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祚高门 >

第426章

汉祚高门-第426章

小说: 汉祚高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以财帛物力驱使人为你收缴人头以作功勋之本。哈,羯奴如今势大难遏,北地几无敌手。王业都是偏左一隅,我等寒庶自保尚且不足,何至于因区区财货给人卖命!”

    沈哲子听到这话,眸子倒是一亮,他本来还因为大肆收缴羯奴首级而思考一个说辞,却忽略了军功一项。

    他倒是没有用钱来买军功的想法,不过显然这个说法要比自己准备的说辞更有说服力,于是便笑语道:“钱财我是不缺,唯独乏于长望之资。我只需要羯奴首级,无论小民还是悍卒,也无论你们是战斗而获,还是私下宰割,交来一份羯奴首级,便是一份收获。这样吧,我也知你们并无太多资财购买,一份羯奴首级折盐一斗,若能交超过一千首级,允你们以首级抵一半货资。”

    “前一百个首级,我也不是白要,统统盐米折价偿付。若是本身资财有限,可以双倍羯奴首级暂付抵押,余者货资延后再付。如果各位对此有混沌不明,稍后我会让家人详细为你们解答。”

    讲到这里,沈哲子面色一肃,沉声道:“只是我要警告诸位,我只需要羯奴首级,若查实有作伪,休怪我翻脸!当然,若是杂胡所充,清点不出,那是你运气好。”

    “这么说,只要是羯奴首级就可以?”

    听到这里,陈勉眼色又是一亮,他自然不敢屠戮羯奴那些悍卒,但若仅仅只是普通的羯奴小民,如果做的小心,杀得干净,百十个对他而言也不是什么难事。毕竟羯奴内附已久,颇多杂居于外,只要用心些,不愁没收获。北地已是动荡不宁,哪怕是羯奴高官,谁又关心小民生死。

    “不错,只要是羯奴就可以。如果是羯奴中的悍卒又或官身,且能证明其身份,回报以倍递增。”

    沈哲子笑语回答道,如果不作改变,未来乱世还有几百年,五胡次第兴起,他才没有心情对羯奴讲什么人道精神。有节制的暴虐,有计划的屠杀,有步骤的灭族,这是他给羯胡准备的方案。

    未来他能行到哪一步,他自己也不清楚,所以倒也不宜将所有杂胡都推到对立面。哪怕是未来过江北伐,首要目标也是咬定了羯胡,不打死不罢休!至于其中或有无辜,跟鬼说去!

0510 肆无忌惮() 
沈哲子在鹤岗待了一天的时间,全都是在谈论关于收买羯胡人命的事情,从纲要谈到了细节。

    随着深谈下去,众人的思路也越发开阔起开,针对于这一桩交易便也更加热心。实在是因为沈哲子开出的条件太优厚了,羯奴人命居然可以当作钱来用!他们虽然未必有跨境击贼的勇气,但偶尔也不乏羯奴的散兵游勇掠境而过,哪怕没有这一项交易,为了守卫家园也要与之厮杀。

    既然厮杀是免不了的,那么何妨将那些以往只能掩埋或抛弃的羯胡尸首去换取他们所迫切需要的物资!况且,就算他们这里寻觅不到太多的羯奴,更往北处羯奴可绝对不是什么稀缺物。

    这些人最担心的还是沈哲子只是偶发兴致,不能持久。不过沈哲子一再保证,这是一个细水长流的交易,最起码在未来几年之内是不会中断的。并且,他还在席中提出了一个构想,那就是以滁县旧城打造一个仓储壁垒,用于和各家就近交换。

    “江北终究非是我家旧基,未来的滁县经营,还要多多仰仗诸位。”

    沈哲子在席中笑语道,继而脸色又是一肃:“我可以保证这交易是长做长有,但如果中途出现什么意外,譬如仓储被乱匪劫掠之类的事情,那也只能罢止此事。不独如此,我还可以向诸位保证,江东物货再也不能通行于涂中!”

