疑惑,念及心中遗憾,终究不甘心就此离去,眼见周遭子弟徒众俱有跃跃欲试姿态,他蓦地将心一横,再率家众返回三阳川“若真王师残胜,儿郎并我奋杀一程,即便救出一二义勇,不复我乡徒久渴王声之切念!”

    于是一众人披着稀薄的晨曦,再向刚刚离开的三阳川冲去。此刻三阳川上早已经大乱蔓延,众多晋胡徒众纠缠成一团,彼此也不知周边究竟是敌是友,只是一味的嚎叫乱斗。李弇等几百徒众返回之后,也很快便被这骚乱所冲散,彼此不能呼应。

    “王师壮行,播威陇上!扬我华声,复我冠冕!”

    一束声音自北面响起,初时尚是飘渺,为周遭嘈杂声所掩盖,可是渐渐便如天际雷声滚动,伴随着东方天际跃升的朝阳,雷声渐渐雄浑,渐渐壮大,渐渐回荡于郊野,渐渐响彻于这一方天地中。

    一道黑线于北面河川浮荡而起,很快便壮大成一个个具体的形象,众人视野中光线交织,很快便看清楚了这一片景象那是数百名人马具甲的重骑,手中长槊标立,阵型齐整如同一道铁壁,战马每作奋蹄,便如一声鼓响直接扣中人的心弦。

    经过将近一个昼夜的厮杀,奋武军终于凿穿了数万胡卒的阵势,出现在了三阳川的北面。这一场战斗实在惨烈,五百名重骑死伤近半,一千五百名轻骑也只剩下了不足千众。

    可是随着他们的行来,陇水为之赤流,浮尸拥塞河川,阵前无有一二立卒!

    “王师入陇,可有贼徒敢战!”

    沈云饶是臂力惊人,这会儿也已经是疲累难当,无论兜鍪、面甲,还是满身的披挂,俱都覆上了一层厚厚的血浆,行入三阳川后眼见绵延几十里的乱斗场景,面甲之下的脸庞上殊无惧色,只是斗志更加昂扬“阻我者,杀无赦!”

    战马嘶鸣,雄声雷动,阵伍最前方的重骑原本战马早已经累毙于途,但是杀穿那一众屠各贼军后,自能多得缴获战马。

    此刻其中数百匹精选良马驮着那些悍不畏死的奋武将士,义无反顾冲入三阳川上,所行之处人马辟易,杀贼如刈草,壮烈无以复加!

    “王命天声,复威陇上!此境烈骨标立,岂独胡丑猖獗,能忍我诸夏天兵孤军奋战?”

    三阳川上,欢声雷动,诸多晋民豪强包括去而复返的李弇在内,直向周遭那些涌动的杂胡徒众杀去,很快便在三阳川上斧凿出一条开阔血途!

    。

1242 陇事难定() 
“前日两军交冲五莲城北,王擢因其势众,先以本部精锐列阵迎击。晋军人马具甲,并以五百重骑凿穿本部。初战受挫,王擢又引众退返五莲,欲以别部义从轮战疲师……”

    五莲城屠各王擢与晋军王师的战斗过程究竟如何,张瓘要比三阳川上那近窥的各方势力还要更加清楚。

    他作为这场战斗的始作俑者,尤其王擢又是一个新附未久的势大军头,为了保证局面发展能够在他意图之内,自然也要在王擢军中安插自己的亲信。

    因是五莲城战斗结束之后,眼见大势难挽,军中暗藏的张氏心腹便循小道绕过已经混乱不堪的三阳川,返回报信。

    但若是有选择的话,张瓘宁可不清楚这场战斗的具体过程。虽然晋军所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强悍至极,但毕竟远来之师又是以寡敌众,所以这一场战斗也是打得辛苦至极。

    在亲信汇报言述中,长达一个昼夜的战斗过程里,晋军有数次都已经完全被漫山遍野的胡部义从所威陷,败亡在即,只因略阳川地势狭长、不利于军众大规模的围聚攻杀,兼之王擢其人暗存保全实力的心迹,关键时刻不舍得将所部精锐投入战场,才让晋军几番杀出重围,反而杀得那些胡部义从俱都胆寒心惊,不敢再死命围堵。

    特别是在最后决战之际,胡部义从已经难以再驱用,为了锁定胜果,王擢不得再率精锐部众迎战。虽然其军军械装备远远落后于晋军,尤其晋军那数百重骑更是强大的令人绝望,可是经过长达七八个时辰的休养,王擢军也算是以逸待劳。

    最后这一场决战,晋军再以重骑冲营,但是由于体力耗损严重,杀伤力已经远远不足,特别是战马大规模的倒毙,让这数百重骑完全陷在屠各军阵之中,也让晋军这一股最强大的兵力彻底丧失了战斗力。

    当时甚至就连晋军的主将都丧失了战意,重骑陷于敌阵也都不敢营救,而是率领剩下千骑向略阳川北面溃逃。

    晋军装备精良远远超出陇上豪强的水平,眼见大势将定,王擢也是贪于全功,一面派出别部追击晋军溃部,一面亲率麾下精锐围杀已经陷于军阵的晋军重骑。

    这些重骑装械实在是太好了,尤其在战斗中所表现出来的威力更是让人惊艳至极,王擢作为一个乱世中的强大军头又怎么可能忽视这一批重械的战略价值。在这陇上边陲之地,各方豪强即便是愿意不惜财力的打造,也根本就没有相应的工艺。

    如此重要的强甲重械,在陇上完全不可复制的精品,哪怕流出一具都会令王擢心痛不已。所以当晋军精骑溃退时,王擢为了免于旁人哄抢,即刻下令让各胡部义从退出战场,亲临战线指挥剿杀这些已经几近丧失战斗力的晋军重骑。

    然而谁也没想到,在这最后关头,晋军这些重甲将士陡然爆发反杀于中,直接拔斩王擢中军帅旗。适逢各路胡部义从都被驱退出战场,眼见中军旗号被摧毁,顿时便造成了全军的大溃逃。而原本已经溃逃的晋军也在关键时刻反杀回来,最终便造成了王擢军的大败亏输。

    了解到这些之后,张瓘一面痛骂王擢贪货忘命、庸才该死,一方面也是深悔自己定策之际还是失于保守。若是当时他能横下心来,不惧与中州行台彻底交恶,直接引众占据三阳川,待到晋军杀出略阳川后,早已经是强弩之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