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领主 >

第50章

大明领主-第50章

小说: 大明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营地的范围非常广阔,南北长五里,东西宽三里,四处高地,山坡顶部修筑嘹望的箭楼,以巨木造墩廓,培土为墙,墙高五米,宽两米,墙顶部里面用木板加宽到三米七八左右,城墙上有垛口,火器射击孔,有一些地方有马面垛台,可以从侧面用弓箭攻击攀登城墙的敌人,留有四座城门,城门离灵江两炮的距离,两里多长。

    当然张强不可能在这里和敌人玩长期对峙的游戏,轩辕龙飞带着本部人马,开始扫荡西南,西面,西北面的敌人地盘,不断的有俘虏和不服的地主豪绅被抓过来,投入俘虏营,征调的民夫投入民夫营,两个营地的人数不断的增加,再增加,到最后,已经有三万人了。

    远远大于张强本部的兵力九倍有余。

    这段日子,清军不是没有动静,二十天以后,清军去攻永丰镇,炮兵营地,赵泗阳带着炮兵,击溃敌人三千人的进攻部队,在永丰镇修筑军营,长期坚守。

    一个月,已经进入了1647年一月份了,清军发起了九次对张强部的进攻,利用水师战船运兵,白天,黑夜,从多个方面进攻,甚至有一次调兵五千,用水师去攻击杜歌防守的仙居县,在那里打了一个星期的战斗,但最后被击溃,逃了回去。

    来自处州府和温州府的清军也好几次袭击张强轩辕龙飞的进攻队伍,双方各有损伤。

    到了月中,清军出动大批兵马,一万多人,渡过灵江,抢占了西岸凸出灵江的一块冲击滩地,并且逐渐往张强的营地发展,陆续修筑营寨十一座,兵力从一万人增加到三万人,但张强依然不为所动。

    张强也不是没有收获,他的名望越来越高,至少在台州府和处州府,金华府的名望越来越高了。

    金华府义军,这支部队已经传遍了南方,在三个周围州府影响力巨大。

    多支明朝南方义军来投。

    张强不想和这些义军混在一起,在南面江边,又给他们建造了一座营地。

    义军的兵力已经从开始的几百人,发展到了一万多人,不过这些义军大都在历史上没有什么名头,张强连听也没有听说过,也不指望他们能有多大作用,但是帮助还是要帮助他们的,粮食少给一些,缴获的劣质兵器,铠甲,不要钱,统统给他们,目的就是要他们和自己在这块地盘上扎下根,给自己站台。

    这时候已经逐渐知道清军的主将和一些将领的名字了,大致了解清军的成分和部队人数了。

    清军终于从绍兴府,宁波府的义军泥沼里面挣脱出来,基本上平定了地方上,佟养甲却调走了,去湖广一带征讨永历南明和大顺军了,新来的清军主将叫陈锦,是个汉军旗出身,坐镇杭州,主要攻打对象还是鲁监国的南明朝廷军队,张强对面的主将叫范绍祖,是个明朝总兵,降清后,被任命为清兵副将,署总兵衔,他主要的任务也是对付宁波府的鲁王朝廷,还有福建的鲁王余部。

    不过现在鲁监国的实力已经被极大削弱了,而张强的南明义军却冒出来,半年时间已经拥有了强大实力,将整个金华府守的和铁桶一样,并且向台州府扩张,这不是他能允许的,在接到求援书信以后,带着三万大军前来,驻兵南面的山谷,和张强的大军面对面扎营。

