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祚高门 >

第619章

汉祚高门-第619章

小说: 汉祚高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当一名中山王义从爱将都因违反军令而被斩首,首级传示各军之后,将士们才终于意识到这不是在开玩笑,于是一个个便都忙不迭的约束部众,收敛所为。如此一来,军纪一时间倒是大为肃清,也让沿途乡野民家免收了许多惨无人道的戕害。

    国人兵卒们大为收敛,但大军之中许多则变得蠢蠢欲动起来。这些胡族义从们成色本就复杂,匈奴、鲜卑、氐羌、零丁、月支等等,诸胡兼具,有的是如羯胡一般内附已久,趁乱而起而后归于羯胡,有的是早年被战败的对手俘虏。

    这其中规模较大的有早年汉赵旧部将近三万人,又有两万多辽西鲜卑。

    这些军队同族而聚,保持着原本的部族构架,哪怕是如今的石赵朝廷,乃至于眼下统领大军的中山王石虎,对于他们的内部事务能够干涉的也极少。

    本就是半独立的存在,对于石赵也谈不上什么忠心,只要钱粮供应到位,对他们而言,效忠何方又或攻打何方,都没有太大的意义。甚至于心里始终存在着观望时局,以待天下再变的想法。毕竟本质上而言,他们与早年的赵主石勒都是一类人,大概心里也存着一个念头,彼可为之,我有何不可?

    所以,石聪今次在豫南被淮南晋军击败,对整个羯胡南下大军的影响是极坏的。诸胡义从们占据了大军将近三分之一的数额,当他们潜意识里有了观望之心,那么对整个大军的士气影响实在太严重。

    对于大军内部涌现出的这些暗潮,作为大军统帅的石虎同样也感受到,许多胡部人马都出现了调度不灵活,军令有迟滞的现象,而且对于粮草资用的需求量也都大增。

    石虎久历戎事,对于这种现象自然不会陌生,因此也很快就有了应对之策。他首先派遣心腹部将分往各军监事,然后又勒令各军抽调精锐部众纳入中军以充军实,对于心有抵触抗拒的将领,也都根据各自情况不同,或安抚拉拢,或夺职夺军。

    手段虽然以强硬为主,但也不乏怀柔,虽然激起了一些怨言和骚乱,但整体上却让大军的凝聚力又加强几分。这也是因为他在军中威望崇高,几乎仅次于赵主石勒。如果换了另一员将领掌兵,未必就能如此凌厉的将这些不安因素予以拔除。

    整军的同时,石虎又分遣游骑前往沿路郡国乡野,勒令这些地方官长和地方豪宗俱都做好接应大军的准备,同时必须前来军中拜见。而对于这些地方官长和门户,他也是训令并示好兼具,而不再是一味的暴虐凌辱。甚至对于一些态度迎合热切的地方门户大许名爵,凡有地方门户子弟投军者,俱都以都尉之职留镇中军,恩赏不可谓不重。

    石虎当然也明白,豫南之地绝非善土,早年乞活军与祖氏交替盘踞于此。而且苟存于江表的残晋小朝廷也多遣使于此境中拉拢游说,令得境中离心甚重。这些地方门户或是迫于军势不得不有所迎合,其实察其心迹如何,仍是叵测。

    但这都不重要,这些人即便是怀有异心,也绝对不敢直接起兵对抗大军。在他浩大雄军面前,纵然有什么阴谋诡计,也都根本没有施展的机会。而等到他南下击破盘踞淮南的晋军敌众,直接兵临大江,那些贰心者纵然还心向晋祚,这一番忠心也根本无从附着倾诉,最终还是要俯首低头。

    而打击完南人气焰之后,石虎便能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肃清地方,将那些潜在的威胁赶尽杀绝!

