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祚高门 >

第497章

汉祚高门-第497章

小说: 汉祚高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方发生了什么事?”

    管事们见状不敢怠慢,放下舢板小船让人往左近去打听,又过片刻才有消息传回:“州府于此设立渡监,没有渡运关令者统统不能放行!”

    几名管事听到这话,脸色纷纷一变,这一条水路他们早已经行惯,可从来没有听说这条规矩!于是又有两名随船管事下船去,想要更深入的打听一下内中隐情,回来的时候却是满脸颓丧。

    “无关令不得通行,关令却要去镇治刺史府才能办理!趁着行途未远,还是赶紧让人返回通报主家。”

    “刺史府这是要做什么?往年捐输,主家向来都是定例定期送去,如今竟还要设卡盘剥!”

    发生了这种意外,抱怨也无用处。此处突然设立关卡,除了寥寥几户人家之外,余者统统被阻拦在了这里。

    于是诸多舟船只能靠岸,等待各自主家传回信报。

    足足等了一整天的时间,主家才有信传来:刺史府言道北面有流寇作乱,为防戕害民家,避免货运资助乱匪,所以水道要封锁起来。

    言则冠冕堂皇,实则是又有加派,一份关令便要数万钱,而且只是单程。主家那里还在想办法疏通,但是货运却不能耽搁,让他们就地想办法解决,切勿耽搁了行程。

    于是几名管事便又各自活动起来,或是求告左近交好人家,或是试图买通守卫,但却诸多无果。不过倒也不是没有别的办法,打听到后退十几里另有一条稍窄的水道可以直通大江,那里还没有来得及设置关卡封锁。

    于是管事们又亲自过去观察,发现的确有舟船从这条水道行过。为防这条道路再被封锁,他们也不敢耽搁,即刻返回让人转航。

    这一条水路较之原本所行的旧路要偏僻一些,也没有太多舟船通行,沿途多山岭密林,几无人烟。一众人也是提心吊胆,放下小舟在前方探路,准备一俟发现不妙便即刻返航。幸在船过半途,都无意外发生。

    然而这些人却不知道,早在他们转行进来的时候,后方便缀上了数艘轻舟,接着曲折水路和周遭密林的掩护,始终跟随在他们后方!

    日夜兼程过了两天,眼见再行过后半夜便要离开这一片荒野转入平原人烟稠密之地,众人提着的心才渐渐有所放松。

    “主家吩咐,今次载运所得不必急于带回乡里,可以先往历阳那里去看一看。稍后主家阿郎也会亲自过去一趟,郡中不乏大家已经在那里置业置产,若是没有兵灾侵扰,且能互相照应,不妨在那里浅试一二……”

    夜中,几人正睡眼惺忪的靠在船舷上闲聊着,突然一人指着后方水面颤声道:“那、那是什么……”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水面上正有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向他们所在流淌而来!

    “击鼓,快击鼓!放水栅,不要让它们靠近过来……”

    几人也都是行惯水路,心内虽然惊慌,但还记得该要怎么做。急促的鼓声在甲板上响起,原本酣睡的护卫和船夫们纷纷起身,各自拿出刀枪兵刃,堆积在甲板上尖头锐利的水栅被绳索连接着抛下船去,在水波中载沉载浮,无论是人还是船想要靠近过来,都要被那尖刺掼透!

    这时候,那烈火已经越来越近,火光后隐隐有人影在攒动,同时有叫嚷声和金铁交击声撕破夜幕传来!

    “加速,加速!甩开这些水寇!”

    话音未落,水面突然传来砰砰巨响,继而整个船身都动荡起来,几名正在甲板上飞奔的护卫猝不及防,当即便跌倒在甲板上。几根火把抛扔下去,才看到前方水面不乏硕大浮木半露水面,当中似有铁索连接,随着货船的冲撞,纠缠在了船头位置甩脱不开!

    这货船载量本就不小,受到浮木纠缠,阻力不免更大,近乎停止下来。

    “摆弩,上弦!”

