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挽明 >

第205章

挽明-第205章

小说: 挽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名太监也许是许久不弹了,常常会出错,一时额头上布满了汗水。

    “算了,停下吧。今天就到这里了,你们回去后好好回忆回忆,到底是怎么弹奏的。”田秀英终于听不下去,出声制止了这名太监。

    这名太监同一旁站着的另一位太监,赶紧向田秀英请罪道:“奴婢等多年不操此道,实在是记忆不清了,有负殿下之期望。还请殿下恕罪。”

    “这位夫人,能让我试试吗?”一个声音突然从田秀英身后传了过来。

    田秀英转过去身去,就看到了跃跃欲试的伊莎贝拉,同一脸恬静站在门口的袁照容。

    她正想拒绝,不过又想到元旦要在崇祯面前显示自己的琴艺,就得找个熟悉钢琴的人指导自己。

    于是田秀英起身和袁照容见礼之后,才装作漫不经心的问道:“怎么,你会弹这钢琴吗?那就试试好了。”

    伊莎贝拉得到允许,顿时就走向了乐器,她口中说道:“原来明国人叫它钢琴,我们老家管这个叫哈普西科德。”

    伊莎贝拉试了几个键之后,就高兴的说道:“这琴保养的还挺好,我给你们弹上一曲吧。”

    伊莎贝拉弹奏的是她在澳门学习的教堂祝圣的一段音乐,颇有一些宏大而神圣的感觉,但是这个时代欧洲并没有出现天才的乐曲家,因此专为教堂所写的圣曲;并没有一个完整的章节。

    伊莎贝拉在弹奏的时候,田秀英半闭着眼睛,洁白的贝齿轻轻咬着鲜红的嘴唇,投入的感受着这段音乐。

    当伊莎贝拉弹奏完成之后,她才睁开了眼睛,不无遗憾的说道:“很不错的乐器,音色很美,可惜缺乏了一些变化…”

    显然在场的三名女子之中,田秀英对于音乐上的造诣可以说是专家级别了。袁照容对于音乐只有普通水准,而伊莎贝拉还能凭借着欧洲的宗教音乐同田秀英谈上两句。

    看着伊莎贝拉居然被田秀英的音乐才能折服了,这让袁照容有些不开心了,她抚摸着钢琴打断了两人的谈话,插嘴说道:“这钢琴也是那些西洋人带来献给陛下的吗?”

    和伊莎贝拉的谈话,让田秀英想到了应该如何替这架乐器谱曲,这让她心情感到非常愉快,因此往日对于袁照容的些许敌意也消退了不少。

    “不,这是以前的西洋传教士利玛窦献给神宗皇帝的西洋乐器。前些日子,陛下下令清点宫内各库的物品,并登记造册的时候,发现了这座乐器。

    陛下说这是钢琴的前身,要我试着用端靖世子的十二平均律,在这架乐器的基础上,设计出一架真正的钢琴出来。一架包含了所有乐音,并能表现出高低音的强弱的乐器…”

    看到一谈起音乐,就变得神采飞扬的田秀英,袁照容突然感受到了一种挫败感。

    她右手抚着额头,脸色有些不自然的说道:“我似乎有些不舒服,就不打搅你们谈论音乐了。”

    田秀英满不在乎的说道:“袁姐姐可以先回去休息,我一会会送伊莎贝拉回去的。”

    袁照容走到门口,悄悄的转身看去,发觉伊莎贝拉和田秀英正谈的开心,不由心中有些气恼了起来,随即回身低头匆匆的向外走去了。

    “啊呀。”袁照容闷着头疾步而行的时候,猛的撞进了一个人的怀中,她受惊之下便向后倒去。

    但是很快就被来人抱在了怀里,想在“宫后苑“内散散心的朱由检,看着怀内容貌秀丽的袁照容,不由好笑的说道:“好像这是你第二次撞到朕怀里了,吕洞宾是三戏白牡丹,难不成你要来个三撞朱由检?”

