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领主 >

第288章

大明领主-第288章

小说: 大明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锻炼出一万新军士兵,都是拥有丰富的冷兵器作战经验,火器操作经验,实力和战斗力都得到了提升。

    六万兵力看起来还是和清军兵力不对称,可他的兵都经历了战火,都锻炼的相当精锐,四万五千以前就跟着他的精锐士兵,一万五千新晋级的士兵。

    到此时,他继续从南明军哪里买火药和子弹,炮弹,大炮,直接拉到城墙跟前,轰击桂林府城墙。

    清军的形势一天不如一天。

    而此时,鳌拜的大军终于追着退却的萧飞指挥的部队来到了长沙府,华夏军六万精兵,加上两万守卫部队,在长沙府周围的县城和鳌拜的大军对峙,战争一触即发。

    (本章完)

第449章 会鳌拜2() 
对于华夏军,鳌拜只是听闻,却没有见识过,在他的意识里面,把华夏军也划为了大明余孽,是叛逆,大明的那些部队的战斗力,在他看来不堪一击,也许有那么几个硬骨头,但他们大多被清军击败,杀死,俘虏了,以后的大明,现在的南明和永历大明,他都不认为是他的对手,他们之所以打败清军,是因为那些人都没有他厉害。

    他可是大清第一勇士,谁能有他勇猛,谁能有他手下的清兵更加勇猛的?

    他对阻挡他的南明军不屑一顾,对于那些反正和起义军一律凶横的绞杀,毫不留情,烧杀抢掠,一路而来他没有约束部队,任由部队放羊一般屠杀掉很多不肯撤退的汉人村庄,这不能怪他,清军一向如此,既能以战养战,补充部队所需物资,又能削弱敌人的战争潜力。

    没有人,没有村子,没有城镇,敌人的兵力只能越打越少,物资补给只能越来越少,这点上,清军做的的相当的好,清军是为战争而生的。

    即便清军已经入主关内十年时间,但这十年除了北方一些地方安定,被清军野蛮人征服了,大多数大明的地方,包括很多北方的地方,反抗清军的统治的战斗一直没有停歇过。

    清军东奔西走,到处灭火,并没有如历史上那样早早的就休养生息,多尔衮推行汉人管理汉人地方,以汉人的儒学继续愚昧汉人,统治汉人,获得了足够稳固的统治基础,因为这个历史世界中,有了张强,有了张强的华夏军。

    华夏军强势崛起,五六年时间,在东南站稳脚跟,并且一直同清军打战,消灭了不少清军,并且不时的扶持南明朱家朝廷,必要的时候出兵帮助南明,加上永历大明中大顺军成为主力,撑起了永历大明同清军的军事天空,使得清军疲于奔命,并没有去征服和同化汉人,他们没有这个时间。

    不断的战斗,使得清军的兵力不断扩大,清军善武,善军的血气并没有被汉人儒学同化成软骨头,包括清朝宗室,都还惊醒着。

    根据军情部逐渐完善的北方情报系统发回来的消息,清军大部分军队还保留着住帐篷,军营战马奔驰,****训练不停息的场景,燕京据一些老人们说,清军的燕京就像当初祖辈给他们讲的元蒙在燕京时候的样子,野蛮而缺乏一点文明教养,就像从深山里面出来的野人,一点也不像个正常人。

    头发不剃,胡乱的扎起来,胡子满脸,身材矮小而壮实,眼睛里面充满了野兽一般的蛮横和凶狠,好像下一刻就要把你放到在地上,用身上的剔骨刀开膛破肚,挖出肠子随便扔掉,然后把你随便洗涮一下,用一根竹签串起来,架在火上烤烤,就能生吃一样,一句话总结,茹毛饮血,不开化,野蛮人的秉性依然保留着,他们就是一群野兽。