    人心叵测,沈哲子虽然愿意与这些人家交易,但却不得不防备就有凶横之人暗里使坏,勾结悍匪来打劫货品。他之所以有底气提出这样一个交易方案,就是有把握震慑住这些人。

    如今庾怿已经在历阳站稳,江州那些人家也在温峤出面后谈妥,隐爵那里虽然略有涣散,但有京口市场的卡住,他同样还保持了很大的话语权。如果要封锁涂中的物资输入,虽然未必能做到粒米不入,但只要放出风去,其他人家就算是还想往涂中运输物资,价格肯定也会借此机会而陡翻数倍!

    众人听到沈哲子不乏威胁之语,不免有些尴尬。其中一人说道:“沈驸马这谋划是大益我乡土,别的不敢说,单就涂中一地,保护此事不受侵扰,我等也是义不容辞。不过今时人心不古,或就有异乡人自恃悍勇,嫉我乡中善用,或要从中坏事,也实在需要警惕起来。”

    那陈勉听到这话,脸色不禁一沉,这话不是说他又在说谁!不过眼下,却是不好发作。早先他不肯卖马给杜赫,是担心对方做大后对自家在涂中形成威胁。

    可是现在,且不说这桩交易中所蕴含的庞大利润,单单沈哲子花钱购买首级军功的举动,已经让他颇有蔑视。这些高门子弟本身全无作为,更无进望,只想要坐享其成。

    如果这桩交易能够持续几年,自家在当中必然会获利巨丰,有了充足的钱粮便能够招兵买马,大肆扩充自家实力,届时在这南北之间日趋壮大,未必不能达到昔日范阳祖氏那种地位!到时候,无论南下北上,必然都会有自家一席之地!

    为了那远大的前景,陈勉也毫不介意委曲求全,当即便笑语道:“驸马请放心,此事本就我等受惠良多,怎么可能会让驸马一人独困!我记得那滁县城应该还在豫州一众残军手中,内里不乏我家故旧,我愿出面交涉拿回此城赠送驸马!若是不行,哪怕强攻,我也会将城池拱手送上!”

    其他人听到这话,面皮不禁微微一抽,他们自然没有陈勉那样广泛的人脉和强大的实力,因而也越发感觉到此人在乡中对他们所产生的威胁。以往还可以相安无事,可是一旦有纠纷凸显出来,此人的存在便让人寝食不安!

    “这只是一件小事,倒也不必有劳。我既然敢过江来收捡人命,这点底气还是有的。”

    沈哲子微笑道,对于陈勉的殷勤示好并没有太多表示。

    陈勉见状不免讪讪,心知自己先前孟浪言行终究还是给对方留下恶劣印象,毕竟对方过江来为求军功,自家则是涂中实力最强一家,于情于理都该拉拢倚重。终究还是太冲动啊,若早知对方意图如此,区区几十匹马驹又算什么。

    而其他人在看到这一幕后,不免就交换了一个眼神,这个陈勉太狂傲得罪了人,若能善加利用对方这个心结,他们在这场竞争中未必就全落下风。

    第二天沈哲子离开时,这些人一路相送,态度之热切与前日截然不同。不过这当中还有一个例外,那就是那个年轻人邢岳。

    邢岳一路跟在郭诵身后,待到将近南塘,各家都已经散去时还是不肯离开。

    终于,他有些忍耐不住,拍马上前拦在了沈哲子面前,不乏愤慨道:“凡我晋民,诛杀羯奴叛逆乃是义之所往!朝廷量功所用,也是礼制所在!可是你,以南人而受用于朝廷,却是枉顾君恩,更以利诱驱人卖命,败坏忠义,玩弄典章,难道你就一点都不羞愧!”

    沈哲子听到这话,倒也并不羞恼,只是笑语道:“刑君忠义之言,确是振聋发聩。不过我倒有一点疑惑,去年君王陷于贼手,却不闻刑君过江勤王浪战之名。”

    “我、我……我不过只是一介寒伧之徒,即便过江,于大事又有何益。”

    邢岳讲到这里,不免略有气弱,继而又高声道:“可是你却不同,你家本是吴中高门,门下又有郭侯这样的人间勇将为用,何至于要为此魑魅诡计!既然有志于事功,何不堂堂正正过江勇战!”

