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领主 >

第230章

大明领主-第230章

小说: 大明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粥微微点头,张强岔开话题,“最近的民政情况如何?我最近都在操心军事,没有时间考虑哪些?”

    (本章完)

第362章 王尚礼拜见() 
说到正经的事情,周粥开始严肃了起来,他倒是记忆力好,也不用带资料,不用看那些竖着写的奏本的汇报内容。

    在华夏军里面,张强提倡简体字,主要是为了让知识能最大面积的传播,把领地的识字率提升上来,有知识的百姓更加不容易受到别人的盘剥,官府和百姓的交流会更加顺畅,不容易引起对立。

    可张强使用的那些文人都是旧人,大明或者南明的士人,读书人,知识分子,他们不可能改变习惯去适应你的,来不及了。

    像金声,朱大典,钱秉镫,甚至是尤海波,都是一大把年纪了,起码已经四十多了,知识水平已经固定了,让他们再多学习什么,很吃力,也很不现实,所以办公,奏本什么的,他们这些人写起来还是原先的繁体字,还是竖排,只是因为张强强调断句,所以他们还是学会了标点符号断句等简单的东西,把一句话能通过断句说清楚,不至于让人去猜。

    周粥这些东西接受起来倒是快,因为他也是这个底子起来的,稍微加强了一下学习,让那些秀才,举人给他补一下课,就能平常的断句,阅读了,这点张强不如他,至今,没有断句的话,张强是看不懂的,或者产生歧义。

    有时候,干脆就是周粥在向张强解释这些臣子们交上来的奏本。

    “总体来说呢,咱们的开支增大了,但由于有着不错的应对方法,有着前期打下的坚实的商业底子,不断扩张的商队规模,海上的,陆地上的,使得咱们的收入还是盈利不少。”

    张强微微点头,听着周粥的汇报。

    “去年现在到今年这个时候,一年中咱们实现了财政收入一亿五千万两白银,一百万两黄金的收入,这些这算成金华元,现在应该改为了华夏元了,总共大约两亿六千万华夏元的收入,比起咱们开头几年的八千万两的收入翻了几翻。”

    “这些钱用于基础建设的钱为大约两千万华夏元,只是提供了一些启动资金和基础材料和地皮的购买资金,一些后期资金通过向领地内的商户征集,通过入股的形势进行下去。”

    张强赞赏的对他笑了笑,“做的很不错,知道利用民间资金了,这样就不会让他们把赚到的银子们都铸成银块埋入地下了,加强了资金的流动效率,也能使得百姓有钱花,不至于富裕了,市面上却没有钱花。”

    “是的,大都督,一个接一个的赚钱的法子使出来,大家蜂拥而上,一箱箱的白银被抬出来,进入华夏钱庄,进入了咱们的粮食部直管的金融司里面,和粮食一起托起咱们的纸质华夏元的流通,现在咱们的华夏元已经成为领地内的主要货币,人们大部分都接受了华夏元。”

    稍微调整了一下身体的姿势,周粥继续说道:“不过因为一些陆续来到大明遗民,他们还不是很相信华夏元造成了华夏元在底层的流通依然有些困难,人们相信那些大额的华夏元,因为这些他们看作是就像山西票号那样的银票,小的华夏元人们却大都把这些换成铸造的银币,铜币,总是兜着一大袋子银币和铜币去购买物品,交易买卖上有些不是很通畅。”

    “这么说他们能接受就像葡萄牙人,西班牙人那样的银币,金币,那也行,并不一定要他们全部接受纸质的华夏元,两者互为补充,也能加强咱们同外界的货币沟通,”

    张强插嘴道。

    周粥有些苦恼的说道:“但有些人就是很贱啊,因为咱们发型的金币,银币成色十足,虽然有美丽的花纹,周边有齿纹防止一些不法商贩捣乱,磨损上面的分量,减少金币,银币的价值,造成货币价值紊乱。

    可他们还是有能人,能仿制出咱们的金币,银币,调包里面的金银,用其他金属填充,这样,一枚银币价值一百文,他们弄一下就价值八十文,九十文了,他们赚了一成半到两成的利润。”

    张强长叹一声,“高手在民间啊!“

    张强指着周粥道:”加大打击力度,抓住就斩首,财产没收,家人丢进俘虏营,让蔺养成去操练他们。”

    周粥苦笑,“这些我都做了,但反而让他们更加猖獗了,最近查获的一批金银币,成色居然不足五成,有的甚至是四成,而且他们知道在县城不可为,将主战场转移到了一些偏远小镇,乡里,村里,去忽悠那些穷苦百姓,这些穷苦百姓拿着这些金银币到城镇里面花的时候,城镇的那些受过训练的伙计,店小二们一眼就能识破,又增加了民间纠纷。”

    “怎么回事?”张强问道。

    周粥笑道:“咱们制作的金银币花纹精细,复杂,干净,商户,豪绅们大都喜欢收藏,也十分关注,但百姓们只知道个大概,上面粗略的花纹,制造粗糙的银币,金币根本不能进入他们的腰包,百姓们却接受了那些人制造的粗糙的金币,银币,在他们看来反正都是金子,银子,没有什么不同的。”

    “我们工作做的不够啊,派人下去,粮食局,金融司都派专业的人员下去,一个村,一个村的宣讲,弄一些小的奖励,认识,并且准确识别的百姓有嘉奖,不认识的百姓惩罚他们,一斗粮食,或者一分土地。

    认识的人奖赏一斗粮食,不认识的人把他们的土地划走一分给村里,乡里,成为公地,这些他们息息相关的保命传家的东西,他们肯定珍惜,到时候推广起来就很容易了。”

    “大人,高啊,我怎么没有想到啊,”周粥惊诧的看着张强。

    张强很是自得的笑着。

    “这些都是一个治标的办法,除了同外界的沟通和交流,进行商业买卖以外,咱们领地内还是得推行华夏元,尽量把金银币收归钱庄,作为信用保证,储存起来,只发放一部分给下面的城镇分支的钱庄号铺,让他们应对百姓的兑换需要。”

    周粥点点头,“对于铜币,可以暂时作为华夏纸币的辅助补充,发行五十文,二十文,十文,五文,一文的作为百姓找零的用度,结合华夏元纸币的使用,让百姓维持一种同其他地方的货币交流,是不是这样大都督?”

