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领主 >

第484章

大明领主-第484章

小说: 大明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像广西州被划定为核心区,云南州则被划定为非核心区,云贵州则也是非核心区,四山州,东南亚小国划分的三个州则为战区。

    非核心区的意思为华夏王国的民族融合没有达到合格的地方,或者支援,靠近作战区域地方,还存在反抗可能的地方。

    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一个爱国思想,长期灌输下去,大一统的思想,这才是华夏长久不衰的秘密,至于人们起义,只要一个爱国思想,那么就可以了,毕竟你管的太严,人家不是顺从感恩,而是想着反抗,张强顺着这个思路慢慢用量化指标一点点扩大他的核心区,如果不搞核心区,不让人们知道自己是属于华夏王国的子民,让他们搞什么差异化,民族化,还怎么融合,还怎么建设我大中华?

    就在张强思绪乱飞的时候,和郑克爽他们的团队谈判的周粥内阁成员以及魏无忌他们终于达成协议,如今的协议不用于后世的公司,国家贸易,需要经历好几个月,甚至几年,十几年时间的谈判,互相扯皮,把文明人的脸摔在地上,只为了一点利益争的你死我活的时候,只要大家不涉及到土地,领主,民族等的大事而非的事情,基本上就个几天时间,有的甚至一半个小时就能解决,因为路途遥远,我不能来回奔波,能解决的事情尽量解决。

    周粥向张强报告道:“陛下,经过我们的商议,最终决定。

    我方的一千三百五十吨的战舰每艘三十五万华夏元一艘,郑成功他们购买十艘,千吨左右的标准舰,三十一万华夏元一艘,他们准备购买十五艘,八百六十吨的战舰,二十九万元一艘,他们准备购买二十八艘,六百吨的战船,二十四万一艘,他们购买三十八艘,三百吨的战船,十八万一艘,他们准备购买五十六艘,一百八十吨的战船,十一万一艘,他们要购买七十艘,八万一艘,九十吨的内河战船他们购买一百二十艘,六十吨的交通船,五万一艘,他们购买一百八十艘。

    同时他们还想购买我国的大明福船二百艘,计有,千吨二十艘,每艘三万华夏元,九百六十吨大福船,三十六艘,每艘两万八千元,八百吨六十艘,每艘两万五千元,六百八十吨,八十艘,每艘两万三千元,五百吨大福船,四艘,定价两万元。

    另他们购买五十艘五百吨广船,定价每艘一万八千元,还有其他一些小船二百艘,定价不一,总价两百万华夏元的小船。”

    听到这里,张强吓一跳,这是要干什么?

    买走这么多艘战舰,五百一十七艘战舰,这把华夏王国大半个舰队都要去了啊,何况还有五十艘广船,他们真的需要这么多船只吗?

    这几年因为要搞发展,要搞经济,华夏军的造船厂都转为造大福船,广船了,这些大明的商船了,不是张强不想弄新的船只,而是华夏军水师前十几年飞快的发展,到现在已经拥有了四千艘的大小战舰,光六百吨以上的战舰就有两千两百艘,六百吨以下的战舰更是有两千五百艘,这么庞大的舰队,即便去打欧洲的海上强国,如果双方的技战术不是相差太远,船只的速度不是相差两节以上的话,基本上拼消耗,也能拼死两个欧洲海上强国。

    拥有这样的实力,在远东,亚洲那是称王称霸,逆天的存在了,没有人敢惹,即便到了欧洲,几个海上强国也不敢随意惹的。

    前一段时间因为要驻军鲁国,支持了鲁国近八十艘六百吨一下的战船,后来鲁国又从华夏王国这里购买了近八十艘的千吨战舰,以及二百艘的三百吨及以下的战船,四千七百艘的总船只实力,下降了一些,少了三百六十艘,鲁国本身还有自己建造的不如华夏王国的近一千八百艘大小船只。

    不过在火力,速度,吨位,以及航行方式,作战方式上都被华夏军相差至少二十年,等于是比灭亡前的大明王国要高那么一点,但比华夏军差一代。

    由于同华夏军的交战,由于时间的作用,这些船只老化,损失,战损了近一千艘,只剩下了八百艘,加上从华夏军这里购买的船只,还是拥有超过千艘。

    在同日本人作战的时候,由于有大清的支援,有泰西人的支援,他们即便占尽优势,可也损失了近五十艘船只,还是拥有超过一千艘挂零的庞大舰队。

    但洪承畴在世的时候,由于购买了华夏军的旧船,深深感到自己的王国水师实力太差,想要更新换代,于是将近四百艘大福船改装的船只出卖给鲁国的商人,清朝商人,还有郑成功一些,郑成功把一些好的留给自己用,差的卖给了南洋的汉人商人们。

    这样他们的舰队才最终跌下了千艘,有大约六百多艘船只,又把一百多艘改为了同华夏王国贸易的鲁国王国商队,这样鲁国水师总兵力还保留着五百多艘战船。

    后来三个王子,加上冯铨的分裂,使得五百多艘船只被瓜分,在互相打战中损失了一百多艘船只,最终三王子凭借着自己的未雨绸缪,获得了一百二十艘的船只,其他的都只是获得了几十艘的船只。

    后来由于冯铨投靠了张强,成为日本九州岛的管理着,华夏王国新鲁府自治领地的知府,张强从长江水师警备舰队里面拨付了近六百艘三百吨以下的小船,供他们进行近岸守卫,渔民打鱼,使用。等到同日本战斗进入白热化,新鲁府九州岛修建起防御工事,张强又从长江水师舰队里面把哪里的近一百艘大小船只都拨付给他,或者卖给了二王子,因此整个长江水师舰队实际上存留的舰只不多了,只有区区的二百多艘。

