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领主 >

第80章

大明领主-第80章

小说: 大明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扰民。”

    听到自己升了副总兵,陈含辉高兴的合不拢嘴,马上道:“小人替他们兄弟谢谢大人了。”

    张强当即写信给金声,作为张强安排在隆武朝庭里面的代言人,也是监视隆武朝庭的钉子,还是隆武朝庭的吏部尚书,这点事情,分分钟钟,张强一份书信的事情,况且,张强和隆武有协议,他领地的官员,他自己安排,只需要上报备案就行了。

    写完,张强提起奏折,吹了吹上边流淌的墨汁,看着自己还是没有多大进步,歪歪扭扭的毛笔字,不得不摇头苦笑,自己根本没有时间和心情去练习写字。

    如果说钢笔字,或者碳素芯笔字,还差不多,至少不是那么难看。

    一边取过大印盖上,一边喊来朱大有,让他派人快马传到泉州府,隆武朝庭行在所在地。

    转身对陈含辉道:“改日把他们兄弟两个带来,让我见见他们,好多日子没有见了。”

    陈含辉道:“是大人。”

    “陈大人,坐,坐下吧,跟我说说,鲁王那里又有什么动静,怎么会让两个武将出走,另投他处?”

    陈含辉坐下,却叹声连连,对张强道:“鲁王心善,无权,全依仗郑彩部水师和陆兵,其他义军和正兵,以及朝臣被打压。

    虽然隆武皇帝为了共抗鞑子,令黄秉赋带兵撤出舟山,进驻兴化府,给鲁王腾挪出一个安身之地。

    可他的财政全依赖地方官员,豪强捐助,正兵又排挤义军,义军大都负气出走,星散他处,不再奉鲁王。

    朝臣内斗不止,虽有大人你击败清军,导致清兵浙东兵力空虚,鲁王大学士钱肃乐,总督路振飞,张名振两人全力扶持,趁机拿下宁波府三县,两岛。

    然军饷不济,粮草缺乏,兵力缺失,导致清兵乘机卷土重来,清浙江提督陈锦率兵来袭,各个光复的县城均被清军夺占。

    鲁王无奈,无法控制朝堂,遂有心思退位,已经向隆武朝庭上书,撤去其监国一职,赋闲而居。”

    张强一时沉默无语,好半晌才叹息一声。

    这他也没有办法,鲁王手下的那些朝臣争权夺利,经济又不济,兵力不足,而那个已经奉隆武为正统的郑彩却拐了个弯,暗地里又把鲁监国的势力架空,想要当权臣,两面下注,看来郑氏的人都不乏野心之辈啊,可他们的眼光也就如此了,当了个权臣,有什么好的?

    但郑彩这么做又把自己的战略大计给搞坏了,张强本来想着隆武,永历,鲁王,三个一起从三个方向,不断壮大实力,消耗清军,等自己实力充足,羽翼丰满的时候,才雷霆一击,席卷全国,这时候,郑彩这个混蛋简直就是在拆自己的台啊。

    得想办法对付这小子,不能让这小子在后面坏事了。

    郑芝龙坏了隆武的好事,让清军如入如人之地一样,扫荡了隆武南明朝庭的势力,自己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把隆武拉起来。

    鲁王虽然和自己不对付,但鲁王也没有刁难自己,他的那些臣子们也没有办法刁难自己,隔着这么远,金华义军的实力在他们眼中就是另外一股强大的清军,他们怎么敢来捣乱?

