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挽明 >

第1101章

挽明-第1101章

小说: 挽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经历了近三天的连续战斗,但是他们在脱离了清军的拦截之后,也只花了一天半时间就返回了营口城外。在距离营口城三里外,始终没能找到机会的劳萨不得不下令止住了部队,目送明军向着营口城前进着。

    不过他也看到,在明军继续前行时,有人从队伍中跑了出来,在道路边竖起了一块木牌子。待到明军远去之后,劳萨忍耐再三,终于还是忍不住令部下将那块明军的竖起的牌子拿了过来。

    略认识几个汉字的劳萨,只是把木牌拿在手上扫了一眼,就恼羞成怒的丢在了地上,然后催促着马匹从木牌上踩了过去,口中甚不客气的下令道:“掉头,回耀州城去。”

    有眼尖而又认识汉字的满人军官在劳萨离去之后,小心翼翼的歪着头端详了一阵,发觉被踩碎的木牌上用白写着几行字:“谢阁下相送之情,来日必有回报。近卫军李佑。”

    这位满人军官顿时气愤了起来,一脚踢散了木牌,方才上马跟上了队伍。

    而在明军这边,李岩也向众人解释了他为什么会提前出发去接应众人。其实说穿了一点都复杂,营口本身并不生产什么农产品,除了海鲜之外。

    因此营口的粮食和蔬菜、肉食都来自于向周边村落的收购,特别是西部平原地区的屯垦区。除了明军攻占营口那几天中断了和周边村落的贸易活动外,自明军重新开城之后,营口同这些村落的粮食贸易就已经恢复了。

    但是在李佑他们出发的那一天开始,营口的物价突然又开始上涨了,作为镇守营口的将领李岩自然要进行巡查,结果那些贩卖粮食蔬菜的商贩说,因为西面的不少村落都收到了征收粮食的命令,供应给营口城的粮食蔬菜变少了,市场上的价格自然也就升高了。

    李岩调查了一下,发觉过去几年内,营口附近都没有突然收到过征粮命令。倒是北镇及沈阳周边,一旦要出兵打仗,这些村落就会收到这样的命令。

    李岩于是立刻猜测到,沈阳已经向营口出兵了,于是便将营口的防御交给了海军,自己带着驻守营口的一个营去接应正在围攻耀州城的李佑等人,事实证明他并没有猜错。

    接回了李佑所部之后,李岩并没有轻松下来,反而陷入了更紧张的忙碌之中。因为证实了自己的猜测之后,接下来便是赶紧向正在围攻熊岳镇的孙传庭、黄得功通报清军的动向,要求他们放弃准备和金州军围攻复州清军的计划。

    

第691章 中止() 
孙传庭接到李岩托海军送来的信件,已经是李佑军返回营口的一日之后,此时清军所驻守的熊岳镇,几乎已经被明军的火炮打的千疮百孔,似乎下一秒就要举旗出降了。

    不管是明军也好,还是驻守熊岳镇的清军也罢,谁也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攻城战。明人的炮弹以不要钱似的,往这座军事要塞倾泻了一天多的弹药,城墙上的清军尚未见敌就已经损失惨重。

    如果不是这座要塞内的军队主要以满人为主,估计早就有人开城投降了。第一次指挥这样作战的黄得功,对于攻下这样一座清军要塞的功绩也是跃跃欲试,甚至已经跑去了一线部队,打算在这轮炮击结束之后,和自己的部下一起攻击城去。

    但也就在这个时候,主持大局的孙传庭突然派人传令,要求他们停止进攻并做好撤退的准备,这令黄得功十分不满,他立刻跑回中军要向孙传庭讨要一个说法。

    虽说新军成立以来军人的地位正不断提升,但是对于孙传庭这样进士出身而转入总参谋部身份的官员,黄得功心里还是颇为敬畏的。只不过他仗着自己是受皇帝亲领的近卫军出身,方才能够大着胆子来讨要一个说法。

