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领主 >

第38章

大明领主-第38章

小说: 大明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过了四天,当朱大典的求救书信第三次来临的时候,张强带着三千七百兵力趁着夜色开拔。

    由于没有辎重兵,也没有百姓,全是每人各自携带三天的粮食,那些小型的虎蹲炮,弗朗机炮则用胡奎的战马驮着,或者拖着,米淳部士兵每人背着一颗炮弹,米林部则背着火药桶,趁夜行军,一晚上,就突进三十余里,第二天白天前进二十余里,黄昏的时候,到达了金华府外围。

    “全军停止前进,找个隐蔽的山谷扎营,让田斌来见我。”张强手握马鞭,对身边的亲卫骑兵道。

    一会儿,田斌屁颠屁颠的跑了过来,“大人,”。

    “你带人去探查一下清军的兵力部署还有进城去看看眼下的府城的形势,马上回来禀报。”张强用马鞭指着他道。

    “是大人。”田斌满心欢喜,受了这么长时间的罪,满身不自在,终于有机会摆脱了。

    这些明军虽然屡次击败清军鞑子,可大势摆在哪里,如果能向阮大铖禀报,那么剿灭这股明军的功劳不就是自己的了?自己也能弄个参将,守备的什么当当,贺锦和蔺养成太窝囊了,自己终于有出头之日了。

    他暗暗发笑,“哼,是你愚蠢,别怪我不讲情面了。在荣华富贵和整天提心吊胆的怕清军来剿灭这两者之间,还是荣华富贵来的更加实在一些。”

    生怕张强改主意,田斌立刻急匆匆的跑了。

    远处,贺锦满心不愿意,在生死之间,他还是选择了投降,可他的心里还是想要逃脱这里。

    以前当流寇的时候多么自由,现在这支明军队伍里面快把他憋闷死了,什么都要受到管制,而且是屈居人下,如果是屈就朱大典那样的高官,文官下面还行,可投降一个义军头领,哪怕这人是朱大典封的明军守备,他也不愿意。

    一个无名小卒而已,想他革左五营,再陕西和山西,河南那会儿,是多么的威风,堂堂的左金王,最风光的时候领兵十万,浩浩荡荡,何等威风。

    他斜眼看了一眼远处等待的蔺养成,蔺养成面色如水,完全没有因为只率领区区的两百余人,完全没有因为往日风光无限的争世王的身份屈就与一个小小的明军守备而像他一眼满腹牢骚。

    传令兵从远处飞奔而来。

    “大人有令,入山扎营,全军隐蔽行事,不得喧哗,不得无令出营,非传召将领不得私自走动。”

    大军在传令兵的呼和下,缓缓转身,扎进了山里,又走了五里多地,在一个荫蔽的山谷里面扎营休息。

    (本章完)

第60章 生死难两全() 
田斌走了以后,胡奎皱着眉头道:“大人,这个田斌不可信啊。”

    张强玩着马鞭,望着两侧的峭壁,陡坡,郁郁葱葱的树木,“没事,我知道。”

    “那你还?”胡奎不解的问道。

    魏无忌在旁边掩着嘴笑,胡奎怒道:“笑什么笑,就你聪明。”

    “哈哈哈,”魏无忌放声大笑,解释给胡奎听:“大人这是引敌来攻,以逸待劳之计,”

    魏无忌在一边笑道:“是啊,我军并不了解敌人的具体兵力和部署,派田斌去只是试探一下敌军,敌军若来攻,兵力少了,我军可借地利,消灭敌人一部,如果兵力太多,一则可为金华府分担压力,二则,可以将敌人优势兵力引开,然后用我军善用的游击战,将敌人拖疲惫,拖开,分散,然后我军回头痛击,以我军全军,歼灭敌军一部,敌军必退,我军再突然出击敌军软肋,敌军必惶恐不安……”。

    胡奎掉头对张强道:“大人高明。”

    张强一副得意的样子,嘴上却说:“少贫嘴,今夜营地,马上安排,留贺锦部和蔺养成部在明处,米林部在山坡树林监视,米淳部择地隐蔽,堵住缺口,其他部队不得扎营,只是找山坡隐蔽处就地休息,夜晚,咱们等着敌人的偷袭,然后等敌人杀进贺锦,蔺养成部营地,米林部出击的时候,全军围上,务必不得走脱一个敌人。”

    “是,大人。”三个人齐声回答。

    胡奎道:“大人,那轩辕龙飞部前军可先通知一下?”

