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挽明 >

第196章

挽明-第196章

小说: 挽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满桂脸色变化了多次,才有些苦涩的说道:“臣也知道这家丁制度多有弊端,但是现在军中陋习就是如此。调拨而来的卫所军毫无战斗力;而招募的士兵虽然敢战,但是耐不得苦战,若是处于下风就容易溃散而去。

    就算是臣身边也同样养着1千余家丁,若无这些家丁在身边,臣也不敢出城同建奴野战。若是陛下废除军官身边的家丁,而又不能提高辽东军士的战斗力,恐怕建奴来袭之时,辽西将无军可用啊。”

    “大胆,你是在挟兵自重,意图恐吓朝廷吗?”杨镐目光冷冽的瞪着满桂,语气森严的说道。

    也许在其他人眼中,满桂也算是镇守一方的大帅了。但是在杨镐眼中,满桂依旧不过是当年自己帐下的一员无名小将罢了。

    “臣不敢…”满桂心头一震顿时跪了下去,向崇祯请罪道。

    朱由检打断了满桂的话说道:“不必如此,不过是就事论事,没有什么不可说的,满桂将军快快起来吧。

    不过满桂将军说的也不错,一下废除了军中的家丁,不仅辽东军的战力会下降,那些被裁撤的将主家丁们也会心生不满。

    朝廷处理政事也不能够搞一刀切,把问题搞复杂了。废除家丁制度本是一件好事,但是处理不当就成了恶政了。那么满桂将军,朕想问问你,给养一个家丁,一年要花多少银子?”

    “一个家丁,一年所需30…60两银子不等。”满桂吞吞吐吐的说道。

    光是满桂身边的家丁就5万多军饷去了,这大大小小的兵头身边的家丁恐怕就要花费数十万两了,难怪这辽东军饷一直居高不下。

    朱由检思考了一会便神色不变的的说道:“这样,朕给你8万两银子一年的补贴,其他辽东军官按照官职高低各给予补贴,但是总数不超过32万两,满桂将军你来主持这个补贴辽东补贴分配的权力。

    不过拿了补贴还有其他想法,不接受朝廷对于辽东军整顿改造的,那也就不再是我大明之军队了。至于建奴方面,你不必担心,那边想来应该可以消停一段时间了,你只需关注关外军是否会生乱就可以了。”

    对于崇祯的想法,满桂的心情很微妙。皇帝给的补贴对他来说是解渴甘露,因为他在辽西不过是个客将,并没有多少田地,养这么多家丁实在有些捉肘见襟了。

    不过对于有些辽西本地军官来说,却是一个坏消息。比如祖大寿兄弟等人,他们驻扎在宁远,宁远附近的土地几乎全部落入了他们这些人手中。

    他们贪墨的辽东军饷,再加上手上控制的同蒙古人的贸易,一年收获高达上百万两。对于崇祯拿出一部分军饷来换取他们手中的田地,这些人未必会认可。

    但是对于满桂来说,借此机会打击一直对自己同王之臣阴奉阳违的辽西将门们,倒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好机会。

    “陛下有此决心,则臣必不辜负陛下的期望。不过这建奴要消停下去,又是何意?”满桂终于还是站到了皇帝这一边,朝廷的威权此时尚未崩溃,又有杨镐这样的前辽东经略进行操持,满桂觉得朝廷整顿辽东军失败的可能性不大。

    朱由检踌躇了下,真想着如何开口对满桂说同后金议和的事。杨镐已经不紧不慢的把自己将要出使沈阳,同后金议和的事说了出来,并把提出议和之策的人按在了自己头上。

    虽然已经收到了朝廷要同后金议和的消息,但是亲耳证实了这个消息之后,满桂还是神色变换了起来,觉得自己心口闷着一口气出不来。

    “陛下,恩帅,这同后金议和之事还请三思啊。建奴起兵之后,残暴不仁,屠戮辽民。不管是大明治下,还是建奴手中的辽人,无不翘首以盼,等待王师北上,收复辽东,解民于倒悬。

    宁锦大捷之后,东虏兵锋钝于锦州城下,士气大堕。此时正该奋武鹰扬,整军以图河西之地,岂能输款议和,伤我辽东军民之心呢?

