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挽明 >

第1249章

挽明-第1249章

小说: 挽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阳这才恍然大悟,对着罗九钦佩的说道:“九哥果然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英国人的一点小心思都瞒不过你啊。不过还没等我们去找他们,这些议员就要和我们在私底下会面,他们究竟想要什么呢?”

    罗九看了看面前的茶杯后,意味深长的回道:“总不可能是找我们来这里喝茶的吧。反正我们到时见机行事就是了…”

    罗九说了一半突然就住了嘴,陆阳随即听到了开启门户的声音,原来他们等待的人已经到来了。英国的茶馆本就是为中上层人士准备的休闲场所,因此虽然不及中国茶楼服务这么周到,但是私人谈话的场所和开放交流的场所还是有所区分的。

    罗九两人所在的房间,正是这间茶馆提供给达官贵人或是贵妇们喝茶的地方,因此倒是环境优雅,也清静的很。

    和罗九两人相熟的东印度公司高级职员,介绍了带入房间的三人姓名之后,便识趣的告退离去了。显然这位今日就是来做一个介绍人的,并不希望卷入事件之中。

    温斯洛、裴雷姆、沃罗普,如果是一个熟悉下院议员的英国人,很容易就能猜到这三人是谁的跟随者,而他们又出身于什么世家。不过对于罗九和陆阳,他们对于这三人的了解,大约还不及对方对他们两人的认识。

    三位英国人在他们两人的对面坐下之后,坐在东面的温斯洛就态度严峻的看着两人说道:“我们今日约见二位,首先想要确认的第一件事就是,贵国是否站在了国王的一边,而欲同英国人民为敌?”

    陆阳差点就跳了起来,他赶紧否认道:“你们这是从何说起?我们大明…”

    罗九及时按住了有些沉不住气的陆阳,打断了他的话语向对面的英国人说道:“我不明白你们说这些话语的用意是什么?我们大明一直秉持着和英国保持友谊的关系,从来没有试图与英国人民为敌。而且,我们也不明白各位刚刚提出的问题,难道英国的国王陛下已经成为英国人民的敌人了吗?”

    温斯洛一时语塞,但是他身边的裴雷姆却反应灵敏的接道:“对于中国和英国之间的友好关系,英国人民也是极为重视的。

    可是,贵国为什么要通过罗伯特。布莱克先生,将一批军火运到了英国?难道贵国不清楚,在当下这个关键时刻,让国王得到这批军火,将会增加国王的野心,置英国人民于内战的边缘吗…”

    在同伴和中国人唇枪舌战的时候,沃罗普却做在一旁安静的观察着这些中国人。作为一名世家名门的子弟,虽然他的家族还不是贵族名门,但也是地方大郡中的核心世家了。

    和国王身边那些安逸享受的贵族们不同,以沃罗普为代表的地方乡绅们,正逐渐从贵族的附庸身份走向地方的实权统治者。他们在地方上圈占土地以发展农业、牧业和林业,又不惜拿出土地上的收入投入到制造业和海外贸易上,从而引导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积累起家族的财富。

    自伊丽莎白时代开始的乡绅复兴,使得英国的乡绅阶层变得野心勃勃又充满着冒险精神,他们对于财富的欲望无穷无尽,但是对于自家的享受却又极为吝啬朴素,和已经开始腐化下去的英国贵族们相比,英国的乡绅就像是一群刚刚渡过冬天的饥饿野狼。

    当然,对于这些英国乡绅们来说,挡在他们向财富之路前进的阻碍还是有很多的。比如国内的国王和守旧贵族,国外的竞争对手荷兰、西班牙、法国等等。

    中国人的出现,让这些英国乡绅们意识到,他们似乎在东方有了一个可靠的盟友,让他们可以缩短向那些老牌殖民强国挑战的时间。但是英王的愚蠢,又有可能让中国人成为英国独立政权的一个威胁。