    “哦,原来我是吴中高门,确是应该慷慨国难,从容赴险。可是如刑君所见,道晖方一过江,便是人人侧目。类似尊府,自许寒伧,闭门不应。类似陈氏,稍有小隙,便以投敌要挟。我确是不乏敢战之心,但途中荆棘蔓生,尤甚于羯奴之烈。我怕我还没有见到羯奴,屠刀就先斩钝!”

    那邢岳听到沈哲子这么说,一时间不知该要如何辩驳,不免愣在了当场。

    看到这年轻人默然,沈哲子也是不免一叹。千人自有千面,未可一概而论。他每有论事利字当先,并不是因为觉得每个人都是利欲熏心之辈,而是相对于所谓的忠义,利益才能联合更多的人,效率才能更高。

    时人确是不乏慷慨激昂之辈,但如果仅凭这些人,北伐是远远不够的。这是一个力气活儿,越多人加入,力量才能越大。又不是要以德服人,无谓强求道义上的无可指摘。

    那邢岳在道旁愣了片刻之后,拨马行到了一边,让开了道路,看到沈哲子再次起行,他勒马高呼道:“我绝非只是口上忠义,只是以往报国无门!来日沈侯若果真要北上击奴,传信有召,我即刻来见,只求能为郭侯营下一卒!”

    沈哲子挥挥马鞭,与其道别。如果有可能,他当然希望有更多这样的热血之人涌现。这一类人或许禀赋、能力有差,但越是这样的单纯的心绪,往往才能拉动世道向前。

    再上路时,郭诵也言起沈哲子与涂中那些人家讨论的这桩交易,只是角度有所不同:“这些人惯以闭门自守,期望能独存于乱世。驸马以此鼓动他们杀胡,或是有效。但这件事实在不宜毫无节制,若那些人家因此而自肥年久,待到兵强马壮时,必将离心更炽,对于来日之江北经营,同样隐患极大啊!而且,若有人贪心过甚而杀戮太多,因此引来羯奴回望,或会让江北形势更加动荡。”

    郭诵本就是出身北地,熟知兵事,既然这么说,自然有其道理。

    首先第一点,沈哲子很清楚江北这些人心迹如何,那个陈勉说的也已经很明白,江东朝廷绝不是他们投靠效忠的唯一对象,甚至在有些人心目中都不是首选对象。正因事实如此,难以用华夷大义去说动,沈哲子才不得不动之以利,驱使他们去对付羯奴。

    按照事态正常发展来说,这些人在尝到甜头之后,势必会追加投入,以期能获得更大的回报。而投入的方式自然是招兵买马,或者联络中原地区那些实力更大的坞壁主,实力必然会有所提升。

    这些人在势弱的时候,已经很难服从江东朝廷的管束,等到实力大起来,必然更加视江东朝廷为无物。而沈哲子所依仗的除了丰厚家资以外,就是在江东朝廷所经营起来的权势和影响力。从这一点而言,他这做法就是在养虎为患,当自己不能再满足那些人的时候,必然会遭到反噬。

    但这是剔除了外部因素的情况,事实上这种情况根本就不会发生,因为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不会给这些人留出太多的发展时间和机会,他们根本没有可能壮大起来。

    眼下的情况是,北边的石勒还在稳定内部秩序,消化已经控制的人口和土地。而南方则因为苏峻之乱而元气大损,也需要几年时间来休养生息。眼下的僵持只是暂时的,因而给这些人左右摇摆留下一个空间。但无论双方谁抢先发难,这个僵持就会被打破,而这些人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趁着这段时间,沈哲子花钱请他们去杀羯奴,其实也是为了给他们增加投胡的心理负担。彼此已有血海深仇,不敢轻易去投。要知道他们屠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