    郑彩这小子这时候,却脚踏两只船,破坏民族大计,简直就是罪不可恕。

    得给郑彩这小子一些压力了,不能让他破坏自己的计划,有了鲁王势力在旁边牵制清军,自己才能安心发展,如果是郑彩当权,那么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是鲁王势力瓦解,郑彩投靠清军,自己身边又多出了一股敌对势力,这不是什么好事情。

    张强站起来,沉声道:“陈总兵,”

    陈含辉立刻躬身,严肃的说道:“下官在,大人请吩咐。”

    “你回去以后,整顿兵马,加强防卫,同时派细作潜入郑彩军中,船队中,仔细侦察郑彩的兵力部署,命令阮述,阮武,尽快接防温岭和玉环两县,严查细防,查清兵细作,查郑氏细作,肃清地方,防备郑氏袭扰沿海。”

    “是,大人。”

    “下去吧,尽快展开工作,我需要详细的情报。”

    张强会挥挥手。

    (本章完)

第128章 郑彩坏事2() 
郑氏的海寇集团里面的将领从来都是随风倒,几面下注,当初隆武朝廷也不过是随口答应了而已,实际上谁都知道他们靠不住。

    张强将郑彩的事情向隆武朝廷透露了以后,隆武也只是斥责了一番,在郑鸿逵的帮助下,郑彩也没有什么事情,乱世军队实力强大的人从来不怕纸老虎一般的朝廷。

    郑彩一边派人向隆武朝廷表示忠诚,表示自己的忠诚,一边继续严密控制鲁监国朝廷的一举一动,当知道了张强报告了朝廷以后,郑彩亲自带人化妆进入金华义军的领地,台州府境内。

    郑芝龙投降清军鞑子以后,作为郑芝龙手下的大将和功臣们,顿时做鸟兽散,成为一盘散沙,由郑芝龙手下的各个大小头目和大将们组成的海盗军阀集团遍布海上各个岛屿和大明海边大陆上,同鲁监国朝廷的人呈犬牙交错状态,互相攻伐,进行了新一轮的中国式的统一大业。

    本来应该是作为郑芝龙直系继承人的郑成功应该是实力庞大,从者如云,人才济济,可事实上是,郑芝龙的那些兄弟和大将们实力要超过郑成功很多,郑成功的实力反而处于这些势力集团的中下游,名义上他们还是遵从郑芝龙,遵从郑芝龙的直系继承人郑成功的,实际上各自为政,反而由于郑芝龙的挑拨和存在,使得郑成功无法继承他父亲的“遗产”。

    这里面实力最大的是郑鸿逵,其次是郑泰,黄梧等人,再次是郑彩,吴六奇等人,以下才是郑成功等人,再次是一些小头目一类的郑氏海盗。

    郑鸿逵已经入驻泉州府,而厦门被郑彩和郑泰等人把持,郑成功则避居金门,呼应鲁王朝廷,此时的郑成功正在忙着整合父亲留下的“遗产”拉拢一些小的头目海盗,同时接管台湾的基业,疏通日本的商路,同时防备荷兰人,来张强这里走一遭也是要安定张强这个隆武朝的最大军阀头子,不给他们找麻烦,好让他有时间做上面要做到一系列事情,郑成功的目光和野心比起郑彩等人来实在是要远超很多。

    郑福是郑彩的管家兼师爷,这次跟着郑彩来打探张强的金华义军的虚实,“老爷,你认为金华义军会为了鲁王而和咱们闹翻吗?”

    郑彩眼睛看着已经恢复起来的台州县城街道,街道上人潮人海,相当的繁华,街上还有穿着明朝服饰的衙役在提着水火棍巡逻,不时还看到有一队包着红头巾,手持竹枪,腰挂竹刀,背着藤甲巡逻的民兵队伍走过,城墙上,守备队的金华义军正规士兵,手按着明军腰刀,穿着明军红色战袍,战袍上写着守备两个白字,身上披着棉甲,戴着明军斗笠盔,用警惕的目光扫视着街道上的行人。

    郑彩听了郑福的话,眼光依然盯着那些守备士兵,顺口道:“不一定会闹翻,毕竟他张强是隆武朝的臣子,我也算是隆武朝的臣子,但我脚踏两只船,同时在鲁王那里,挟制着鲁王,想要自立朝廷,而这是同为宗室的隆武所不会允许的,说不定隆武为了宗室的颜面会命令张强攻打我,解救鲁王,所以我这次不得不来查探一番,也好早做准备。”