    中军虽然分遣数部轻骑南下并入前锋加速行军,但因为有了其他各部人马的补充,规模不降反增。当过了武昌行入颖水之后,大军分出三万余众,由此转向南阳,在那里与荆州并关中之军汇合,由河东王石生统率主持反攻襄阳、汉沔。

    河东王石生虽然远不及中山王石虎那么凶名卓著,但也是石赵宗中诸王骁勇善战者,以关中、荆州本有兵众,加上这三万国中援军,未必能够直破南贼老傒狗,但是收复襄阳应该问题不大。

    这一次分兵,并不是石虎的意思,而是赵主石勒早先便有的安排。石虎对此虽然有所不满,但在当时也不敢出言力抗,否则若是触怒了主上,只怕连自己的军职都要被再次剥夺。

    所以,对于这一路分师,石虎也是极尽刻薄,俱都是郡国散卒不堪之众,兵甲械用也不多给,甚至连粮草都多有克扣。

    石生虽然是他堂兄弟,但二人之间实在乏甚亲情,甚至于彼此怨望。石生怨恨他大出风头,主上垂爱有加,重用于国内。而他则不满于石生能够远镇关中这一王业旧乡之地,独为一部藩篱。若他能够得镇这一汉赵故国,手握重兵,镇压关中诸夷,俨然可以自立门户,何至于困锁国中,要看旁人脸色,甚至被程遐等晋奴奸贼构陷!

    其实石虎今次出国,最想要拔除的还不是石朗等这些家奴,而是石生这样的边镇宗王。所以最开始他是希望大军直往南阳,顺势夺了石生兵马,拿下襄阳后以上游之势直接冲下大江,两面合围,绞死淮南那一部不知死活的晋军,从而一竟全功,让晋人再也不敢过江北窥。

    同时大大震慑关中诸夷,收为己用,届时以此大势归国,主上便再也无力予他太多钳制。届时大位得取,再以关中之夷扫荡辽地,尽夺鲜卑之众。届时大军被甲何止百万,数路并济踏波灭吴,天下自是一统,功成不世之伟业!

    但是主上对他戒备之心太重,让他空有雄心抱负却难施展,只能退求次之,直冲寿春。

    但如果主上以为这样就能将他死死钳住,为其奴婢所生之劣子厮杀卖命,那是做梦!

    石虎今次出国,虽然妻小家人多留在了襄国,但几个儿子俱都长成,因而也得随军求功。早在离开襄国之时,石虎便遣二子在心腹亲信护卫下秘密赶往青州,阴召壮武。

    待到他攻下寿春,自然要顺势东击,届时坐镇徐方的彭城王石堪若不愿配合,他正可以大胜之势拿下石堪。到时候他大军东进,诸子发难青州,腹背受敌,石堪也不足为患!

    到时候他所拥有的势力之大,也绝非主上能制,拥众据地与主上谈判,若是不合大可就此坐镇于此,待到主上老衰去世,届时自然又是另一番局面。

    所以对于石虎而言,今次南面用事,绝非只是立威那么简单,更关系着他的未来,因此绝对不容有失。所以过了许昌,将近颍川的时候,石虎便屡屡下令石聪速速来见,一方面是详细打听一下淮南晋军的虚实,统兵者究竟何人,居然在他南下在即的时刻还敢兴事于南,实在可恨!

    另一方面则是一定要严惩石聪这个辱国之贼!若非此奴豫南之败,他近来也不至于如此被动,动作频频才勉强消弭掉此败给大军所带来的隐忧。若不严惩此贼,实在难消心头之恨!

0726 祖氏识奸() 
    早在中山王石虎争取领军南下的时候,祖约便极力帮忙促成此事。如今也随军而出,总算宿愿得偿。

    他一介降将,身份又是尴尬,自然不可能有独立领军的机会,只是被禁养在石虎军帐左近,身边虽有兵卒听用,但同时这些人也负责监视着他。

    祖约心内也明白,石虎其人看似勇傲,实则心内倍存猜忌,这一点如赵主石勒如出一辙。所以今次得以随军,他也不敢奢望能够重复往年的权位气象。故地重游,聊慰失望之情,也希望能够找到机会改善一下他在奴国处境。

