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领主 >

第740章

大明领主-第740章

小说: 大明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是来找军情部的人手的,但却被这个人找上门来了,对方主动告诉他,帝国军情司,虽然张强掩饰的很好,但在一些谣传里面,作为军情部的情报员还是知道皇帝本身掌握着一支绝密的力量,军情司,军情司从来不主动出现,一旦出现,军情部的情报员乃至高官都只有一种结果,死。

    因为他们就是专门猎杀犯事的背叛皇帝,背叛帝国,背叛军情部的情报员的,军情部从上到下对于军情司的人都是讳莫如深,有一种发自骨子里面的对军情司的恐惧。

    原先他知道的军情部的联络点,以及后面从哪些剩余的人手里面知道的联络点基本上全部被摧毁了,这是他登陆罗马尼亚,甚至在匈牙利,乌克兰地面上走了一遭以后的情况,这个摧毁是彻底的。

    没有一个人员留存,甚至一些他知道的暗线都不见了。

    也许改组然后被收编了,也许被俄罗斯人愤怒的摧毁了,并不是华夏帝国拥有间谍情报机构,人家俄罗斯也有的,古来欧洲就是奸细,间谍活动猖獗的地方,后世游戏中,经常见到刺客,女巫,甚至小偷,这些职业都是天然的间谍,奸细的好帮手,甚至本身就是,欧洲中世纪的黑暗就是这些家伙活动的天堂,一个黑暗的世界。

    因为肤色差异,因为民族习惯差异,东方人很难渗透到西方的,同样西方要渗透到东方的华夏帝国,那就是更加难上加难了,因为有“居委会大妈,”这些热心的观众存在,你要在一个地方绕久了,很快就会被注意到,然后把你的底细查个一清二楚。

    要生存,要经商,不难,要做一些事情,难。

    所以本身军情部在西方的力量就不强,多是一些固定地点,长期潜伏的家伙,还有一些招收来的中亚人归化汉民被派来的。

    俄罗斯对于这些人也很警惕,所以要进行活动很难,甚至有不少危险,俄罗斯人一般不会请示上级,发现你不轨,端着枪,拎着刀,先砍了再说,很多军情部暴露人员就是这样死的。

    对于间谍们的死亡,华夏帝国也找不来好理由去干涉,因为这都是底下的行为,也许可以在一些边境摩擦上谴责甚至惩罚对方,俄罗斯绝对没有反抗的理由和实力,但他们不缺乏勇气,何况现在看似俄罗斯没有强大起来,没有华夏帝国强大,可他们毕竟拥有一个强大的君主。

    而且接下来的那个君主也很强大,很英明,现在华夏帝国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不适合在东方和欧洲交界处同俄罗斯进行一场可能把两个帝国都拖入战争泥沼的世纪大战,那场战争打起来,绝对不是小的损失能完结的,华夏帝国的发展一定会停滞,而现在华夏帝国绝对不能停滞。

    在吴克敬惊惧的眼神中,这个男人也在审视面前的这名名单上的少数幸存下来的军情部的情报人员,对于他的背景他已经从军情司备案中调阅过了,不算特别突出,只是运气比较好,加入了那名华夏帝国的叛军里面,为什么说叛军呢?

    因为他们都是背叛了华夏帝国,在帝国犯下罪行的罪犯,最重的杀了人,最轻的也是反抗华夏帝国的官府,言论上,思想上,行动上被判为不适合的华夏人,按照华夏帝国一贯的作风,不会通过审判,牢狱,然后处死这样的正规流程办的,凡是这两种人,一律流放到俄罗斯,然后加入俄罗斯的军队,为俄罗斯开疆拓土,这从小处看是帮助俄罗斯,毕竟俄罗斯也是华夏帝国的潜在敌人。

    可从大的战略看,是引导俄罗斯进攻西方欧洲的地盘,延缓西方发展的一个大的战略,有着对土地无限贪婪的俄罗斯灰熊在,欧洲将不得安宁。

    这面打的越凶,华夏帝国的发展就越快,就越稳定。

    不通过战争,通过一些战略决策和经济手段瓦解和使用敌人的力量,削弱敌人,是华夏帝国的既定国策。

    审视完吴克敬这个男人微微一笑,犹如雨后的一抹阳光,使得吴克敬的身上和内心的恐惧和戒备被一扫而空,被突然禁止的语言功能也释放出来了,他思想突然能动起来了,想到自己为什么这么怕啊,自己并没有犯错,自己卧底李亚他们的团队可是军情部上级派下来的任务,虽然不是文如新他们那一派的,可自己也没有犯错或者背叛华夏帝国。

    这就没有什么好怕了,华夏帝国虽然对思想意识这方面抓的紧,可要是你不犯错,没有背叛的思想和言语,帝国对于自己人,尤其是汉人们还是很宽容和慈善的,很是呵护和厚爱。

    “我能知道你来这里干什么吗?长官?”吴克敬冷静的问道。

    男人微微点头,对这个军情部情报员的评价又高了一些,不错,不亏是做情报员的,通过最近的传回的这个人的报告以及他们那支雇佣兵团的情况看来,这个人还是有些本事的。

    “我叫赵帅,军情司行动队的队长,我爷爷是军情部创始人之一,赵狐。”说到这里,他自豪的微微一笑。

    吴克敬内心稍微惊讶了一下,因为谁都知道军情部是皇帝张强身边的心腹老将米林创立的,而赵狐,王动,等五个人是他手下的得利大将,这些人都是开国功臣,现在不是死了,就是荣休养老去了,在国内依然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和实力,都是封王拜将,封爵封侯的功臣。

    他们的二代子孙们也在华夏帝国政坛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三代都已经成长起来,很多人也是封疆大吏了,这些人根深蒂固,编织了一张大网,将华夏帝国牢牢控制住。

    说起来他的爷爷也是开国功臣,只不过没有这些跟着老皇帝从一开始起义,帮助朱大典守卫金华抵御清军的进攻那么荣耀而已,他爷爷从一个小兵到将军,到文官退休,到咨议院养老,到现在他父亲也是国内的一个府的知府,他呢?

