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领主 >

第572章

大明领主-第572章

小说: 大明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益于华夏王国先进的道路系统,马车的发展,使得调兵速度很快,只是进入了山西州,道路才不是太好,但山西州的道路其实经过了前面各朝代的发展已经很不错了,有商人的地方,道路肯定差不了,再加上上百万俘虏兵的维修,使得道路虽然时有断开,可眼看着道路在一天天变好,变成华夏王国其他地方的那种宽阔的硬质道路。

    第十七野战师得到命令,半个月时间就从金陵府附近到达山西州并州府,会和了梅林鱼兵团司令部。

    然后天影的第八野战师开始兵进河北州,去救援已经被包围了半个多月的东风破的第十六野战师。

    (本章完)

第八百九十七章 火力强推…突围() 
    在华夏王国国内调集兵力的时候,东风破的第十六野战师没有等候,完成第一阶段的占领外围阵地,从敌人阵地上打开一个突围的缺口,并且送骑兵团长率领三千多名骑兵突围之后,继续加大兵力攻占敌人的外围阵地,扩大缺口,同时掩护县城的师主力和一些后勤单位,俘虏兵和百姓们转移。

    后半夜,当所有行动不便的人员,以及老弱妇孺,后勤辎重,火炮都集中起来以后,炮兵团猛地朝着敌人外围阵地上倾泻着火力,先打实心弹,然后是开花弹,目的就是尽量把一些弹药打出去,以减少辎重携带的重量。

    守备外围阵地的是清军中最强的战斗兵源,蒙古骑兵,左右是清军的关外八旗兵,这些是还没有被富足的生活腐蚀的战斗力极强的关外八旗兵,纯一色的生活在山里面的极为自律的海西女真人,论近身肉搏,论马上放箭,论骑术,他们比蒙古人还厉害,不过火器使用方面他们就不如了。

    右边是汉军旗八旗兵,是那种打过老战的老兵们,一听到华夏军阵地上猛烈的炮火,这些人马上跑出营房,躲进了树林里面,其他两边的人马就不行了,实心弹让营地里面大乱,战马四处乱跑,人员四处乱跑,建筑物都被实心弹砸的七零八落的,死伤惨重,除了到处乱跑,将领四处寻找自己的士兵,就是重大的伤亡了,两处人马根本无力抵抗。

    乘着这个时候,剩余的骑兵连带人冲击蒙古兵的营地,仆从军踩着炮点冲入蒙古人的营地,四处开枪,放火。

    后面跟进的三旅则在外围指挥着俘虏兵和百姓青壮冲杀,不仅仅是对蒙古人的营地,还是对满清八旗兵的营地,以及汉军旗的营地。

    剩余的仆从军则佯攻其他的清军营地,留下一些精锐的连队指挥他们,一时间,到处是战火,清军乱纷纷的不知道该怎么防御。

    不过多隆怎么说和华夏军打了很多次战斗了,也懂得怎么和华夏军打战,开头他谨慎的观望,直到有人禀报蒙古兵的营地已经被华夏军突破,他在瞭望台上看到华夏军其他地方的攻击雷声大,雨点小,就在他们包围的最坚实的部位,满清八旗和蒙古骑兵,以及汉军旗最精锐的兵马的营地战斗激烈的时候,他已经判断出华夏军的主攻其实是针对这三个营地的。

    他摸着下巴,下巴的胡须已经显得有些发白,和华夏军打战是一件伤脑筋的事情,华夏军要人有人,要武器有武器,作战经验还很丰富,配合都很灵活,万一一个不慎,就又是落个兵败逃亡的下场,这么多年来他屡战屡败,多少年没有升职了。

    就在他考虑的当儿,一名满清将军气呼呼的跑过来,挥舞着马鞭当面质问他为什么不派援兵,这个家伙有这个资本,人家是王爷,铁帽王爷的儿子,这次是领战功的。

    多隆小心的陪着,解释着,“华夏军历来狡猾,谁知道他们是不是声东击西,打击我们最强的兵力,其实在另外一个方向暗暗布置好兵马,等着我们犯错呢。”

