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祚高门 >

第1096章

汉祚高门-第1096章

小说: 汉祚高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打定主意要摧毁张骏在东面的布置,将手插入其中还不止,甚至连张瓘的性命也不打算放过。这是久屈之下必有伸张,趁着州府与中州行台抗衡对峙之际做出反扑。

    这样的局面,张骏自然不可能答应,他宁可亲手干掉张瓘,也不愿在河南的经营。枹罕这个河南重镇,他绝不可能交到那些凉州大户们手中。

    一旦枹罕落于人手,都不是说丧失掉日后进望陇上的要塞基地。假使来日行台势力仍然持续壮大,没有了枹罕这个河南要冲之地,他家甚至就连想做窦融都没了资格!说不定就会被凉州土著豪强把持此境,迎取王师入境,让他家更加没了存在的价值。

    损失掉一个张瓘,虽然让张骏负上凉薄之名,但最起码枹罕还在手中,另择心腹驻守。作为行台封授的凉州最高官长,必要时他甚至可以稍借行台王师的力量,用以压制凉州境域内骚动的豪强,这也是张骏付出这么多代价换来的一点实际收获。

    只是对于接下来将枹罕交付何人镇守经营,张骏也实在还没有想清楚。老实说他们凉州不乏人才,其中优异者较之中州人物都不遑多让。

    但是这些人才,或多或少都与凉州土著豪门有着联系,要么就是永嘉前后投往凉州避难的中州人士。很明显在这样的情况,张骏绝不放心将枹罕交到此类人手中。

    “吴儿得人,莫非天助?”

    遍想良久,张骏也没有想到府下有什么合适的镇将人选,不免又想起早前在他府下走出、之后显名大用于中州的凉士谢艾,又是忍不住的生出一股烦躁。他也没想到此前随手指派送往中州的一个儒士,竟拥有如此才器堪为国士之用。

    据说那个谢艾深得沈维周信重,河北军政事务一应付之,羯国诸多骁勇宿将俱都饮恨其人攻伐谋算之下。

    若是这个谢艾还留在凉州……其人凉州寒门子弟,还是受惠于张氏州主的兴治教化才有机会才力壮成,若再加以拔取厚用,自可信重无疑,正是镇守河南重镇的上佳人选!

    “一时迷目,走失真金,莫非天意不许我家成事西方?”

    想到这里,张骏心情更加的恶劣,随着那个谢艾越来越名重于中原,他在懊恼之余,也加强了对治下诸多寒门子弟的拣选与教化,倒是也提拔出一批可用的人才,令得凉州政教一时间为之清明许多,但类似谢艾那种文武皆允的惊艳大才,却一个也没有挖掘到。

    “枹罕重镇镇将不可久缺,犬儿不久之后将从中州回返,便暂且留在河南,届时也请治中前往襄事。”

    虽然此前出了张瓘这样一个家门败类,但张骏在权衡良久之后,终究还是觉得自家人可信一些。

    不过他也不敢再专委一人,首先将要自洛阳返回的嗣子张重华代表他坐镇枹罕,再加上张耽这样一个亲族长者,之后再广选僚佐,应该可以维持河南地的稳定。

    张耽闻言后也无有异议,当即便拱手领命。

    如此,凉州方面便也确定了之后于河南之地的局面安排如何,张骏又仔细叮嘱稍后在与王师和陇上人士交流时该要注意的事项。

    念及一番劳碌终究为空,张骏又忍不住恨恨道“错失垂成之功,我家福泽莫非止于此境?陇上之地,近在咫尺,竟然如此难得!”

