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领主 >

第538章

大明领主-第538章

小说: 大明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芮城县城城墙上,万窦霓带着野战军步兵连精锐士兵站在城门楼上用望远镜看着山野里面依托山坡,树林,草木哗哗靠近的密密麻麻的敌人。

    数了一下,这些敌人大概有万人之多。

    于是他派遣骑兵小队拼命冲出城门,几个骑兵小队被敌人的火力拦截,两支小队全灭,一支小队半灭,但在敌人故意放水的情况下,他们顺利的冲了出去,去往凤凰镇渡口寻找援兵。

    远处一个山坡上,几十人趴在山坡上看着远处的山城。

    一名管带手按着刀柄,悄悄的对一名披着大衣,带着蓝顶子浓眉大眼,圆脸,下巴有些收缩,看似有一道疤痕的中年老将,“参将大人,敌人的求援骑兵已经放出去了,是否立刻攻城?”

    老将道:“嗯,既然敌人派人去搬救兵了,那么咱们也该拿下此山城了,等敌人救兵来了,我们正好依靠城墙而守,拖住敌人。”

    他回头对管带道:“你部人马下山去守住渡口哪里,不要人敌人从渡口增援,一定要给我挡住,我把骑兵配给你部,不要敌人从对岸增援过来,否则提头来见。”

    管带立刻半跪在地,“喳。末将这就去守着渡口。”

    老将回头对身边的红顶子武将道:“前面探查,城中有敌人多少兵马?”

    红顶子武将道:“禀报参将大人,敌人原先有五千兵马,其他的都散在乡村里面,总共这片地域有两万五千兵马,后来从河对岸来了敌人一营正规军,大约七八百人,目前在城中,日间看到有二百骑兵跟这里的民兵精锐大队的一连步兵出去了,也就是说敌人正规兵马不过五百来人。

    日间我们看到敌人往城外调出大约两千兵马,没有回来,也就是说敌人现在兵马在两千到两千五百之数,半数兵马。”

    老将喃喃道:“敌人主力为民兵部队,战斗力相当于绿营部队,我们有五千乡勇和两千团勇,正规的兵马有一万之数,五六倍敌人兵马,好吧,先让那些乡勇,苗人残部和土司兵马试探攻击一下,你带本部兵马压阵,带上炮兵管带的一个营,看到不对,让炮兵管带的兵马直接轰他呀的。”

    等红顶子管带走了以后,他喃喃道:“王爷,成败在此一举,希望你们能突破渡口,全歼敌人的兵马。”

    “砰砰砰,”苗人的火枪开始毫无章法的朝着敌人的城墙开火,但现在他们还有近三百多米的路,他们的火枪根本无法打中什么,而且射程不过几十米,纯粹是听响声,吓唬城墙上面的敌人。

    这边城墙上火把没有几支,凭借着月光可以隐隐约约的看到敌人的身影。

    土司兵和苗人兵,以及一些大金国的乡勇兵开始朝着城池冲锋,由于是山城,所以根本没有什么护城河,直接可以通过城墙周围几百米的平坦的地面冲到城下。

    城墙高不过两米多一点,石头城墙,山上石头方便,有的地方干脆就用木头和培土垒成的城墙,城墙宽窄不一,有的地方只有五百多宽,有的地方是一米多宽,有的地方那宽度都可以停一辆东风卡车了。

    城池并不是很规整,弯弯曲曲的,利用了周边的山丘和坡地,甚至是大树树干修建的城墙,厚薄不一,高地层次不平,有的高五米多,有的高只有一米八左右,但下面的石头和坡地却有一两米高,平均下来整个城墙高两米多一点。

    苗人兵接近城墙三五十米的时候,城墙上的普通民兵大队的连队士兵开始开火,他们手里的火枪可是比敌人先进多了,至少是金改2火绳枪,这些华夏军淘汰了很长时间的火枪。

    在夜色中,城墙上忽然星星点点的火光,犹如急速飞翔的萤火虫,朝着城墙外面敌人的黑色身影扑去。

    那声响,犹如过年过节快到零点时刻之前的零星的鞭炮响声。

    噼里啪啦的响起,城墙下面顿时响起一片惨叫声,城墙上的人却只有低声的吆喝声,和匆忙的脚步声,没有多少动静。

    (本章完)