    眼见甩脱不能,管事们也放弃了徒劳,吩咐护卫们准备应敌。幸在今次意外发生之后,主家又有人手来支援,甚至包括一位主家的郎君,船夫加上护卫足足百数人,若是小股不成气候的水寇,也根本不必惧怕。

    火光在距离货船尚有里许位置便熄灭下来,已经能看出那是一大块载满薪柴的竹排,上层燃尽,下面则被江水浸湿,如今散落在江面上,仿佛浮荡的尸骸!

    那些火光熄灭,货船上燃烧的火把便成这寂静夜中唯一光源,而后便在管事们仓促呵斥声中熄灭。天地间复又恢复黑暗,一个个脸色惨白者张弓箭指夜幕中骚动传来的方向。

    黑暗没有持续太久,突然在河的一面岸上再次亮起了火光,原本只是星星点点,倏忽间串联成片,火光中大量衣衫褴褛者吼叫着自山岭密林之间冲出,仿佛黄泉中涌出的恶鬼,扑在了岸边似乎早就备好的简陋竹排、舢板上,或木板、或长杆、或手脚并用,乌鸦鸦的往货船冲来,看那规模,最起码都有千余众!

    “放箭!放箭!”

    在惶急的叫嚷声中,船上凌乱的箭矢往冲击者抛射而去,夜中传来一连串的惨叫声,水面上泛起了扑腾的水花,然而却有更猛烈的咆哮声响起,悍不畏死的冲向货船!

    很快,冲在最前方的竹排便撞在了货船周围放下的水栅上,继而便响起了竹破或是贯体声。那些被尖刺贯穿的人一时没有气绝,在水面上剧烈的挣扎,仿佛上了钩的鱼儿,甚至将那些半木半铁的水栅都给扯动起来,令得连接水栅和船舷的绳索都绷紧疾颤!

    黑夜掩盖了惨绝人寰的画面,那些盗匪也是悍不畏死,前赴后继,陆续撞击在了一侧的水栅上,后方人踩着竹排,踩着那些被掼透身躯仍在挣扎的同伴身体,迎着没头没脑的抛射,踏波冲来!

    很快,有第一个人攀着船舷冲上了船,湿漉漉的发丝垂在脸上,褴褛的衣衫鬼纹一般紧紧贴在瘦骨嶙峋的身躯上,水鬼一般狰狞咆哮着,手中则攥着一根简陋到可笑的木刺,张牙舞爪要扑向正面的对手!

    然而迎接他的,却是一柄锋利无光的长刀,疾风骤降,整个人从额角自左肋霎时间崩现一条血线!前扑之势陡地顿住,而后那整个躯体便蓦地往后抛起,重重落在了水中,泛起了一片片深色的水花!

    “杀敌,杀敌!”

    凄厉的吼叫声在如此嘈杂的环境中仍显刺耳,一名盗匪虽然被斩落下去,但后方却又有更多的人头涌现出来,甚至令船身都蓦地往这侧一沉。

    被贼众冲上了船,长弓劲弩再无用武之地,货船上护卫们只得将之抛开,各自挺枪挥刀冲杀上去!幸在这些贼众虽然凶狠,但是武器实在难称精锐,简陋的竹枪木刺杀伤力实在太小,剧烈的厮杀中,尸体很快填平了船舷!

    整个甲板陡然变得滑腻起来,腥臭的味道弥漫在整艘船上,说不清是血味还是河底的烂泥。夜幕虽然限制了视线,但也让人变得专注起来,只需要让刀枪旋飞起来,护住眼前这几尺方圆,余者都不必关注。

    突然,一名护卫脚下打滑,身躯不受控制的俯冲向前,手中长枪似是扎中一物,那阻力抵消了他的冲势。护卫心内不禁一喜,脚下错步,方一立稳,却看到身前正立着一个神态扭曲到了极致的佝偻身影,胸前正扎着他那一杆长枪,过半已经穿透!

    “狗贼……”

    护卫低声咆哮一声,枪杆向后一抽却未抽出,然而腥风却在耳际吹来,那挂在枪杆上的身躯竟然向他扑来,继而整个人便被扑在了甲板上,枯枝鸡爪一般的手指紧紧扼住了他的喉咙!