    也由不得张骏作此命理难破之叹,张氏图谋陇上之地非止一时,早在其祖父张轨新入凉州时,便曾用兵陇上,却遭遇凉地大户反扑甚至求诉朝廷想要将张轨取而代之。之后张氏派遣凉州精锐东行赴难,这才将名位稍作巩固。

    待到其父张寔时期,又逢陈安称豪陇上,张氏也无力征讨其众。而到了张骏时期,倒是出现几次良机,譬如汉赵覆灭时、陇上也受波及,正是一个乱象丛生、势力空白的好时候,但是凉州豪门又跳出来掣肘阻拦,让张骏没能成功出兵。

    而这一次,可以说是距离成功最近的一次,很明显中州行台也没有太大的精力占据陇上,只要当时张瓘能够果决一些,让那些陇士们没有机会串结起来勾结王师对抗凉州军,此事便成了一大半。但最终结果,还是让张骏失望了。

    眼见州主神情灰懒,一副雄心不再的模样,张耽一时间也是语竭,不知该要如何劝勉,只能拱手退出。

    之后张骏便起身返回州府内宅,待入内宅转过一处轩舍,却听到旁侧传来嬉戏之声。他当下心情正是恶劣,这声音传入耳中不免更加烦躁,直接转身循声走去,而后便见他的长子张祚正在轩中怀拥美婢亵玩游戏,多有淫声艳语。

    眼见这一幕,张骏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挥起手中器杖劈头砸向张祚“贱奴狗胆猖獗,敢于你父帷下浪戏!”

    张祚不意横祸临头,吓得脸色煞白,瑟瑟发抖,忙不迭抱头哀号乞饶。

    张骏手中器杖都打断才忿忿住手,再见儿子瘫伏地上死狗一般,心情更被败坏,抬脚踩在张祚头颅上怒声道“同样父精母血养成二十余载,我家之种何以卑劣至此?若有一二才器效于貉奴,你父不至惆怅至此,滚出去!”

    张祚这会儿已是头脸青肿,闻言后更加不敢逗留,匍匐着爬出轩舍而后飞奔出数十丈外,旋即便听到身后传来婢女惨叫绝命之声,眼中闪过一丝悲色,继而便化作浓郁的凶戾积入眸底。

    。

1251 陇胡代兴() 
七月的天水,水草丰茂,山川秀美,动人之处不逊中州。

    过去长达大半年的对峙,令得陇上局势一直分外紧张,随着凉州军的撤出,紧张的气氛一扫而空,王师所驻扎的大本营上邽周边更有络绎不绝的人潮涌来。

    王师次第增兵陇上,最开始是沈云的奋武军作为主力,通过击败略阳的屠各王氏而打开局面。之后的几个月里,虽然一直与凉州军处于对峙状态,但一直都在连续不断的增兵陇上。

    到了眼下,王师在整个陇上所投入的兵力已经达到两万之众,除了奋武军精锐之外,便是庾曼之所率领的扶风王师。而庾曼之也受到行台正式任命,假节监秦州陇右诸军事并氐、羌诸胡事宜,作为王师在陇上的主将,正式开始了独当一面。

    “我军将士奋战陇道,遂成王师壮武之名,竟为蠢物得全势位!”

    收到行台的任命书令之后,沈云不免满腹的牢骚,如今他在陇上威名可是不小,结果最后全便宜了庾曼之。

    闻此忿声,庾曼之却不领情“此境事务庞杂混乱,你道我想居镇此方?若是有的选,我倒想跟你调换一下,统率奋武精军四面逐功。不过看来行台诸公也知谁人才器高低,不敢将此方面重任轻许孟浪之徒!”

    彼此贬损多年,此类戏言自然不会当真。不过沈云也真的不羡慕庾曼之这个方面镇将的位置,因此前攻略陇上之功,他在陇事平定之后再积功勋得封县公。在整个关西战事中,是寥寥无几能与主帅桓宣并为一等大功的厚赏封授。

    近日频频以此吐槽庾曼之,也是因为受封县公之后,萧元东吃味不已,旬日之间连发数函言是沈云全凭他一手兴创的奋武精军才有了今日的大功封赏。这一类的负面情绪,沈云总要再寻一个人倾倒出来。

    行台这一代的年轻将领们,都已经渐渐由原本的少进成长为目下王师的中坚,越来越多的走上镇戍方面的位置。但这些方面镇将中,若轮到任务之艰巨、所面对的情况之复杂,毫无疑问庾曼之所接手的陇上是排在首位的。

