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祚高门 >

第438章

汉祚高门-第438章

小说: 汉祚高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些基本的案几座榻,至于其他的细碎摆设,也都是主官们按照自己的意趣爱好逐步布置起来。

    在厅堂中绕了一周之后,沈哲子便又行向后进。后面的院子不同于前庭的大开大合,与前庭之间有一道宽在丈余的花栏阻隔,里面栽植着桃、梅等园景树木。再往内行去,拱门内则是一道镂空的影壁,绕行过影壁之后便能看到几座高低不同的阁楼。

    这些阁楼便是署内主要官员的居住地,彼此之间都被竹篱石墙分隔开,各自具有一定的隐密性。

    “这边一座小楼便是职下暂居,靠近于前庭,有什么突发之事,也都可以快捷回应。隔邻则是许、周二君的居所。没有等到驸马到来,我等便先擅自分配,实在有些失礼。驸马若是有什么意见,稍后都可调整。”

    张鉴指着周遭几个小楼笑语道,不免又感慨台内有人的好处。他原本在著作局任事时,虽然职事上要清闲的多,但是居住环境却绝对没有这样从容,六七个人挤在通室内,如果夜里有人恶习打鼾,那么其他人就都不要好梦了。

    “诸位入台,都是才为国用,起居如何,适意即可。你们自己住的舒心,我也没有什么意见,一切照旧就是。”

    沈哲子笑着摆摆手,继而便行到位于院中最中央那座给他准备的小楼去。

    这一座小楼位于庭院最中央,周围栽着一圈柳树,内里还有一道高在半丈有余的墙壁,私密性得到了充足的保障。

    整座小楼有三层高,虽然建筑的不算宏大,但木石搭配、内外雕琢也都是匠心独运,搭配合理。在台城这样寸土皆繁的地方,居然能够留出土地营造出这样一个闹中取静的地方,可见这一个官署在规划建设之初,所预设的官员品秩却非沈哲子这个区区四百石的东曹掾。

    哪怕沈哲子本身对于居所并不过分上心,看到这样一个雅趣的小园,也忍不住感叹道:“台内人员庞杂群处,三公未能得闲取静,我却独享此佳所,实在居之有愧啊!”

    张鉴闻言后笑语道:“台内谁人不知,如今这新城新貌,多赖驸马倡议筹划,诸公始得善居。驸马情当居之,理当居之,若是推脱,旁人才是真的要居之有愧啊!”

    行在后方的御属许诵也说道:“属下常任建康地方,也是多闻小民有言,驸马首倡兴建广厦万间于都,大庇满城寒士,若以功论,实在让人仰止!地方五斗之任,尚能居于华堂,驸马陋居一隅,实在不必过谦。”

    沈哲子听到这话便也笑起来,他这座官署在台内规格确实已经算是极好,但跟地方上的官署相比又实在算不得什么。眼下又没有为官不修衙的传统,官员们任于地方也都是极有生活情调,哪怕是穷乡僻壤,官署也都修筑的或是富丽堂皇,或是雅趣盎然。

    别的不说,单单纪友在曲阿县的县署,若比较起来,台内三公都未必有那样高的规格。哪怕为官者本身并不在意这些,但是屡有前任兴修,入住便是豪宅。许多台臣都苦求外任,未尝没有这个缘故。

    游览过住所之后,那个张鉴又开始跟沈哲子讲解在台中任官的一些规矩:“眼下署内人用还是不足,内外只有五六洒扫仆役,眼下各署也都是新创,总要过一段时间才能逐渐完善起来。驸马若是居有不便,也可以将家人召入台内听用,只是平日要让家人禁足居室之内,不能闲游走动。”

    台城内各官署的佣人,本来都是需要统一调配,由少府、殿中等分配内侍使用。像是带着自家仆役进入台城,在中朝普通官员是绝对不允许的,只有个别重臣才可以有一二特权。

    可是过江之后,就连苑内用人都常有缺额,这方面也就放开了。像沈哲子这样的品秩,带着一两个家人进入台城,倒也不会引人诟病。甚至有的官员将美婢宠妾都安排在台城内,以躲避府中善妒的大妇,可谓工作、娱乐两不耽误。跟其他朝代官员的待遇相比,可谓是人性化十足。