第841章 声东击西之计2() 
    清军管带很是不平,吆喝着给传令兵,“快,让他们快点进攻,越强烈越好,都冲那么近了,还冲不上去吗?让一哨人马跟着冲,用咱们的火枪压制城墙上面,让那帮土民冲上去,用他们的刀子和弓箭解决敌人,他们用火枪简直是侮辱火枪兵。”

    随着清军的兵马加入,城墙上的枪声更加响亮了,一些精锐民兵也加入了射击,不过他们使用的可是前装单打一燧发枪。

    有的还是线膛枪,准头可好了。

    很多土司兵怒吼着朝城墙上射箭,可在已经拥有头盔防护的民兵哪里,他们的弓箭到达城墙上已经软弱无力了,根本伤不了人。

    反而被城墙上越来越密集的火枪给放倒不少人,一个个惨叫着倒在城墙前面五十米到三十米距离上惨叫。

    最后土司兵放弃了用火枪,丢掉火枪,拔出大刀,弯刀,匕首,飞速的朝着城墙冲过去,这时候城墙上一声哨子响起,突然改变了射击节奏,变成排枪射击,一排蹲下对着垛口外面放枪,放完后撤,另外一排人起身,上前两步,将枪架在垛口上对着敌人放枪,之后蹲下装填,后面再上一排,趴在垛口下面的射击孔射击。

    第一排在第三排放完以后站起来继续施放。

    看都不用看外面是否打中敌人,然后继续后撤两步装填,第二排又前进两步在垛口放枪。

    如此连续施放,土司兵的距离虽然近,可面对如此密集的火力,大部分人都倒在了冲锋的路上,一些敏捷的苗兵虽然躲闪不错,可是冲到城墙下面,抬头,敌人的突然丢下石头和火把,让他们暴露于火光之中,然后侧翼的城墙弯曲处的士兵纷纷对他们开枪,他们纷纷倒地,即便有一两个能成功躲过,也无处躲藏,被后面的石头和火把砸中。

    清兵绿营兵已经冲到一两百米距离,这时候射击孔趴着的民兵开始朝他们射击,尽管敌人也开始射击,但他们的枪支能打中多少民兵还是个未知数,也许有那么几个倒霉的被打中,很快被待命的民兵拖走,弄下城墙治疗去了。

    半个小时以后,枪声戛然而止,土司兵退回来的不足百人,苗兵退回来的不足百人,一个哨的二百来人退回来一百来人,整支部队近两千人,几乎被全歼。

    城墙下面尸体遍地,但没有多少火光,因为都是火枪射击,点燃不了什么东西,城墙前面依然是在有些暗黑的月光下隐隐约约的样子,只能听见偶尔传来的痛苦的叫声,还有一两声抽泣声,如果鼻子灵敏的话,还能闻到隐约的血腥味还有空气中迷茫的硝烟味道。

    天色越来越黑了,而敌人显然还游刃有余,这让率领这支部队的清军参将有些愤怒,马上叫喊着四面攻城,把火炮推上去。

    这点压力显然不能让敌人做出向凤凰渡口求援的抉择。

    连他都知道敌人显然认为他们能全歼自己的部队,或者击退自己这支部队,只当自己这些兵力是来骚扰他们了。

    但就在他下令加强攻击之后,马蹄声响起,在这样寂静的夜晚传出很远,远处吆喝声响起,那是设立在外围警戒的部队发出的。

    一会儿,有几名骑兵跑上山峰,跪在地上,“禀报参将大人,王爷说了,敌人从渡口出来一支三千人的部队,朝着这边来了。让你派兵拦截,同时王爷说了,让你回师渡口,准备包抄敌人后路,不要敌人从这边跑了。”