    崇祯的调笑,顿时让袁照容有些羞怒了,看着佳人泫泪欲滴的模样,朱由检才想起来,似乎现在的女子脸皮都薄的很,他刚刚的话好像轻浮了一些。

    “咳,咳。袁妃是打算去那啊,怎么行色如此慌张。”朱由检下意识的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经的问道。

    听到崇祯不再取笑自己之后,袁照容的情绪才稍稍稳定了些,她向崇祯行了个万福之后,才低着头说道:“臣妾正从乐志斋出来,倒是没想去哪里,只是想在后苑走走。”

    朱由检隐隐听到了一阵音乐声从前方传来,不由驻足听了一会。

    看到崇祯这个模样,袁照容有些热切的心情陡然又冷了下去,她口中不由冷冷的说道:“田姐姐正在斋中弹琴,陛下可自便,请容臣妾告退。”

    看着袁照容似乎有些吃醋的样子,朱由检也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对于这位美女,他平日的确是有些关心不够。

    朱由检最喜欢和田秀英在一块,因为可以忘记令人厌烦的政事。作为平衡,他又不能让皇后周玉凤受到委屈,毕竟在这个礼教森严的时代,皇帝专宠一人同样是被言官攻击的罪过。

    不过这样一来,袁照容似乎就被他边缘化了。看着袁照容负气而走的模样,朱由检下意识的就抓住了她的手。

    “既然田妃练习琴艺,朕也就不去打搅她了。不知爱妃愿意陪朕散散心吗?”

    想到面前的佳人这辈子也许都无法出宫,朱由检心中就觉得满怀歉意。

    周玉凤、田秀英、袁照容三名女子,如果在后世,也许那一个都不会和他有所瓜葛,但是现在却都争相讨好他,这让朱由检既感到窃喜,又有着一些惶恐。

    在共和国的教育下长大的他,实在是无法把这些女子当成一件物品去珍藏把玩,这让他有一种负罪感,是以他始终希望能和三人好好相处下去,天知道这样安静的日子还能过多久呢。

    被崇祯牵着手在后苑中漫步,皇帝的这种举动让袁照容感到很羞涩,想着这样会不会引起宫人们的非议,但是她也不愿意就这么放开崇祯的手。

    皇帝的手比她大了许多,而且很温暖,就是稍稍有些刺人。“刺人?”袁照容觉得有些奇怪,她稍稍用了点力。

    崇祯回看了她一眼,同样握的更紧了些。袁照容有些脸红,她只是想确定一下,皇帝手上怎么会有老茧而已,并不是在向崇祯**。

    脸色绯红的袁照容低着头想着,“看来传闻陛下在乾清宫设置了一间跤房的事,的确是真的了。”

    和田秀英、袁照容现在愉快的心情不同,皇后周玉凤正感到一阵阵的头疼。

    坤宁宫西暖阁内,周玉凤正同自己的父亲周奎,也就是新近册封的嘉定伯在叙话。

    原本以为是来看望自己的父亲,从一开始就不断的在絮叨,皇帝女婿太过薄情,赏赐的田地太少,又不给个职位,家里穷的只能买发霉的米吃了。

    而那个同样是皇亲的田宏遇,却当上了锦衣卫指挥使,在他面前趾高气扬的,实在是太让他伤心了。

    总而言之,这大明的江山都是皇帝女婿的,怎么能眼睁睁的看着丈人家受穷呢?

    看着父亲一个劲的向她哭穷,想要她向皇帝求情,给周家赏赐田地,再给兄长一个官职,周玉凤就感觉有些头皮发麻。

    从进宫之后,崇祯就好像是换了一个人。公私之间分的非常清楚,而且也变得很有主见。

    周玉凤之前虽然不知道大明的天下是个什么样子,但是遵照崇祯的吩咐,多去陪陪皇嫂张皇后之后,倒是从张皇后那里得知了不少大明的实情。

    在这种情况之下,她又怎么敢,也不愿意再让崇祯为了自己的家事感到心烦了。 

第270章 京都名园() 
丰城侯李承祚在上书房内犹如老僧入定一般就坐着,他是来向崇祯汇报,贵族院筹备时遇到的阻力的。

    虽然闻香教民变、京营兵变两次事件,把大多数勋贵都隐隐牵连了进去,因此现在京城中的大部分勋贵都开始变得谨小慎微,不敢同以往一样呼朋唤友,在京城中四处招摇,以免被牵连进某个大案之中。

