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领主 >

第786章

大明领主-第786章

小说: 大明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的主岛,然后陆地部队通过陆地上打到阿瓦兰半岛同主岛的连接处,然后通过连接处进攻阿瓦兰半岛,切断主岛同阿瓦兰半岛的联络。

    现在他就要派遣人员侦查那边了,派遣的人只能是印第安人还有伊利亚特人,因为这两个现在跟他们绑定在一起了啊,几百的人口,在上万人口里面都不显,他们除了被同化,就没有任何办法了。

    于是仅有的一百来印第安人被抽调出来,然后派遣几个情报人员跟着他们,数路侦查小队在印第安人的带领下去主岛和阿瓦兰半岛侦查。

    岛上的流放者大队和雇佣兵大队正在恢复编制和新组建。

    这是两支主力进攻的部队,谁都知道汉人不能进攻,因为汉人人口太少了。

    流放者大队补充了一些新来的外籍人员,然后满编了,并且扩编了,原先一个小队是六十人不满编,满编以后是七十五人,然后根据汉人大队的编制一百人扩编,之后又根据他们的特点扩编为一百二十五人,正好组成了每个小队三个组,一个指挥小组的编制。

    相当于一个后世一个连的编制。

    在扩编的这些人中除了原先和新秦帝国同生共死的一些外籍人员,原先流浪者大队里面的幸存者,还有第二波,第三波来的外籍人员,以及一些汉人,一支部队总是有汉人的,这些汉人也是后来的人,而原先的汉人只是派了一个组联络他们,让他们接受指挥,然后同后面保持联络就行了。

    至于新成立的雇佣兵大队是调了监工大队的一个大队三百人,然后是俘虏里面的一些人愿意以雇佣兵身份加入新秦帝国的部队,为新秦帝国作战,当积累一定军功和贡献之后,这些人希望能放他们走,于是这些人又弄了一个中队,还有一些不愿意同新秦帝国合流的后来的汉人们以及外籍人员,他们都是那次被新秦帝国救回来的人,于是总共三个中队步兵,一个中队骑兵,还有一个小队炮兵的雇佣兵大队成立了。

    对于新秦帝国来说这些就是多出来的炮灰兵,既然他们不想在这里,但要离开这里,就得为新秦帝国服役,卖命,要不然,他们只能去当奴隶。

    从这点上来说,并不是所有来的汉人,或者外籍人员愿意留在这里,或者对新秦帝国感兴趣,也有很多人不愿意留在这里,或者对新秦帝国没有好感,或者担心新秦帝国在西方无法抵挡英国的进攻,很多人都是在出了隔离营地,三个月之后当他们已经被编入或者即将被编入各地军队中的时候,他们才搞清楚了这里的状况和新秦帝国当下的处境,于是很多人不愿意为新秦帝国服务。

    这也是为什么新秦帝国总也没有兵力,总也没有人口的原因,一个是战争太过频繁和惨烈,一个是形势使然,很多人不愿意跟着他们。

    本章完

    

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托马斯少校的为难() 
开春了,托马斯少校也在准备应对,自从逃回来以后,他蛰伏了一段时间,但这段时间他发现整个半岛都处于混乱之中,根本没有人组织,派拉里带人出去一看,马蛋,詹姆斯上校和霍金斯少校没有回来,一大票英国纽芬兰岛上的军官都没有回来,大部分英军在茫然中,惊慌失措中度过。

    不少的地方军衔最高的不过是少尉,目前这些少尉组织起来,差不多稳定下阿瓦拉半岛的局面,但大家一片惨淡,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

    拉里上尉一出现,马上成为这群人的头领,七八个陆军少尉,五个海军少尉,连个中尉都没有。

    这一次打击可是让岛上的英军损失惨重,等托马斯得到消息出来以后,众人终于有了主心骨了,托马斯再三确定以后,詹姆斯没有回来,好了,不会有人会责怪他了,不会有人会再次把他降职或者把他抓住了。

