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领主 >

第424章

大明领主-第424章

小说: 大明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村里面人读个书信,认个字,或者打造个什么,找个权威认证一下,就找你,或者你拿出来的东西要比大家没有得到认证的人卖的价钱高一些,算个帐,和官府打交道都得找你。

    张煌言就一路走,经过乡村就通过带路的向导小伙子的嘴了解到这些东西。

    低级认证并不需要你识字或者读过书,只要你在行业里面能弄个拿出手的东西,并且获得官府认可就行。

    并且能获得免费上成人夜校的资格,如果再夜校里面获得毕业,也就是说认识了十个阿拉伯数字,并且认识百字以上的字,就可以参加资格认证二级的考试。

    这些考试都集中在行业翘楚上,农活能说出个头头道道,并且在别人的辅助下记录下来,自己还能看懂一些,你就能获得二级的资格认证了。

    这些人都被官府征用,帮助解决比如下乡统计农田多少,出产多少,铁多少,一天能打多少铁,木匠打造的一些东西是否符合官府规定的标准,帮助官府解决同这些行业的人接触的任务。

    当然这些人是不用领工资的,征用的时候给你酬劳,不征用的时候你还是干自己的老本行,官府优先使用你的东西。

    当你想要更近一步的时候,官府推出了三级资格认证,这些人就必须能说会道,并且能算会写了,这些人一般都是一些老兵或者商人的伙计,官府老吏,或者成名很久的行业领先的人,他们有人被官府直接征用,给个办事员,这些办事员有一大半的时间是在官府上班的,称为官府的底层办事员。

    他们没有升为官府公务员的可能,但能辅助官府办事情,甚至是提出一些好的建议,研发出好的东西,官府一旅高价马下他们的建议和研发的东西,这就是官府的政绩,上面的公务员想要升级为更高级别的科员就得依靠他们。

    第四级的往往是那些读过书,并且在行业内有很深造诣的人,他们还有一颗当官的心,他们一般都会先安排为办事员,通过官府考试,成为官府办公吏员,吏员能升官,能升为书吏,文办,书簿等职位,相当于是乡长,镇长的辅助人员。

    这些即会读书,又会研究各行业的技巧的人最终会成为副乡长,副镇长,或者研究远,官员方面这就到头了,研究员就能被选入各个行业的官府研究机构,成为更高级的官员,可以参加科举考试,然后进入更高的研究机构。

    这是张强为自己手里没有多少聪明的科学人员培养人才。

    总不能老让塞巴斯蒂安和弗朗索瓦去研究吧,他们需要帮手,靠他们培养一些学徒实在太慢,对华夏军的科技发展不好,所以张强要把华夏的那些民间人才找出来,送入他们的研究院,让他们一边学习,一边对两个人进行帮助和启发,这样才能加快发展。

    新式马车,就是在张强的启发下,在老的木匠和铁匠的帮助下,制造了出来。

    同时在商人伙计或者掌柜出身的研究员的建议和推广下迅速的进入了华夏军的军队和民间的,获得了商业利益和国家利益。

    让社会自己推动自己发展,张强只做一个旁观者,引导者,要不然以他的知识结构,以他的见识,以他的历史知识,用一百年也达不到人家别的穿越者的几年的发展水平。

    (本章完)

第656章 当上国王的日子() 
随着军队的调整到位,华夏军从整体上已经以新的面目示人,表现出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局面,同时张强也在金陵府府城正式登基为华夏国国王。

    登基为国王以后册封了王后朱盼盼,王妃孔四贞,还有李自成的妻子高氏也被封为王妃,这让众人大跌眼镜,谁也没有想到如今风华正茂,正当君王的如狼似虎之年的大都督张强会看上别人的妻子,会看上年纪比他大很多的高氏,一时间引起不少流言蜚语。

    但这不是要点,很多人的流言蜚语刚刚说出来就遭到了民情部的大力打压,很多官员因为私下非议王妃被重处,丢官去职,监察部的官员也不是整天吃干饭的,他们可是黑面包公,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和改革,以及多次培训,监察部的官员已经在官场上执法如炉,铁面无私,树立了自己的形象,如今很多华夏国官员敢和武将耍大刀,敢和上司顶雷,敢做很多不敢做的事情,但是就怕见监察部的官员,一见到,如老鼠见到猫一样,瑟瑟发抖,无论以前有多大官威,见到监察部的官员都会变得像犯了错的小学生在老师面前的表现。

    张强把李自成的儿子收为养子,封为郡王,彻底解决了高氏的担忧,之后高氏为张强生下了一名王子,而孔四贞为张强生下了两名小公主,朱盼盼为张强生下了一名王子,一名公主,此时的张强可以说春风得意,人生无憾了。

    朝中众臣也是好高兴,国王陛下有如此多的子女,他们也不用担心华夏国的未来了,一时间华夏国从上到下其乐融融,干劲十足,使得华夏国百姓也对华夏国的统治感到高兴,众人归心,统治的大义名分从大明,到大清,最终认同了华夏国。

    在这样的情况下,张强同内阁开了几天会议,如今的内阁会议都搬到了皇宫举行,金陵府的皇宫可是历代王朝的皇宫,魏无忌自从拿下金陵府就开始着手修缮,改造,通过修缮和改造原先阴森森的皇宫如今变得金碧辉煌,夜间灯火通明,人气满满。

    如今内阁议事在华盖殿,上朝时候在奉天殿,张强自己在谨身殿办公,住在乾清宫,王后在坤宁宫,两个王妃和王子,公主们在后面的六宫居住,留了一些明朝在南京的老太监和一些新招募的小太监们服侍,不过无论是宫女,太监,还是侍卫,文官等在皇宫中的规模并不大,总共不过三百多人。

