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领主 >

第886章

大明领主-第886章

小说: 大明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码头上的所有原先修好的和没有修好的商船几乎全部被拉走,连已经被用作引水船,巡逻船的武装商船也拆掉了火炮,装甲板,交给了西班牙人。

    西班牙则同庄林他们签订了通商协议,就是新秦帝国可以去往任何一个在南美洲和北美洲西班牙殖民地港口,城镇,进行商业贸易,西班牙人不得歧视和阻拦,税收根据当地的殖民地法律执行。

    这是新秦帝国自成立以来同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份通商协议,其他协议也只是同法国人签订了受降协议,法国人丢掉了纽芬兰的殖民地。

    看似这份协议新秦帝国有点吃亏,但细细想来,你从人家手里夺了一块地方,这等于是从别人手里硬抢下来的,给点赔偿也好,土地这东西,在哪里都是几乎不可以研究的事情,除非诉诸于武力。

    当然也有各方利益下妥协,或者觉得自己的土地贫瘠,没有多大用处,想要拿来换钱,比如阿拉斯加就是当时候的俄罗斯觉得太远无法防守,太冷,没有什么资源而卖给美国的。

    十八世纪的现在还是一个土地可以抢,可以买的时代,到了后世,敢说领地给别的国家的人,一定会被喷的体无完肤的。

    很快庄林他们这里同西班牙人的风波下去,人口流通起来,墨西哥人同新秦帝国的摩擦也降低下来了。商业开始兴盛起来了,一个月获得西班牙金币增加到了三十万金币,同时其他的墨西哥鹰洋也出现了,庄林他们慢慢将华夏币推行起来,有三分之一的钱币使用是华夏币。

    那么多西班牙金币,庄林派遣了一支五艘船的英国人的一等战列舰,将二百七十万西班牙金币运回新秦帝国,这比买卖也许相比死伤的新秦帝国水师官兵和征召的那些巴拿马跟随庄林他们的百姓和兵力的鲜血和生命来说,太少,不值,但对于新秦帝国来说,却是一笔巨款。

    对于新秦帝国来说,庄林他们不仅完成了任务,还超额完成了任务,开疆拓土了。

第1429章 帝国黄昏() 
转眼间,华夏帝国已经走过了近七十多年,从对抗满清到立国,也有八十多年了,张强虽然仗着穿越者的优势,有系统加持,但依然抵抗不过生老病死,一百岁满岁,终于将皇帝的头衔给了六十多近七十岁的儿子皇储张勇武,自己退位到了皇宫一角,原先的当初盖起来的一座七层高的大院子里面。

    几十年来,有很多人离去,有的人都五世同堂了,1630年诞生的穿越者张强的前身到金华府帮助朱大典抵抗满清的亲王贝勒的时候是十六岁,如今1730年,整整一百岁,而当初跟随他的人都比他大,周粥,魏无忌,金声,等等都先后故去,连薛红这些后进之辈都已经故去了。

    他们的儿子都有的故去了,他们的孙子都已经在朝堂上济济一堂,最低的也是在州府位置上致仕休养了,新上来的人都是这些人的曾孙子一辈的人,可以说当初张强提拔的心腹一辈基本上不是战死,就是老死,最不济也只能在家休养了,老老的样子了。

    这三十年在勇武的操持下,朝政也不错,至少经济繁荣,各地总督区虽然没有多少并入核心区的,但大都民生越来越好,各地百姓感激不尽,人口增长由于经济增长达到了遏制,缓缓的从七亿人口下降到了六亿八千万人口。

    多余的人口大都去了土耳其和罗马尼亚等地,那可是近两亿人口,而这些人口最后怎样了,华夏帝国就不管了。

    这些人口大部分都在这些地区落地生根了,有一些人散落到了西方,开枝散叶,有一些人在新秦帝国牺牲了,有大约十来万人成为新秦帝国的人口,新秦帝国加大了从这些地方引进人口的步伐,这几年本岛人口增长到了三十万汉人,挤占了不少雇佣兵等外籍人口的生存空间。