    对于黄得功的质问,孙传庭虽然有些不耐,但还是向他解释了几句,“李岩那边收到了消息,沈阳的反应比我们预想中的要快,其前锋已经抵达了耀州城,李佑他们未能占领耀州,还差点被清军给夹击了。

    战场上的局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此时再进攻熊岳镇已无意义,因为我们根本来不及同金州军一起合击复州清军。打不下复州,我们就不能把营州、盖州、复州、金州、旅顺连成一片,熊岳镇和营口城就变成了两片互不相连的孤立之地。

    我军在辽东本就没有地利、人和,再过上一段时间就连天时都失去了,以这样一只孤军驻守一处都显得有些捉襟见肘,更何况是分守两地。在目前状况下继续攻打熊岳镇,除了耗费将士们的生命和宝贵的作战物资外,我们什么也得不到,因此不如中止作战行动。”

    黄得功显然有些难以理解孙传庭的考量,他不由提高了几分嗓门说道:“可是我们兴师动众而来,又打掉了这么多炮弹,眼看清军都躲在城内不敢露头了,现在只要加把劲…我敢拿项上人头担保,只要给我一个小时…不,半个小时就好。我亲自带兵冲城,必能一举而破之…”

    孙传庭冷冷的看了他一眼,随即打断了他说道:“够了,这是近卫军不是你自家的部队,近卫军是拱卫陛下和国家的军队,一切当以军令为重。

    我既然已经告诉了你为什么现在要中止进攻,你就应该服从军令。这里是中军大帐,不是讨价还价的街头菜市。现在你只要告诉我,你到底服不服从军令就是了。你要是做不到,我就找个能做到的来指挥部队。”

    黄得功的脾气虽然暴躁,但是脑子可不愚笨。旧军中最注重门生故吏的关系,就连军中阶级也大都破坏。打个比方来说吧,旧明军的普通军官就算军士犯了错误也不敢随意责打,生怕打出问题来。

    而新军则最重条例和上下阶级之分,下级看到上级不主动行礼,或是上级对下级主动行礼,都是要受到军律处罚的。撇开孙传庭的进士出身,以孙传庭现在所任的总参谋部副总长和战时大本营副总参谋长的身份,都是他的直接上官,是不容许他抗命冒犯的。

    更何况,现在新军的军官体系,也使得总参谋部不再如从前的兵部一般,只能依靠主将来掌握一只军队,而是通过一整个军官系统来指挥军队的。从理论上来说,总参谋部只要愿意,甚至能够绕过主将直接指挥到基层的一个连。

    在目前的局面下,孙传庭直接免去他的职务,令其他军官接替他的职务,黄得功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毕竟近卫军中的军官升迁,还是由总参谋部进行综合考核的。虽然最终还是皇帝来决定,但也没人愿意正面同总参谋部进行冲突。

    黄得功喘了半天粗气,终于还是向孙传庭行礼道:“下官愿意服从军令。”

    孙传庭对他点了点头后说道:“那就好,你现在下去收拢部队,安抚士卒的情绪,并整理辎重。天黑之后我们撤离到港口,明日一早海军的船队就会来接应我们”

    看着黄得功心有不甘的转身离去,孙传庭心里也是极不舒畅。第一次独挡一面,就出现了这样的判断偏差,让他也是心有不甘。

    事实上若是有的选择,他更希望能够自己带领一支军队同敌军面对面的厮杀,而不是处在这样的位置上控制全局。如果不是李岩信中的一句话打动了他,他此前抱有的想法和黄得功也没什么区别,好不容易煮熟了一锅饭,难道连尝一口都不尝就丢弃了么,这也太让人难以割舍了。

    不过李岩在信中向他强调道:“…陛下设总参谋部是为了驾驭六军,不是为了六军在朝堂上自立门户而建总参谋部…”