    “是,看来你这首相当的不赖啊,学到很多东西,理解力提高了不少,我再也看不到当初那个朱府家丁的影子了。”张强笑着揶揄周粥。

    周粥不好意思的挠挠头,“这些都是大都督教导的好。”

    侍从敲了敲门,走进来,低声对张强和周粥道:“李定国派人来了。”

    “李定国?”张强诧异的问道。

    “是的,听说和咱们同冯双礼的武器交易有关系。”侍从道。

    (本章完)

第363章 新合作伙伴() 
李定国何许人也?

    相信读穿越架空小说的人一定会知道这个人,但没有人去描述他,没有多少人去关注他,相比张献忠,李自成这种大名鼎鼎的人,其他的人都喜欢郝摇旗,刘宗敏,牛金星,李岩,红拂女这些性格出众的角色,却不一定对一个张献忠的义子,有多少研究,或者喜爱。

    义子,在现代人的认识里面和干女人,干儿子这种字眼一样,带有贬义词,但说实在的,在历史中的义子一次却很受人尊敬或者敬仰,因为身为义子,尤其是身为能量巨大的人物的义子,那就相当于是半子身份,将来或许是辅佐旧主之子,或者直接承接旧主的基业的人,那不是谁都能攀附得上,或者有此机缘的。

    而李定国身为张献忠的义子,张献忠是什么,历史对他的评价并不好,所以这个人空有一身正气,民族大义,智勇双全,却因为身为一个被丑化的人物的义子,而变得籍籍无名。

    永历南明的天其实是他一直在支撑着,没有他,永历南明早就灭亡了。

    李定国比起郑成功自私自利来说,他还有一种匡扶民族正气的大局观,张献忠的人和永历南明的人搞在一起,他为了永历南明的延续,做出了多大的牺牲和妥协,艰苦支撑着这个摇摇欲坠的汉人最后一个王朝。

    李定国以一己之力,抗衡满清三大王,四汉奸,孔有德,耿精忠,尚可喜,吴三桂,还有最后背叛的孙可望,这样汉族人的英雄,却没有人宣传,反而是汉奸们有人给他们立碑写状,歌功颂德,这让身为汉人的中华民族后人们感到十分的难堪。

    虽然谁都不能否认下一个朝代,是上一个朝代的继承者,但如此否定自己一个主体民族的行为,让所有人都无法理解。

    听到了李定国派人来访,张强放下了手里头的工作,随着周粥去拜见他们。

    李定国派来的人是王尚礼。

    几个人寒暄一阵,历数这些年的抗清事件,互相吹捧几句以后,王尚礼对张强道:“候爷,我定西王希望和华夏军联合抗清,东西夹击清军,以光大明江山。”

    张强曾经被隆武朱聿健封为金华侯爵,因此称作候爷也是情理之中,李定国张献忠死后,他和其他三个人,艾能奇,孙可望,刘文秀,自称王,后来也得了永历皇帝朱由榔的承认,因此他这个王也来的名正言顺。

    只是这名正言顺对于他的华夏军来说却不是什么好事情,因为华夏军和这个时代格格不入,他是后世穿越者建立的国家,说好了是融合进历史中,说不好了,就是穿越者入侵历史世界,一切的表现他不知道身为汉人,注重大明正统的李定国会怎么看他和他的华夏军。

    因为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的做法和李自成,张献忠差不多,是起于微末的人,是和皇朝正统们做斗争的人,这无论是现在的南明朝廷,还是大明百姓,抑或是清朝贵族们都不会容于他。

    甚至是后世的我大天朝,实际上已经从微末之人变成了贵族,财团统治的国家,他们对于农民起义军或者是没有任何根底的人的鄙视和厌恶是发自于内心的,他们的优越感来自于他们是官,他们是贵族,他们有钱,这样的基础之上的。

    不容于世,不容于天,这是张强和他的华夏军目前最大的危急。

    但显然,王尚礼并不是为了谴责或者质疑而来的,他和冯双礼一样,是为了华夏军的武器装备以及援助而来的。

    这些都没有涉及到正统之争。

    双方还是可以合作的。

    听到王尚礼开口这么大的话题,张强莞尔一笑,“这个是不容质疑的,满清为异族,我中华可以让他融入进来,但不能改变我中华的汉人为主体,汉人统治的根本,否则中华就不是中华了,而是异族征服之地了。百世之后,我中华将以和面目面对天下?说自己是一个大杂烩?来的都要兼容并蓄吗?那么谁能代表中华发声?谁能代表中华?”

    张强掷地有声的说道。

    “好,好,张强侯爵果然深明大义,我华夏之族屡遭劫难,就是因为掺杂了太多的杂质,让我中华男人变得柔弱和犹豫,没有了血性,如今看侯爵如此表现,我也放心了,定西王也放心了。”王尚礼很是喜欢张强的言语表现。

    说完之后,他转而沉声道:“自从听到华夏军义军崛起,我定西王就甚为关注,但苦于满清势大,汉人懦弱,奸诈之小人之多,犹如大海里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