    于是很多雇佣兵除了军队中的,其他都转移到了新斯科舍岛,以及加勒比海的科隆小港口,科隆小港口的汉人人数达到了五万人,其他的国家的移民人口也达到了三万人,港口和小镇经过扩展以后,成为附近唯一最为繁华的港口城市,一个大城市。

    更不用说方圆围拢过来有几十个小村庄的当地的土著人或者落地的各国移民了。

    不过汉人还是喜欢聚集起来,在周围形成一个个的汉人群落,大部分在城市里面,经商,教学,工作。

    但大部分是为了水师和陆军和新秦帝国服务的。

    港口周围是一片海域和一条通往内陆的河流。很多百姓都在河上泛舟,捕鱼,这里的渔业资源也很好。不像纽芬兰岛一样那样丰富,但也不少。

    不过就算这样,华夏帝国依然没有把大部分汉人支持到新秦帝国来,因为很多人不愿意越洋过海,新秦帝国的人力资源依然不能同西方的人口抗衡。

    现如今,随着西方的人口流通,以及奴隶买卖的昌盛,各国的人口有些增长,连葡萄牙的本土人口都有三百万之多了,西班牙的人口都有近五百万人,荷兰人的人口有一百二十万人了,英国更是有一千九百万人,法国就更多了,近三千多万人。

    大清国的人口有近八百万人了,俄罗斯的人口就更加恐怖了有四千万人,如果加上这么多年不断去的汉人,那就有五千万人口了,土耳其的人口有一千二百万人,当然这些都是大约,在没有后世人口普查制度下,很多人口都是约莫估计的。

    很多华夏帝国移民以前是强制的,随着经济繁荣,商人们增多,人口流动很大,去往总督区,或者在澳洲,西伯利亚增多,这几年逐渐稳定下来了,西伯利亚人口达到了四千万人,澳洲人口达到了三千万人,其他各个岛屿和总督区都在一两千万人,或者五六百万人。

    这都是商业贸易繁荣,朝政稳定造就的繁荣,人口增多,经济上来了,百姓们生孩子的积极性就低了,原先一个家庭剩余十来个孩子,最后能幸存下来七八个孩子,现在一个家庭生存四五个,却能生存下来四五个,而且大部分能找到工作,或者事情干,能养活自己。

    要找到事情做,养活自己,当地很多地方都无法满足他们了,于是他们主动移民,而不是像刚开始的时候,很多地方都比较荒芜,需要用俘虏们开拓出来,奴隶去耕作,劳动,有了基础以后,移民过去接手,然后经过一代的建设,第二代去接手,逐渐沉淀下不少人口,但开拓死了不少人口。

    这就是发展的阵痛。

    但勇武虽然年事已高,可依然发展之心不减,依然很是用心的操持着朝政,不久身体却不好了,于是在议立的时候,顺位继承却权却转移到了老二勇文身上了,因为他的顺位继承人大儿子却不幸病故了,于是这顺位继承权转移到了张强的老二,亲王身上了,于是老二从澳洲回来,重新走入了朝堂,担任了亲王首相。

    帝国经过了一番争斗,张强一言决,老二接任,老二的大儿子成为顺位继承人,老大的二儿子成为第五顺位继承人。

    说是接任,其实也得等老大勇武退位,老二现在只能先担任首相,先接过一部分政务,一部分决策的权利,慢慢移交权利,相比勇武的发展商业,守成,勇文说是名字里面带着文,可比老大的这个武字更加注重军事的发展。

    帝国经过了这几十年的发展虽然也发展军事,但相比张强在位的时候,军事可以说萎缩不少,至少很多军事科技的研发和发展落后了。

    大部分让位于经济方面。

    各地的建设热潮不断,官员队伍臃肿不堪,因为人口多了,每年想要担任官员的人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华夏特色的体现。