    逼得轩辕龙飞不得不从西南面撤军回来,和张强合兵一处。

    形式对张强不是很好。

    仙居县有处州府清军两千牵制杜歌。

    永丰镇,有清军三千从绍兴府而来,牵制赵泗阳,张强的营地东面是临海县城,台州府府城,驻军一万兵力。

    东南面滩地上,有一万清军牵制义军营地,义军不敢出营迎战,甚至有人半夜带兵逃走,或者投奔清军。

    南面靠西,有范绍祖的三万大军对峙轩辕龙飞的营地。

    西面又有温州府清军新附军一部一千来人压迫过来。

    张强发现,自己捅了个马蜂窝。

    找个出海口这么难,居然让四面的清军来围攻他。

    而这事情要是能容易一些,比如这个台州府城好打一些,他早就下海了,没想到自己想要先巩固占领地盘,一点一点蚕食敌军的计划,最后走到了这一步。

    他手里不过九千兵力,却被六万大军前后包围牵制,形势对他越来越不利。

    即便加上八千仍然在的义军,他这里也不过是一万七千兵力。

    张强的中军大营里面,张强和轩辕龙飞坐在一起,大眼瞪小眼,好半天,轩辕龙飞才道:“大人,不如,咱们撤军吧,撤到开阔地,再和敌人打,比如仙居县。”

    张强没有说话,他感觉他就是孤军作战,要按说,清军已经被自己吸引到这里,大部分围困自己,但显然无论是舟山的鲁监国部还是温州的各部义军,郑氏部都没有动静,他们依然被清军压着打,几乎无力反抗。

    这不能不让他失望。

    越过几道田陌,几个丘陵,一片农田,几道小溪,一两个村庄,一山扎营的范绍祖率领的清军大营里面,范绍祖也在和部将们讨论战事。

    范绍祖已经初步了解了这里的情况,并且扎下营地,大军已经准备妥当,他准备对张强的大军发动一次大的进攻,彻底消灭这支突然从金华府冒出来的大军。

    范绍祖这个人眼识还是很高的,他没有像其他将领那样一上来就进攻张强的部队。

    他几次三番的掂量,权衡双方,并且派人打探关于张强率领的金华义军的消息。

    他发现这支义军战斗力很强,要不然也不会打败阮大铖的几万清军,并且在清军四面包围下,存活了半年有余。

    李成栋给他带来的书信上写着,“我朝之大患,汝勿轻视之,吾为隆武所绊,不能助汝,若我一军攻之,胜负难料,此贼最善各个击破,万不可分兵中贼之计,此贼善用火铳,吾不及也。”

    而佟养甲在撤离之前曾经召见刚刚剿灭临海义军陈含辉,并且班师回温州的范绍祖时候说过:“此人就是曾经令博洛贝勒吐血退军的金华义军副统领,张强,不可轻视之。”

    (本章完)

第81章 列阵() 
将张强的情况介绍了一番,范绍祖对帐下的诸将道:“诸位将军,以为此战如何胜之?”

    诸将纷纷站出来,激扬文字,一番讨伐,蔑视有,轻视的有,排兵布阵说一番以后,觉得必胜的有,总之没有一个人觉得张强有什么能耐,能在六万大军之下,打赢清军的可能。

    被诸将这么一说,范绍祖也觉得张强没有什么了,如果说先前的胜利是张强太强的话,那就说明阮大铖无能,李成栋没有和张强直接交手,被阮大铖的失败吓到了。

    而博洛的失败,则是因为军中太多明军降兵,城中朱大典太厉害了,毕竟朱大典还是有过往击败农民军,甚至击败葡萄牙人的进犯,同清军作战的战斗经验。

    一番斟酌以后,范绍祖道:“明日出战,四万大军,一万大军攻义军营寨,一万大军攻西南面的金华义军营寨,另外两万大军攻金华义军中军营寨,其余各处兵马,牵制为主,只要我们大军击败敌人中军,其他等处,顷刻覆灭,或逃亡,或投降,下去准备吧。”

    第二天,张强还在睡觉,就听的外面锣鼓齐响,喧闹异常,不由的紧张,匆忙披挂而出。

    登上箭楼朝着南面观望。

    差点把他吓的掉下去,南面密密麻麻的清军,一片红彤彤,灰褐色,绿油油的人潮,浩浩荡荡的朝着他的营地而来。

    “击鼓,聚兵。”张强马上冲下面的亲兵喊道。

    又观察了一会儿,敌人已经漫过山野,据他的营地不到两里地了。

    张强思考了一会儿。

    轩辕龙飞打马跑到箭楼下面,急忙爬上来,“怎么办大人?敌人大军来攻。”