    张强挥挥手,“嗯,派人通知一下,让他们也在明处扎营,营地太少,恐敌人起疑,不过,传令他将自己的营地弄的大一些,本部人马注意防止敌人偷袭,轩辕龙飞这小子看起来整天只知道练武,争强好胜,但有时候,这小子表现的却更加精明,给他个暗示,他就知道怎么做。”

    “哈哈哈,”几个人再次笑了起来。

    越过山峰,视野从金华府外面的几个山村掠过,来到了金华县城上方向下俯视,战场的痕迹越来越明显,倒塌的攻城车,云梯,甚至是一些来不及收拾的人体碎块,遍撒金华县城外面的树上,乌篷船顶部,残破的战旗,再接近城墙,城墙上仍然有倒挂在上面来不及处理的双方士兵的尸体,城墙残破不堪,显然是经过了大炮再次的洗礼,很多地方都塌陷了下去。

    越过城墙,第二道城墙残缺不全,很多地方不是倒塌了,就是已经被清理干净了,只留下一些可供车马,士兵通过的便捷通道,连绵起伏的山丘很多地方依然躺着尸体,来不及收走,很多宅院都已经倒塌,空无一人了。

    视线来到了县衙和府衙上空,哪里清军依然在同义军厮杀,当战斗显得的很零落了,很多地方都是七八人一堆,被一大群的清军围着厮杀,义军的主力在通往朱府的路上,同清军绞杀再一起,人数不少,大约有两三千人。

    朱府外围,连续三道胸墙,很多弓箭手,民夫躲在里面,连续的搬运尸体,修筑一道城墙一般的工事,张强的层层防御政策得到了义军的认可,张强走了以后,义军把这里,也是最后的防御地点,修筑的犹如一座小型要塞。

    一些地方,甚至摆放着缴获清军的弗朗机炮,虎蹲炮,更大一些的红夷大炮,不过此刻这里无人操作,那些大炮摆在那里东倒西歪的,形同废铁。

    战场上也不是没有火器,偶尔一些地方会有一两杆抬枪响那么一两声,不过没有什么杀伤力,交战的双方依然是以冷兵器近战搏杀为主。

    朱府外面的一片没有被攻陷的宅院,小巷子里面,大量的百姓,拥挤在这里,哭哭啼啼的,慌慌张张的,或坐或卧,衣衫褴褛,好多人都干坐着,仰望天空,眼睛无神,一些义军士兵也在这里,他们擦拭着手中的兵器,或者紧张的修理着手中的兵器。

    粗略看一下,怕没有几千人,这些人一直延伸到朱府的外墙,充斥了从没有被攻陷的山坡街道到朱府外墙每一寸地方。

    朱府里面,也有好多人,也是慌慌张张的,不过这些人衣着华丽,起码看起来不像是普通百姓。

    越往里面越稀疏,直到朱府后院,这里站着三五十个义军兵丁,二三十个衙役,十来个家丁,皆全副武装,眼神戒备的看着每一个经过的人。

    朱府后院,朱大典来回走着,神情慌张,没有了主意的样子。

    管家和几个小妾铁青着脸,站在一边。

    “大人,大人,不能再等了,快做决定吧!”管家一副着急的样子,苦苦劝着朱大典。

    一名家丁跑进来,“禀报大人,守备卢金忠,卫指挥使求全,求大人求见。”

    “快请。”朱大典站在那里,背着手,摸了一下胡子,假装镇定。

    卢金忠,朱大典新任命的金华守备,一进来就焦急的对朱大典道:

