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领主 >

第59章

大明领主-第59章

小说: 大明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名汉军旗骑兵统领,对蒙古骑兵头领道:“报告台击大人,此次明军报信的骑兵大部分都被围杀,只余三五骑逃遁,是否继续追杀?”

    蒙古台击,仔细辨认就能认出来,这个人就是在金华府城被张强的大军两次重创,损失了大部分部族,最后跌落婺江江水里面逃跑的察歹尔。

    他冷冷的望着汉军旗骑兵统领,咬牙切齿的说道:“朱大典的女儿还没有抓住,给我抓住他们,不抓住他们,难消我心头之恨,我要让朱大典和张强后悔出生在这个世界上。”

    汉军旗骑兵统领皱了一下眉头,但又不敢违逆这个蒙古人,清军里面,女真鞑子是第一等人,蒙古人是第二等人,汉军旗就是第三等人,汉人就是第四等人,他不能挑衅这个家伙,虽然这个家伙的部落和牧民都被清摄政王多尔衮发配到其他部队为奴,他已经是没有了部落的丧家之犬,可这也不是他能惹的起的,察歹尔还有三百忠心的蒙古骑兵跟随着他,李成栋也看在他是蒙古人身份上,收留了他。

    谁都知道这个家伙恨朝廷,但更恨朱大典和张强的金华义军,是他们造成了他目前的下场。

    “是,大人。”汉军旗统领没有办法,只好策马回到自己的队伍中,召集士兵们打扫战场,然后跟着朱盼盼他们逃跑的方向追下去。

    蒙古部落的勇士站在察歹尔身边,“台击,你真的要抓住朱大典的女儿和金华义军交换苏尼特台击?”

    察歹尔道:“是的,我不能让他陷入敌人之手,他的部落还在,何况,他的骑兵还在,如果把他换回来,咱们的队伍就有一千兵力了,越快越好,不能让汉人把他们当消耗品都让明军杀了。”

    勇士狠狠的甩了一下马鞭,“该死的汉人,最阴险了。”

    (本章完)

第95章 败象呈露() 
蔺养成带着自己的一千二百兵力迎战松阳县城来援丽水县城,处州府城的一千清军。

    双方在一片桑树林相遇,立刻绞杀在一起,蔺养成带着自己的马队总是在关键的时候冲击清军的队伍,杀的清军且战且退,不一会儿就丢盔卸甲,朝着松阳县城败退而去。

    蔺养成带着金华义军的队伍,一路追杀二十里地,刚要收兵,就见从另外一侧的山道上冲出三匹战马,两名明军护送着一匹战马上驮着的两名女子冲进了败退的松阳县城的清军队伍里面。

    蔺养成的部将远远的看着,对蔺养成道:“大人,是明军,救吗?”

    蔺养成看了他一眼,对他道:“记住,明军和咱们是两条道上的人,他们是南明军队,咱们是义军,金华府义军,不能混为一谈,走吧,贺大人那里还需要咱们支援,刨去松阳县城的清军,那里还有两千五百的清军,还有府城的两千清军,咱们没有闲工夫,去救两个和咱们不相干的明军。”

    于是他冷眼看了一眼被松阳县城出来的败退的清兵围困的四个明军,带着队伍往撤走了。

    松阳县城的清军松了一口气,十几个人围着四个明军。

    蔺养成和部下着急回去救援贺锦部义军,没有管他们,很快两名明军被杀,两名女子被俘虏,清军阴笑着朝着两个女子走去。

    就在这时候,大地震动,松阳清军一愣,脸色变得很难看,一瞬间,转身逃的一干二净。

    汉军旗骑兵将两个女人围住,兜马在她们身边转圈,两个女人瑟瑟发抖,挤成一团,用惊恐的眼神看着他们。

    汉军旗骑兵统领带着三十几名骑兵随后赶到,看到了远去的义军部队。

    他对先前到达的骑兵道:“追上那支部队,探明他们的旗号和兵力。”

