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挽明 >

第1036章

挽明-第1036章

小说: 挽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是在崇祯朝之前,遇到这样的灾情,阁臣们只要向皇帝书赈灾,算是尽到了责任。如果皇帝问如何赈灾,最多也是加一句请发内帑,和选派清廉之人负责赈灾事宜,基本没阁臣们什么事了。

    但是在今日的大明,这样混日子的阁臣在内阁是待不下去的。内阁阁臣们现在各领职权,权力要过去大的多,但是同样要为自己手的权力负责。赈灾一事牵涉到钱粮、运输、赈灾款的发放、使用及监管,各部都要为各自权力范围内的赈灾工作负责。

    因此对于这样大规模的赈灾行动,已经不再是过去提名一个人负责,然后把钱粮交给他算完事了。而是从六部抽调人选组织成赈灾指挥部,然后阁臣挂名指挥,一旦出现了问题,那是从到下都要追究责任人的。

    在面对自己有可能要负责的前提下,阁臣们自然不会随意的敷衍,他们现在可以敷衍皇帝,但是赈灾出现了问题时,皇帝必然会拿他们的脑袋去平息灾民的愤怒。对于这些阁臣们来说,这显然是不合算的。

    于其事后作为替罪羊,倒不如事先把问题摆出来,大家能解决的给解决了,不能解决的交给皇帝来决断,这样算还是出了什么问题,也不至于莫名其妙的丢了性命。

    应该来说,过去几年来,内阁这套协商开会的机制还是极有成效的。不仅消除各部之间的不少矛盾,也解决了不少问题,确确实实的提高了内阁的工作效率。

    但是再有成效的内阁会议机制,它也不能无生有,凭空变出粮食来。这可不是印刷纸币和发行国债能够解决的问题。

    几位阁臣互相对视了几眼之后,范景终于忍不住出声问道:“如果除掉南方能够调拨的粮食,现在到底还缺少多少粮食?能不能让四海贸易公司从海外补充这部分的缺口?”

    担任农业大臣的李邦华对于各省的粮食产量倒是极为熟悉,因此很快回道:“南方这些年兴修水利、推广良种又大量使用了鸟粪石,粮食增产方面倒也不错。

    但是今年浙江同样遭遇了大旱,以我的推算,如果扣除掉南粮应当供应给边军和京仓的部分,剩下的粮食用来填补河南等地的灾区供应,大约还有一千五百万石的缺口。

    至于四海贸易公司从海外运来的粮食,都是已经固定了去处的,最多也能挤出300万石来周转,再多恐怕也不可能了”

    温体仁突然心一动,向着钱谦益说道:“我记得九边各处还有军粮储备约一千万石,这笔粮食能否先借来周转一下?”

    钱谦益还在犹豫,蒋德璟和郭允厚已经异口同声的反对了,郭允厚看了一眼蒋德璟方才开口说道:“九边军粮分为五处:丰镇、大同、宣府、承德、山海关,先不说从这些地方把粮食运到河南要花费几何。关键在于没有了这些军粮储备,一旦满清出兵,北方防线我们要拿什么去防守?”

    温体仁默而不语,不过对于军事一无所知的李天经则有些不满的回应道:“满清这几年都没什么动静,哪能这么凑巧会出兵。国家这两年如此优待这些武人,如今国家有难,他们不能激发天良,为国尽忠?过去唐朝安史之乱时,*即便粮食断绝,也要罗雀掘鼠以抗叛军,难道我大明军人不能饿一饿肚子保家卫国?”

    蒋德璟立刻反驳道:“长德这话不对了,张巡是被叛军包围,朝廷难以给他运粮补给,而不是朝廷要他饿着肚子去抵抗叛军。

    再说了,现在北方防线并非都是我大明军队在守卫,蒙古诸部协防我军的目的,无非也是想要从我们这里获得粮食而已。断了他们的粮食,岂不是将他们逼去了满清那边,这些蒙古部族要是配合满清闹将起来,北方防线也不复存在了。

    我们现在只不过是要应付原地区的灾民,如果让满清突破了北方防线,那朝廷要被两面夹击了。朝廷在北方十年之经营,岂不是毁于一旦?难道诸位想要让满清驻军于长城之外,再来一次崇祯二年的破关之战吗?”

    李天经大为泄气的说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我们只有看着百姓活活饿死吗?原要是乱将起来,都和凤阳皇陵又该怎么办?”

    吴淳夫看到众人再次沉默下去,他转了转眼珠后说道:“要我看,这粮食一事还得着落在海外,南方调拨的粮食潜力已尽。

    但是海外的粮食可没有尽头,据说菲律宾一年粮食产量高达一千五、六百万石,这还是没有全部耕种粮食状况下取得的。

    去年我们和西班牙人打了一仗,郭庆还从吕宋运出了355万石粮食,今年既然吕宋已经落入了我们手,应当让郭庆把吕宋岛的田地都用来种粮食,稻米也好、杂粮也好,责令他今年运回国内不少于一千万石的粮食,然后再派人去越南、柬埔寨、泰国去收购粮食,我想今年的赈灾粮食不会那么紧缺了。

    唯一的问题是,我们没有这么多的船只运粮”

    郭允厚倒是毫不在意的说道:“我们是没有这么多船只,但是英国人、荷兰人、葡萄牙人他们有船,只要我们能够在海关税收给予补贴,应该能让他们替我们运输粮食。不过想要调整海关的政策,需要总理衙门进行配合”

    对于让海关利益受损的问题,在座的众人倒是没什么感觉,毕竟这是天子南库,算有什么损失他们也不心疼。于是蒋德璟毫不犹豫的说道:“百姓嗷嗷待哺,如何还能顾得天子的私财。我以为,可以先以内阁的名义邀请外国商船主进行协商,然后直接书陛下,准许我们雇佣外国船只运粮。不过敢问首辅,像今日这样的会议,陛下为何不来参加?”