    “大人,挡住了,清军兵力太多,这次差不多投入了一万五千人,轮番对我们进攻,我们人手太少,士兵们越来越少,眼前已经不足四千余人,有一千余人被俘,三千多人被杀,青壮已经差不多死光了,百姓被屠戮一空,就剩下七千来人,皆为老弱,我们已经无兵可用,如今士气低落,崩溃就在眼前,请大人早做决定。”

    卫指挥使求全也道:“大人,得想个完全之策,要不然,今夜我等就要被清军歼灭。”

    卢金忠看朱大典犹豫的样子,上前一步,“大人,我等愿为大人抵挡清军,请大人趁清军还攻破这里,早做打算,换上百姓衣物,趁夜离开,我愿派遣一队忠诚死士,护卫大人出城,北门清军防御不是很严,大人尽可快速离去。”

    求全道:“大人,早做决定啊。”

    朱大典闭上眼睛,为大明尽忠的事情他已经做过一次,他现在犹豫的是,应不应该再次尽忠,他的求援书信都送去半个月了,可隆武皇帝依然没有派人来解救他,连个回信都没有,他派出了十来拨求援的信使,到现在他都快被清军歼灭了,皇上还没有来,这让他感到自己的死是很不值得的。

    可他不想做弃城逃跑的不忠的臣子,这关系到他身后的名声,还真是难办啊。

    (本章完)

第61章 敌人不上当() 
漆黑的夜里,潮湿的风不断的骚扰着潜伏的义军士兵,已经是九月多了,天气依然闷热难当,蚊蝇不断的在耳边飞来飞去,令人烦躁不安。

    胡奎坐在张强身边,悄声道:“大人,鞑子好像不上当啊,这都后半夜了,还没有人来,难道田斌那小子跑了,并没有去向阮大铖告密?”

    张强望着树梢,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清楚,只觉得树冠应该不大,摸了一把脸,黏糊糊的,都是汗水,“别管了,敌人今夜不来,我们明天再想办法,睡吧。”

    说完,侧转身,将身上的披风拉紧,闭上了眼睛。

    “大人,你一点也不担心?”胡奎不甘心的问道。

    没有人回应他,胡奎只好自己一个人仰望着天空发呆。

    金东镇,田斌也站在阮大铖面前,急的团团转,阮大铖则手捧着一本线装书,就着麻油灯装模作样的看书。

    但他的地位可没有这位的高,而且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人家得到了鞑子的信任,而他,到现在也不过是一个降兵,按照鞑子的说法,不过是一只两脚羊,甚至两人都算不上,人起码是他们牧场里面的那些服侍主人的奴隶,是奴隶,算是他们的财产,再往上一层,被称为奴才的包衣,仍然是一个奴才,他离着奴才还远着呢。

    他不愿意当奴才,可他又有什么办法呢?

    谁让大明被人家打的几乎亡国,现在苟延残喘的大明,谁都知道已经无力回天。

    他不愿意在大明的统治下被那些贪官盘剥,跟着造反,他迅速的适应了流寇的生活,并且努力的往上爬,终于得到了蔺养成的器重,成了人上人,起码他可以意气指使别人了,也可以盘剥别人了,没想到那个该死的明军守备,居然那么厉害,一战打败了他以前认为很厉害的蔺养成,甚至俘虏了贺锦,那个比蔺养成还厉害的流寇头目。

    如此以来,他不得不想办法去适应另外一种生活,鞑子统治下的生活,并且他认为,凭着他的能力,一定可以爬的比他在蔺养成麾下更高的地位,也许不如眼前的这个大明高官受到鞑子的器重更厉害一些,可怎么说也是在保住了性命之后能衣食无忧,荣华富贵了。

    阮大铖终于放下了手中的书,轻声道:“那个张强当真只有三千多兵力?”

    田斌马上点头哈腰,脸带笑容,“大人,小人禀报的一点也没有错误,如有不实,甘愿受罚。”

    “那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