    十名骑兵打马远去,蔺养成的后队已经乱成一团,匆匆忙忙的赶路,蔺养成看着远处山口的蒙古骑兵大队,脸色变得难看,赶紧催促自己的部下逃走。

    察歹尔远远的看着逃走的义军,眼睛里面冒火,他看到了那些人的身上的衣物,很多都像是金华义军的装束,虽然张强在金华府第二次围剿战役以后,改变了不少,可他改变的是自己手下的精锐部队的着装,没有改变其他的人的手下的一般的新召集的义军的装束。

    虽然几次战斗歼灭十几万清军,清军的装备和武器都有剩余,那些好的,都武装了义军,可义军自然不能穿戴清军的衣物,还是要和其他的势力区分的,金华义军头上都包裹着黑色的包头巾,这是很明显的区分其他义军不是红色包头巾,就是白色包头巾,青色包头巾,要不就是斗笠,金华义军头上一律是黑色包头巾。

    松阳县城清军后退了几里地,当他们看到来的都是汉军旗骑兵和蒙古骑兵的时候,仅剩的四五百逃兵又返回来,和汉军旗骑兵接上了头。

    而蒙古骑兵看到了金华义军以后,三百名骑兵想也不想的就开始追击。

    不过几里地而已,他们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就追上了蔺养成的带领的金华义军,双方在丘陵,田陌里面厮杀了起来。

    汉军旗骑兵统领知道这两个女人是很重要的人物,倒也没有让骑兵们凌辱她们,将她们绑上战马,由一名骑兵牵着,就开始追击,身后是四五百松阳县城的清兵。

    经过不到一个小时的休息,张强他们的队伍坐船再次前行,夜里举着火把弃舟上岸,继续赶路。

    黎明的时候,胡奎看着山间的迷雾,担忧的对张强道:“大人,好像咱们迷路了。”

    这是张强最担心的事情,“那些山民也不知道怎么走了吗?”

    胡奎苦笑,“大人,山间大雾,那些山民也搞不清楚方向,现在大雾还在,只不过能看的更远了而已。”

    “好吧,让他们继续带路,咱们看看到底能走到哪里去。”

    米淳骑着战马跑过来,“大人有些士兵适应不了这里的环境,太潮湿了,很多人都生病了。”

    张强挥挥手,“让其他士兵背着他们前进,实在不行的,找附近的山民,给他们留下一些粮食和银两,让他们照顾这些人,等他们好了,再回金华府城去。”

    胡奎和米淳两个人骑马去执行张强的命令,胡奎对米淳道:“包子,”米淳脸色不善,“大胡子,告诉过你别和米林那个家伙一样,叫我外号,叫我米大人。”

    胡奎摸摸自己满脸的络腮胡子,笑道:“包子,包子,我就叫你包子,你不妨叫我大胡子,反正我不在意,哈哈。”

    米淳没有办法,这个家伙,仗着张强的宠爱,对其他人想削就削,想揶揄就揶揄,他可不能和对方再较真,无奈的看着胡奎的背影,“等着吧,这次跟着大人出来,我一定要立功,让大人对我另眼看待,摘掉我们曾经是流寇的帽子。”

    胡奎也不管他怎么想,当初张强在金华府,他可是鞍前马后的跟着,谁不知道他是第一个跟着张强的伍长,这一段日子,他很忙,为了报答张强的知遇之恩,连胡子都懒的刮,才长成了这么一脸的大胡子,正好配合他强壮高大的身材,让人看到了很是害怕的样子。

    他很满意自己目前的形象。

    “一二,嗨哟,嗨哟,拉——”米淳回到了自己的队列,炮兵们依然拉拽着炮车,艰难的在山里跋涉。

    张强骑着战马,在一处山坡上看着,整队义军六千来人,没有一个光鲜的,全是邋遢到没法见人的样子。

    中午时分,一声欢呼,大雾散去,眼前一片开阔,前面的义军大声欢呼,“出山了。”

