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领主 >

第136章

大明领主-第136章

小说: 大明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穿过山脉图谋东海岸。

    郑成功这个人说不定,十年以后,他的儿子郑经因为和奶妈偷情,气死了他,郑成功在宝岛的伟业不到几年就败没有了,给施琅有机会为清廷收复宝岛。

    可以说郑军内部不像自己的金华义军内部那么紧紧的团结在一起,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心,都有自己的想法,可他们依然是忠诚于自己的,依然忠诚于这个集团,因此金华义军是强大的,而郑军受到了旧有的皇族习惯的毒害太深,一旦郑成功身死,他的势力必将分崩瓦解。

    到时候,自己就可以通过占据的战略要地赤嵌城一日比一日更加光辉的影响力,顷刻间拿下宝岛,让宝岛成为自己的第二块领地。

    为什么现在不拿下宝岛呢?

    因为现在同郑成功翻脸,实为不智之举。

    有郑芝龙在东南沿海打下的基础和人脉,影响力,郑成功的能力和野心,东南沿海可以得到稳定和发展,给大明反攻清军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如果屁股后面受到威胁,不能得到来自海上的支援,已经把整个北方和大部分南方变成了自己的巩固的后方领地的清军可以得到源源不断的援兵和物资。

    大明实在是太大了,占据一隅,并且内斗不止的大明君臣们是无法在缺衣少粮,兵员无法招募的情况下和源源不断的清军绿营以及汉军旗战斗的。

    是的,现在大明的同清军的战斗主要表现在他们同自己原先的军队和人民的战斗,无论是影响力还是实力都无法和已经占据了大半个国土的清军相比。

    躲在南明后面的张强可不会认为自己能复制清军当年白山恶水,民风彪悍,以区区六七万精锐就能撼动几百万军队的大明的英勇神迹。

    他得让南明为他挡住大清,吸引大清的注意力,毕竟他现在还是一个小领主,没有得到系统的广泛支持。

    这么想来,占据赤嵌城这个战略要地就非常重要了。

    哪怕付出再多,张强也要占领这个战略要地。

    因为如此,张强特别看重这里,他让唐殿风领军,带着轩辕龙飞,萧飞,赵泗阳去帮助郑军攻打热兰遮城,而自己带着察歹尔,留在了赤嵌城清理这里。

    刘国轩和郑泰留下了余兴这个年轻的将领帮助他处理同郑军的事情,他们的大军一分为二,一部分郑泰率领大军朝着基隆港等地而去,扫荡那里的土著和颜家和李旦家这两个大明海盗的前辈的势力残余,一部分由刘国轩带领伴随唐殿风的大军去攻击热兰遮城。

    此刻热兰遮城郑军发起几次攻击,但无疑都在荷兰人的遮天炮火,以及排枪下败下阵来。

    死伤七八千人,两天多时间没有前进一步,还是张强走的时候的状态。

    他们突破了护城河,突破了敌人的两道胸墙,但再前进一步,就需要付出更大的损失,敌人的城墙太高大坚固了,炮火太凶残了。

    刘国轩走了,郑泰走了,郑成功却来了。

    “总督大人,”郑成功进来就拱手作揖,“下官参见大人。”

    “呵呵,郑大人,你这样我可受不起,怎么说你也是郡王,比我这个臣子身份可要尊贵很多了,来来,坐,”张强口里说着郑成功比他尊贵,可一点也没有起身迎接,尊重郑成功的意思。

    现在他强势,攻打坚硬的赤嵌城以不到一千正规军的死伤,炮火俘虏兵一千七百人的伤亡拿下了郑成功他们长达两个月,损失上万兵力,动用了三万人围城,彻夜骚扰,三番几次的攻打,均未拿下的城池,这样辉煌耀眼的战果。

    就算他骄傲一点,以郑成功的修养和野心,他也不可能对张强起什么心思。

    两个人东扯西拉,寒暄好半天,还没有进入主题,东方人说话,就这么文明,绕来绕去,迂回来迂回去的,就是迟迟不进入话题。

    后世打日本人如果也能这么迂回穿插,就好了,日本人估计头疼死。

    最后郑成功不耐烦了,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总督大人,我当初口头答应你可以驻军打下的荷兰人的城堡,我们都是一家人,按说也没有什么,但这当地的官府设置,我想得我的人来做?”