    参将很是高兴,敌人已经被引出来了,那么自己这边即便无法攻破敌人的山城,也算完成了任务,等回头大军到来再来攻城也不错。

    不过兵力已经放出去了,现在已经跃进到离敌人不过二百米的距离了,一万几千人的大军要想短时间内让他们停下来,传令兵也得跑断腿,只有等这次进攻之后再说了。

    反正那边三万大军,敌人渡口才有多少兵力,就算是一万人的兵力,据说只是敌人的民兵普通大队。

    那样的士兵,也就和刚刚被拉入队伍的壮丁差不多的战斗力,三万经过四山州同华夏军作战的士兵,还有俘虏大金国同大清国作战过的老兵组成的部队,肯定要比敌人的杂兵战斗要强。

    何况据说敌人的兵力还不足八千人,周边乡村里面放了不少人,自己这次过来歼灭了不少于两千兵力,各个镇子至少也有两千兵力,于是哪里恐怕只有四千多兵力,一下出来三千兵力,那么镇子里面就只有一千多近两千的兵力了。

    两千对三万,就算他们有三头六臂,也逃不脱覆灭的危险,即便敌人从河对岸增兵,也得半个晚上调动,然后找船过河,等过了河,那边早就打完了。

    甚至可能歼灭敌人一部分过河增援的部队。

    那样又有敌人的船只,又能歼灭一部分敌人的兵力,过河打破敌人的阻隔算是很容易的事情了。

    敌人最近的兵力增援要一天才能到达对岸的渡口,等敌人到达,王爷的两万兵力恐怕已经渡过黄河了。

    剩余的一万多兵力王爷是选择调回去,还是继续渡河,那就不是自己考虑是事情了,不过以王爷的秉性,肯定不会把自己的老底都投入进去,毕竟这边只是牵制敌人,正面强攻是姚启圣的事情,草原那边还有索额图,大同那边还有吴三桂,怎么也不会让他们的兵马全部承担作战的任务。

    他在想着的时候,那边清军的火炮已经开始轰击城墙了。

    十门十磅炮,八门九磅炮,他们费劲力气才从山那边给拖过来,这些火炮据说华夏王国早就不生产了,但是在清军这边,这些火炮却是野战部队最喜欢的火炮,射程远,威力大,装填迅速,还有就是轻便,九磅炮只有四百多公斤,差不多一千斤的重量,十磅炮也不过四百八十公斤,刚刚超过一千斤的重量,却比清军四千斤红衣大炮还要射程远,射速快,而且便于携带。

    专门有一营兵马携带这些火炮,其他的管带的营携带六磅炮三四门,哨队也能携带一门三磅炮进行活动,打击敌人很容易,清军就是用这样的火力打败大金国的。

    (本章完)

第842章 大兵压境凤凰镇() 
    前方打的热火朝天,那边天影组织一千多兵力,一个野战军不满编骑兵连,半个民兵普通大队的几十还能作战的骑兵,一个民兵普通大队的小队九百多人,一个民兵精锐大队的不满编步兵连,以及精锐大队的一个炮兵连几十人,带着四门六磅炮走了整整两个小时,才从山里出来,来到平原地带,途中收拢了二百民兵普通大队被屠戮的乡村的驻扎的民兵连的士兵,以及五六十号民兵自卫队的士兵。

    总兵力也达到了一千五百多人,接近了一个民兵普通大队的中队的兵力了。

    民兵普通大队的中队的兵力为两千五百人,民兵精锐中队的兵力为三千人,因为是民兵部队所以编制比较随便,守备旅就按照华夏军正规兵力编制了。

    民兵大队大多是步兵,有少量的骑兵和炮兵,使用的武器都是和守备旅有一定差距的武器装备。

    但华夏军绝大多数民兵部队都已经甩脱了火绳枪这种落后的装备,有些是没有办法,扩充出来,但没有足够的精锐兵器,于是只能找到一些库存的兵器运来装备他们,于是库存里面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