    蔺养成快哭了,经过一夜的跋涉,他带着五百残兵败将,翻过几个山头,匆匆忙忙逃向处州府城。

    后面的蒙古骑兵却追着他不放,他不的不屡次派遣仅有的几十名老寇骑兵去堵截,自己带着剩余的部队逃跑。

    蒙古骑兵实在太厉害了,从昨天下午到现在,他一点休息时间也没有,就是逃跑,很多士兵不是被杀了,而是半途逃了。

    他不知道贺锦如何了,不过想来以贺锦的能耐还不至于被清军杀掉,他们流寇的本领是什么,逃跑啊。

    因此他一点也不担心。

    他只担心自己。

    “大人,蒙古骑兵又追上来了。”一名手下匆匆忙忙跑过来,蔺养成看着身边仅剩的几名老寇,站起来,骑上战马,继续带着部队逃跑。

    而不远的地方,贺锦却在苦笑,他昨天一气呵成,击溃了出城迎击他的处州府城的清军,并且追着逃跑的清兵一路杀进处州府城,清军大乱,却没有想到,杀到黄昏的时候还没有拿下府衙和县衙两处,结果被云和县城和青田县城的清军包围在处州府城里面,这还不是依靠城墙包围他们,他们没有来的及夺下南门,结果被清军杀了进来,夺取了南门,他现在被绕道后面的云和县城的清兵包围在东门附近。

    经过一夜的冲杀,依然没有杀出去,中午时分,清军三千多人围着他仅剩的三百义军猛攻,随时可能被围杀。

    (本章完)

第96章 最后一刻() 
汀州府,苏观生对隆武帝朱聿健道:“皇上,快和夫人,太子换上百姓服装,随微臣出城吧,”

    朱聿健脸色如灰,浑身颤抖不已,哆哆嗦嗦的说道:“爱卿,吾何处去?”

    苏观生道:“皇上,为今之计,只能逃往广州府,”何楷在一边道:“赣州已为清军所占,漳州为清军包围,去往哪里的道路皆有清军,唯有泉州一带,清军和郑氏军队仍在激战,郑鸿逵虽然脾气暴躁,可还没有投降清军,不如趁夜逃出城门,往泉州而去,虽然郑氏不一定奉皇上为尊,起码姓名保住了。”

    朱聿健木然的看着他们,“那汀州府城怎么办?总要有人拖住清军。”

    何楷道:“朱大典忠心为主,他已经发下誓,为皇上尽忠。”

    苏观生道:“是啊,皇上,朱大人忠心可鉴,不可辜负他的一番好意,现在不走,等城破了再走就晚了。”

    朱聿健微微点头,“好吧,记得把朕的书带上,不可遗落。”

    陆续有几十个人趁着夜色出城,城门不能走,只能用箩筐把他们放到城下面,成千的明军发起一波反击,混乱之中,清军也不能分辨,几十个人,最终逃走十几个人,遁入周边山里。

    围困汀州府的清军不多,攻打的也不多,不过一万清军,其中有两三千明军降兵,其他的清军都被李成栋派到了周边扫荡明军其他将领的军队了。

    张强并不知道朱聿健再次从汀州府逃走,这时候,郑成功的海寇水军也很无奈,他们和郑氏其他军队并不是那么和谐的,郑成功占领着金门岛,手下战船不过两艘主力战船,一百艘其他的小战船,已经堕落到了一个小海盗的地步了。

    他父亲的那些兄弟以及郑氏其他军队并不听他的,他还在势力发展初期,因此也只能忍耐,他频繁的同周边的海盗势力开战,兼并其他的海盗势力,稳固自己的地位。

    他要反清,他老子却当了清军的大官,屡次写信给他们的部下,确实策反了不少郑氏其他的海盗集团倒戈清军,极大的削弱了那些其他的郑氏海盗集团的大人物的势力,郑鸿逵和郑彩等人虽然不想投降清军,可也不想受他的约束,所以整个郑氏集团其实是四分五裂,无力进攻清军,反而被清军压着打,各顾各的,无暇反击清军。

    当然也没有时间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