    英国需要中国这样一个东方盟友,但是议会并不希望中国人站在英王的立场上干涉英国的内政。中国人既有钱又有武器,要是他们站在了英王的那一边,议会并不确定他们和国王的斗争中,能够让国王向他们屈服了。

    最麻烦的还是,罗伯特。布莱克带回的中国步枪,比英国现在还在使用的火绳枪要先进的多,且价格也便宜的多。按照罗伯特。布莱克的说法,只要中国人愿意,就能轻易的把效忠国王的军队武装到牙齿。

    为此,下院的议员领袖们经过商讨,认为决不能让中国人介入他们和国王的斗争中去,否则对于英国来说就是一场灾难。于是这才有了这场茶馆的见面。沃罗普三人今日的目的不是为了质问中国人,而是想要知道中国人对于英国的内部纷争究竟持有什么样的态度。

    =

第869章 伦敦六() 
当两名中国人离开之后,温斯洛、裴雷姆、沃罗普三名英国议会的后座议员却没有立即起身离去,还是留在房间内慢悠悠的喝着茶水讨论着刚刚同中国人达成的口头约定。

    温斯洛大约是三人中最为紧张的那个,当中国人的脚步声还没有完全消失,他已经迫不及待的向两名同伴询问道:“就这么交谈了一会,做个口头约定就结束了?难道连契约都不需要立上一份的吗?他们要是反悔了怎么办?”

    裴雷姆温和的安抚他说道:“中国人和我们不一样,他们更注重信用,只要口头承诺下来,有没有契约都会执行的。更何况,就算立下了契约,又该让谁在上面签字呢?我们的签字对方肯定不会认可,而皮姆先生他们肯定不会把背叛国王的行动落在纸上,因此口头约定对大家来说才是最好的选择…”

    沃罗普则担心的说道:“其实我们更应该小心的不是中国人会不会信守承诺,而是我们给与他们的税收优惠是不是过分了些。如果议会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我们难道真要把茶叶附加税压到25%之下,其他中国货物压倒15%之下吗?这对于英国来说,可是一个相当大的损失。”

    裴雷姆摇着头说道:“税收的减少对于国王来说是一个损失,但是对于英国的民众来说却是一件好事。你难道不觉得,自从茶饮开始在伦敦流行之后,街头的酒鬼就少了许多吗?

    在茶饮还没有被伦敦市民接受的时候,伦敦市民的日常消遣就是去酒馆喝劣质的朗姆酒或是廉价的啤酒。一到夜晚,伦敦的街头就没有几个清醒的行人了,这些酒鬼在酒馆内喝醉了就会扰乱社会治安,可见饮酒可真不是一个好习惯。

    而自从茶饮在伦敦流行,全城开了数十家茶馆之后,起码绅士和有地位的职业者总算不用喝得醉醺醺的讨论正经事了。我觉得让英国的成年男子喝茶比喝酒要有道德的多,起码他们能够在清醒的状态下治理这个国家和他们自己的家庭。

    所以对茶叶减少一点税收,这是拯救了社会和我们自己,我不觉得这是一件坏事。而且这只是皮姆先生几人对于中国人的一份约定而已,如果我们真的战胜了国王,也要皮姆先生他们能够继续领导国会才能履行约定,我觉得还是到时候再说吧。”

    温斯洛突然向两人问道:“就算这些中国人愿意卖给我们军火,恐怕也要明、后年才能运到中国,要是国王真的先挑起战争的话,我们能够应战吗?”