    石聪谯国之败,消息传入军中后,祖约心情可谓复杂。他与石聪也算宿敌,早年隔淮对峙,互有交战,甚至于他疯狂之后的败亡,都是由其人并石堪这两员乞活残余之将促成。

    得知石聪战败,祖约最开始是不乏幸灾乐祸的。早年若非石聪等人攻其不备,他未必会沦落到如今这个下场,极有可能与苏峻分掌内外,瓜分江东大权,位极人臣!彼此之间说是仇深、不共戴天也不为过。所以,石聪处境越凶险,他的心里便越高兴。

    但另一方面,无论他承不承认石聪其人之才干,他总是败于此人之手。可是早年这个曾将自己陷于万劫不复的仇敌,如今却被江东一个小儿辈击败,这让他情理上有些接受不了。

    早年他继承兄业,称霸淮中,震慑江东的时候,吴兴沈氏不过江东一土豪门户而已。就连沈士居都不在他眼中,更不要说区区一个吴中小儿。

    可是现在,昔日方伯霸主,如今已成寄人篱下的劫余伧徒。而原本寂寂无名之徒,不只占据了他的旧基业,而且还击败了曾经打败他的宿敌。

    这让祖约心情一时间有些沉重,且不乏懊悔纠结。但眼下的他,甚至就连躲在角落里独品这一份失望落寞都没有资格。

    豫南之败不只影响到大军士气,对于境土人心也有搅动。中山王石虎转以绥靖姿态向地方略作示好,许多乡宗门户多迫于军势纷纷入军求见。每当这时候,石虎便多让他也出席接待这些人家。

    一方面,自然是因为祖约旧镇豫南,但凡稍有势力的乡宗门户俱都认识。有他居中为联络,自然能有事半功倍之效。另一方面,石虎大概也是想要以此来震慑这些乡宗:就连他这个原本的豫州刺史,如今也只能卑事石虎,自然能够打消许多乡宗人家的对抗之心。

    然而这样一来,祖约情感上自然难以接受,以落魄之身屡见他往年治下之民。那些人无论是虚礼关怀,还是嗤笑讥讽,都令祖约羞惭欲死,情难面对。

    但是很可惜,他并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格,只能任由石虎摆布玩弄。唯一廖感欣慰的是,看到儿子祖青在石虎身边越来越受重用,虽然年只在十多岁,但却仍能得以随军,甚至石虎每谋大事都不作退避。

    父子两个表面上仍是作态,恨不能致对方于死地,以满足石虎那畸形趣味,但私下里也已经有了稳定的交流渠道。许多有关石虎的深谋,祖青都暗里传递给祖约。这能让祖约更加了解石虎的心迹,每有献策都能得用,也一点点改善着他的处境。

    这一天,祖约又在军中接待了几名旧部,将人送出的时候恰好看到秦肃秦子重正率几名兵卒巡营经过,当即便指着远处的秦肃说道:“方才与君多言旧事,感慨实多。我记得你家姻亲庐江秦氏,如今秦家正有子弟秦子重在军中任事,要不要帮你引见一下?”

    那人听到这话便循着祖约所指方向望去,眺望良久才摇头道:“祖公大概是视错,若是旁人,我还不敢确认。但若说秦子重,早前此人在黄权麾下任事,两年前我还见过一次,绝非对面那人。”

    祖约听到这话,脸色便微微一变,又引着这人行往旁处低声询问几句,听到那人再次确言,这才将人送走,继而便若有所思的回了营帐。

    到了夜间宿营的时候,辛宾刚刚归营卸甲,旋即便有中军内卒来传讯说是祖约有请。他也不疑有他,当即便起身跟随往中军宿处而去。

    进入营帐后,见祖约时服于席,辛宾便上前见礼。

    “子重你不必多礼,快到近前来坐。”

    祖约笑着对辛宾招招手,示意他到近前来,凝望对方少顷,然后才笑语道:“早前是我连累了子重啊,大王虽然用我,心内仍存戒备。此前诸将勇出猎功,因为子重你是我所荐,反而不能得出,拘禁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