    钱谦益沉默了一阵,方才说道:“去年入冬以来西北地区再未发现一例鼠疫病例,吴有性等人在西北防疫的行动暂时告一段落,于今日返京。陛下说他要亲自前去迎接这些有功之臣,因此未能前来参加此次会议。”

    首辅的话顿时让阁臣们都沉默了下去,良久之后,郭允厚终于叹了一口气说道:“谢天谢地,总算传来了一个好消息。这么说来河套地区的开发又可以继续进行了,陕西、山西的灾民这下倒是有了分流的地方,我们只需要关注河南同山东的灾情好了”

    

第618章 余粮征集() 
吴有性等人的归来,让朱由检大为欣喜。这一次西北的防疫治理行动,算是真正的建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隔离防疫工作办法和组织制度。

    当然为此付出的代价也是极为惨重的,初期防疫小组因为不明白鼠疫的传播方式和缺乏必要的隔离措施,导致自身的死亡率超过了50%,即便是后期各项保护措施较为成熟的时期,也因为部分小组成员的疏忽和不遵守纪律,导致了有四分之一组员感染过鼠疫。

    不过正是在这种生死之间的磨炼下,吴有性终于带出了一支极富有组织和纪律性的医疗队伍。在崇祯看来,这应当是西北防疫作战中获得的意外之喜。毕竟鼠疫并不仅仅爆发在西北地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也时常有所爆发,只不过长江中下游地区因为山水相隔,疫区平民迁移不及北方容易,因此波及范围不会如北方地区扩散的如此广泛而已。

    能够平息掉河套为中心地区的鼠疫扩散,也算是解开了悬挂在北方百姓头上的一块巨石,否则又是旱情又是瘟疫传播,朱由检都不知道要如何解开这么棘手的局面了。瘟疫的传播需要限制人口流动,而北方的大旱却又逼迫着灾民四处流动寻找活路,朝廷不管选择什么对策势必都会激起当地平民的反抗,从而将尚可维持的局面变得无法收拾。

    说吴有性领导的西北防疫小组挽救了大明的半壁江山,朱由检认为这不是一句空话。所以他才不惜放下一切,亲自出城迎接了返回北京的吴有性一行人员。这让吴有性等防疫小组的成员颇有些手足无措,因为他们工作的特殊性,沿路的官员和百姓甚至不愿意他们入城休息,生怕他们带来了瘟神。

    事实上就连吴有性自己此前在路上思考的,不是如何向皇帝汇报此次西北防疫工作的详情,而是如何向京城的官员解释他们身上并没有携带疫气,从而能够顺利回到城内的医学院内。

    然而皇帝的出现,让参与西北防疫成员们面临的诸多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哪怕那些最为迷信的官员,此刻也不敢拒绝这些和瘟神打过交道的医生们的入城了。一路上行来颇感到委屈的年轻医生们,在得到了皇帝亲自出城迎接的礼遇之后,心中的不满也渐渐散去。

    崇祯在欢迎了这些医生们的返回之后,还当众向他们宣布,此次参与西北防疫而牺牲的医生和学生们,都将会被授予英雄的称号,以表彰他们在对抗瘟疫中所展现出来的人道主义精神。

    参与西北防疫的医生和学生们,虽然比普通人更有觉悟,但是他们也依旧是渴望被理解和认可的。皇帝当面表现出的对他们的认同,其实比朝廷的赏赐更让他们心情舒畅。而吴有性也才能够在第一时间,同崇祯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工作汇报,让崇祯获得了对于西北疫情最为详细的了解。

    崇祯的举动也并不是没有回报的,西北防疫小组的医生和学生们在疫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他们同样也得到了疫区军民的信任和尊重。特别是宁夏和土默特川两地的蒙古部族平民们,甚至将这些汉人医生看做了拯救部族的汉人活佛。

    因为这只防疫小组成员们立下的功绩,使得察哈尔部及不少蒙古右翼部族的平民始终坚定的站在了天可汗的一边,使得漠南蒙古贵族们失去了分裂国家的基础,从而真正将蒙古诸部融入到了中国之内。

    和吴有*谈了一日之后,朱由检的心情还是不错的。不过第二天一早当他看过了钱谦益带来的内阁会议记录后,脸色就有些不怎么好看了。

    “昨日内阁讨论了半天,最终就只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吗?把解决粮食问题的希望放在国外,这就算是完事了?”

    钱谦益来之前还是有点底气的,毕竟他反复思量了昨日众人讨论出来的解决办法,认为在当前的局面下应当不会再有比这更好的主意了。但是现在被皇帝这么一质问,他心中又突然感到有些虚。

    “臣昨日同众位阁臣仔细盘算,认为当下能够解决问题的办法,大约也只有如此了。至于运力不足的问题,臣等以为可以招募外国商船”

    朱由检摇着头打断了他说道:“招募外国商船能够解决运力问题?虽然近海地区现在已经可以通过月距法指引航行,但是去岁大明往返日本的船只失事率仍有一成,往返南洋船只的失事率有一成半。

    也就是说十艘运粮船就有可能有一艘出事,你们想要从海外购粮就必须加上十分之一的损耗率才行。另外,南洋诸国的稻米加工率并不足以在短时间内加工出我们所需要的稻米数量,如果我们要更换成稻谷进行运输的话,运输量就要增加一倍。

    这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如果把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起码今年以内,我们即便在南洋诸国征购到了足够的粮食,也难以将它们全部运回国内来的。

    另外,内阁作为大明最高的行政部门,怎么能够将解决问题的希望放在我们尚不能完全掌控的海外领地?如果你们在国内都无法把多余的粮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