    除了居住以外,台臣们在台中还享有许多生活上的便利。年节之时,殿中监还会安排宫人们给台臣量体裁衣,也有专人给他们浣洗衣物。至于吃的方面,台内自有专供,如果官员有特别的需求,也可以提出来,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燃灶开伙。所以,在福利方面真是没得说。

    当然,这些福利用度消耗如今也都折入台臣们的俸给中,毕竟中枢用度短缺,而台臣们说多不多,几百人是有的,又不能随意打发了,因而台资用度也是一直困扰中枢的一个问题。

    张鉴不只是将自己当作沈哲子职务上的副手,甚至俨然以官署内的生活大管家自居。在领着沈哲子游览了官署一遍之后,便又退下去张罗晚宴给沈哲子庆贺接风。官署内本身便有一个小厨房,只是薪火燃料没有存留,要先去通报领取。

    不过这一点也不需要张鉴再忙碌了,他这里还没有动,有司便早派人将薪柴、食材之类的送达,还有十数名抽调过来的仆役,用来准备晚上的宴席。

    不独如此,沈哲子这里还没有来得及坐下,便又有内侍匆匆行来。皇太后眼下虽然还没有搬回苑城,但也听说了沈哲子今天入台履职的消息,所以便派人赐下酒食,甚至于派了十名内侍宫人到了东曹官署,负责照顾沈哲子的衣食起居。

    对于丈母娘的体贴入微,沈哲子也真是受宠若惊。他也不能安坐承受,当即便要动身往建平园去谢恩,不过又被内侍给拦了下来:“皇太后陛下诏言,眼下天色已晚,驸马也就不必夜行。况且新进履任,也要与同僚们之间礼和应酬。所以让驸马今夜且安居署内,明日朝议之后,再去建平园请见。”

    这时候,已经有一部分官员到场,待看到沈哲子所享受的这个待遇,诧异之余,也是忍不住的感慨人跟人之间真的是不能相提并论。同样是在台内做官,人家驸马这才叫做宾至如归啊!

    官署堂皇大气,居所幽静清雅,起居无微不至,这哪里是来做官做事的,简直就是来度假享受的啊!

0524 凛冬新芽() 
台城作为中枢重地,一般都是维持宵禁的,但也有特殊的情况,比如重大的庆典,又或高位台辅偶尔发起的集会。

    沈哲子自然谈不上高位,但是人缘却好。随着各个官署陆续结束了一天的公务,然后便有人陆续到达东曹官署。

    早先已经在台阁见过一面的纪友等人又联袂而来,待见到沈哲子这官署的气派之初,各自脸上都荡漾着怪异表情。

    “我倒是向来都知,维周你行止何处都与众不同。可是在台中都能得如此良厩,是否过于夸张了一些!”

    纪友里里外外绕行一周,言谈之间不乏羡慕,他在台中为官也有不短的时间,哪怕是月初已经迁入新的官署,可是所居之处仍然不免逼仄,跟沈哲子这里简直就不能比较。

    “是啊,驸马起居任用都得良善,实在是让人羡慕不已。”

    另一个感慨有加的则是谢尚,相对于纪友,无疑他更加有感慨的资格。因为他如今的官职乃是西曹属,东西两曹向来都是公府之下平行构架的两个部门,只是一者对外,一者对内而已。

    然而谢尚所在的西曹官署却没有这么好运气,位于台城偏东的位置,几乎已经靠近通苑,甚至于排期修葺都没有轮到他们。如今都还住在门廊破败,梁檐摇摇欲坠的旧官署中。

    谢尚身为西曹的二把手,也曾经屡次向长史乃至于台内有司请求,要把他们的办公环境和起居环境重视起来。然而长史主要的服务对象乃是太保,对于下面的诉求不免有些懈怠。而有司则更有诸多推诿,只是言道新署实在匮乏,让他们体谅难处。

