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祚高门 >

第764章

汉祚高门-第764章

小说: 汉祚高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而后转入睢水,便可以接触到活动于陈留雍丘附近的陈光所部人马。但这条路线过于漫长,兼之睢水河道宽壮,更加有利于徐州军的追击。

    不过刘徵还是做出一个假象,早在前年便派人联络陈光,表示愿意臣服于陈光,希望陈光能够出兵接应自己。此前在决定突围的时候,也继续派人给陈光去信,并且离开野泽后便沿着睢水一路往西北奔行。

    但这其实只是作态,他是希望能将陈光人马勾引下来,就算陈光没有发兵,他这里做出如此假象,肯定也会让徐州军有所怀疑,让徐州军不敢追击过甚。只要徐州军稍有迟疑,他就能够逃向自己真正的逃窜路途,自沛郡冲入砀山,由砀山向东北逃亡几十里,便可冲入沛泽,自沛泽借着野泽掩护继续向北奔逃数日,便可抵达巨野泽。

    到达巨野泽后,他便彻底的安全。因为巨野泽可由济水直通黄河,距离魏王石堪所镇守的邺城不过两三百里之内,羯国人马可以随时驰援。届时徐州军也肯定不敢再追逼过甚,整个兖州都将会成为他休养壮大的基地!

    这一条路线此前之所以难行,因为彭城恰好堵在了他离开泗水野泽北上这一段路程之内,而沛泽距离彭城更是咫尺之近。在他抵达巨野泽之前,彭城的守军随时都有可能对他发起致命的打击。

    可是现在李闳已经南下,大军折转又岂是朝夕之内能够完成。刘徵身为石堪重要部将,坐镇彭城的时间较之李闳只长不短。只要能够让他抢占到一点先机,他就有信心能够充分利用地形所限,将李闳的追击远远甩在身后。

    能够在徐州军围困之下坚持数年之久,刘徵自然不是庸类。所以这逃亡的前半段路程,一如刘徵所料,当他率众冲入沛郡的时候,很明显追兵发生了一丝迟滞。

    仅仅在几个时辰之内,刘徵所部便跋山涉水,与追兵的曲线距离拉开近百里长。而且由于乱军殊少军资械用,逃亡起来要更加灵活,多择荒山野岭,虽然沿途难免溃散,但是当抵达相县的时候,仍然保持着三千余人的规模。所以刘徵也是难得豪奢一次,留在下相残城休整了几个时辰,过程中又有近千人追赶上来。

    可是当他派人向砀山探路时,却发现了十几名游骑斥候。当时刘徵还幻想应该只是游窜至此的小股部队,应该不至于影响到后续的逃亡。他们一路保持领先,徐州军不可能会有大股部队这么巧合拦截在他们的正前方。

    然而后续的事态发展却打破了刘徵的幻想,当然他也没有猜错,前方的部队的确不是徐州军而是淮南军。而他猜错的部分则是,淮南军不只在此拦截,而且规模之大远远超乎了他的想象!

    眼见着高岗下淮南军们仍在集结,前阵两千已经列阵完毕,后续仍有军阵在集结。除了满心苦涩之外,刘徵也是不乏愤慨,狗屁的王师英武,对付自己区区一部乱军,居然要夸张到两大军镇合力出兵!

0883 不负烈气() 
虽然淮南军在过往几年时间里并没有什么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但沈牧等主持方面的将领们也并非无所事事。中原较之江东,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作战环境。

    所谓四战之地,意思就是战斗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有可能爆发。四方几无险守,是一个非常适合流寇作案的区域。而且中原的开发程度较之江东要高得多,往往一部乱匪稍加忽略,就有可能很快壮大起来,寇掠一番,人资俱得。

    沈牧早前坐镇谯郡,主要的对手便是盘踞在兖州西境的陈光乱军,经过长达数年的相持,所以也更加深知此境之内生存法则。因为无险可守,因此不必固守一处,乱军分散寄养于乡野之间,就食各处,除非有什么大的目标可以协同作战,否则绝大多数时候都不会集结起来,贸然入剿甚至连乱军主力在哪里都摸不清楚。