    “屁的狡猾,再不派援兵我们都被华夏军给吃了,我们几十万兵马,难道还怕华夏军一两万兵马吗?”这位王爷的儿子气呼呼的吼道。

    多隆一拍手,“对啊,咱的兵比敌人多的多,派一些炮灰去不就行了,挡住了,那是幸运,证明华夏军已经是强弩之末,挡不住,那说明人家厉害,反正自己派兵了,也能堵住这位王爷的嘴。挡不住也是尽力了,人家厉害,不能怪我。上面怪罪下来,他们会替自己说好话,说敌人厉害,不是自己的罪责。”

    “好,来人,派周严的兵马上去,一定要挡住敌人,营救出铁帽营。”

    “那个,再派李捕快率领的乡勇上去助阵,让刘大官人把他们的团勇也派出去。”多隆当着哪位王爷的面下了命令。

    王爷吵闹一番,见多隆派人去营救自己的兵马,也不追究了,下去找地方休息了。

    此时华夏军三旅已经指挥俘虏兵和百姓青壮击溃了乱糟糟的满清兵马,正在穿过他们的营地,同一部分增援上来的绿营兵混战,而一旅正在穿过蒙古人的营地,一边收拢蒙古人的战马,一边协助后勤和百姓,伤员,师部人员转移。

    二旅还在县城附近指挥仆从军和百姓青壮佯攻敌人的阵地,有些阵地其实已经打成了实际进攻。

    后半夜东风破派遣师部直属部队回去掩护二旅的伤员和百姓转移,他们已经同大部分兵马冲出了包围圈,走了二十里路了,炮兵团也已经转移到了汉军旗大营五里处,继续用炮弹轰击汉军旗所在的山岭和树林,仆从军正在同汉军旗在树林里面厮杀。

    直到天快亮的时候,一旅最终冲了出来,冲上了汉军旗的阵地,打垮了汉军旗,缴获了一些火炮和战马,俘虏了汉军旗近五千人,其中有两千多人重伤,不过汉军旗马车多,重伤员也被丢上马车,随同他们的伤员一起拉走。

    浩浩荡荡的队伍到第二天早晨随同炮兵营撤退到了东风破他们所在的地方。

    这时候二旅刚刚掩护百姓和仆从军,以及自己的伤员,辎重撤到了汉军旗军营附近,敌人的兵马就扑上来了,二旅边打边撤,一直打到中午才撤退到了东风破他们所在的地方,然后所有的负累都丢给了师部直属部队,留下休息了一阵的三旅挡住敌人,二旅同师部先撤,一旅则同三旅先挡住敌人的追击。

    炮兵营对着敌人就把最后的实心弹给打了出去,打完一门炮,套上一辆炮车,拉走,火力逐步降低,一旅上路的时候,炮兵团已经打完了最后一发实心弹,用剩余的有限的开花弹阻击敌人,已经反应过来的清军疯狂的朝着他们这边涌来。

    剩余的几门火炮猛地一阵齐射,然后三旅的旅部直属火炮也是一阵齐射,打的敌人的兵马顿时四处逃跑,然后三旅集中了一万多百姓青壮,一万多俘虏兵,一万多仆从军士兵,也不管谁了,每个人丢给他们一把刀,一支缴获的火绳枪,让他们对敌人发起反冲锋。

    三旅的士兵则开始运送伤员和火炮转移,士兵们边打边退。

    清军的反击也来的很快,多隆投入了五万多百姓,一万多绿营兵,一万多日本兵,三千多蒙古骑兵,一千多满清八旗军,他已经气坏了,敌人从他眼皮子底下跑了,县城虽然占领了,但那是一座空城,连百姓都没有几个,一地的伤员,一地的清军被华夏军俘虏的伤员还有死尸。

    (本章完)

第八百九十八章 人海战术…冲进去() 
    经过三天的断断续续的战斗,第十六野战师终于摆脱了敌人的追击,逃到了山里面,一阵清点,第十六野战师损失兵马六千七百兵力,还剩下不到三千兵马,三个旅打的只剩下三千来人,炮兵团丢弃了一些重炮,只携带九磅炮前进,剩余不到四百多人。