    说这些是要告诉大家,鳌拜这一股清军,是比较精锐的,是纯奥古斯都一般的蛮族野人士兵,勇敢,凶狠不好打。

    鳌拜也这么认为,因为他到来,华夏军前期攻势如潮,此刻马上退兵如退潮,哗啦就退到了长沙府附近,鳌拜很得意,看来华夏军也不过如此,听到他到来,马上逃跑了。

    鳌拜得意的一边接收华夏军丢弃的县城,地盘,一边加快进军,不用半个月就到达了长沙府附近最近的一座县城,这座县城华夏军也丢弃了,鳌拜当仁不让的就进城笑纳了。

    不过鳌拜还是很会打战的,后方的县城和地盘留守了重兵把守,大军刚一到,马上派出斥候骑兵侦查方圆五十里之内的敌人,有些斥候还深入到了长沙府近郊乡村抢劫,侦查华夏军的动静。

    同时派兵去和桂林府联络。

    随着身后的其他的辅助兵种的到来,鳌拜已经基本打探清楚当面的华夏军的动向。

    六万精锐华夏军就驻扎在离他不远的四十里外的一座县城里面,领兵的为华夏军的第三野战旅的萧飞总兵。

    长沙府是贼首华夏军的大都督张强,带领着一个近卫旅万人驻守,同时还有一个民兵大队,万人在长沙府各个县城驻守,总兵力不过两万出头。

    这么看来华夏军不过八万兵力,和他的现在的兵力差不多,他拥有九万兵力,其他的两万兵力他都留在后方驻守占领的那些县城了。

    九万兵力有大约一万的民夫和辎重兵,没有什么战斗力,这样他的兵力不过八万。

    他是了解过张强的华夏军的,虽然他是野蛮人,可他打了那么多战,又是大清第一勇士,当然不可能如普通人那么认为的只有肌肉没有头脑了,用他的话来说,他就是大明历史上的三国张飞,粗狂而心细。

    仔细研究了一番对手以后,他觉得对手背靠对手的领地,可以获得援兵,而他背后离着洪承畴所在的苏州太远,附近调兵也不可能马上赶过来,唯一能获得支援的就是桂林府的莽古尔泰了,因此他给莽古尔泰写信,派信使让莽古尔泰回军。

    南北夹击华夏军,他当然知道此刻桂林府的战局,他一路走来,桂林府的战事不断有人汇报给他,他觉得如其和南明军和永历军死磕,不如让莽古尔泰回军,两路夹击华夏军,干掉了华夏军这股兵力,桂林府的围困不战自解。

    然而他不知道莽古尔泰如今的困局,整个桂林府已经被包围了,如何能突围出来,由于两地太远,几百公里,即便快马传信也得几天功夫,因此他得到的消息已经是七八天以前的消息了,七八天以前,南明军和永历大明的李定国军还没有完全围困桂林府,一些小路还能通行大军,那时候莽古尔泰撤军,还有的一说,还能逃掉。

    此刻李定国已经把桂林府团团围住,他对孔有德的气,不是一丁点,而是满腔愤怒,孔有德对于建设几年的云南州破坏很大,很多地方的百姓都死绝了。

    李定国乘着围攻的这段时间,把一些边境地区都交给了南明军,而南明军很高兴李定国如此守信,派兵接收了李定国打下的清军盘踞的南面的地盘,并且清理了那些投降清军的地主,豪绅,还有杀死了很多倒向清军的百姓。

    大力搜捕清军的探子和细作,足足安排了三万兵马,三万由南明乡勇军组成的防守和巡逻部队,加上一些重要的据点的把守还是李定国的精锐部队,所以,此刻莽古尔泰想要逃出来,除非他更加聪明,有力挽狂澜的能力,有几十万大军,否则,他只能叹息了。

    (本章完)