    譬如鸟雀伏于荆棘丛中,其若不飞便难捕捉,若想入丛抓取,则有杂荆阻拦。至于所谓的杂荆,便是错综复杂的乡里关系。这个关系网络本身并没有多大的危害性,可是一旦罗织成型,便能发挥出极大的作用。

    那些乡野小民,与他们讲解什么正道大义又或王业兴衰都是白费唇舌,他们只会择亲择近互相帮扶。哪怕陈光这个人本身乃是从属羯胡的逆贼,但是在乡人面前却是一副友善面目,即便是劫掠也都不会侵扰势力范围内的乡民,甚至还帮助他们守护乡土家业,于是便受乡人拥戴,甚至主动捐输财货以资贼用。

    沈牧初到谯郡的时候,派人游弋乡野,宣告王师光复此境。可是居然有乡人直接哄抢淮南军牛马畜用并辎重军粮,被抓住之后还振振有词,言是早年祖公治理豫州时,多以牛马畜力资助乡民,淮南军既然以王师自居,自然也要普惠地方,否则与那些横征暴敛的羯国贼军便无区别。

    沈牧也知这是那些乡贼们煽动民众来给淮南军下马威,当时他仍年轻气盛,抓住偷盗者斩首示众。行刑当日,甚至有数千乡人围堵刑场,又有乡人领袖被推举出来,来与沈牧谈条件,其实其本意不过是邀集乡情,胁迫沈牧服软从而瓜分事权。

    沈牧本就是江东大宗贼门户所出,对于这些乡宗伎俩怎么会不清楚。当时淮南军也携大破羯胡之威,索性将这些乡宗首领们一概同贼处斩。

    当时他倒是得了快意,但是谯郡形势却因此大崩,那些乡宗门户在乡土之间大肆宣扬淮南军暴虐以及沈牧滥杀无辜,鼓动乡人们成群结队的出逃。也幸亏当时周遭并无强敌,给了沈牧分头镇压的余地,兼之当时寒冬风雪大盛,在狠杀了一批过分跳脱的乡民之后,状况才稳定下来。

    但是如此一来,淮南军与当地乡宗的关系也跌至了冰点。等到酷寒最盛,淮南驻军尽数收缩到谯城的时候,居然有乡宗勾引陈光的乱军直接进发到了谯郡城下!若非淮南军精勇锐猛,沈牧也是幼从戎旅的悍将,他几乎要死在谯郡,死在这些乡宗手中!

    开春之后,淮南再次增军,让沈牧有了更大的力量清扫乡野。追查谯郡遇袭之事,结果所涉乡宗居然达到二十七户之多,单单直接参与便有数百人被杀。至于其他参与的乡民,则有数千之巨。

    最终是当时淮南内史府给了沈牧极大支持,数千民户尽数打入罪籍征入淮南苦役。如果当时淮南内史府稍怯于乡情,即便是不以罪论沈牧,也要将他夺职调回,另派温和之人入郡镇守。而如此坚持的后果就是,大量民户举家北逃,仿佛北面陈光的盘踞地便是一方仁治乐土。

    后来淮南都督府颁布行令,乡宗凡有僭制、乱号及虐民者,查实即杀。这也在整个豫南之地掀起轩然大波,一时间有大量乡宗出逃,甚至干脆拥众闭门自守,拒不接纳淮南军号令。

    豫南之所以稳定下来,还在于汝南市贸的兴起。虽然淮南都督府并不给与这些乡宗门户以政治特权,但却通过贸易让他们获利颇丰。利益诱导的同时,兼之武力拔除那些怙恶不悛者,同时大规模的招募游食屯垦,也是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才将豫南这片区域消化下来。

    镇守谯郡几年,虽然没有获得什么大的战功,但沈牧的个人能力和视野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尤其是意识到了凡事不可俱仰于兵戈,强硬之余也要略作怀柔。正如淮南都督府之经营豫南,强兵震慑之余还要辅以厚利。

    再往前数数年,淮南军与石虎大军对战,羯胡军队不可谓不强大,淮南军则处于绝对的劣势。当时豫南之地大量流民出逃,以羯兵之势大也不能制止。所以就算有强兵在手,也实在不能以此而骄。