    有过一些战争经历的沃罗普显然更为镇定一些,对于温斯洛不安的提问,他倒是不以为然的回道:“我们来这里的目的可不是为了向中国人购买武器,而是希望中国人不要支持国王。既然他们已经答应向我们提供了武器,自然也就不会再跑去国王那边下注了,否则冲突结束之后两边都饶不了他们。至于国王会不会挑起战争,那就要看上帝的意志了…”

    在伦敦城北面靠近森林的一处乡村内,奥利弗·克伦威尔和罗伯特。布莱克等几人正在一处铁匠铺的后院内试枪。

    这处铁匠铺位于村子边缘,宽敞的后院几乎和北面的森林相连,因此几人在这里开枪射击,几乎引不起任何村民的注意。

    40出头奥利弗·克伦威尔身材高大,穿着朴素,除了脸上多了一些坑坑洼洼的疙瘩外,外表看起来还是很有着几分上位者的气势的。

    距离他第一次当上下院议员已经过去了近10年,克伦威尔也从一个懵懵懂懂对政治一无所知的年青人,成为了亨廷登郡极有号召力的乡绅名人了。这些年在家乡,他除了经营自己的田庄之外,还曾经率领沼泽地区的居民向贵族抗争圈地,并取得了胜利,因此颇受乡人敬重。

    虽然奥利弗·克伦威尔穿着像一个普通的乡间地主,但事实上他却在剑桥大学西德尼·苏赛克斯学院接受过一年的高等教育,而且他也是一个虔诚的清教徒。而克伦威尔家族在亨廷登郡也是世家名门,家族中有九人在国会任职,他就是继承了伯父理查德·克伦威尔的遗产,才进入到下院的。

    可以说,像奥利弗·克伦威尔这样的乡绅,才是下院最为坚定的反对王权专制的骨干力量。至于他身边的罗伯特。布莱克等人,则是这位下院议员身边的保护人,类似于中国古代的门客。

    瞄准了后院竖立起来的靶子射击了数枪之后,奥利弗·克伦威尔终于放下了手里的枪对身边的罗伯特。布莱克说道:“老巴特是全伦敦最好的造枪师,他打造出来的仿中国火枪虽然能用,但却还是比原版重了近四分之一的重量,而且足足花了45天才能打造出那么一把。你确定,在中国这种火枪能够不到5天就能生产一把?”

    罗伯特。布莱克点了点头说道:“是的,确切的说应该是4天半,不过中国人把造枪的流程分成了许多步骤,每个人只负责其中一个步骤。因此形成周期之后,几乎一个30—40人的车间,每日就能生产数百把火枪。一个六、七百人的步兵营,也就2—3天的生产能力就能装备起来了。”

    站在他们身后的枪匠巴特顿时嚷嚷道:“这不可能,如果不是一个人从头到尾的制作,他们怎么能够保证其他人的零件能够拼凑在一起?这简直就是胡说…”

    罗伯特。布莱克却彬彬有礼的打断了他说道:“这当然是可能的,中国人使用的是同一种规格的量器,他们只需要按照图纸的尺寸去生产,那么零件最终就能拼凑在一起。据说中国的皇帝陛下曾经通过东印度公司将一套标准量器赠送给了国王,不过我们的国王和大臣们只是将它放置在了宝库里…”

    奥利弗·克伦威尔打断了两人的争论,对着巴特询问道:“造这么一只仿中国燧发火枪,成本是多少?”

    巴特稍稍计算了一下,便报出了9英镑7先令的价格。当奥利弗·克伦威尔把目光转向了罗伯特。布莱克的脸上,他立刻回答道:“大明军队的购买价格大约在2英镑11先令每支,外销价格则不会低于4英镑17先令每支,东印度公司去购买的话,大约就在5英镑上下每支。”

    奥利弗·克伦威尔看着手上的火枪不由说道:“也就是说,从中国购买火枪也比我们自己打造更为便宜。老巴特,你确定你报的价格已经是最低了吗?”

    巴特愁眉苦脸的计算了半天,才吞吞吐吐的说道:“我不知道中国人使用了什么魔法,但是我最多也只能再让3先令,否则就要亏本了。而且这种结构的火枪,我的徒弟们从前都没打造过,每个月最多也就打个20支而已。”

    奥利弗·克伦威尔入神的看着手中的火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