    更何况,建奴去年击败蒙古左翼三万户内喀尔喀五部族联盟,不少不愿意投降后金的内喀尔喀部蒙古人,都投奔了辽东军。他们和后金之仇不共戴天,实在是我大明最好的助力,现在我大明同后金讲和,岂不是让这些蒙古盟友失望,最终背弃我们而去?若是后金结盟之后反悔,我大明岂不是独木难支?”

    满桂有些着急的替崇祯解说着,辽东地面上大明、后金、蒙古三方之间的纠缠关系。

    朱由检制止了杨镐,亲自向满桂解释道:“辽东虏乱之后,我大明将士一败于清、抚,再败于开、铁,三败于辽、沈,四败于广宁,数十万大明将士的热血洒在了辽东大地上,朕怎么敢私下同后金议和呢?

    几月来,朕查阅了自建奴起兵以来的战事,我大明将士在浑河边上,沙岭山边可谓尸骨累累,至今无法入土为安。大明忠魂何时才能返回故里,同家人团聚?

    朕要议和,非求和也,是想要收敛为守护辽东而曝尸荒野的大明将士尸骨。如果忠于大明的死难将士,死后都无人关心,谁还会为这个国家牺牲呢?”

    原本因为听到同后金议和,而心中充满悲愤的满桂,被崇祯的一席话,顿时消去了几许气愤之意。那些死在辽东战事中的同僚、部下的音容笑貌,顿时浮现在了他脑子里。

    气为之夺的满桂,不由低下头去口中嘟囔着说道:“为死难的大明将士收敛骸骨自然重要,但是如果因此失去了蒙古人的帮助,今后大明想要收复辽东可就更艰难了。”

    看着满桂再无刚刚反对议和的气势,朱由检这才继续说道:“能不能收复辽东,始终在我而不在于蒙古的帮助。俗语说的好:靠山山倒,靠海海干。想要收复辽东,重要的还得靠大明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

    否则就算击败了建奴,收复了辽东。难道那些蒙古人就会这么顺从的任由我们统治辽东的土地吗?不过是前面拒狼,后门迎虎罢了。

    再说了,朕听说满桂将军你在广宁收复了许多蒙古人,朕不是想说这些人可不可靠。

    而是建奴现在击败了蒙古左翼三万户内喀尔喀五部,此前又收复了科尔沁部。察哈尔部的林丹汗又是一个志大才疏的家伙,以朕看来,这察哈尔部必然是要被建奴逐出辽河套的。

    建奴原本是三面受敌,但是建奴今年攻打朝鲜,迫使朝鲜国割地求和,稳定了后方。

    宁锦之战,不过是建奴试探我大明有没有力量反击而已。想必现在建奴正处心积虑,想要先击溃没有了羽翼的察哈尔部,最不济也要把察哈尔部赶出辽河套地区。

    一旦让建奴得逞,则原本三面受敌的建奴,就成破解了战略上的不利态势。

    以辽东军糟糕的野战能力,建奴只需要以偏师牵制宁锦防线,就能聚集主力绕道草原攻击陕西,或者绕道原来内喀尔喀部落的驻地,从密云等处破关而入…”

    ps:为书友玉树凌风的支持,特加更一章 

第259章 顺义县大堂() 
满桂虽然不通文墨,但只是不会写诗词歌赋而已。对于基本的兵书,他还是能够看的懂的。

    否则光凭武勇,他也得不到杨镐、王之臣等文官的看重,而升任辽东总兵这一职位。

    对于这时代的人来说,对于中国地图的全貌是没有完整的概念的,再加上武将很少有总揽全局的机会,因此眼界就小了些。

    不过作战经验丰富的满桂在崇祯的点醒下,立刻就揭开了他对后金战略布局上的迷雾。

    崇祯的提点,顿时让他站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上,去看大明同后金之间的这场战争。