    再惨烈的厮杀,总有尽头。东方破晓之际,围绕着货船周遭的厮杀总算平息下来。依稀晨光中,那艘载满货品的大船吃水更深,因为除了原本的货品之外,尚有满船的尸体!

    岸上出现了十数骑,后方则是数百阵列整齐的戎装兵士。队伍最前方勒马而立的乃是一名体态魁梧的中年人,兜鍪下一张张扬中带着些许阴鸷的脸庞,乃是正在王舒麾下任事的郭默。

    “唉,这些游食伧贼疲不堪用,足足千数众不过只是拦截一货船,居然丧了过半,真是浪费了前几日的米粮!使君命我招募游食成军,也真是为难我!”

    郭默下马,指着已经被拖曳靠岸的那艘货船叹息道。

    “用这些奴命换来满满一船资用,也算是尽用。以此为本,来日主公麾下强军可期。”

    听到主将的感慨,亲卫头领上前垂首说道。

    郭默听到这话后,脸色却转为复杂,怅然一叹:“使君单以令遣,却不配一卒,分明对我仍未足信,但却不得不用。如今的我,也是拥众多离散,只能俯身甘做牛马之劳啊!这一船的资用,不可擅动,清点完毕使人送往豫章镇所。”

    正在这时候,突然那一船的尸体中探出一只血肉模糊的手掌,继而便有一个血人自尸体下探出了头,颤声道:“救、救我……我、我是南昌罗、罗丁……”

    见此一幕,早有亲兵冲上甲板,将那人拎出来在江边浸了浸,冲掉满身的血浆,露出一个瑟瑟发抖、面唇青白的面孔出来,然后才将之拎到了郭默面前。

    “郭、郭侯、我见过你……我、我是、”

    郭默弯腰饶有兴致打量这人一眼,然后便笑语道:“你是谁,我不关心。既然还未死,那就清清楚楚将你家如何勾结流贼、作乱乡土的罪状交代出来!”

0595 长治江州() 
豫章治所南昌,如今的江州刺史府正位于此。

    刺史府守卫森严,内里却是喧哗一片。近来境内关卡林立,又有匪踪频频出现,可谓不靖,一时间气氛紧张到了极点。境中各家因此受害良多,因而都纷纷登门请见刺史王舒,却被告知刺史生病,已经卧榻日久,不便见客。

    “我等绝非不念使君病痛,强要叨扰。只是如今境内颇多不宁,不乏乡人遭难受害,颇多惨况难以历数。当此危急时,使君却深居不出,这让乡人如何能得安居啊!”

    众多乡人聚集于此求告危难,却难见刺史一面,自然不肯罢休,长留刺史府内,徘徊不去。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了两天,职任南昌令的王允之才出面接见治中各家代表,言道:“使君卧病,缠绵于榻,不能礼见诸位乡贤,实在抱歉。诸多匪踪跨境作乱,应是境外游食流窜于此,境中兵士久偃,未能及时追摄贼踪。使君已经分遣诸将奔行于外,集众备战,只是这些贼众行踪飘忽难定,一时未能建功。”

    “贼事发乎猝然,使人惊悸不定。府下群僚众将,只能倍以任劳,以补前疏。这些贼众何以能够悄无声息过境,令人思之凛然。诸贤群集于此,也是于事无补,徒增忧扰。不妨暂且归家安守,若使庭门之侧有贼迹显出,还请急报郡县,必疾驰剿之。若是仍然不能自安,唯有治中分遣兵伍入乡分据守境。”

    如此一番回应,既没有交代匪事源头,也没有说明镇所具体的军事安排,自然不能让人满意。众人还待要争执喧闹,可是王允之已经不顾群情,洒然而出。

    刺史府内庭中,有高墙环绕,诸多兵卒游守,将喧闹隔绝在外,尚算安静。

    王舒并不是装病,他是真的抱恙在身,倒也不是什么急症,而是南渡以来便落下的病根。江东湿寒,气候迥异于徐州乡土,每逢春秋之交,便有风寒侵体令他关节痛楚难当,安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