    张强扭了一下脖子,看来看天空,万里无云,冷风吹拂,偶尔还有一两片雪花从箭楼顶部飘下,长叹一声,斩钉截铁的说道:“决战,出兵。”

    轩辕龙飞张大了嘴看着张强,他这是说笑话了吧。

    自己手下不过三千兵力,两个千户的兵力,加一些民夫,俘虏,守寨子还不能守住,哪能出兵呢?

    张强仿佛看透了他的心思,“你回去准备坚守营寨,我率兵出击,我若败了,你就带兵逃回仙居县,带领杜歌部,撤回金华府武义县城,准备坚守。”

    “那大人你呢?”轩辕龙飞担心的问道。

    “呵呵,我是不会被抓住的,我会回馨安县城,然后回永康县城坚守,再不成,咱们撤回金华府金华县城坚守。”

    “这,”

    “快去吧,成败在此一举。”

    轩辕龙飞刚走,从义军营地来了几匹战马,也直奔张强所在的地方而来。

    “临海义军首领,陈含辉拜见大都督。”来人披着山文甲,戴着明军斗笠盔,见了张强就拜了下来。

    陈含辉本来已经被范绍祖剿灭,时间也不远,去年1646年十月到十一月之间,历史他应该死了,不过这里,由于有张强的穿越,他被忠诚的部下救下了。

    后来躲进了山里,一度心灰意冷,当张强进军台州府的时候,他又从山里啸聚一帮匪徒,召回旧部,打了出来。

    在临海县东面同清军捉迷藏,张强大军和清军对垒的时候,他带着义军第一个前来投奔张强,被张强封为临海义军统领,后面加入的义军虽然心里不爽快,但因为他有张强的支持,因此不得不表面上称呼他为大首领,此刻他率领义军驻守义军营寨,和张强的两个营地相呼应,同清军对垒。

    “陈将军,此时,我将要同敌人中军决战,你带领义军坚守营寨,不得出击,若我败,尽可逃走,若我胜,你部乘机出击,彻底摧毁清军主力。”

    张强严肃的对陈含辉道。

    “大人,你这太冒险了吧,不如坚守营寨,凭借地利防守,然后向鲁王和隆武皇帝求援,在海上诸岛,还有义军和朝廷的军队在抵抗,求他们袭击敌军后方,为我部分压。”陈含辉道。

    “不用,”张强斩钉截铁的回答道。

    “大人,不能一意孤行,咱们义军已经多次吃亏,不能和敌人硬碰硬的战斗,要多从敌人薄弱之处出击,如今形势,我等只能退而避其锋锐,等敌人退走,我等再卷土重来,”陈含辉苦苦相劝。

    “我意已决,不必再说,陈统领,你保重吧。”张强说完挥挥手。

    陈含辉退了一步,然后再退一步,再退一步,突然将好像看破一切的样子,用力的拍了一下大腿,发成一声长叹:“唉——”然后转身而去,几骑明军骑兵,从张强的金华义军大营里面跑出,绕过逐渐逼近的清军大队人马,在敌人还没有对义军营地形成合围之前,冲入义军营地。

    金华义军营地,战鼓一直没有停歇过。

    “通通通”的响个不停,越来越紧迫。

    金华义军营地各个角落里面,一个个衣物上,盾牌上,盔甲上,都刷着一道斜斜的,从左到右下腰部的,巴掌宽的蓝色斜杠的义军士兵。

    正逐渐聚集起来,然后汇聚成一条条溪流,流向营地里面的各个空闲的地方,变成一个个小长方形的队伍,这些小长方形的队伍,再一阵阵吆喝声中,再次流动起来,流向营地的各个防御地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