    于是托马斯少校浑身一抖,重新恢复原先在比邻半岛上驻扎的时候的托马斯上校的那种精神,威严。

    “拉里,派人统计岛上的可以战斗的所有英军部队,包括哪些殖民探险队的人员,还有我们的附从纽芬兰人和因纽特人的兵力,人口,还有我们的武器装备,当然我还要知道岛上还有多少船只和可以出海战斗打战的战船。”

    “你们也出去,马上给我统计,我需要最新的消息,派人去探查,派人去把所有人找回来。”

    一周以后,托马斯少校终于知道了自己手里倒地有多少牌可以打。

    半岛上还有五百英军陆军,守卫各个港口的部队,还有一百多水手陆战队,还有十一艘千吨级别的蒸汽机战舰,其中有三艘没有出去战斗,因此得以避免被覆灭,另外七艘在被敌人驱赶出占领的小岛以后,也回来了。

    还有八艘千吨的风帆战舰,破损严重,损失重大,都得进船坞修理。

    蒸汽机战舰也是,也得近船坞修理,不用修理还能战斗的不过五艘,水手加炮兵一千多人,刚刚凑够五艘蒸汽机战舰需要的人手加战斗的人手。

    五个海军少尉刚刚够指挥这五艘战舰,于是实际上他手里能战斗的战舰不过是五艘蒸汽机战舰。

    当然还有其他的千吨以下的风帆战舰,武装商船,这点不少,至少有三十艘左右,为了尽量拖住新秦帝国,托马斯把这些风帆战舰派出去骚扰新秦帝国。

    同时派了两艘三百吨的风帆船,让拉里带着这两只船只回国求救。

    整个岛上能战斗的人员只不过八百人,加上海军倒是多,可海军人多,分配到船上可不多,能战斗的不过五艘。

    为此,托马斯只能把找到的残余部队进行整编,然后加入纽芬兰人,进行训练。

    纽芬兰人倒是不少,半岛和主岛上能找到不少,随便就拉起了三千人,武器不少,不说纽芬兰人自己就有武器,就说损失了那么的英军剩下的武器,还有武器库里面的武器装备就足够武装这些人了。

    八百人训练三千人,一边派船只骚扰新秦帝国,托马斯少校就这么过着。

    然后是托马斯少校不想看到的事情,没有了英国人的镇压,岛上各地的土著部落死性不改,死心复发,自己打起来了,弄得岛上乱纷纷的,不仅是主岛上,还有阿瓦兰半岛。

    这不仅伤害了他们自己,同样伤害了英军,因为之前英军可是在各地都有驻军的,这些人在撤退的时候被袭击了,于是死伤了三百多人,才最终撤退到了阿瓦兰半岛上。

    于是他们丢了主岛,还有另外两个半岛,又撤退回三百五十人,英军到现在所剩余的兵力就只有一千一百五十人,加上海军的一千二百人,加上新征召的三千纽芬兰人,可以说只要他们再被击败,那么英国人在纽芬兰岛上就没有立足之地了。

    所以,你让托马斯带人进攻,那是不可能的,先不说那火力强大的新仙居镇堡垒炮台,就是敌人的舰队没有被重创,而这边本来很强大的舰队,结果一战回到解放前,变成了三瓜两枣,这点舰队实力,连原先盘踞半岛末尾的法国人舰队都打不过。

    所以托马斯一边求援,一边组织人员训练,并且派出人员不断调解各个部落的纷争,而纽芬兰人岛上的部落看到英国人没落,基本上没有几个部落会同英国人讲道理,不接受他们的调解,依然杀来杀去,抢占英国人离去留下的地盘。