    张强很为郑成功的才思敏捷感到惊讶,这个家伙,是变相的想要不认账啊,你设置官府了,有我的士兵保护地方,合着想要不要钱的保安啊,我在这里没有话语权,你随时可以撵我走,中国人就是这点不好,没有契约精神,说话好的给自己的利益,说话的贸易权,说好的你我共享宝岛的利益呢?

    不过张强也不会要求太高,笑着说道:“这样吧,退一步,我要赤嵌城,至于热兰遮城,就如你说的办?赤嵌城附近三十里以内,属于我的地盘,你的人未经通传报备,不得进入,我们两个就像两个国家一样互相设置一个联络的地方,派遣人员驻扎当地,可以商量各自的事情。”

    郑成功想了想,摇头,“大人,我可以让你的商队,商船自由行驶在我控制的海面里面,不收任何赋税,并且提供保护,我还可以给大人你一百万两白银,三百万两各种货物,但赤嵌城和热兰遮城,我得收回来,我赶走了荷兰人,葡萄牙人,不能让他人染指宝岛,我和手下人不好交代啊。”

    “荷兰人的战船10艘,葡萄牙人的战船30艘,我缴获的海盗的渔船,战船,商船一百艘,白银三十万两,还有在浙江,我给你备货三百万两,你可以随时提取,生丝,茶叶,青田玉石章,火绳枪一百杆,两磅炮五十门,三磅炮二十门,六磅炮十门,9磅炮五门,十二磅炮三门,条件是赤嵌城归我,五十里范围内我有自由开发的权利,你的人不准逾越,大海从赤嵌城正面到福建沿海,五十海里范围内归我的水师节制,你的船队通过要通传,报备……”

    张强给出了自己的条件,他已经放弃了热兰遮城,但是以各种物资和银两做交换条件,因为郑成功偷换概念,他先用钱和物资这样的条件想要张强退出宝岛,然后用大义朝廷的名义想要让他退让,毕竟你在人家一个郡王的地盘上占一块地,这不合常理。

    (本章完)

第217章 郑成功的底线() 
和郑成功的谈判进入了拉锯状态。

    郑成功就像一个小商人一样,锱铢必较,双方虽然没有进入翻脸的节奏,但双方的兵马却退开了一定距离,构筑工事,双方的水师战船不断的在自己一方的海上巡逻,有些船只还有如后世南海上的华夏乌龟海军一样,和张英率领的水师小型船只进行碰撞,互相毕竟谩骂。

    说好的亲如一家兄弟呢?

    说好的我们都是大明人呢?

    说好的乡里乡亲,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呢?

    但诡异的是,热兰遮城冯鑫的部队和甘辉的部队却还在配合唐殿风率领的大军围攻热兰遮城,荷兰人一点也没有得到好处,他们依然每天忍受着郑军的不计伤亡的围攻,还在忍受着不断逼近的金华义军的俘虏兵和郑军派出的民兵部队的挖掘战壕的部队。

    每当挖好一段横的战壕,修筑好堡垒,大炮就进去,然后不断的炮击热兰遮城。

    热兰遮城比赤嵌城大一倍,周长五里,虽然只有三层城墙,而且第二层城墙也不是建立在建筑物上,可第二层城墙是实在的城墙,也就是说,相比赤嵌城,金华义军的火炮得多轰击一次敌人的城墙。