    他走了同赵帅一样的路子,进入军情部发展,现在他是一个军情部情报组的行动组长,不过随着任务的进行,他身边的情报员大部分都死了,留在身边的不过是一个人了,其他的几个人是另外一支行动组的人员。

    本章完

第1180章 聚集人手() 
听到了对面男子自我介绍,吴克敬对他也是惊讶,并且反问了男子来这里的目的。

    男子赵帅,军情司行动队的队长,左右看了看,“这里并不是谈话的地方,我们找个地方说。”

    吴克敬点点头,这里并不安全,因为这里曾经是军情部的一个情报据点,现在人去楼空,有着很大不确定性,那就是敌人很可能回来,或者设下监视,他来这里已经很长时间了,按照他们的习惯,不能在一个地方呆太久,即便是去联络人处,也得观察确定没有危险以后,隐蔽的快进快出,要不然一旦暴露了,那就是生命危险。

    “就这里吧,”走了半天,两个人来到一个小树林里面,男子赵帅转身对吴克敬道:“大半年了,马上就是一年了,你们失踪了很久,怎么又突然出现了?李亚那帮人呢?”

    吴克敬看了看四周,从四面走来四个端着枪的强壮的壮汉,赵帅没有说话,那些人也没有把枪口指着他,说明这是赵帅的手下。

    吴克敬随便找了一块石头,背靠着石头后面的一颗白杨树坐下来。

    赵帅就那么抱着双臂望着他,那四个人一个人看着他们,三个人分别警戒不同方向,看来是这个人的手下。

    吴克敬前前后后,用了一个小时时间将他们这大半年来的经历讲了一下,如今已经是他们离开匈牙利逃亡的第二年了,那个男人静静的听着他讲述,期间表情几次变化,不过没有询问他。

    完了以后他对吴克敬道:“将你去年的经历到现在碰到我们,写一份陈述报告,交给我,不过最后过程不要写军情司,要写碰到了流落的军情部情报员,报告要以交给军情部上级的语气书写,不要提及我们军情司任何字眼,暗示也不行,你写完我要检查。”

    吴克敬听了,“对不起长官,外出情报人员除非逼不得已,不得留下任何书面信息,哪怕不能证明你以后死了是军情部情报员的身份,我们加入军情部已经立下重誓,不能泄露任何关于军情部字眼的情报和书面信息,只能通过向上级口述,如果要写书面信息,必须加密处理,在安全的情况下送出。”

    “嗯,很好,不过现在你直接听命于我们军情司,这是皇帝陛下的手令,所有俄罗斯地区和欧洲地区的军情部探员在见到手令的情况下,无条件服从军情司行动队的指挥。”

    当吴克敬用颤抖的手接过手令确定手令确系皇帝张强颁发的时候,马上道:“军情部行动小组听从军情司行动队的指挥。我吴克敬完全服从你的调遣。”

    赵帅转身走去,一边说道:“带我找到你的部下们,然后我替你们解决人手不足问题。现在出发吧。”

    一天以后,吴克敬找到了第一个他派出去联络四周的情报员,成绩还算可以,找到了一个遗落在战场上的情报员,一个老家伙,还是绝对的汉人的那种,不过现在是蓬头垢面,很狼狈,在洗漱了一番,换上吴克敬他们的衣服以后,那个家伙已经是一名壮实的大汉,作为一名曾经的中亚骑兵军的军情部派驻的监督员,他被人陷害,其实是为了掩护他加入被流放的中亚这边的雇佣兵团队的,军情部挑选人手的时候,将他选中,并且替他做了安排,他被跟中亚的人手一起进入了俄罗斯。

    这样的人有很多,都是来自骑兵军方面的情报监督员,其他的不知道,但目前就找到他一个,他们曾经接到任务辅助吴克敬,不过没等他们出发,吴克敬他们已经突出重围,冲出了里海,到达地中海,并且消失在风暴中,至此,他们这些匆忙赶过来的人就成了孤家寡人,由于俄罗斯人的突袭,他们四散逃跑,现在是失落了。

    那个情报员是来自他们这个团队的,后来才加入了另外一个情报小组,成为另外一支雇佣兵团的人,不过他们开始不知道他是一名军情部情报员,直到后来在他们共同到达那个岛上才会和,然后通过一些行动互相了解到,加入了另外一支雇佣兵团的情报员行列,之后被吴克敬收编。

    不过因为一系列的战斗,身边现在只剩下了五个人,还有几个人得在李亚哪里盯着李亚他们,现在通讯不便,其实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有消息也传不出来,隔着几千海里的大海呢,坐现在欧洲最快的船也得一个半月时间,如果是他们那艘小船,最快六节速度,顺风的时候也许能达到十节到十二节速度,不过一定不能那么快,到达九节速度,船体就吃不消了,主桅杆折断,帆布在空中飞扬,落下来会将整个船只都弄得的倾覆的。

    找到这个情报员,人手反而增加了一个,这是吴克敬和赵帅都很高兴的事情,在离着华夏万里远的地方,自己人越多,生存的几率越高,尤其是他们这些情报人员。

    接下来几天,不断找到情报人员,队伍壮大到三十多人,包括赵帅带领的四个人。

    这时候他们已经在土耳其一个港口城市待着了,到现在可以说一个精干的情报行动小队已经完成,而且是以吴克敬他们为主,因为这些都是吴克敬那条线上的军情部小组的人员,负责人是吴克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