    因为觉得自己人数有优势,甚至有一些部落结盟,想要打倒新来的新秦帝国,结果他们损兵折将,不得不把部落远迁三十里,躲开新秦帝国的锋芒。

    而托马斯终于总和了岛上几个以前还支持自己的部落,包括阿瓦兰半岛的几个部落,同他们结成联盟自保,又训练了一千因纽特人骑兵。

    四千部落战士的加入,使得托马斯加紧清理以前同他们不感冒的那些部落,尤其是岛上的印第安人部落和伊利亚特人部落,他们几乎把伊利亚特人部落清理干净,而得到消息的伊利亚特人部落不断逃亡到新秦帝国控制的岛上,在一个冬天过去以后,又大约一千的伊利亚特人部落拖家带口的来投奔这边的部落,并且主动让自己的部落并入这里的部落。

    于是伊利亚特人部落的人口增长到了一千五百多人,战士有五百多人了。

    印第安人部落也很快得到消息,一些人逃了过来,三三两两的,最终为印第安人部落增加了三百人口,三百战士,印第安人战士最终增加到了四百五十人。

    开春了,托马斯觉得应该搞一搞,不能让对面的那些华夏人安稳了,在冬天,他找到了文如新,然后文如新提出了不断骚扰新秦帝国的战略,让新秦帝国顾不上他们,这样他们就能安稳的在这里发展,并且等待援军,于是托马斯少校就听从了文如新的建议。

    之后他派文如新去说服更多的岛上的部落来支持英军,英军在岛上还是有威信的,因此有几个大部落联盟被拉拢过来,这样托马斯就觉得他又取得了主动,在开春以后,应该发动一次大的战役,一定要打下比邻半岛来,消灭新秦帝国,靠着现在的新式,他觉得以后援兵来了他还要被秋后算账。

    詹姆斯上校被抓了,那么失败的责任谁背啊,当然是他现在这个岛上军衔最高的少校了。

    本章完

    

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新秦帝国的精锐部队() 
这边李亚巡视了一遍领地,然后回到新仙居镇,扫天雷走了进来,“首领,雇佣兵大队和流放者大队,以及骑兵中队,监工大队一大队已经准备好了,总兵力四千五百人,另外加上三千强壮的俘虏和奴隶的运输大队。都已经聚集在前线的特仑斯维尔了,你看什么时候出发。”

    “侦查的印第安人回来了吗?”

    “情况怎么样?”

    李亚没有回答扫天雷的话,而是反问他。

    “他们回来了,这是他们获得的情报,地图,以及一些统计数字资料,总体来说,敌人的正规军兵力不强,只有一千两百人,但敌人新训练的纽芬兰人和因纽特人不少,这些人看情况和我们的雇佣兵大队情况差不多,所以我觉得可能我们打不过他们,我觉得应该给我再调派一个骑兵中队,加上一个炮兵中队。”

    “还有把这支情报侦查小队调给我,然后给他们配上马匹,他们作用比我们的骑兵斥候要强,他们的隐蔽能力和对地形的熟悉,能帮我们很大忙。”

    说着他把侦查到的资料全部推给李亚。

    李亚一边翻着资料,一边脑子里面斟酌着这次出征能不能打败敌人,一个冬天没有侦查敌人,敌人却来骚扰,自己这边的情况,要是英国人,可能有些蒙,不可能闹懂多少,可有一个文如新就令人痛彻心扉,恨的咬牙切齿了。

    在华夏民族的历史上,背叛的人多如牛毛,汉奸多如牛毛,每个事件,每个时代,每个王朝都是因为有这些人的助力,最后败亡的,文如新不仅对这边了解,还对华夏帝国了解,还对他们的身份以及各种操作了解,他们获得帮助和补给的路线了解。

    这种人肯定把这边卖的彻彻底底的,而且还会给敌人出谋划策。

    自己这边不得不防备文如新,能做掉他最好,做不掉的话,就得提前准备。

    经过一个冬天的骚扰,虽然那边没有获得多大的功绩,但肯定这边的情况被那边摸的通通透透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