    大清国同华夏帝国的融合程度越来越高,乌拉尔防线等同于虚设,几十年变成了一条虚无的防线。

    勇文上位以后,一口气裁撤了一百万守备军和野战军,骑兵军的士兵,让他们转为当地的百姓,自行寻找职业,每年给予补助,但每年都在下降,这些人在几年的时间内一小半人成为了商人,一小半人进入了俄罗斯占领地东欧地区,一大半人融入了当地的百姓当中。

    剩下的人员全国只有八十万野战军,一百二十万守备军,这还是连着总督区的兵马。

    兵马裁撤下来,但战斗力却提高了,边境上的野战军和骑兵军大部分骑马,马步军。

    

第1431章 飞速发展的帝国1() 
可以说到了170年,新秦帝国厚积薄发,已经成为北美洲一个举足轻重的一个地区小强国了。

    虽然人口不过六十万人,汉人五十万人,外籍人士和土著人,移民的外籍商人们十万人,奴隶和俘虏算上的话有六十五万人。

    可以说经过这几年的步步为营的发展,新秦帝国也顶着英国的打压,成功发展了起来了。

    战舰虽然不多,却个个比英国人的战舰船坚炮利,英国人经过几年的消耗,已经损失了一千艘战船,近三百艘主力战舰,人员损失更是在五万以上,都是英国人培养的海军正规军,其他的水手和雇佣兵损失更在十五万人以上,这让英国人有些伤筋动骨的感觉。

    英国人自从被伤了以后,几次大战以后,撤去了整个大西洋的舰队封锁。

    因为他们现在的当下是事情不是同新秦帝国死磕,而是同法国,西班牙争取加勒比海的殖民地,两者相比,加勒比海他们投入太多,北美洲也投入太多,同时因为新秦帝国在新斯科舍岛的打压,他们丢掉了近六百里土地,三个岛屿,这让英国人感到陆地上的事情如果不搞定,海上再厉害也没有利益,因此暂时退让了。

    而这也让新秦帝国得到了飞速发展的机会,通过同法国人的贸易,他们支持法国人战船,法国人支持他们一些资源,两家合作的很好,后来荷兰人也来同新秦帝国做生意,很多人抵挡不住英国人在加勒比海的压力,身为商业之国的荷兰哪有坚持的理由,何况在北美洲沿岸,荷兰人的船只如果不想被新秦帝国刁难,那么只有同新秦帝国交好关系,因此两三年前,荷兰人就服软了。

    荷兰人的商船也一艘接一艘的进出新斯科舍岛的各个港口,有的还远远前去纽芬兰岛交易,随着新秦帝国产业和人口的增长,新秦帝国的木炭,染料,麻布,帆船上的各种零件,以及充足的缴获的船只,不断售卖的二手战舰和商船,使得荷兰人和法国人获益匪浅,他们同英国人交战的损失的商船多次从新秦帝国补充。

    甚至运去木料和各种零件,让新秦帝国帮助建造商船,新秦帝国的港口众多,随着开发的深入,人口的增长,冒出了很多维修的船厂和造船厂,一大部分都是帮助建造帆船的,有十几家是帮助建造蒸汽机船的,蒸汽机越来越成为欧洲的商用船只,战舰,各国开始更新换代,更新换代最快的是帆船改造为蒸汽机船,而能提供改造的就是法国本土,西班牙本土,以及葡萄牙本土,英国本土,但都在另外一面,加勒比海这面只有新秦帝国一家。

    而且新秦帝国的蒸汽机船造的快,造的好,还能建造新的,性能好,还能帮助规划,设计新的战舰,同时还有很多缴获西班牙和英国人,葡萄牙人的旧船改造出来的蒸汽机船,因此新秦帝国在造船上成为欧洲的翘楚,仅次于英国人,同法国人的水平持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