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挽明 >

第1180章

挽明-第1180章

小说: 挽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福原贞好顿时低下了头说道:“那样的话,臣以为只有把长州藩上下都武装起来,做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姿态,迫使幕府军知难而退了。”

    毛利秀就虽然没有出声置评,但是在座的家臣已经有人按奈不住的质疑道:“那些百姓上了战场有没有用是一回事,这把长州藩上下武装起来,本家哪来的这么多武器?就算向外人去买,本家恐怕也没这么多资金和时间吧?”

    福原贞好倒是真的想过了这个问题,因此不假思索的回道:“把武士编入到百姓中去,一边上战场一边训练,总还是能够临时抱佛脚的。至于武器,本家各地都有竹山,让百姓砍下竹子制作竹枪也不是很难的事情。”

    福原贞好提议顿时引起了一片哗然,即便是那些激进派藩士也不敢直言支持福原贞好如此疯狂的想法。不过这倒是让他逃过了继续被家主逼问,毛利秀就连续点了几位反对的最厉害的家臣,但是这些家臣们却提不出任何可行的想法,比之福原贞好还要无能的多,这令他大为失望。

    最后,他终于点到了吉川广正的名字。虽然长州藩把“团结一心”当做了藩中武士的精神信仰,但是有句话是怎么说来着,越是缺乏什么便越要强调什么。当丰臣秀吉拉拢了小早川隆基之后,毛利两川体制就算是崩坏了。

    当小早川隆基一脉随着“关原战神”小早川秀秋去世而绝嗣后,能够和宗家争夺藩内主政权利的便只剩下了吉川家。在丰臣家没有复国之前,吉川家一直都是德川氏拉拢的对象,自然也就遭到了家主毛利秀就的提防。

    不过随着丰臣复国,德川氏拉拢吉川家打压毛利家的战略中断,再加上长州藩的地盘扩大,毛利秀就需要“团结一心”的精神来团结刚刚加入毛利家的家臣,双方的关系才算是渐渐缓和了下来。

    可是吉川广正却是一个极为谨慎之人,即便毛利秀就一直对其示好,两人之间又有着姻亲关系,在藩政上他也是不会轻易发出什么声音的。因此对于毛利秀就的询问,他除了表示支持福原贞好的主张外,并没有说出什么特别的意见。

    对于吉川广正的回答,毛利秀就是既满意又不满意,但是他并不愿意在这个时刻同吉川广正发生什么冲突,因此正准备跳到下一位家臣时,却无意间看到广正身后就坐的吉川广嘉用手托着下巴看着屋顶发呆,一副神游天外的样子,这让他心中颇不舒服,于是干脆点了吉川广嘉的名字。

    虽然吉川广嘉留学北京时受到了崇祯的夸奖,因此在尊王攘夷志士中声名远播。但是在这座御殿内,他只是作为吉川广正之子前来旁听学习的,按照传统是没有发言权力的。因此对于家主突然点到他的名字时,吉川广嘉一时都没有反应过来,直到边上的熊谷元直用手推了他一把,他才醒悟了过来。

    吉川广嘉在没有前往北京之前,在岩国便已经有着聪明好学的名声了,当他在北京度过了人生最为重要的五年之后,作为亚洲乃至东方世界中心的北京,其风物人情都不是区区一个岩国和长州藩,甚至是日本能够相比的。

    这五年的半人质半学习生涯,让吉川广嘉大大的开拓了眼界,使其目光难以再局促于一个岩国和长州藩内。事实上,同其父亲吉川广正相比,吉川广嘉对于毛利宗家的情感已经是相当淡薄了。当长州藩士还在耿耿于怀当初关原之战中吉川广家的行动让本家失去了胜利的希望时,吉川广嘉已经认为这些长州藩藩士的格局实在是太小了。