    道理三两句话就能说得清楚,说得出未必做得到,而有了镇守谯郡几年的经历,兼之险些付出生命的代价,所以沈牧对此也真是刻骨铭心。

    他也知自己今次出镇彭城的意义所在,即便是有了郗鉴和沈哲子沟通的前提,徐州军们也未必就乐见他强龙过境。所以能否成功将刘徵拦截下来并予以歼灭,便关系到他日后能否成功在彭城立足。

    作为客军作战,虽然解决的是徐州自己的问题,但是由于有了后续沈牧将要入镇彭城的缘故,所以他也不必寄望能够获得多少来自徐州军的帮助。最起码在消息沟通方面,徐州军应该不会过分配合。

    所以当数日前沈牧抵达彭城的时候,留驻在此的少量徐州军虽然痛快交接城防,但是言道刘徵乱军的消息却是推作不知。至于这话有几分真假,也没有多少讨论的意义,沈牧相信徐州军不敢特意隐瞒来加害自己,同时也能猜到徐州军大概想将最终定乱的事情由自己完成。

    毕竟刘徵乱军在徐州盘踞数年之久,结果最后还是被淮南军消灭掉,这对徐州军而言实在有些无法接受。他们大概更乐见自己就这么傻傻的留驻在彭城,就算日后还留守下来,但是由于没能完成两镇约定的前半部分,日后也肯定不敢大声说话。

    沈牧尤其知道,自己出镇彭城关乎到日后堂弟能否顺利接掌徐州,所以自然不会枯坐待战。淮南军客军新至,甚至连彭城周边地势都模糊不清,在没有徐州军的通告情况下更谈不上提前布防拦截。

    所以他入镇伊始,便广邀彭城周边乡宗门户,直接重利许诺悬赏刘徵乱军的动向,也算是对这些乡宗的力量有了充分的重视。所以当刘徵乱军转入沛郡的时候,沈牧便大概掌握了其军动向。虽然后续乱军行动轨迹变得莫测起来,但是沈牧也根本不需要再实时掌握乱军的具体动向,而是直接率军在砀山周边设防。

    徐州军或许还忧虑于不知乱军往何处流窜,因而无从设防拦截,但沈牧则就没有这种困扰。乱军进入沛郡后,要么经由砀山转入沛泽,即就是他所设防的方向,要么就继续向西北流窜转入梁郡睢阳,总之不可能再原路返回冲进徐州追兵的怀抱。

    其军如果选择前者,那么没有什么可说的,沈牧早已经在这方位置备兵众守株待兔。其军如果选择后者,那么就是彻底进入豫州范围,而且极有可能已经与陈留的陈光取得联络。

    沈牧在入驻彭城之后,谯郡方面接替他的乃是宿将韩晃并五千淮南骑兵,就是希望能够通过刘徵为诱饵,将陈光的部曲勾出一部分来予以雷霆扫灭!所以刘徵如果选择后者的话,只会死的更快,顺便拉上一部分陈光部众陪葬。

    分散在外的游骑们发现刘徵乱军的踪迹后,沈牧还是有些失落的。他是真的希望刘徵能够与陈光勾结起来,给韩晃提供战机。毕竟他镇守谯梁数年之久,陈光乱军的存在已经成了他心内一个怨念。如果能够借此消灭一部分,哪怕不是自己出手,沈牧也会倍感欣慰。

    “明明坦途在前,老贼偏要求死,实在可厌!”

    游骑汇报敌踪之后,沈牧即刻率军赶来。这刘徵运气不错,砀山范围也达百数里宽广,其中只要有着十多里的空白区域,就能容许刘徵乱军悄无声息的通过。沈牧如果不是在区域内广布游骑,说不定还真有可能被刘徵悄无声息的通过。

    刘徵选择相县作为汇聚地点也并非随意作选,相县东面和北面都有一部分茂盛的野泽苇塘作为遮蔽,并不利于军队大规模的集结。而且城池虽然残破,但北面的高岗却能够有效阻止骑兵的冲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