    但并不是所有勋贵都有这种识大体的表现,一些和皇室有姻亲关系的勋戚家,仗着自己皇亲国戚的身份,认为谋逆的帽子戴不到自己身上,就依然维持着以往横行霸道的作风。

    甚至于有些勋戚认为自己同崇祯的血缘关系较近,年少的皇帝应该拉不下脸来跟亲戚翻脸,行事倒比往日更为蛮横了一些。

    丰城侯李承祚受命组建贵族院,并动员这些勋贵退出逾制的田地时,首先就遭到了皇室外戚出身的勋戚的激烈反对,而其他勋贵则对李承祚的退田要求拖延观望着。

    外戚之中跳的最为厉害的,就是武清侯李铭诚父子,听说了皇帝要收回赐田之后,就拆毁自家房屋,把家中杂物摆到大街上出卖,叫嚣着自家要活不下去了。

    而且坊间也传出了奇怪的流言,说孝定太后(朱由检的曾祖母)在天上指责皇帝对外戚过于刻薄,崇祯是要遭受天谴的。

    遇到武清侯父子这等无赖行径,李承祚也只能先暂停了收缴勋贵田地的行为,而且坊间的流言也实在过于惊悚了些。为了以防万一,他还是先过来向皇帝备个底再说。

    朱由检听完了李承祚的汇报之后,沉默了许久才平静的说道:“真正是不知死活,自世宗皇帝起,外戚而无军功者,向来都是爵一世而已。彼有何功于大明,敢持宠而生骄?

    当初武清伯李伟借神宗皇帝之宠幸,使家人揽纳京营将士应得之布花,结果多所乾没,京营将士差点哗变,神宗皇帝不过是念在亲戚份上不予追究罢了。

    我朱家待其如此宽厚,尤自人心不足,现在要假孝定太后之名来窥测江山了吗?”

    李承祚顿时惊吓的坐不住了,他霍的跪了下去,对着崇祯有些张皇的说道:“陛下但请暂息雷霆之怒,这武清侯父子虽然行为孟浪,但是这谣言究竟是不是其放出来的,还不清楚啊。

    这谣言来的如此蹊跷,未免不是想要坐实陛下苛待亲戚的罪名,陛下万不可落入奸人的圈套啊。”

    朱由检看着低头跪倒苦苦劝谏自己的李承祚,突然展颜笑着说道:“丰城侯果然是忠心于朕的,很好。也是,怎么说孝定太后也是朕的曾祖母,按照民间的称谓,这武清侯算是朕的表叔。

    既然表叔家穷的连日子都过不下去了,朕怎么能袖手旁观。听说武清侯在都门外西北十里处有别业一所,朕便花5万两银子买下,也好让武清侯不至于吃不上饭。

    祖宗法制有些还是应该遵守的,这外戚一世而爵岂能坏在朕的手上,王承恩你这便替朕拟旨,按律革除武清侯之爵禄吧。

    至于丰城侯也就不必为武清侯的事烦恼了,顺便去告诉朕的这位表叔。这京城物价腾贵,久居不易。不如回乡下度日去,要是少了盘缠,武清侯在京中的产业,朕也会看在亲戚的面上买下来的。”

    王承恩和丰城侯都恭敬的答应了一声,然后退出了崇祯的书房。

    看着两人离去之后,朱由检才拿起大明时报社写给他的报告,上面的内容比刚刚丰城侯讲述的内容要详尽的多,特别是仔细列举了武清侯家的产业。

    其他且不说了,光光是都城西北十里那所号称海淀清华园的别业,就已经让人赞叹不已了。

    京城达官贵人众多,是以名园也多。这些京城园林不仅仅是官员豪富用以自娱的产业,也是他们用来招待亲朋好友,结交权贵的场地,同时也是招揽文人雅士为自己增添声望的道具。

    说起来,这些私家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