    炮火也多,而且这里也有一些从仓库里面搬出来替换舰队上的24磅和32磅船头和船尾的卡龙炮,这些卡龙炮的弹道也和外面的金华义军的卡龙炮一样,弹道是曲射的,因此给金华义军的挖壕沟的民兵,俘虏造成一定伤害。

    可毕竟距离远,伤亡还是不大,而且针对如此,金华义军的主将唐殿风可是作出了调整。

    壕沟前面的土堆堆的高一些,大炮安排的分散一些,炮击的时候找到敌人有大炮的城墙,轰击上一阵,敌人的大炮就香消玉损了,拼大炮,别人还没有金华义军的底气,铁模筑炮,速度快多了,大不了在拉几门过来填补一下就行了。

    因为谈判不顺利,郑成功想要反悔,因为在郑成功的一众诸将看来,金华义军打荷兰人简直太简单了,简单的他们认为不应该给金华义军那么多好处,而且郑郡王的地盘上让外人横插一脚,这对于郑郡王的威信有影响,很多忠心于郑成功的将领不乐意了。

    而张强此时也不是光和郑成功谈判,他还关注着大陆上的局势发展,魏无忌率领的大军终于击败了清军,收复了绍兴府,各个先前金华义军培训出来的官员秀才们纷纷上任,一边接管绍兴府,一边恢复那里的民生。

    魏无忌不得不留下来,派遣杨阳阳率领大军跟随鲁王的人向杭州府进军,同清军继续作战,而杜歌率领的人则接受了宁波府,向台州府知府古月笙要官员,接管那里的政权。

    而周粥则总领大局,向各地派出官员主官,将张强先前侍从室的一些秘书们派去绍兴府,宁波府,温州府,支援魏无忌,杜歌,陈含辉。

    温州府一直是轩辕龙飞这个愣头青直接管理,军政一把抓,不是张强不想换官员,而是换的不多,就是因为温州府靠近福建的兴化府,那里是隆武皇帝的地盘,张强不想触动隆武皇帝的神经,两个人虽然有协议,可总不能明目张胆的告诉那些南明官员,这里是张强的地盘,怎么你想背叛大明吗?

    现在大家还是以大明人自居,一些老夫子们丢不掉先前的那些忠君爱国的思想,脑袋不灵光,闹开了,对张强和隆武都不好。

    隆武接受了当初和郑芝龙闹不愉快的教训,知道张强虽然没有郑芝龙那么强势,可张强是一个事实上的实力派,他想要借助张强的武力维持他的皇室统治,他知道没有张强的金华义军,依靠手下那些投奔来只想做官的手下,还想发挥自己的才干的大明旧官,是打不赢气势汹汹,眼看就要成为天下之主动清朝鞑子。

    他明白现在需要依靠这些军阀,实力派,他连大顺那些余孽都能接受,那能不接受一个表面上看起来不反,但有如曹操一样的张强呢?

    算账是以后的事情,可没有取得果实就算账,你就愧对了他隆武自从出生有二十四年时间都在牢狱和灾难中渡过的朱聿健,朱家子孙的头脑了。

    周粥天生就是治政的一把好手,在张强不在的时候,把个金华义军的领地上的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很好的保证了出征的四个人的军队的后勤保障,还让金华义军领地上张强的政策顺利推广,比起当初尤海波和金声三心二意,身在金华义军的阵营,心却想着隆武朝廷,或者鲁王势力,疑惑遥远的永历政权,只是把他们身上的那种才华在金华义军领地里面展现了一二而已。

    因此张强知道以后很满意,放心的和郑成功软磨。

    “延平郡王,我们都磨了好几天了,我看今天应该有个了结了,”张强喝着都是白开水的茶水,宝岛的气候有时候他也适应不了,这都跑了三次茅房了,因此他也失去了耐性,虽然是自己在磨,为了一个城堡,为了一个地盘,可磨人也同时也被磨,只是互相伤害的事情。

    “呵呵,总督大人,你我都是对土地执着的人,大家都是一样的人,不急,我们继续谈,一寸土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