    用于巡逻和缉捕长江上的敌人船只,或者应付长江口上的敌人战舰入侵,由于长江口上还驻扎着吨位比他们留存的战船吨位高的第一舰队的水师战舰,因此长江水师舰队等于是治安舰队了,退出了华夏军水师行列。

    他们水师里面的四百五十艘战舰和战船没有了,也就是说华夏水师里面又减少了四百五十艘战船战舰。

    四千七百艘战船战舰少了七百一十艘战舰,华夏军水师的总战舰数量跌倒了三千九百多艘。

    上次郑克爽来的时候弄走了二百艘大小战船,还有十几艘战舰,于是现在华夏军只有三千六百八十艘战舰和战船了。

    而由于维护和非战斗损伤华夏军至少有二百艘战舰和战船发挥不出自己的保卫作用,所以华夏军目前只有三千四百五六十艘战舰和战船了。

    如果这次郑成功再弄走五百多艘战船战舰,那么华夏军还有什么能力来保卫华夏军目前长达两千四百公里的海岸线和近一万海里的海域?

    何况他们还要弄走属于水师的货物运输船只二百五十艘,这更令华夏王国水师出现了一个补给和防御危机。

    (本章完)

第754章 极难的选择() 
郑成功要弄走这么多的华夏军水师战舰和商船,对于商船来说影响不大,华夏王国由于同泰西人断绝了贸易,现在正处在战争状态,双方虽然没有拉开架势,在海上,地面上进行再次搏杀,可也是互相遇到了死命弄对方,只不过规模小了一些,主要战事集中在海上的贸易通道上,而且是通过一些别的王国的商人走私性质的贸易。

    华夏王国周围没有友好的王国,全是处于战争状态,或者不友好状态的,先前弄了个鲁国这个中转站,还被洪承畴的死,被鲁国进攻日本给搅和了,当然这是一半洪承畴的死惹的祸,一半是华夏王国的张强惹的祸。

    因为他想要干扰日本的发展,如果让它再学习几十年,日本那个性还不强大起来?就算不是华夏王国这个体量的壮汉的对手,也是一个令人头疼的对手,因此张强找到了鲁国,打起了代理人战争。

    现在虽然没有把日本人消灭,可已经让日本人损失了八百万人人口了,九州岛三百万,四国岛四百万,还有原先鲁国进攻进去让日本人至少损失了一百万人口,打战双方看来,鲁国死伤三十万,有十八万是东南亚土著和南洋土著,一万是汉人人口,其余的十一万其实是日本人人口。

    鲁国没有多少伤亡,因为人家汉人为主体,日本人很少,几千人的样子,总共人口不过十五六万的样子,后来张强又送过去很多不服从王化的汉人和东南亚汉人,南洋汉人,以及南洋土著,东南亚土著,总人口达到了四十万人口。

    这样的人口在四方势力混战的时候起码死了五六万人,后来慢慢打战也死了一万人口,有大约三四万人口都逃离了鲁国,剩余的只有三十万人口了,这三十万还被四个鲁国势力分了,一家五六万,一家两三万,一家七八万,一家十来万人口,其中冯铨这里得到的人口比较多,因为他是宰相,接触底层人口和官员比较多,因此带走的也多,后来陆续接受了不少人口,因此他的汉人人口还是挺多的。

    三王子最少,大王子稍微次一些,二王子中等,五六万左右。

    如今还是冯铨这里最多,大约二十万人口左右,三王子有五六万,大王子逐渐减少,只剩下不到七八万了,二王子的汉人死的最多了,由于战乱他的直属部队最多的还是汉人,因为汉人还是相信汉人,如今不过两万多汉人人口了,因为那些被占领地方的汉人已经被投入到了俘虏营,运去琼岛上了。

    新运去的人口是从云贵州原先汉人人口中挑选来的,大约两三万的样子,这对于八百万人口的云贵州来说,没有伤筋动骨,还因为这些人的离去腾出了很多云贵州宝贵的地方,给了其他贫穷的人口种植,也给这些地方减少了生存压力。

    提升了云贵州百姓的生活水平和生存效率。

    这些人口代替了原先在四国岛的汉人集团,同时华夏王国带走了湖北州二十名开荒官员,湖广州五十名开荒官员,河南州五名,安徽州五十五名,又从还没有毕业的一期官员培训学校带走了一百多名新式官员,又塞了原先在斗争中失势的尤海波一系的汉人官员八十名调动到了四国岛,跟随他们来的家人眷属也有近千人。

    这样严丞相手下就有了两万八千汉人以及官员了,可以进行他熟悉的大明官员一般的管理方式,正式对已经占领的三个四国岛县进行管理,并且还有多余的人手准备占领德尼奥斯县的时候使用。

    随着这些人到来的还有四千华夏军水师陆战对驻军,华夏军对于新鲁府,鲁国本岛,三王子的琉球王国本岛奄美岛等自治领地都设置了一定量的驻军,赵晖负责统领这些驻军。

    他的官职提升为水师副将,隶属于第一舰队管理,同时向国防部魏无忌直接负责,联系军情部金麒,配合民情部黄韬在这几个地方的工作。

    这几个地方主要是两个自治领地,新鲁府和四国岛。

    冯铨这里已经基本上算是稳定了,虽然汉人人口也不多,日本百姓因为战争的缘故,死伤不少,基本上死伤了五六万人,还有五六万人成为了士兵,于是这里的人口基础非常好,群众基础也不错,这里的日本百姓基本上接受了新鲁府冯铨的统治,也渐渐的知道了新鲁府其实是海岸对面的大明新成立的政权,华夏王国的领地,对于几千年来学习和崇拜汉人的日本百姓,很是容易的接受了这种统治,他们现在已经以华夏人自居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