    在今天这个时代,即便是连日本都在仰望的大明帝国,都迫不及待的把目光投之于海外诸方,不满足于自古以来他们已经占据了天下最好的土地,世界的中心。不管是日本以北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地区,还是日本东面远隔浩瀚大洋的美洲大陆,甚至于是突破了南洋群岛更南方的印度洋。

    明国的商人、农夫、军人,正满世界的去寻求那些未曾开发过的土地和无人发掘的财富,而毛利家也好,日本各藩也好,还在斤斤计较于能否从邻居那里弄上一块土地以壮大自家,这种封闭而沉闷的乡下老农式的观念,实在是让他提不起任何兴趣来。

    煽动那些尊王攘夷的志士起义,不过是他想要让这个沉闷的国度发生一点改变,从而让新鲜的空气流通到日本这个封闭的房间来,让这些武士们抬头看一眼外面的风景而已。虽然大明带着南蛮人打破了德川幕府营造的铁屋子,但是房间内的日本人只是睁开眼撇了外面一眼,就又开始慢慢的修补起这座被打破的铁屋子来了。

    对于吉川广嘉这样的年轻人来说,这样的日本可不是他想要的国度。听到了毛利秀就的问话之后,吉川广嘉立刻整理了下坐姿,然后一本正经的向家主回道:“臣以为,眼下的上上策是立刻向大阪总督府投降,接受总督府下达的一切命令,则幕府军也就再无借口攻打本家了。”

    吉川广嘉此言一出,顿时令御殿内的毛利家臣们哗然了起来。就连他的父亲也立刻向他训斥着,让他闭嘴,接着又向家主请罪道:“吾儿毕竟年轻,对于世事还是不够了解,家主还是不要将他的话当真了。这等国家大事,还是应当由阅历丰富的家老和家主定夺才是,年轻人终究还是火候不足的。”

    毛利秀就原本还想继续追问,这吉川广嘉的下策是什么,但是看着家臣们的情绪,吉川广正的护子之情,也就揭过不提,向其他家臣询问了下去。

    不过之后的诸位家臣,就再也提不出同福原贞好、吉川广嘉不一致的想法来了。这场会议足足开了五个多小时,直到众人都饿的饥肠辘辘了,毛利秀就才总算是有所决定。他一边令福原贞好出面联络四海贸易公司在长州的代表,请求对方从中转圜。一边则令山本又兵卫、熊谷元直主持下关和广岛的防御工作,以防止幕府军和九州联军突入到长州藩的腹心。

    这场会议虽然勉强得出了一个结论,但是这些毛利家的家臣们离去时都是心事重重,显然他们并不认为家主的决定能够解决眼下本家的困局。

    。 =

第787章 海外起波澜二十九() 
当吉川广正同儿子吉川广嘉从二之丸入口表御门走出时,和他们一起离去的毛利家臣便开始各自散去了。如果说本丸是领主同家人的居所,那么二之丸就是领主用来办公的所在,至于三之丸则是重要武士的居所。

    所以,二之丸、本丸几乎只有一条通道,且戒备森严。但是三之丸的气氛就宽松了许多,不仅道路和休闲设施较多,就连卫兵也少了不少。

    一路上快步疾走的吉川广正,走过了表御门之后方才放慢了步伐,并特意挑选了一条比较僻静的林间小路离开,远离了大路上三三两两的人群。

    在踏上落满了黄叶的林间小路,又令随从武士稍稍远离了他们父子,吉川广正这才对着儿子责怪道:“刚刚在御殿内你怎么敢那样说,你是真心这么想的?还是只想给别人添堵?”