第450章 会鳌拜3() 
毕功于一战,一次解决华夏军这支突入湖广的军队,这是鳌拜的意思,他才没有耐心去追击一支逃亡的军队,太费劲了。

    带着满心的期待,带着一劳永逸的决心,鳌拜又等了一个星期时间,可他等来的却是桂林府被重重包围,危在旦夕的噩耗。

    鳌拜知道没有机会了,如果再不开打,那么华夏军就会越来越强。

    毕竟湖广的侧面就是江西州,敌人的老巢啊,敌人的兵力正在源源不断的涌进湖广南部,如果再不开打,敌人的兵力只会越来越强。

    鳌拜连忙从后方抽调一万精兵上来,汇集了八万精兵,一万五千辅助士兵,甚至连一万的民夫都派上城墙防守,然后带着九万五千精兵出战。

    迎接他的是梅林鱼的二十一野战旅和朱哥的二十野战旅,都是加强了的,超强大的一万六千兵力的大型野战旅。

    当然还有带着八千骑兵的萧飞了。

    而张强则带着四千近卫旅骑兵守城,剩下的近卫旅新军火枪兵和火炮旅则被张强加强给了王玉群的第十九野战旅,还有只有四千骑兵的佟大为的第五骑兵旅。

    张强不用亲自到战场,因为他有战鹰可以俯视战场,战场上方圆五十里地之内的动静都逃不过战鹰的侦查。

    因为开战,华夏军的燧发枪还没有完全装备所有的野战旅,野战旅装备是从中枢的部队,先从三个近卫旅开始,而受产能限制,还有弗朗索瓦和塞巴斯蒂安经常有新的想法的缘故,即便是这三个近卫旅装备也大多是滑膛燧发枪,只有第一近卫旅装备了线膛燧发枪,而一些线膛燧发枪也只装备了前面五个野战旅的精锐的一个营,还有将领的龙骑兵卫队,所以如今的排名靠后的十九到二十一野战旅,他们手里拿的还是金改2火绳枪。

    这款火绳枪比金改1火绳枪先进了不少,质量更轻,刺刀更好,射程更远,威力更大,射速更快,要担心的就是这些靠后的整编自鲁国,南明军俘虏,以及从守备队和民兵中,贺锦,刘良佐投降的士兵中整编而来的部队的士兵能不能熟练使用他们了。

    而战场的那些基层军官已经不是张强当初训练的第一批职业军官精英们了,这些大都是第二批通过职业军官们培训出来的精英士兵们训练出来的第三批新兵中的经历战火考验,经过华夏军层层考核的军官,他们能不能配合上层的军官的指挥,及时的很好的调整好节奏,打出指挥官想要的战术水平了。

    老一批的张强训练出来的士兵们纷纷因伤退伍,或者升官,或者转为其他部队的高级指挥官,最低的也是一名把总了,他们大部分都在近卫旅三个旅里面任职,近卫旅最精锐是近卫一旅,依次是近卫二旅,近卫三旅,近卫旅都是抽调了其他野战旅的精锐士兵和优秀的军官组成的部队,这样对于下面本来就军官和精锐士兵不够的野战旅是一个损害。

    可张强也没有办法,文官缺乏,尤其是能独当一面的,能理解张强的新的不同于这个时代的政策的高级文官太少,腾挪转移,很多人都是身兼几职,华夏军才能运转起来。

    虽然陆续有更多的被培训出来的文官上任,可对于华夏军越来越庞大的地盘,还是杯水车薪,很多地方都不得不配备一名低级文官,辅助那些大明的读书人去管理地方,一些政策在上面是好的,传到下面执行起来,还是避免不了被执行歪了,监察部和民情部累个半死也无法扭转这种局面。

    这也是张强不着急扩大领地的原因,如果占领下来的地盘还和大明的地盘一样混乱,民不聊生,他宁愿不要,因为以后处理起来肯定头疼。

    第十九野战旅组建的时候早,还可以,所以他把自己的近卫旅的火绳枪兵交给他们,配合起来还是很不错的。

    第二十,二十一野战旅先前是驻防宁波府,绍兴府,甚至宝岛的宝中府的,没有经历过太大的战斗,所以张强把萧飞调度过来,让他来指挥这两支军队,帮助以前只是担任过福旅长,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指挥过火绳枪兵的朱哥指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