    郑福抬头看向那些城墙上的守备士兵,说道:“这金华义军也不是太厉害吗,你看他们穿的不过是棉甲,那着的不过是旧有缴获自以前明军的武器装备,可能战斗力不是那么高,以我们陈年老海盗们的身手,一个打十个可能不行,但一个打五个还是可以的。”

    郑彩摇摇头,“根据细作的报告,这些只是一些守备士兵,真正的有能力的金华义军士兵都驻扎在城中和城外的大营里面,那些人士兵穿皮甲,军官穿铁甲,甚至更加精锐的士兵和军官身上都穿着链子甲和全身铁甲,还全都是经历过至少十次战斗的老兵,这些人还不少,因此我们不能小视。”

    “客官,进来吃点饭菜吧,小店的炒菜闻名整个江浙。”一名店小二打扮的伙计站在一家酒楼旁对着郑彩和郑福几个人陪着笑脸打招呼。

    郑福不耐烦的挥手,“去去,一边忙着,别打扰我们老爷的雅兴。”

    郑彩抬头看了看这个小店,看起来生意很不错,店里面的客人满满的,就连店外面也摆了几张桌子,长条凳子,不由得羡慕起来,这要给金华义军产生多少税收啊。

    如果我能拥有这里该多好啊,厦门到底是一个海岛,而且还和别人共同占有,就算是舟山等地的也是和别人共同拥有,收到税收还得孝敬隆武和鲁王两个朝廷,虽然鲁王那里是他说了算,可张煌言等大臣也是盯的紧,他不得不给他们一些,这样分下来,就没有多少了。

    他大部分的收入还是靠海贸和抢劫一些过往商船,或者那些交给郑氏的商船队“保护费”,而这些收入都得兄弟们刀头舔血,把脑袋掖在裤腰带上才能获得,收入相当的不稳定,因此他特别羡慕在大陆上拥有一些地盘的那些人,他们坐着收税就可以养活自己的军队。

    相比来说除了清军的威胁,他们可说是没有什么大的风险,而自己得与大海搏斗,与天搏斗,与荷兰人,和葡萄牙人,甚至是日本人,西班牙人,还有陆地上的清军厮杀,风险大了去了。

    郑福猜透了他的心思,“老爷,张英的水军和咱们相比,那就不是一个级别的对手,咱们灭了他们的水军,然后让他们给咱们“保护费”要不然,就不让他们有片船出海,这样他们就没有稳定的商贸收入了。

    如果不行,咱们在沿海登陆,洗劫他们的村庄和渔民,他们这么富有,咱们来一次肯定收入颇丰,然后等一段时间,等他们的村庄和渔民恢复了,咱们再去洗劫他们,不愁他们不乖乖地给咱们“保护费”。

    即便是给了,咱们一不高兴,就去洗劫他们沿海的渔民和村庄,甚至可以打入内陆州县,洗劫他们的州县,他们没有水师,也不能对咱们怎么样?”

    郑彩很高兴,微微点头,眯着眼笑着道:“这个办法不错,老爷我也正是这样的想法,等我打探清楚了,就开始实施,实施之前,咱们给咱们的张总督大人一封书信,告诉他,如果他识相,就把赋税给咱们一半,不识相的话,就等着沿海不安宁吧。”

    (本章完)

第129章 休养() 
关押的降将大部分都投靠了张强,而鲁王的人也来投靠张强,这让张强的将领班底得到了充实,向隆武陈述了郑彩的事情,给郑彩制造了一些麻烦,张强依然努力恢复因为多次战斗损失的部队和多年战乱残破的领地。

    只是张强并不知道郑彩本人会那么凶残,不知道郑彩会那么对待他的领地。

    第二天,张强接见了米淳。

    米淳这几天,比张强还忙,因为他是知府,管民政的,他可没有金声那种大明培养出来的专业官员的本事,凡是读书能中进士的人,在官场混的很好的人,其实都没有后世那些小说里面写的那么不堪,人家还是有真正本事的,但像米淳这些从底层上来的人,一办事情,就可以看出,他们其实只看到了事情的一面,没有能力从全局去看这个事情,因此他们的办事效率比起金声来,那是差十万八千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