    首先便是兵力方面,行台这些方面战区所安排的兵力,兵力最盛便是沈牧所坐镇的青兖,一线行伍并军府配额合共八万之众,乃是目下整个行台范围中仅次于荆州军的一镇。

    荆州军内部却还分成数部,而青兖方面则以沈牧为主,李闳、曹纳等老将则主要管理军府事宜,配合军事。可以说是原本徐州军的精华,俱都安排在了以泰山郡为中心的黄河下游战区。

    可是陇上这里,虽然看似有两万驻军,但奋武军并不归于庾曼之调度,最迟明年上半年便要撤回中州。而庾曼之手中真正可称主力的,主要还是两军六千余名原本的潼关守兵,至于其他的军队,主要还是在关中征发起来还未经过大战考验的新建府兵。

    后勤方面,陇上秦州与其他军镇也不可比较,枋头的谢艾背靠着整个豫州腹心,青兖的沈牧后方也是有着改制经营早已经成熟的徐州。

    可是陇上的后方,只有一个尚在营建的关中,还远未达到稳定产出的地步,而且关中这个大基地还并非只是供应陇上,关中北面的战事同样需要继续进行,未来一到两年内,还需要配合河东攻略并州。

    而在需要负担的任务上,首先自然是需要稳定陇上各方势力,之后不久便要继续用兵于陇南,攻打盘踞在武都的仇池国,以求早日能够与已经转任梁州刺史的毛宝部打开联系,沟通于汉中。

    诚然随着凉州军的撤出,陇上已经没有强大到足够威胁王师的势力,但并不意味着镇抚地方的任务就轻松。即便不言其他弱小实力,陇上目下最起码还存在着三股有串联可能、且一旦串联起来便拥有足以抗衡王师的力量。

    这三股力量便是陇上的晋人豪强,以及部落、人数众多的氐人和羌人势力。这其中晋人主要集中在陇西、天水等地,略阳是氐人的大本营,南安则主要聚集着羌人,还有一部分的河西鲜卑。

    如何平衡各方,将这几股力量镇抚于下、同时又能导为己用,这是非常考验镇将水平的。一旦处理不当,陇上都将再次陷入混战之中,更不必再谈南攻仇池国的对外战略。

    所以庾曼之这个位置真可谓一个苦差事,尽心尽力未必有功,可一旦松懈则必然有过。以至于沈云都笑侃其人,送给他一具铁荆棘的马鞭,叮嘱他平日闲来无事便给自己来几鞭子以作激励警醒。

    当然行台也不会任由庾曼之孤军奋战、智小负大,给他搭配了规模庞大的参谋团队,其中就包括早前跟随沈云上陇的杜弥等人,杜弥留任天水担任郡太守,主要负责统战与政务处理。

    而且行台给庾曼之开放的节权也非常大,林林总总二三十条,特别是在人事任命方面。由于陇上人情风物的复杂,除了征伐威慑之外,各种羁縻手段的运用也是重中之重,其中最主要的自然就是名爵的刺激。

    庾曼之节督陇上,手里拥有着非常灵活的举荐试守权力,太守、督护以下文武官员都可先行举任,试守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行台审核称职之后俱可转为正职。而在其他军镇,唯有枋头的谢艾有此权柄,甚至就连关中的桓宣都不具备。

    其实对于给庾曼之开放这么大的职权,行台还是不乏异议的,倒不是担心庾曼之籍此构建私门,而是担心他会在陇上这个王威久乏之地恩赏泛滥,致使陇民恃宠而骄。但大将军在小作权衡之后,还是决定授予庾曼之这样的职权。

    行台创建以来,因为务求章法制度的严谨,所以难免担负了一个寡恩吝赏的恶名,以至于许多时候都不能有效的团结地方势力。

    对于这一点,沈大将军也有足够坚持的理由,后汉三国乱世以降,是各种制度、礼法崩溃的时期。后来虽然天下一统于晋,但中朝那几十年的混账统治,破坏大于营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