    西曹主管公府内的官员升迁,本来也是一个权重部门,但是因为只是面向公府内部,在整个台内不免就乏甚影响。但就算是职务权势上不能与东曹相比,如此悬殊的待遇差距也实在足够让人唏嘘。

    沈哲子听到他们这感慨,不免哈哈一笑。原本他还觉得这官署虽然也不错,但也只是堪居,但看到纪友、谢尚他们满脸的羡慕嫉妒,优越感便油然而生。可见人生际遇也从来没有什么好坏标准,高低如何都是对比出来。

    张鉴作为沈哲子的副手,忙里忙外可谓尽责,对每一个访客都是笑脸相迎,根本不用沈哲子再去分神应酬。那应答得体的模样,丝毫看不出中朝旧姓旺宗的傲慢以及清职出身对于人事应酬的生疏。

    天色越来越晚了,到场的官员也越来越多,原本尚算宽敞的官署也渐渐变得有些逼仄起来。毕竟所谓的宽敞也只是相对而言,根本不足以与外间动辄占地数顷乃至十数顷的大庄园相比。到场将近百十人,已经给人以无处安置的拥挤感。

    张鉴虽然也是在忙碌的奔走安置,但条件所限,他也变不出更大的空间来,眼见官署外还有人陆续到场,脸上也渐渐流露出苦色,不免暗叹对于驸马在台中的号召力还是小觑了。

    过不多久,又有一个披着狐裘的年轻人在仆役引领下到场,张鉴连忙迎上去,走进去才认出来乃是王胡之,他一面吩咐人去通知驸马,一面又快步迎了上去:“门庭局促,实在是唐突贵客。王掾请稍待,驸马即刻便来相迎。”

    王胡之站在门口并不急着进去,看到庭中有些喧哗的场面,脸上颇有几分不自然的神情,看到张鉴忙碌的额头汗水隐现,便笑语道:“明昭兄原本也是清任,却要勉为其难的担当起庶务,也实在有劳你了。太保也曾言道,东曹废后新创,也正需要明昭兄这样的清志高才、旧勋故人担当,才能让事情尽快上了轨道。明昭兄也是能任者多劳,明昭兄也要有所体谅啊。”

    张鉴听到这话后,脸上的笑容微微一滞,继而便又笑语道:“修龄此誉,倒让我受宠若惊。东曹如今复营,太保以驸马主任,也算是量才用人。我也是食禄任事,哪敢自夸多劳。”

    正说话间,沈哲子已经从后方匆匆行来,远远便对王胡之拱手道:“修龄兄能够漏夜来此共聚,于我真是荣幸。”

    王胡之本因张鉴的话而有几分尴尬,听到沈哲子的话后,便将视线转过去,强笑着说道:“倒要让驸马失望了,我眼下也是事务在身,分身无暇,不能长留,只能在这里浅贺驸马登用。还有一桩事便是太保有言,台内多故识旧知,驸马方新履任,倒也不必急于事务,与同僚应接得宜,通声通息,以后做起事来也更广得援助,更加从容。署内若是布置不开,不妨移至府内小松阁,这几日那里都为驸马备用。”

    王胡之说完这些后,便礼貌的告辞离开。沈哲子则站在官署门口,似笑非笑的望着王胡之背影渐渐消失在夜幕中。

    “驸马,宾客确是太多,署内已不堪用,是否要另作布置?”

    张鉴站在一边请示道。

    沈哲子闻言后便点点头,说道:“既然太保已经有了指示,那就通知庭中诸君移步往小松阁去。”

    张鉴听到这话便转头去安排布置,继而旁边又有一人凑过来,将王胡之刚才与张鉴的对答复述了一遍。沈哲子闻言后便是一乐,王胡之这么说分明是在挑拨张鉴要与自己在署内争权,而张鉴的应答却是不乏理智。

    由这一点倒也并不足以说王胡之妄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