    大明的文官们也许有一些人的战略眼光并不比崇祯差,但是他们只是把武人当做战争的工具,是不会费尽心思的去解说,之间的战略安排是什么的。

    比如杨镐的四路出击计划,实际上并不是一个无能的方案。这个方案之所以看起来很白痴,那只是因为这个方案失败了而已。

    杨镐只是分派了四只部队出击的任务,并没有让这四路人马的主官坐下来讨论,如何完成这个计划。

    所以努尔哈赤才能各个击破,因为这四路明军的主帅都误解了这个计划的目的。

    四路出击的目的是不让后金有机会跳出包围圈,去攻击明军后方的沈阳和辽阳。而他们的敌人并不是赫图阿拉这座城池,是努尔哈赤率领的后金军队。

    崇祯短短的一席话,让满桂顿时陷入了思考之中,不过他很快就反应了过来说道:“我们不能让建奴毫无顾忌的去攻击察哈尔部,建奴的西边需要一个敌人。也许我们可以…”

    满桂想要说些什么,但是很快他就停顿下来了,因为他不知道要如何阻止后金去进攻察哈尔部。

    在后金攻击察哈尔部的时候,辽东军出兵袭击沈阳,这个想法很快被满桂否决了。年初后金进攻朝鲜的时候,辽东军都没能向沈阳进攻,以牵制后金军的行动。

    那么当后金进攻察哈尔部的时候,他又怎么能让那群骄兵悍将出动去进攻沈阳呢。从萨尔浒到广宁之战,辽东军已经被后金打的失去了野战的勇气了。

    如果光靠他手下的那点家丁,大概还不够给后金填牙缝的。想要劝说陛下提醒林丹汗注意,但是如果大明不出兵,光察哈尔部自己一样挡不住后金。

    而且以林丹汗糟糕的性格,恐怕还会以为这是大明有求于他,一定会借此机会向大明提出赏赐的要求。

    满桂有些泄气的说道:“察哈尔部和辽东之间交流不便,等我们收到后金进攻察哈尔的消息,恐怕已经大势已去了。”

    朱由检双手互握,身体向前倾的说道:“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和后金敌对的部落,守在大小凌河之间的区域。替我们挡住,不,应该说是作为一个预警,好让我们知道后金的动静。

    顺便也可以清理这块区域内亲近后金的蒙古部落,防止他们在后金绕道入侵大明时担任向导。”

    “陛下的意思是?”满桂不由疑惑的问道。

    “找到内喀尔喀五部的残余,支持他们在大小凌河之间驻扎下来,投奔辽东军的蒙古人,愿意回到部落去的以礼相送,愿意留下的好好安抚使用,但是必须遵守大明的法律。”朱由检如此说道。

    满桂还没有说话,杨镐已经赞同的说道:“陛下这是存亡继绝,德布天下的壮举啊。而且趁着这个机会,正好把那些心有异心的蒙古人从辽西走廊上清理出去,也正好消除了生乱的隐患。”

    满桂张了张嘴,终于开口说道:“臣谨遵陛下之命。不过这同建奴议和之事,臣还是希望陛下再慎重考虑一二。”

    看到满桂终于失去了强烈反对议和的意愿,朱由检心里终于松了口气。如果不能获得辽东军中大将的支持,议和的事情传出之后,他对于辽东军民的反应实在是殊无把握。

    不过现在起码他心中有了几分底气了,朱由检认真的说道:“不管同建奴议和有什么后果,朕都会坦然接受。不过朕想要说的是,朝廷和建奴议和,不代表辽东军就不打仗了。

    相反,对于辽东军进行整顿的目的,就是为了要准备打仗。一切阻碍提升军队作战能力的官员和制度都要革除,这必然会触及到一部分人的利益,所以朕希望到时满桂将军你能控制住辽东军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