    双手笼在袖子里,眯着眼睛享受着木屐踩在枯叶上发出的“沙沙”声,吉川广嘉漫不经心的回答着父亲,“自然是真心这么想的。现在的局势已经很是分明了,趁着本家还有力量的时候去同幕府妥协,好歹还能在战后保留一些权力,但是时间拖得越久,我们手中的筹码就越少,而毛利家存在的价值就越低,届时幕府提出的条件也就越苛刻。”

    吉川广正默默向前走了一段路,方才叹了口气说道:“你的想法是不错,可是让家主他们把本家的性命和未来交给别人来决定,就算对方是大明,也是难以让人放心和释怀的。”

    走在父亲身后的吉川广嘉撇了撇嘴,显然并不认可父亲的看法,他随即说道:“当日关原之战前后,他们不一样把本家的性命和未来交给了别人么?宗家一直以来就是这个臭毛病,永远看不清大势所在,只是蝇营狗苟于别人放在自己面前的那点残羹冷炙。套用明人市井中的一句话,他们就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不到黄河心不死。”

    吉川广正下意识的停住了步伐,让吉川广嘉差点就撞了上去,还没等到他有所抱怨,父亲却又恢复自然的向前走去了,“人人都把我们当成毛利家的一员,但是我们现在毕竟都不在毛利一门八众之内,有些时候还是应该避嫌的,这些话今后你还是埋在肚子里为好。而且你说的也未必正确,向大阪总督府投降是简单,但谁知道大阪总督府会不会提出比幕府更苛刻的要求。

    明人时常挂在嘴边的,不就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吗?我们吉川氏的根在岩国,在长州,若是长州毛利家不在了,难道还会有吉川家吗?”

    吉川广嘉立刻不满的反驳道:“父亲说的未免过于狭隘了些,我第一日在大明军校学习的时候,所学的第一课便是世界地理。我犹记得当时老师说过,这幅地图上的大多数地方也许我们这辈子都不会到达,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把整个世界容纳在心中。

    如果我们没有容纳下一整个世界的心胸和气概,那么我们的眼光和格局就永远无法突破局部而纵览全局,那么我们所制定的计划也就会顾此失彼,破绽重重。吉川氏的根虽在岩国,在长州,但若是连整个日本都无法掌握住自己命运的前提下,小小的长州藩和我们岩国又如何能够掌握住自己的未来呢?”

    吉川广正终于忍不住停下脚步,回头看着儿子认真的说道:“那么你凭什么以为,明人就能够给日本以自由?你回到日本的这些日子里难道看不出来,街头的明国商品越来越多,而日本自己生产的手工业品却寥寥无几,许多农民和手工业者都失去了工作,成为了街头的流民。

    日本能够出口的明国的货物也只有那几样,但是涌入日本的明国商品却一日多过一日,这样下去,光是用来填补明国进口商品货款的缺口,日本的财富就差不多消耗殆净了。对于这样的日本,明国难道真的能够放手还以自由?”

    吉川广嘉却不为所动的说道:“父亲说的不错,现在的日本很痛苦,特别是底层民众更是感到难以忍受,因为大明正趴在旧日本的尸体上吸血。

    可这也是新日本诞生的必由之路啊,正是因为明人打开了我国的国门,所以不可一世的德川幕府现在只能龟缩于东面,让各藩得以开始积蓄财力。而来自大明的思想、文化、机器、商品和新闻,正改变着日本的百姓和武士,让他们开始睁眼看向日本以外的世界。

    过去我们常常以为,唐土就是天下,中原就是文明唯一的源头。可事实上却并非如此,日本往东据说是比中原还要辽阔的美洲大陆,跨过美洲大陆之后就是另一处大洋,而在大洋的另一边就是我们所谓的南蛮人的国度。

    在明国的南面,跨过马六甲海峡之后又是一片大洋,这片大洋的北面是同欧洲相连的亚洲大陆最西端,面积同样不小于大明所处的中原地区。在这片大洋的东面就是明人所言的天竺大陆,也是佛祖出生的地方。在这片大洋的西面则是生活着黑色人种的巨大土地…

    相对于日本来说,大明是一个巨人。但是相对于世界来说,大明就像是长州藩同整个日本的比较。就像长州藩需要岩国付出牺牲一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