    人都是有**的,小人和君子概不能例外。就连大成至圣先师不也念念不忘恢复周礼和三代之治,甚至不惜诛杀了和他唱反调的少正卯。

    孙传庭在出征之前也得到了一些消息,知道这次出征的成果将会决定他是否能够接任参谋总长一职,他自然不会无动于衷。

    当孙承宗渐渐淡出总参谋部的日常事务后,追随他的部下门生渐渐分为了两派,一个以袁崇焕为首,一个以茅元仪为首。至于孙传庭这种后来加入的参谋官员,如果不是在皇帝的支持下,其实很难同这两人争夺总长之位。

    孙传庭自然不会在这样的时候玩什么谦恭的姿态,把总长之位让于他人。这不仅辜负了皇帝对于他的支持,也会令他的政治理想难以落实。他也好,袁崇焕、茅元仪也好,每个人的治军理想都是不一样的,而想要落实自己的政治理想,除了皇帝的支持之外,陆军参谋总长的位置也不可或缺。

    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面对一个可以实践自己政治理念的位置,就是孙传庭也是忍不住生起了**。这才使他在轻易夺下了营口之后,有些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忍不住想要再进一步,将辽南沿海之地连成一片,从而进一步改善明军在辽东的态势。

    不过现在看来,他当初下决定时还是过于仓促了些,过于轻视了沈阳的反应速度,使得此次出征熊岳虎头蛇尾,甚至还差点丢掉了前去进攻耀州的两个营。

    在被李岩点醒之后,孙传庭终于清醒了过来,明白了自己的职责究竟是什么,从而断然中止了眼下的这场战斗。作为总参谋部的总长视野,和军队主将的视野终究是不同的,如果他还在一味的追逐战术上的胜利为目标,那么最终还是要被排斥出总长候选之外的。

    就在孙传庭督促围攻熊岳镇的部队撤离时,收到了耀州城被明军围攻消息的清军前锋主将多铎,随即将辎重部队丢给了叶克书,自己亲自率领一千余骑强行军赶往了耀州。他刚到耀州城不久,便收到了明军突围而去,劳萨等骑兵正尾随寻找机会的消息。

    于是多铎放弃了赶往盖州前线为熊岳镇解围,转而继续带兵西进试图先行吃掉这只逃回营口的明军部队。在多铎想来,熊岳镇毕竟是一座军事要塞,虽然不及明军要塞这么坚固,但也不是数千明军能够轻易攻下的。

    而这只逃向营口的明军已经成为了孤军,吃掉了这只明军部队,不及可以打击守备营口的明军士气,也确保了自己向盖州出击时后方的安全。更何况吃掉了这只明军部队再南下盖州,围攻熊岳镇的明军士气也应当有所疲惫了,正好让他们发起进攻。

    但是他在半路上碰到了正在返回的劳萨等人,得知他们不仅没能找到出手的机会,反而眼睁睁的看着明军进入了营口城,这让多铎极为生气。他感觉自己率领的前锋被明人羞辱了,如果不讨回这个颜面,这让八旗诸将还如何瞧得起他。

    不过多铎倒也明白,营口的城墙再怎么低矮,终究还是一堵城墙,光凭借骑兵可攻不了城,因此他一边下令后方的叶克书把部队直接带来营口城下,一边则重新带着劳萨、星讷、图鲁什等人重新返回了营口城外。

    多铎这一举动直接影响到了清军的进攻方向,自然也错过了留下围攻熊岳镇明军一部的机会,令得孙传庭从容将部下从海上撤回了营口。

    劳萨、星讷、图鲁什等人作为作战不力的清军将领,自然巴不得多铎选择直接进攻营口城。多铎若是攻城胜利,他们就能挽回一点颜面。万一若是失败,也能掩盖掉他们此前进攻明军不利的表现。

    毕竟连带着两白旗精兵的豫亲王都败了的话,他们之前败给这些明军也就不算是丢脸无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