    这里面光侍卫们就占一百八十人,是亲卫队的全部兵马,亲卫团在宫外军营里面,靠近皇宫,随时可以调入皇宫中,太监五十名,宫女六十八人,极大的降低了皇室的开支,白天的时候亲卫团会派遣一个营左右的士兵在皇宫内巡逻,晚上关闭宫门,有一个营的士兵在城墙上轮换守卫,亲卫队负责皇宫内的巡逻和守卫。

    皇宫四面都有亲卫团的兵力驻扎守卫,他们旁边有守备总司令部的司令部直属部队驻扎守卫,共同负责皇宫外面的巡逻和守卫工作,以亲卫团为主。

    同时外围还驻扎着看不到的民情部和军情部的情报人员安全营地,人马并不多,但他们的眼睛就像摄像头一样,每时每刻观察着附近经过皇宫外围街道窥视皇宫的行人和士兵,一旦发现那个人稍微对皇宫有一点意思,马上出动人手秘密抓捕,审讯,如果只是无意之间的举动,一般一个星期就能被放出来,如果是敌人的探子,杀手,不用说了审讯清除,不是丢进民情部大牢,等候处置,就是丢进军情部大牢,要不然就是关押在亲卫团的天子诏狱中,三个月以后这些人最轻的处罚是丢进苦役营,最重的处罚是拉到秘密的地方处决,尸体丢到城外乱坟岗。

    这样的情况使得皇宫的神秘感和威压再次在京师显示出来了,没有人没事会靠近皇宫城墙,那简直是找死。皇宫外围城墙外面的附近街道由京师守备司令部管理,哪里驻扎着京师守备司令部的直属部队的衙门,一里之内围着皇宫有十六个分派的守备连守备。

    京师之内的街道就由守备旅下辖的守备团负责,每个守备团两千人,负责一片五里地的防卫,巡逻任务。

    守备团有的是三个营,每个营六百人,每个营负责一个方向,东南西北方向,守备团团部负责一个方向。

    有的是四个营,每个营六百人,守备团团部五百人,守备团在正中,四个营在四个方向上。

    京师总共有两个守备旅,六个守备团,总兵力达到了一万五千兵力。

    至于街道上的普通治安,缉拿盗匪,办案,那些属于地方上的官府衙门负责,由京师府城知府衙门负责。

    近卫师驻扎在城外兵营,负责京师的野战或者进攻敌人,紧急时刻调入京师保护京师。

    不过这只是近卫一师,近卫二师目前没有整编,依然是近卫三旅,近卫四旅两个旅,一个旅驻扎在扬州府,一个旅驻扎在仙居县城,南北两个方向围护京师。

    水面上依然是长江守备水师在负责,出海口依然是东海水师,华夏国第一水师第一舰队在守备,第二舰队调回杭州府水师大本营守卫哪里的海上防线。

    这样的防御看起来好像京师附近的兵力很单薄,其实如果你看看在金华中枢哪里还有留守的一部分内阁官员,以及一个守备旅,还有新兵训练营的五万新兵,军校正在培训的五千基层军官,六百中层军官,以及将领培训班的八十名副将级别的后备军官,就知道华夏军的兵力还是很多的。

    另外惩戒营总部从金华中枢搬到了金陵府府城一个角落,哪里有总部的两千名士兵和六百官员,城外还驻扎着一支三千兵力的惩戒营作战团,以及民兵总部的一千官兵,他们管理着近一万名罪行不是很严重的军中被处罚的士兵,还有一万名俘虏,这些兵力一旦动员起来,京城附近瞬间就有二十万兵力,作战经验丰富,都是精英级别的士兵,精英级别的底层军官。

    有了这么多兵力,张强当然是高枕无忧的享受他的当国王的日子,每天散散步,和老婆儿女唠唠嗑,逛逛街,回来以后处理一下公务,之后美美的睡一觉,好像这辈子没有什么追求了似得。

    打战有魏无忌,以及参谋总部负责,民政有周粥和金声,尤海波负责,自己的财富由朱大友负责整理,他甚至都不需要管理自己管理的那几个部的衙门事物,几个部门各行其是,要是有事情,各部的部长召集一下,然后大家坐下来谈一谈,就把事情解决了,他顶多看一看最近发生什么事情,最近要处理什么事情,然后叫过魏无忌,米林,黄韬,周粥,金声,尤海波商量一下,他们就能提出各种办法来解决那些事情。

    (本章完)

第657章 东南亚忧心的事情() 
日子如流水一般过去,张强国王之路走得是十分的稳健,过得是十分的舒心,虽然面对正在厮杀的激烈的大清国和大金国,以及在陕甘苟延残喘的吴三桂清军没有发起大的战役,在四山州的征讨战役由于整编部队,裁撤部队的影响,锋无羽兵团并没有继续进军四山州。

    任由在四山州盘踞的尚可喜部清军和永历大明部明军何腾蛟,以及大顺军夔东十三家哪一李自成以后的大顺西路军,还有四山州的土司,叶尔羌汉军的军队,明军残余,清军残余部队这八九方在四山州互相攻杀,将整个四山州搅动的乌烟瘴气。

    从四山州回来的军情部暗探几次汇报,整个四山州除了极少处大山深处的一些很少的少量几户,十几户组成的百人团体的百姓村寨的百姓以外,已经没有了百姓,只有各方军队的兵痞,兵痞家属,以及各方的兵马,

    不说千里无人烟,但百里之内你看不到一个人影,那是绝对的,走一趟四山州,有可能人数一多,你就有饿死的危险,几个人的话还可以随身携带的粮食支持到下一个拥有人烟的一方势力的兵营,营寨,但也有可能被对方路上截杀,或者其他一方的军队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