    百姓跟随着的还有三千多人,其他的不是战死了,就是逃跑了,要不就是被清军俘虏了,俘虏兵还剩余一万多人,其他的不是战死了,就是逃跑了,仆从军还剩下四千多人,其他的,不用说了,他们的总兵力仍然有两万多人,不过战斗力却下降到了差不多只有五六千华夏军的战斗力的地步。

    几个旅长和团长们垂头丧气的和东风破坐在一座乡下地主的正堂房子里面大眼瞪小眼,这是华夏军最惨败的一次战役,还是他们十六野战师打出的。

    有一个团的兵力没有突围出来,成建制的被歼灭了,即便有活着的,也肯定是被俘了。

    东风破敲敲八仙桌,脚踩在黄花梨官帽椅上,“都别气馁,哪有常胜不败的将军,先说说我们怎么营救兵团司令部吧,他们也同敌人战斗了一个星期了,敌人估计兵力十万兵马,其中满清兵两万,蒙古骑兵一万,汉军旗三万,高句丽仆从军三万,日本仆从军一万。

    这些兵马,他们经过这么多天的战斗肯定不足这些兵马了,要知道兵团司令部有足足六千兵马,加上辎重团,工兵营,骑兵团,以及仆从军,起码也有一万三四千兵力,再召集一些城中青壮守城,兵力少不了三万人。”

    他左右看了看,旅长们都望着他,他继续道:“加上我们先前派出的援兵,近四千骑兵,敌人肯定无法专心对付兵团司令部,现在我们就要冲进去,增强他们的兵力,这又是一场苦战。”

    “派人找回骑兵团的兵马,”

    “三旅你们兵马断后的时候损失惨重,如今不过四百来人,你们留下来保护师部,看管那些百姓,负责运输弹药和物资,同时协助炮兵团,”

    “二旅八百多兵力,你们负责率领仆从军四千多兵力担任牵制兵力。牵制敌人攻击我们的兵马,”

    “一旅剩余的兵源不少,一千九百多兵力,你们负责看管俘虏兵,师部直属工兵,辎重兵抽调两百人出来协助你们,你们担任主攻,打开敌人的包围圈,并且为主力部队进入城中撑起一个防护网。”

    “师部直属骑兵连负责找到骑兵团,让他们尽快归建。然后带他们掩护二旅撤到县城里面去。”

    现在东风破已经没有多少可用之兵了。

    而现在的华夏王国正在调整部署,锋无羽兵团的第二野战师刚刚到达接替了第八野战师的防务,双方还处于交接之中,第十六野战师先前派出的几乎一个营的骑兵先返回了张家口县城,发觉县城已经被占,连忙冲破围堵,朝着这边而来。

    东风破把自己能找到的兵力都找出来了,那些被俘的百姓中的青壮,已经编入仆从军的兵力又被抽调出来,由师部的传令骑兵排率领,带着伤员和一些真心归顺的百姓,以及辎重先转移去沧州府。

    而沧州府巴格雅鲁兵团的第十七野战师刚刚击败清军的一次反击,向赵狐的第一野战师派出了一个旅的增援部队,全军赵狐所在的涿州县城前进。

    现在战线转移频繁,信鸽联系早已中断,只能靠骑兵送信,而骑兵容易被敌人的骑兵拦截,所以古代战场上这点不好,信息不通畅,各方不知道其他部队的信息,只能靠猜,这就考验将领的大局观念,战略眼光了。

    张强和整个华夏军参谋部都其实不知道战场上发生的具体事情,所有的信息都是起码落后一个星期,因为八百里加急也得找到离战场最近的那个安全的点来传送信息,飞鸽传送信息受到了气候和天敌,以及飞鸽自己本身的影响,使得很多信息都会在半途中间丢失,需要几道确认信息才行能保证信息真实有效。

    决定了怎么打,派出了兵力,东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